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激励中学生成就一生大业的科学大师(上下)/大行励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两次问鼎诺贝尔奖的传奇科学大师鲍林;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随母后再获诺奖伊伦·约里奥·居里;奠定科学原子理论基础的“近代科学之父”约翰·道尔顿;革新人类宇宙观的太阳中心说缔造者哥白尼;从未上中学和大学的“宇航天文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你知道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故事吗?

“激励中学生成就一生大业的科学大师”引导你走进这些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大师的世界!

内容推荐

精选同类图书对现今的中学生最有激励意义的杰出人物全新叙写,本书特别增加了同类图书极少写到的许多杰出人物,觉悟叙写爱因斯坦、费曼、玻尔、束星北、吴健雄、陶哲轩、陈省身、冯·诺依曼……等科学大师的成长和成功故事。

精选同类图书中对现今的中学生最有激励意义的杰出人物全新叙写,本书特别增加了同类图书极少写到的许多杰出人物,深情叙写霍金、鲍林、麦克林托克、伊伦·约里奥·居里、卢瑟福、弗莱明、巴斯德、袁隆平、威廉·哈维……等科学大师的成长和成功故事,每篇9000左右,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灵动激越的青春文笔,深入发掘他(她)们最超卓的品质,精辟探寻他(她)们最核心的成就动因.必能激励当代中学生速速成长,早日添列非凡人物的行列!

目录

激励中学生成就一生大业的科学大师:上册

 束星北:被遗忘的深得玻尔赞许的“中国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从柏林大学为他取得资金,玻尔称赞为“天下第一才子”

培养出吴健雄、李政道、原解放军二炮司令员程开甲等著名学生

棱角分明、锋芒毕露,一旦发现坐着束星北学者都禁不住心惊胆颤

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毅然放弃相对论研究,转向大气动力学研究

饱受打击和摧残,用纸笔准确算出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有关数据

相关链接:柬星北与李政道的师生情

 尼尔斯·玻尔:贡献大于爱因斯坦的原子结构学说之父

自幼受到科学的熏陶和良好的教育,物理学和数学是他的强项

天才耀眼的光芒吸引世人的瞩目,称大学生玻尔为“玻尔教授”

对原子结构进行深入研究,37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哥本哈根精神”影响深远,吸引众多人才被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

与爱因斯坦30年争论使人对量子力学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极力主张和平利用原子能和控制原子武器的政策

相关链接:索尔维会议

 马克思·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奠定了20世纪物理学基础

爱好音乐到爱好数学,一场关于物理之美的演讲又使他改变方向

进行热力学研究,面对种种挫折仍初衷不改,促使了量子论的创立

建立了辐射理论,成为物理学史上众多不朽人物之一

获得迟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理论成为划时代的经典

相关链接:光量子假说/普朗克常数/普朗克科学定律

 牛顿:经典力学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经常迸发奇思妙想,并做一些有趣的发明,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跑到书摊便手不释卷,很快进入另一个世界

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22岁发明了微分、23岁发明了积分

避疫休学,见苹果落地而发现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

牛顿的哲学思想是指引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前进的开放纲领

常常将自己困在办公室里,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

相关链接:牛顿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

 法拉第:从普通装订工成长为“电机工程学之父”

在将近3000个夜晚,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成了一个标准的“书虫”

毛遂自荐进入皇家学院,成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化学家戴维的助手

不厌其烦地投入化学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讲了19年讲座,《蜡烛的化学史》被译成许多种文字,至今仍在印行

从对科学产生兴趣的那天起,就矢志不渝地将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

 费米:20世纪伟大的“中子物理学之父”

当他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已具备大学研究生的水平

反复实验发现“慢中子”,为后来的核反应堆实验铺平了道路

荣获1938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哥伦比亚大学主动为他提供职位

诺贝尔奖搞错了,在别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出著名的链式反应理论

第一次成功进行了核链式反应,成为第一位能控制核分裂的科学家

费米的发现在未来的年代可能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关链接:费米国家实验室

 杨振宁: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炎黄子孙

聪颖的天赋加上家庭的熏陶,从小就声称要拿“诺贝尔奖”

以高二学历考进匹南联大,给部分美军官兵教中文贴补家用

父亲对他影响非常大,刻苦学习21岁获硕士学位并成为留美生

35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

定居清华大学,有生之年使清华大学理科的发展日趋繁荣

 伦琴:首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X射线发现者

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奔向自由王国——瑞士,并开始了物理学研究

吃住在实验室,整整7个星期,伦琴埋首在“X线”中,没出门口一步

X射线的发现成为19世纪90年代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

X射线广泛被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开辟了人类向幸福健康进军的道路

相关链接:伦琴射线

 沃纳·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的量子力学创始人

21岁胆敢质疑诺贝尔奖得主玻尔的“玻尔模型”,并由此结下师生之缘

担任玻尔的主要研究助手,26岁提出震惊科学界的“测不准原理”

32岁因对量子力学理论及其应用的贡献荣获上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深知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和对人类的毁灭性,消极怠工应对希特勒

反对德国制造核武器,重建德国和欧洲的物理事业

 何泽慧: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居里夫人”

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振华女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

18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许多女生放弃学习物理,但她坚持下来

转道进入核物理领域,发现正电子与负电子相撞而不湮灭

婚后第三天,何泽慧夫妇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继续研究

推翻核裂变只有“二分裂”权威结论竟是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

为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幢陈旧、简陋的单元楼,从1955年迁入,已经住了半个多世纪

相关链接:“何氏三姐妹”

 奥本海默:永远改变了世界的“原子弹之父”

非常勤奋刻苦,从来不浪费时间和同学出去游山玩水

除非证明原子弹不能使大气层或海洋发生爆炸,否则决不再研制

领导“曼哈顿计划”,被军方认作是一个危险人物和不忠诚分子

原子弹是否投向日本,决策者是白宫,而不是奥本海默

升起来的巨大明亮的紫色蘑菇云宣布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

绰号叫“小男孩”与“胖子”的原子弹先后投放日本广岛、长崎

反对制造氢弹,致力于签订原子军备国际管制协议,却受政治迫害

 麦克斯卖点:牛顿以后世界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

从小喜欢思考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8岁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

发音太怪、着装奇异备受同学歧视,不满15岁发表数学论文

麦克斯韦惊人的想像、闪电般的思维能力,把他们征服了

用自己的数学才能来弥补法拉第工作的缺陷,得到了法拉第的赞扬

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准确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场贡献是牛顿时代以来物理学所经历的最深刻最有成效的变化

 理查德·费曼:20世纪后期美国最杰出的科学顽童

父亲预言他长大后一定是个科学家,11岁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

参加曼哈顿计划,同~批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一起工作

第一次遇到他的人马上为其才华所倾倒,又会对他的幽默感到吃惊

以120的智商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家把他称为“新的”物理学之父

简单而优雅的实验,让所有人明白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原因

 伽利略:从不盲目从权威的“近代科学之父”

他很少上课,一上课就对教授们教课的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

以特有的好奇心和敏锐性,从吊灯的摆动发现摆的等时性

年仅25岁,以非凡的造就被比萨大学破例聘请为教授

26岁发现了物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自由落体定律

被迫离开比萨大学,给帕多瓦大学带去更加新鲜的气息

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打开了近代天文学的大门

遭到宗教裁判所的审讯折磨,仍以罕见的意志力致力于研究

相关链接:千年来人类最杰出的10名物理学家

 吴健雄:世界级实验原子核物理学的“科学女皇”

父亲思想先进、知识广博对其影响深远,在家乡过完一段快乐的童年

成为胡适的得意弟子,三位老师分别推荐的学生居然都是吴健雄

对居里夫人更加钦佩有加,心里暗暗把她当作学习的典范

在伯克利成为神秘的传奇人物,有人甚至称她是“中国的居里夫人”

参与美国核心秘密“曼哈顿计划”,被人们誉为“原子弹之母”

当李政道、杨振宁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时,她却被推到了幕后

 亨利希·赫兹:为无线通讯技术奠定基础的实验物理学家

经常做些简单的自然科学实验,特别爱好做力学和光学方面的实验

弃工学理,他坚信:只有科学工作和学术活动才能使他真正心满意足

22岁得到第一个科学奖赏,23岁以柏林大学最好成绩获博士证书

接受“帝国的科学首相”赫尔姆霍茨亲自指导,为了事业离开了柏林

28岁成为教授,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位移电流预言的正确性

发现电磁波,把麦克斯韦开创的电的世纪带到了人间

忘掉了病痛,短暂的一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成就

 薛定谔:量子力学分支波动力学的卓越创始人

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他喜欢的课程,并不排斥其他课程的学习

少年得志,生活甜蜜幸福,但突然间,一切被战争所淹没了

建立了波动力学理论体系,得到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等大师的赞誉

年仅40岁继任柏林大学普朗克教席,提出了著名的“猫悖论”

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近70高龄,但仍然又授课~年

 马克斯·波恩:极力倡导和平的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

在科学气氛很浓的家庭里成长,开始集中精力钻研数学

求学时期,没有固定自己的专业,而是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养料

在战争的黑暗时期,与爱因斯坦的友谊成为玻恩最大的安慰

荣膺诺贝尔奖,创导建立与哥本哈根学派相媲美的哥廷根物理学派

未直接或间接参加原子弹的研究,始终支持反对原子战争一切主张

 爱因斯坦: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3岁多还不会讲话,被看成“小傻瓜”“低能儿”,小罗盘激发出好奇心

中学阶段成绩平平、屡遭批评、行为怪异,最后被勒令退学

索性不再听课,一面研究大师们的原著,一面继续前无古人的思考

在“都会”咖啡屋,经常与有独立思想的年轻人一起读书、讨论、争辩

在瑞士专利局,谁畿想到这个职员几年后成了举世无双的物理学家

1905年,年仅25岁发表了4篇震烁人类物理学史的重磅论文

把各种奖状证书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

最苛刻的人也无法否认其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地位

 冯·诺依曼:从“计算机之父”到“博弈论之父”的全才

8岁掌握微积分,12岁读懂领会《函数论》的要义,记忆力惊人

年仅30岁与爱因斯坦一起受聘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

思考问题的速度令人敬畏,种种趣闻轶事也广为传播开来

他准备讲演几乎从来不用笔记,他会使人感到应接不暇

将自己的才能用于武器研究,而且还用到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中

为计算机的设计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相关链接: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高斯:19世纪下半叶最有才华的“数学王子”

3岁证明了父亲的一次数学错误,10岁时老师认为没东西可教他了

侣岁时证明可用尺规作正17边形,解开了困扰数学家2000年难题

在天文学领域大展奇才,展现出高超的计算技术和顽强奋斗的毅力

五六年间,经他亲自计算过的大地测量数据,超过100万次

睡梦中平静地与世长辞,历史上只有阿基米德和牛顿与他相提并论

 黎曼:在众多数学领域做出奠基性创造性工作

10岁时很快便超过了老师,在中学时他已显示出是一个数学家了

成为高斯的名徒,博士论文给出了著名的“黎曼映射定理”

生活非常贫穷,仍沉迷于数学研究,写出19世纪数学史上杰作之一

使爱因斯坦打开了广义相对论的大门,导致椭圆几何学的诞生

以完善微积分理论的杰出贡献载入史册,提出了著名的“黎曼猜想”

当时未得到数学界公认,英年早逝,是最具独创性精神的数学家之一

相关链接:七大数学世纪难题

 列昂纳德·欧拉:被誉为“数学英雄”的史上最博学数学家

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将是瑞士未来最了不起的数学家”

在子女闹声不绝的环境中,在沙皇恐怖统治下,一篇篇论文不断流出

不嫌弃平凡的工作,圆满解决柯尼斯堡七桥等数学游戏问题

夜以继日计算,左右眼先后完全失明,第一个突破费马大定理的研究

向世人证明:即使是一个盲人,同样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人间奇迹

相关链接:农妇卖蛋/数独填数游戏

 陶哲轩:从传奇神童健康成长为世界顶尖数学家

早慧又大量阅读数学著作,在量身定做的天才儿童教育计划中成长

10岁时是马上升入大学还是先上高中?不仅智商高,还是个“好孩子”

13岁获奥数竞赛金牌,但不是为了获奖去拼命做数学题

24岁成洛杉矶分校正教授,31岁荣膺“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

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极高,经常召集世界级的团队合作攻克数学难题

未受殊荣影响,出入于数学楼大厅时,看起来就像他带的研究生

76岁的著名数学家王元愿意甘当学生来学习31岁的陶哲轩的证明

当选美国著名的《大众科学》杂志评出的第五届年度十大“科学才子”

相关链接: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艾伦·沃特曼奖/哥德巴赫猜想

 伽罗瓦:为群论奠基的数学史上最浪漫人物之一

对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很不满,常提出超出授课范围的问题或独到见解

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中工作,他大大地超过了全体同学

关于“群论”的天才数学论文两次都被遗失,但他并没有灰心

几个小时写的东西,为一个折磨数学家几个世纪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世界上最杰出的数学家在21岁时被杀死了,他研究数学才只有5年

相关链接:伽罗瓦的遗书

 笛卡尔:穿越数学哲学天空的“近代科学始祖”

认为所学教科书是博学的破烂,结识了惠更斯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

梦中析梦,第一次将代数和几何联系在一起,解析几何从此诞生

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为牛顿、莱布尼兹等人开辟了道路

为避难曾迁居过24次,换过13个城市,其哲学思想影响至今

 陈省身:惟一荣获沃尔夫奖的“微分几何之父”

15岁考入南开大学,世界级几何大师嘉当发现了他的非凡才华

因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获得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

创办伯克利数学研究所和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数年的金庸迷

九旬高龄仍研究6维球的世纪难题,被公认当代最伟大的几何学家

 希尔伯特:23个问题引领一个世纪的数学发展航向

记忆力很差,数学最合胃口,每天与闵可夫斯基等讨论数学问题

不断拜访最杰出的数学家,超凡脱俗地拨开了果尔丹问题的迷雾

先后献身于数论、代数数域、几何学、著名的老问题“狄里克莱原理”

1900年提出著名的“23个问题”,成为一个世纪的数学发展方向

是数学界的亚历山大,在整个数学版图上留下了巨大显赫的名字

激励中学生成就一生大业的科学大师:下册

 鲍林:两次问鼎诺贝尔奖的传奇科学大师

对科幻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化学实验倾注着浓厚的热情

大学二年级时的化学知识已经与大多数教授不相上下了

著名化学家诺伊斯十分赏识他并得到杰出数学家托尔曼的指导

以化学为生命,因化学键本质方面的杰出贡献获1954年诺贝尔奖

长达20多年,义无反顾地捍卫自己的观点与所有医学权威开展论战

以战斗者姿态站到反核浪潮潮头,1962年又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相关链接:正分子医学

 伊伦·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随母后再获诺奖

母亲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和严谨治学作风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14岁立志像妈妈一样获得诺奖,通过实验发现了郎之万的“错误”

伊伦和约里奥就像当年的父母一样,在实验室里形影相随、并肩工作

第二次走进诺奖授奖大会,劳伦斯本该得此殊荣却与之失之交臂

积极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反对核武器的发展计划

约里奥·居里夫妇培养了钱三强,帮助新中国核研究走出第一步

 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奠定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尤其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后来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创立电离学说,虽遭到权威人士的强烈反对,但依然坚信自己的观点

奥斯特瓦尔德等科学家加入研究,创建了其最重要的贡献电离理论

克莱夫终于成为阿伦尼乌斯的拥护者,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电离学说被科学史学家视为19世纪科学发展中的“最大总结之一”

 门捷列夫:憾失诺奖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发现者

从小看惯工人们怎样熔制和加工玻璃,大一时迷上了化学

许多人一眼就看出这个年青人是未来天才研究家

23岁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写出《有机化学》这一著名教科书

享有崇高的威望并深受爱戴,多年经验和思考凝结成《化学原理》

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制定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所预言的元素陆续被发现出来,证明了元素周期律的正确性

长期不受科学院重视,工作至死,被列入诺贝尔化学奖候选名单

相关链接:诺贝尔奖的遗憾

 拉瓦锡:全新燃烧理论成就“现代化学之父”

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35岁成为法国皇家科学院正式会员

彻底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学说,化学由此也进入近代化学时期

进一步完善氧化学说,《化学纲要》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100年也许长不出一个他那样的脑袋,在动荡中却被无情地砍落

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热衷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霍奇金:英国一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

11岁的她总是用零花钱从当地的药店买来材料来做实验

与化学结缘,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如愿以偿地进入牛津大学

做起实验来可以忘记实验外的任何人和事,甚至比老师更为专注

实现青霉素全合成并解决了维生素B12的结构,摘取诺贝尔化学奖

创建“国际联合家庭”推动国际和平。她的心灵像晶体一样纯净

 诺贝尔:设立世界最高科学奖的“炸大王”

只受过一年正规学校教育,爱好发明创造永不言败的父亲影响了他

17岁周游各国,通过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科学家、发明家

发明威力巨大的新炸药,但不幸发生的意外将5位助手和弟弟炸死

体会到爆炸事故给死者家属造成的痛苦,决心尽快发明安全炸药

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先后发明了安全炸药和胶质炸药

开始怀疑炸药制止战争的初衷,十分钦佩为和平奔走的兹特娜夫人

立遗嘱设立诺贝尔科学奖,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关链接:诺贝尔遗嘱全文/诺贝尔奖

 约翰·道尔顿:奠定科学原子理论基础的“近代科学之父”

虚心地求教和不倦地自学终于使道尔顿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午夜方眠,黎明即起”,提出了著名的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反复实验,画出世界上第一张原子相对质量表并提出原子论

“原子假说”是后人认识化学的主要学说,也是现代物理学序幕之一

终生未婚,在穷困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为探索科学真理奋斗一生

 玛丽·居里:两度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科学界第一女性

学习条件异常艰苦,取得巴黎大学物理学硕士第一名成绩

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沉迷于铀盐研究,先后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用近4年从数吨铀矿残渣中提纯到一分克镭

把炼镭的奥秘献给社会,因提纯金属镭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镭的发现者虽一无所有,却有人类最伟大的品格

不顾身体健康状况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相关链接:居里夫人名言/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演讲文(节选)/放射性

 欧内斯特·卢瑟福:培养12位诺奖得主的“核子科学之父”

从小就养成了相互协作、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喜欢思考、读书

学费都来自他争取到的奖学金,意外获准去剑桥大学深造

研究放射性,深得汤姆逊赞赏。开辟了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

因放射性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成为20世纪初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12位助手、学生荣获诺奖

 麦克林托克:超越时代30年世界首位独享诺奖的女性

童年孤独,喜欢独立思考,干了女孩们没想到要干的事

解答科学难题使她滋长快乐,认准继续深造的方向——细胞遗传学

被公认为是仅有的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提出了基因的跳跃学说

执著于玉米研究毫不动摇,研究远超时空不被接受但从不灰心放弃

30年前的研究成果30年后终于被接受,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列文虎克:率先制成显微镜微生物的看门人

9币从眼镜工匠学磨制玻璃片技术,开创了仪器研究微观世界新纪元

边做看门人边制成世界第一架显微镜,对血液循环的发现堪称圆满

制造更大倍数显微镜,在微观世界不懈探索,开创微生物研究

发现雨水与牙垢里的秘密,200多年后,人们才搞清楚这些是细菌

终于得到皇家学会的承认,成了第一个看到细菌和绘制细菌图的人

扬名世界后,仍一如既往地用显微镜记录着微观世界里发生的一切

 袁隆平:身价千亿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从小勤学好思,喜爱游泳,拒绝中央大学而有意报考农业学院

一边教学一边科研,在实验的挫败中开始对“无性杂交”产生了怀疑

从14万余株扬花的稻穗中,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

试验田被造反派捣毁,终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到500公斤

被国际水稻研究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巨大荣耀前公开坦陈缺点

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袁隆平”名字的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人民币

 亚历山大·弗莱明:20世纪伟大的医学创举青霉素的发明者

着迷于大自然的一切,蕴育发展出他犀利的观察力及超人的记忆力

经常在听完老师的观点后离开,几小时后便带回解决的方法

一场流行性感冒致死2000多万人,他急于找到对治的良药

偶然发现天然杀菌剂溶菌酵素,但没有引起当时科学界的重视

整个实验室只有弗莱明能发现微菌可以溶解细菌的非凡意义

发现了青霉素的神奇功效但无法提纯,与钱恩等共同获得诺贝尔奖

相关链接:微生物感染的治疗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荣膺诺奖的现代遗传学的卓越奠基者

生来就是一个“博物学家”,对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终生实践着“一切通过实验”的原则,坚信实验结果更胜于权威结论

怀疑孟德尔学说,进行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但基因学说却从此诞生

大火中冒死抢出装有果蝇的牛奶瓶,绘制了第一张基因排列图

借口工作忙不去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威廉·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的实验生理学先驱

人类对血液的认识长期徘徊不前,他寻求放血以外的治病办法

远赴当时世界最大医学院帕多瓦大学医学院深造,决心一展抱负

解剖过40多种动物,终于证明人与动物的血液循环是一样的

发表了人体血液循环学说与证据,开启了近代生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遭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心血运动论》标志着近代生理学的诞生

 何大一:鸡尾酒疗法对抗艾滋病毒的时代英雄

获得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开始了与艾滋病作战的征程

“鸡尾酒疗法”使艾滋病人的死亡率从100%降到了20%

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寻求更有效的抵抗爱滋病的方法

越是艾滋病严重的地方,越能见到何大一的身影

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心血,坚信多救一个是一个

对抗艾滋病之战中扭转乾坤的人物,将被视为时代的英雄

相关链接: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

 巴斯德:奠定免疫学基础的伟大微生物学家

年仅26岁跨入著名化学家行列,一位教授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发明沿用至今的“巴氏消毒法”,否定了流行的微生物“自然发生说”

拯救了濒于毁灭的法国蚕业。患严重脑溢血仍然坚持研究

成功研究出防止鸡霍乱病和炭疽病的方法,使畜牧业免受灭顶之灾

俄国沙皇、土耳其苏丹和巴西皇帝等纷纷为他的研究所捐款

 罗莎林·雅洛:发明防射免疫分析法而获诺奖的犹太女人

钦佩居里夫人坚毅刻苦、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要做“居里夫人第二”

翻版的居里夫人的艰难经历,坚信犹太女人一定能成为科学家

成为物理系第一位女博士之后,却转而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

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发明功德无量,获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达尔文:以进化论打倒上帝造物说的物学家

青年时代没有人认为他会有出息,但他依然热衷于研究自然界

壮志满怀登上了“贝格尔号”探险舰做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

呕心沥血20余年写成《物种起源》,旗帜鲜明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教会疯狂叫嚣要“打倒达尔文!拯救灵魂”,但他仍顽强坚持科学研究

 巴甫洛夫:首位因生理学或医学获诺奖的“科学苦工”

15岁时看到《日常生活的生理学》,并将其像藏宝贝一样珍藏了一生

放弃神学攻读自然科学,不做赚钱的医生而进生理实验室当实验员

学生们惊呼:“噢!这就是条件反射,原来竟是这么简单!”

从“非条件反射”到“条件反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诺奖的生理学家

鄙视心理学,但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在生命最后一刻说:“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史蒂芬·霍金:爱因斯坦之后世界最伟大理论物理学家

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药可救”了

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产生了兴趣,从牛津大学追到剑桥大学

21岁突患“卢伽雷氏症”,被医院宣判只剩两年生命

大脑还在动。21岁公然挑战名噪一时的剑桥大学物理学权威

虽然只能通过转动眼球与人交流,却永远没有绝望

《时间简史》被译成40多种文字,累计发行量超过2500万册

相关链接:霍金和他的黑洞理论/黑洞/相对论/量子力学

 冯·布劳恩:将阿波罗11号送上月球的“航天之父”

13岁制成“火箭车”,威力巨大引来了警察。22岁成了火箭专家

成功地研制出V一2导弹,却被纳粹用于战争,为此感到懊悔不已

美国士兵不相信30岁刚出头的他就是著名的V-2型火箭发明者

外来“二等公民”发射了美国第一个航天器,被美国视为民族英雄

帮助美国追赶前苏联载人航空技术,在挫折中“水星计划”终于成功

靠他的天分和不屈不挠的努力,使“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变为现实

相关链接:苏美太空竞赛

 哥白尼:革新人类宇宙观的太阳中心说缔造者

在大学学习教会法却自学天文学,开始怀疑流传千年的地心说

研读大量古代典籍,用自制设备长期观测天象,进一步确认日心说

冒着随时被审判的危险写作《天体运行论》,出版时已是弥留时刻

牛顿万有引力原理、伽利略望远镜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教皇承认了

相关链接:与哥白尼相关的历史事件

 齐奥尔科夫斯基:从未上中学和大学的“宇航天文之父”

10岁染上猩红热病使他几乎失去听力,终日幻想摆脱地球引力飞天

一只大黑面包一瓶白开水就是他一天的饮食,自修完大学理科课程

在宁静孤独中,深入研究失重问题,写出有关宇宙飞船设想的论文

熊熊火焰吞噬了他所有的图书资料、仪器及研究手稿,被迫重新再干

设计出飞机雏形,制造出第一座实验风洞,原理与现代大型风洞一致

首次提出多级火箭的新颖构想,首次提出建立空间站的卓越设想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给予了他新的希望和继续前进的力量

相关链接:改变世界面貌的10个数学公式

 开普勒:牛顿站在其肩膀上的“天空立法者”

神学院的高材生,却越来越迷恋天文学,格外推崇哥白尼的日心说

与第谷戏剧般地合作,继任第谷的工作,发现行星运动二大定律

在光学理论和光学仪器研究方面贡献重大,背上了异教徒的恶名

发表《宇宙谐和论》,成为天空立法者,理论的严谨合理是史无前例的

《鲁道尔夫星行表》的形式几乎没有改变地保留到现在,启迪了牛顿

相关链接:第谷与开普勒的星占竞争/古今著名占星者列传

试读章节

什么叫偶像?可以不要国家给的l00万元人民币,仅靠一支笔和一堆纸,算出洲际导弹的轨道的叫偶像;可以让玻尔对中国一些想出国的学者说:“你们有像他一样的物理学家为什么还要出来学习物理?”的叫偶像;可以把学校的操场当作业本,用密密麻麻的演算把它全部写满,然后用扫把扫掉,然后再写满的人叫偶像。

天赋之高,束星北在中国科学界当属凤毛麟角;性格之强,束星北在中国知识界也无出其右。他在核物理、激光、雷达方面都造诣非凡,特别是对相对论的研究深度,更是无人及肩;物理学大师李政道、吴健雄、程开甲都是他的学生;他与爱因斯坦有直接交往,并深得玻尔赞许。他把对科学的执着贯注在社会生活中,不懂得收敛,遇事非问个究竟。

他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知识分子中的‘骑士’”、“传奇中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作为国际级科学大师,他的一生命运十分坎坷,却从不放弃理想!

爱因斯坦从柏林大学为他取得资金,玻尔称赞为“天下第一才子”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生于江苏南通一个富裕之家。他天性活泼,8岁时碍于母威不情愿地进入私塾跟老夫子习书问经,淘气的他经常溜出去玩耍,还因此被母亲的戒尺打得皮开肉绽。

此后不久,母亲因为反对父亲纳妾,带着他脱离了原先的富裕家庭。突然的变故,让一个衣食无虑的少爷开始了另一种艰辛的人生。为了衣食和学费,年幼的束星北不得不每天奔波于茶楼、酒肆或油料作坊打工。年龄稍长,他便用打短工赚来的钱买了辆胶轮地排车给别人送货。因为年龄小,他时常受到店主或工头的克扣和欺辱,有一次他向油料作坊讨要工钱时,竞被那人放出的狗咬伤。

这种变故和经历使束星北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成熟,懂事的他不用母亲戒尺的督促也能刻苦学习。聪颖的天资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束星北高中毕业后顺利地考入杭州之江大学,第二年转入济南齐鲁大学攻读物理专业。大学期间,束星北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关于时间与空间、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统一、转换的观点,让他激动不已,他曾形容最初接触到相对论时的感觉:就像沙漠中烈日下干渴的跋涉者,突然发现了一眼甘泉。

1926年4月,束星北赴美国留学,经同学引荐,他进入美国干萨斯省拜克大学物理系。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为了生存,束星北要拿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做工助学,洗车、修剪草坪、送报纸……

他无所不做,却仍然难以果腹。出于生计,不久,他便从拜克大学转到三蕃市的加州大学,在那里,他可以免费住在华人同乡会馆。这时期,束星北同那些避战乱或被贩卖过来的“下等华工”一起修建铁路、码头,装卸货物,以此来支付学费,维持生活。

1927年,束星北几经周折终于在柏林见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极其欣赏他的才华,亲自从柏林大学为他取得资金,并聘他作为自己的研究助手。次年,因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排挤犹太人,爱因斯坦被迫离走,束星北也从柏林大学转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在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惠特克和达尔文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基础物理和数学的学习。束星北在两位大师门下受到严格的训练,学业提高速度犹如神助,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以一篇《论数学物理的基础》获得了硕士学位!

1930年2月,经惠特克和达尔文引荐,束星北来到剑桥大学从师于著名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为了继续深造,l930年8月,已渐显才华的束星北被爱丁顿推荐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研究生和数学系助教,师从世界著名数学家斯特罗克教授。

1931年5月,束星北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超复数系统及其在几何中应用的初步研究》,对狄拉克方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束星北利用广义超复数系,通过对黎曼空间度规的线性化推导了一些黎曼几何中类似的结果,并在四维情况下,得出了狄拉克方程,使狄拉克方程具有更合理的数学基础和更完备的表现形式。束星北在这项研究中所应用的广义超复数系,其性质与著名的“克里福特群”类似,而“克里福特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引入量子场论研究。仅就这一点,就可以领略到束星北超常的科学思路。

这篇论文不仅使束星北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学硕士学位,也大大提高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地位,有人评价他的这篇论文,甚至已经超越了爱丁顿的水平!

同时,束星北还对引力场与电磁场的统一理论做了独到的研究。爱因斯坦的引力场几何化成功之后,爱丁顿和爱因斯坦本人都曾经想通过对黎曼几何的修正,把用于引力场的广义相对论推广于电磁场,但都没有成功。而年仅23岁的束星北却创造性地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罗伦兹作用力定律!

束星北过人的天才和研究成果震撼了世界物理学坛,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知名学者李约瑟等人称赞他为“天下第一才子”!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激励中学生成就一生大业的科学大师(上下)/大行励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严雪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62367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9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6.1-49
丛书名
印张 3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3
171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