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吃出健康的智慧(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健康新理念)
内容
编辑推荐

你为什么老爱上火,均衡饮食的秘诀是什么,“一日三掺”掌握健康法宝,人类基因决定了我们应该怎么吃?哈佛教授告诉您:走出保健误区,真正学会“吃”,均衡饮食的秘诀是:一日三“掺”,哈佛营养新革命——降糖、降脂、抗衰老的秘密。

中美两国院士、四大知名专家联袂推荐本书。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上火”出发,向读者介绍了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最权威的营养知识,提出了引发亚健康状态和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全新观点。重点推荐了帮组人们远离亚健康、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三大天然营养素——纤维素、抗氧化物和Omega-3,以及均衡膳食的新方法。

内容推荐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上火”出发,向读者介绍了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最权威的营养知识,提出了引发亚健康状态和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全新观点。重点推荐了帮组人们远离亚健康、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三大天然营养素——纤维素、抗氧化物和Omega-3,以及均衡膳食的新方法。

目录

第一章 小题也可大做:从“上火”到癌症

 Part 1 为什么你老爱“上火”?

 Part 2 看不见、感觉不到的致命“内伤”

 Part 3 炎症的“孩子”叫癌症

 Part 4 专家健康问答

1.怎样才能避免患上重大疾病?

2.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3.如何才能健康长寿?

4.要健康,必须遵守哪些规律?

5.什么是能引起“上火”及炎症的自由基?

6.能导致“内伤”的致病因子有哪些?

7.预防炎症可以有哪些方法?

8.运动也分人,你最适合什么运动?

9.你的运动白做了吗?

10.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吗?

11.感冒是由于吹风受凉吗?

12.感冒后能用抗生素吗?

13.抗生素应该作为日常预防用药吗?

14.全面的体检是健康的保证吗?

15.体检时,你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16.什么时候最该去急诊?

第二章 “病从口入”新解:从进化论看我们的饮食问题

 Part 1 “病从口入”新解:吃出来的重大疾病

 Part 2 基因决定我们应该怎么吃

 Part 3 一日三“掺”:补充现代人真正缺乏的营养

 Part 4 专家健康问答

1.古人比我们更健康吗?

2.古人寿命短,难道另有原因?

3.年纪大了就该得病吗?

4.我们常吃的食品中,哪些不利于健康?

5.脂肪也分好坏吗?

第三章 “降糖之宝”:纤维素

 Part 1 能调控血糖的“糖”:纤维素

 Part 2 纤维素——肠道抗癌卫士

 Part 3 纤维素抗击心脑血管疾病

 Part 4 纤维素——天然减肥药

 Part 5 纤维素食品大“PK”

 Part 6 专家健康问答

1.补充纤维素时应该注意什么?

2.如何确保纤维素的足量摄入?

3.淀粉也是“糖”?

4.为什么纤维素是“糖”却不甜?

5.只有甜食才会引起糖尿病吗?

6.常见食物的血糖指数是什么?

7.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肥,会产生营养失衡或反弹吗?

8.纤维素的补充会影响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吗?

第四章 “降火之宝”:抗氧化物

 Part 1 氧化的副产品——自由基

 Part 2 自由基从哪里来?

 Part 3 自由基与衰老

 Part 4 自由基与人体免疫力

 Part 5 自由基与心脑血管疾病

 Part 6 自由基与糖尿病

 Part 7 自由基与癌症

 Part 8 自由基的天敌——抗氧化物

 Part 9 抗氧化食品大“PK”

 Part 10 专家健康问答

1.凉茶为什么能“降火”?

2.为什么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症?

3.蔬菜一定要生吃才好吗?

4.要不要专门补充复合维生素?

5.补充完维生素后,饮食就可以毫无顾忌了吗?

6.我需要专门补充维生素吗?

7.维生素补充过量会中毒吗?

第五章 “降脂之宝”:Omega-3不饱和脂肪酸

 Part 1 认识Omega-3不饱和脂肪酸

 Part 2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能降血脂的“脂肪”

 Part 3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抗击心脑血管疾病

 Part 4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消炎之宝”

 Part 5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抗击癌症

 Part 6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抗击糖尿病

 Part 7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抗击神经系统疾病

 Part 8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促进大脑发育

 Part 9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大“PK”

 Part 10 专家健康问答

1.什么是必需脂肪酸?

2.缺了Omega-3会怎样?

3.深海鱼油真的是液体黄金吗?

4.如何快速估算深海鱼油Omega-3的浓度?

5.如何鉴别高质量的深海鱼油?

6.为什么说高质量的深海鱼油是一种功效确切又安全的保健食品?

7.身上哪里胖最危险?

8.如何测量腹部的脂肪?

9.如何减去身上最危险的脂肪?

10.仰卧起坐真的可以减腹吗?

11.炒菜的油越贵越健康吗?

12.“吃什么,补什么”是迷信,还是科学?

第六章 一日三餐,一日三“掺”

 Part 1 均衡饮食的秘诀

 Part 2 超市健康购物清单

 Part 3 每日健康食谱(1人份)

 Part 4 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几点建议

 Part 5 专家健康问答

1.喝水也能防癌吗?

2.老年人不用多喝水吗?

3.究竟喝多少水才足够?

4.喝什么水才健康?

5.吃肉就会长胖吗?

6.最好的肉类是什么?

7.人人都该吃素吗?

8.牛奶到底该不该喝?

9.为什么会对牛奶过敏?

10.什么是真正的保健食品?

11.如何判断保健食品是否有用?

附录

 附录1 与媒体谈营养

 附录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部分)

 附录3 康教授其人其事

索引 专家健康问答

试读章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例如会为了健康主动体检。很多单位也越来越人性化,把体检当作福利送给员工,每年组织一两次大型体检,从头到脚,进行非常全面和完整的检查,有时体检单上的项目看几分钟都看不完。这种关心健康、预防疾病的意识非常好,但问题是,这样全面、综合的检查有没有必要?

我认为全面体检并不见得有必要。体检应该是有所选择的,而不宜这种全面、综合、非常频繁的检查。

以车检为例。开车的人会每隔一段时间定期给爱车做检查和保养,但新车和旧车所检查的项目并不相同。车检不会不管车龄而把所有和车有关的项目包括车镜、车窗和油漆等都检查一遍;而会有针对性地检查与汽车安全和性能相关的部位是否存在隐患,例如发动机的油嘴会不会存在问题,刹车的灵敏度以及轮胎、车灯等损耗性零件等关键性部位有没有问题等。这种检查才是实惠和正确的。

人的检查也一样。因为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状况并不同,患不同疾病的风险也不一样,因此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层和身体状况,有选择地进行体检。这里要注意体检与看病并不一样,你可以选择一年多次看病,同医生聊你的生活习惯和你发现的健康问题,医生则会给你一些建议;体检则要更有选择性、更慎重。具体来说,为什么体检要有选择呢?

第一,要对费用的付出、可能的风险与体检后的好处进行比较。这里说的体检是针对健康人的,而不是针对已经患病的人的。全面的体检通常花费较大,需要一千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如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则是极大的浪费。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在乎几千元钱,即使是这样,也要考虑它所带来的风险,如是否会引起感染、甚至交叉传染,检查出的不正常情况是否有价值(因为任何检查都很可能查出不正常的情况)等。尤其对于关心健康的普通百姓来说,更要衡量一下体检的费用、可能的风险以及得到的好处。

第二,检查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没有一个检查仪器会100%准确,能达到90%以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体检结果总会多多少少出现错误。不过,一旦查出了阳性,为了弄清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造影、病理检查、取样等具有创伤性的检查和CT等多种检测。经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来没病的也可能真的有病了;或者花了大笔的钱,最后的结论却是什么病都没有。假阳性的结果给检查者带来的是巨大的费用支出和身心备受折磨的过程。

第三,人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由于年龄、家族遗传史、生活习惯和职业的不同,身体状况也不相同,因此体检的项目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婴幼儿会经常测量身高和体重,因为这两项指标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来说极其重要,但对成年人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有人有糖尿病、乳腺癌等家族遗传的病史,那么他们也应该多做这方面的检查;某些疾病还跟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果有人经常吸烟、喝酒,那么他们也要多了解自己的肺和肝的情况;另外,一些疾病与个人的工作性质相关,如果经常接触到有害物质(比如煤矿工人),就应该多检查自己的肺部,看是否有呼吸道、肺部的疾患。总之,体检应因人而异。

第四,不要把健康依赖于体检。现在很多人把自己的健康状况完全依赖于体检,而忽略了已有病症。例如,有人刚刚做完全面的体检,体检结果一切正常,就认为自己很健康,不会有问题了。而其实他近期一直在便血,但由于血便是一阵阵的,在体检的时候刚好没有查到,这样他就容易忽视这个很重要的症状。因此,大家不能把体检作为自己健康的保证,而应该多注意自身的感觉和症状,必要的时候及时去看医生。这样远比没有目的、大规模地进行体检保险,因为体检极有可能把你的健康问题隐藏起来。  第五,难以确保体检医生的水平。体检结果的准确与否与检查医生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也许本身存在健康问题,但医生水平有限没有查出,自己也会误以为自己很健康,贻误病情。

总之,花大量的钱进行体检,还不如去医院里找相关的专科医生交谈,了解卫生保健的知识,从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并进行有选择性的检查。

所以,有选择性地体检才合理;否则即使有人天天免费帮你检查,也没有必要。P20-23

序言

康景轩教授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脂类研究中心主任,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华裔青年科学家。他在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研究领域有很高的建树,是动物脂类基因改造技术的开创者。本书是康教授首次在国内出版,并专门针对中国的普通大众而写的营养健康普及书。

本书《吃出健康的智慧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健康新理念》是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国人饮食保健的完美结合。

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用最朴素和大众化的语言讲述目前国际医学和营养学界权威的保健知识,介绍了生活中三种常见但又常被忽视的营养之宝。它让我们记住:一日三餐,一日三“掺”,必不可少。

往往知名学者所写的书都存在学术性太强、不适合阅读的遗憾之处,但这本书却非常难得地做到了两者兼顾,既保有学术的严谨和权威,又增添了阅读的乐趣,令人爱不释手。

这是来自著名的哈佛医学院的医学专家专门为中国人写的一本营养书,让我很感动。希望读者们也能和我一样,从中获得新鲜、科学、先进、正确的营养保健知识,拥有健康人生。不生病不等于就健康,反而容易让人麻痹大意、错过补救的最佳时机,带来更大的遗憾。本书从与我们生活最为息息相关、也最容易操作的“吃”人手,帮助我们及时填补健康防护的漏洞,真正留住健康。

曹泽毅教授

原卫生部副部长

原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

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中心主任

中华妇科肿瘤学会主任委员

中华妇产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书评(媒体评论)

康景轩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华裔科学家。康博士基于最新的研究结果,在本书向您提供了科学和实用的饮食建议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相信那些明智地遵循他的建议的人将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健康生活的品质和延长寿命。

——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用最朴素和大众化的语言讲述目前国际医学和营养学界权威的保健知识,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希望读者们从中获得新鲜、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拥有健康的人生。

——中国医师协会的常务副会长 杨镜教授

这是来自著名的哈佛医学院的医学专家地心门为中国人写的一本营养书,让我很感动。希望读者们也能和我一样,从中获得新鲜、科学、先进、正确的营养保健知识,拥有健康的人生。不生病不等于就健康,反而容易让人麻痹大意、错过补救的最佳时机,带来更大的遗憾。本书就从与我们生活最为息息相关、也最容易操作的“吃”入手,及时帮助我们填补健康防护的漏洞,真正留住健康。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 曹泽毅教授

哈佛教授告诉您:走出保健误区,真正学会“吃”,均衡饮食的秘诀是:一日三“掺”,哈佛营养新革命——降糖、降脂、抗衰老的秘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吃出健康的智慧(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健康新理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景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37831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3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51.4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