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海派书法”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上海逐渐演绎成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在中西交汇、多元并存的社会格局中,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许多精英在上海留下了足迹和创作。而中国早期的书法活动如结社、出版、展览、市场开发等等,无不率先在上海滥觞,引领时尚,辐射全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海派书法”以开放的视野和兼容并蓄的胸襟,注重创新,追求卓越,形成了强大的艺术阵营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此次研讨会共收到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内外学者的论文一百多篇,内容涵盖了海派书法的流变研究、海派书法的时代背景研究、海派书法家个案研究、海派书法现状思考等多方面。经过审慎评选,共有50篇论文参与了研讨。40余位到会作者在会上阐述了各自的论点。

50篇来自海内外的论文入选大会,内容涵盖海派书法的流变、海派书法家的生活、海派书法现状的思考等多个方面,收录在本书中。

目录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写在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召开之际

豫园与海派书画

论李瑞清“求篆于金”书学理论之价值

白蕉《兰题杂存》发微

论李瑞清书法教育思想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书法教育的启示

弘一:几多异样的生命律动

二十世纪初期“海派”代表画家书法观念研究

沈曾植的翰墨交谊

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书法出版业

初探冰铁王大忻

海派书家的媒体生涯

——民国时期海派书法家媒体从业的现象、类型与影响研究

身后的丰碑——朱复戡先生书法艺术管窥

白蕉书法管窥——兼评其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应有的地位

朱复戡书法篆刻成就对海派艺术的贡献冯广鉴 齐开义

惟妙肖形刀石生——谫论来楚生肖形印艺术

鲁迅的笔墨情怀——析海派书家鲁迅先生的书法

上海浙江籍印人略论

海派书法形成与现状的思考

沈曾植、王蘧常章草比较研究

潇洒出尘云中漫步——海上书家白蕉书艺述评

“海派”书法:“碑学”百年承变若干问题寻绎

略论海派、桐城派与书坛潘氏双杰

论海派书法中的篆籀之风

由“海派”释义引发的思考

——“海派”文化成因研究及其性质初探

海派书法的命运曲线(对话)

蒲华书法之意义

翰墨寄情海藏楼——郑孝胥在上海的书法生活

海派书法的时代性

试论傅雷尺牍

“海派”书法崛起的原因探析

“海派书法”发展溯源——兼论吴昌硕与沈尹默书风

《流沙坠简》和海上书人

论弘一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多方功用

海派书法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三代海派书法家崛起的经济形态考

海上生明月——论王蘧常章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标准草书”创立的时代社会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考察

吴大潋和篆刻

海派书法的自传性

海派书法二题

“以线独行”的海派特异名士:弘一法师李叔同

从波发用笔看沈曾植的笔势观

从海上“三老”观海派书法变迁

关于吴昌硕六十岁前后变法种种

沈尹默与现代帖学的振兴

从碑帖之学看海派书法

从海派文化看海派书法

定义书法的“泛传统”——书法风格革故鼎新的海派书法

吴昌硕书法篆刻在日本的受容

清芬远香犹在——读新见《白蕉印存》未刊本三种及其他

谈谈海派历史上几位重要的书家

吴昌硕篆刻的第四方“木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58346
开本 其他
页数 5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9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1-53
丛书名
印张 28.6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0
17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