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吴文化遗产(第2辑)
内容
编辑推荐

《东吴文化遗产》第一辑有宏观的议论,也有关于手工艺的田野调查报告,还有昆曲、评弹方面的历史研究成果和人物访谈,体裁则没有限制,并配了部分图片。这样虽然显得有点杂,但内容比较丰富,研究不同文化门类的专家和各行各业的读者或者会更有兴趣。事实上也是如此。从对第一辑有较大兴趣的读者反映来看,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是可取的。所以,编者在编第二辑时,保留了原有的各个栏目,其中的部分论文是2007年11月在苏州召开的第一届“东吴论坛”上的发言稿,“东吴论坛”征集的论文也将优先在《东吴文化遗产》上发表。在配图上,编者在第二辑同样遵照作者的意图予以保留,以便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

目录

前言

【会议综述】

 交流与对话:大文化视野下的多学科交融与汇通——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吴论坛”评述

【非物质文化论坛】

 传统物质文化研究与现代设计艺术——赵克理《顺天造物》序

 关于手工艺非物质文化空间的思考

 文化生态区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中国红水河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

 民间传说保护之理论思考

 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人间国宝)制度——以传统工艺保护为中心

 什么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借助于道家认识论的观照

 文化生态保护区可行吗?

 城市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的思考——以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与衍生态

 试谈苏州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

 从外国人眼中寻找失落的家园——谈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国外资料

【民俗钩沉】

 “观乐”与“挂剑”——春秋吴季札的艺术观与道德操守

 无锡刺绣的传承及精微绣的艺术特点

 参天化育的历史物语——20世纪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现代启示

 敦煌道教写经及文字书法问题

【江南文化】

 苏州古典园林的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价值

 昔日亦辉煌——“苏式”文化与“苏式”艺术

 苏绣历史研究中的一个误点——从《乾隆吴县志》的记载说起

 松下横琴待鹤归——古琴与苏州园林

 苏式糕点艺术设计与苏州民俗文化

【评弹研究】

 晚清以来苏州书场内听客的“感官体验”

 把评弹介绍给大学生——在苏州大学开设评弹鉴赏课重要一步——我的流派唱腔创新

【昆曲研究】

 关于“中国昆曲学”的思考

 盛开在闺阁中的“牡丹”——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传承:保护与发展昆剧艺术的重中之重————2008年夏苏州市昆剧艺术传承汇报演出

 对剧诗的一种超越——从上昆三十周年团庆剧目《血手记》说起

 近百年昆曲在大学传播的范式初探

【手工艺遗产】

 彩衣堂建筑彩画记录方法研究

 唐代的特种工艺镜

 夹缬技艺的历史与现状

【田野手记】

 户牖春幡——朱仙镇门神散记

 解析羌族建筑的文化内涵

 苏州水乡妇女服饰与屯堡妇女服饰

【书评】

 古今融通、中西交汇的服饰画卷——《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评介

 史的脉络 理的探索——《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读后

 文化视野中的中国服饰演进

【人物访谈】

 弹词名家金丽生访谈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吴文化遗产(第2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诸葛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9340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53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3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