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的版本很多,但自从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以后,黄注本实际上已成为《文心雕龙》的通行本。本书的整理译注者以范注本的原文为基础,参照林、陈两位先生的《文心雕龙集校合编》和《新校白文〈文心雕龙〉》,充分吸收近世诸家的校勘成果,特别是全面吸收唐写本的校勘成果,整理出一个新的《文心雕龙》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心雕龙》作了详尽的注释,并加以白话翻译,以之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新本《文心雕龙》。
图书 | 文心雕龙校注通译(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心雕龙》的版本很多,但自从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以后,黄注本实际上已成为《文心雕龙》的通行本。本书的整理译注者以范注本的原文为基础,参照林、陈两位先生的《文心雕龙集校合编》和《新校白文〈文心雕龙〉》,充分吸收近世诸家的校勘成果,特别是全面吸收唐写本的校勘成果,整理出一个新的《文心雕龙》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心雕龙》作了详尽的注释,并加以白话翻译,以之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新本《文心雕龙》。 目录 前言 引论 一、刘勰的生平与著述 二、《文心雕龙》的枢纽论 三、《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四、《文心雕龙》的创作论 五、《文心雕龙》的知音论 六、《文心雕龙》校勘举隅 原道第一 徵聖第二 宗经第三 正緯第四 辨骚第五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铨赋第八 颂讚第九 祝盟第十 铭箴第十一 諫碑第十二 哀弔第十三 雜文第十四 諧灑第十五 史傳第十六 諸子第十七。 論說第十八。 詔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禪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啟第二十三 議對第二十四 書記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體性第二十七 風骨第二十八。 通變第二十九 定勢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鎔裁第三十二 聲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麗辭第三十五 比興第三十六 夸飾第三十七 事類第三十八 練字第三十九 隱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養氣第四十二 附會第四十三 總術第四十四 時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參考書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心雕龙校注通译(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戚良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511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8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2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1 |
宽 | 153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