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直击华尔街风暴--26位名家谈金融危机
内容
编辑推荐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泡沫不断爆破,已从虚拟经济领域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而且危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理解此次危机,如何应对此次危机,成为近一年多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书汇集整理了经济界26位名家有关金融危机的代表性文章,深入浅出剖析了金融风爆的成因、走向和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此次危机的相关对策。

内容推荐

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原因为何,影响有多大,中国如何应对?《直击华尔街风暴》遴选深度评论,为您拨开层层迷雾,直达问题核心。文章作者皆为著名学者、媒体人或金融从业者。张五常、吴敬琏、郎成平、樊纲、易宪容等,是享誉国内外的经济学家;石齐平、宋鸿兵、向松祚等是知名的财经评论家,广获公众认可;孙飞、陶冬等是金融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而张健华、沈炳熙等则任职于中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他们运用各自的独到智慧、广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读者深入浅出剖析金融风暴的成因,预测其影响,并提出中国抗击全球金融灾难的对策。

现今,金融经济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本书,您将会得到众多名家的点拨和指导,切实提升您应对生存变数的能力。

目录

第一篇 震源——美国华尔街

 1.1 我们不可颠倒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1.2 离奇的金融领域蝴蝶效应

 1.3 金融灾难的核心问题——与贝加商榷

 1.4 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和中国都犯了错

 1.5 美元真的崩溃了吗?

 1.6 理解格林斯潘

第二篇 海啸——殃及五大洲

 2.1 世界范围的新蒙昧主义已经破产

 2.2 现在恐怕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候

 2.3 金融危机与政府救援

 2.4 美元时代式微

 2.5 美国救市得与失

 2.6 华尔街犯错缘何新兴市场买单

 2.7 美国救市,中国“埋单”?

 2.8 与次贷危机共存

 2.9 用什么保卫全球金融体系

 2.10 华尔街投行劫后预言

 2.1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

第三篇 应对——中国向前走

 3.1 中国不是救世主,更不能做替罪羊

 3.2 中国在全球金融巨变中的机会

 3.3 中国处于金融危机最有利的位置

 3.4 华尔街的底,不是那么好抄的

 3.5 “筑底式”经济应对危机

 3.6 重建国际金融秩序,谁主沉浮

 3.7 风暴的洗礼是机遇

 3.8 保零也艰难

 3.9 金融创新当务之急是研究美国教训

 3.10 中国作为穷债主每年大量补贴美国早该发现这个问题

 3.11 次贷大风暴可能导致中国制造业崩溃

 3.12 内需依然是主旋律

 3.13 次贷危机与证券化

试读章节

2008年10月14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政府将动用救市方案中的2500亿美元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股份,以此促进金融市场恢复运转。由于此举具有“国有化”性质,布什强调,此举是重要短期措施,并不是旨在接管美国“自由市场”。

冷战结束后盛行全球的经济自由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理论遭遇到了自它诞生以来最严重的挑战。连刚刚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都改变了腔调。克氏是所谓的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但面对目前的金融风暴,这位预言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诺奖得主,认为抑制金融危机最好的方法是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的管制,并希望布什政府公开接管绝大多数金融企业。

那么,眼下的这场危机以及全球几大经济体的联合救市,对新自由主义来说是不是掘墓人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先看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尽管人们看法各异,但有一点是共识的,即金融的过度创新和金融市场的日益脱媒化与证券化,放大了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比如,雷曼兄弟作为华尔街最大房屋贷款的持有者,杠杆比率竟然高达40倍。华尔街的多数金融机构越来越或者完全倚重在金融衍生品上的投资牟利。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美国政府放松监管有关。为消除互联网泡沫带来的影响,美联储不断用降息的手段来刺激房地产经济,从而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度繁荣,当然,也累积了越来越大的风险泡沫。而美联储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格林斯潘掌管下的美联储,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信奉者。

与古典自由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在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同时,更为强调金融与银行的作用,减少金融管制,削减工会力量。美式新自由主义的一大特点,就是减少对金融市场的控制、私有化、削减社会保障与福利、削弱工会与减少对劳工市场的保护、削减最高税率、开放国际商品与资本市场,以及放弃自然律外衣下的充分就业。

比如,在美国国会于上世纪80年代初解除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1999年,美国政府又废除了1933年颁布的金融管制法“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用“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而代之,从而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在缺乏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华尔街的投行当然在贪婪和自大的驱使下,自由地追逐最大利润。这也就是诸如次级贷款和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所谓“创新”不断增加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用成功预见本次金融海啸的美国印裔经济学家巴特拉的话说,海啸的发生来自不断扩大的工资缺口所引发的供需失调。所谓工资缺口,就是工人生产力与其实际收入问的差距。巴特拉说,虽然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经济生产力持续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却被他指控的腐败体系人为地压低,使得资本完全攫取了缺口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从而造成社会的贫富分化不可避免。这当然与新自由主义主张打压工会有关。里根当政时期就曾对工会罢工进行过严厉的镇压。工资缺口的一个后果是举债消费成为解决供给失衡的办法,而不断增加的各种创新产品也是需要有入购买的,为此,就必须制造股市及楼市的泡沫。

但是,这种人为的失衡发展模式最终必然要被市场纠正。当举债已经变得过高而无法持续下去,之前的债务也无力偿还,那么,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次贷危机发生,金融机构首当其冲。而购买美国次级债券的不仅有本国的老百姓,还有很多外国金融机构,这样,金融危机也就波及全球。

可以说,美式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的集中反映。这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推销其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并导致东南亚、非洲以及拉美等多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就此而言,完全称得上是自食其果。  但否定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等于否定市场和市场经济。市场作为最佳的可以自我调适的社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政府的调控只有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才有效。另外,新自由主义虽有很多弊端,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它对自由市场地位的维护和对政府失灵弊端的批评,无疑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它对金融作用的推崇也抓住了现代经济的要害,对全球化的提倡与推动也顺应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也有很多信徒。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说新自由主义在中国享受的待遇大过西方。比如,科斯的产权学说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就远远超过了它在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的影响。这当然亦是有原因的。如果说,西方患于不监管的话,中国就患于政府太干预,权力主宰经济。所以新自由主义呼吁放松管制不能说没道理。但放松管制不等于不要监管,一些食洋不化的学者的错误就在于,要彻底地摆脱政府的干预。这也是不对的。当然,政府监管一定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出现权力任意干预的现象。新自由主义的另一个错误是,由于过分推崇效率,而对中国社会日益扩大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不公问题漠然视之。没有“交易权利”,就根本谈不上公平的“交易价格”,所以,要建立公正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必须先确立人们的“交易权利”。这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与西方的不同之处。P14-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直击华尔街风暴--26位名家谈金融危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五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80626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5.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