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方(奔跑的大陆)/祝勇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那年和友人凹凸一起,躲进了京郊房山的云居寺,小住了一些时日。凭借凹凸的关系,我们俩同住一间小小的僧房,读书、聊天、写作。有时,僧人们都去佛堂念经,我们就坐在殿前的台阶上,遥望对面的青山,想着各自的心事,长久地不发一语。那时我们都处于困顿之中,想从烦闷的现实中挣脱出来,透一口气。我们不约而同,都想到了这里。不是遁世,而是让内心获得喘息和再生的机会,在沉默中重新积聚能量和勇气。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正确,只有呼吸过两种不同空气的人才会懂得两种空气的差别。

内容推荐

不觉之间新的历史时代已然降临。我们看见一批新的作家,他们都有漂亮的文笔、活跃的思路、宽泛的学识、干脆的速度。他们早在路上二,如络绎的团队,足迹铺遍了遥远的边疆,甚至更远的世界。祝勇大约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朝着吸引自己的不同题目,也朝大地原野,稳定沉着地走去,沿途留下本本华彩与慨叹交织的作品。我猜他们的团队也快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因为在文学的理想与文学的腐蚀中,不能容忍肤浅与不能容忍体制——说到底是一同事。他们中的佼佼者,其时代建树不过是忍受深刻的痛苦。祝勇会走得怎样?引导他的自有他的前定。

目录

北京,永恒之城

北京站

长城记

阳光拼图

山寺闲居

众生之神

乔家大院

衙门

甲午风云

春闱旧梦

谒陵手记

老宅

逝者如斯

试读章节

公元1644年4月30日,一个被尊为闯王的陕西米脂汉子回望了一眼身后层层叠叠的红墙黄瓦,就匆匆辞别了他寄居了四十一天的北京。在他身后,绚烂的大火照亮了整座城市。在部将牛金星的提议下,他决定用一场大火,来修饰他与这座城市的告别典礼。“皇居壮丽,焉肯弃掷他人!不如付之一炬,以作咸阳故事。”显然,在霸王项羽的感召下,他们决心把这座辉煌的帝都,当作一朵最后盛开的昙花。它最后的完美造型,将只能保存在他的视线里。此时,这个迷离繁复的超级昙花正在火光中熠熠生辉。从来没有如此明亮的火焰照亮过这座帝都,它在行将毁灭的时刻被历史的追光照亮,每一个巧夺天工的细节都清晰毕现,而闯王的面孔,则隐在黑暗里。所有人都看清了北京,但没有人看见闯王的脸——那张疲惫、悲伤、愤怒、绝望、几近颓废的面孔,从此在历史的视野中消失。

三百多年后,公元1949年,一双曾经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中胜似闲庭信步的稳健双脚,在从黄土地走向北京的一刹,突然变得谨慎和缓慢。一张比李自成更加自信和豪迈的面孔从历史乱象中浮现出来,而且,他的肖像后来被挂在了天安门的中央,在整座城市(整个国家)最显著的位置上发表,被每个中国人熟悉和铭记。此时,几乎他所有的同志都听见了他浓重的湖南口音:“我们绝不当李白成,希望考个好成绩……”

北京不是一座简单的城市,它令人肃然起敬。华夏远古人类——“北京人”,在从前无人知道的某一时刻点燃最早的火光,整个华夏的历史都在周口店深山里的那丛火光的照耀下变成了一部视觉史。早年北京另一个闪光的器物是一柄匕首,在燕国的都城“蓟”的深宫中,这把匕首在一只雕刻精美的刀鞘里埋伏已久,就像那蜇伏于身体深处的勇气。燕国太子丹在公元前227年的朔风中把它递到荆轲手上,那道利刃在咄咄逼人的大秦国胸部划出过一道寒光之后变成一段经久不息的传奇。荆轲被肢解而死、太子丹的头颅被当作礼品进献给秦国,燕国的版图被从地图上抹掉了,这座被鲜血浸泡的三千年前的古老城池见证了勇士的价值,一种不妥协的决绝的存在。耐人寻味的是,这个悲怆的结局并非北京历史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在历史的各种必然与巧合中,有无数的英雄把它当作自己的征服目标——除此,似乎不可能再有更高的目标,北京,也因此成为他们勇气、意志与胆识的试金石。宫殿、城垣、战争、野心、爱恨,在岁月里沿袭下来,那些未完成的事情混迹其中,堆积、发酵、萌动、窃窃私语,发出各种暗示。它们像肥料一样滋补着这座城市,使它变得深沉、丰厚、强壮、有力。只有少数人对此心领神会。毛泽东把进京比喻为一次赶考,通不过这场考试,任何壮丽的事业都会中途夭折。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代表着某种标准,或者说,它是一个路标,决定着所有伟业的长度。一场事业无论多么轰轰烈烈,最终都必须得到这座城市的认可,否则,它的存在资格将受到彻底置疑。因而,几乎没有一个历史人物,敢于对这座城市流露出轻慢的态度。当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沮丧地发现,最终的征服者,不是他们自己,而是这座城市,这座庄严、瑰丽、不动声色的永恒之城。

蒙古人的马鞭在城市上空飞扬,在宫阙巷陌上发出噼啪的击响。剽悍的蒙古铁骑,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旗帜下所向披靡。在征服北京的英雄中,没有比忽必烈汗更加盛气凌人的了。汤因比在他著名的《历史研究》中这样赞叹:“忽必烈的帝国从中国延伸到黑海,在他的统治下,这片广袤的疆域处于前所未有的太平时代。”但是,这位四海为家的蒙古人,自从抵达北京的第一天起,他的步伐就再也迈不开一步。他被金朝宫城外那片迷人的海迷住了。湖光山色与离宫魅影令他无以自拔。这座当时已两千多岁(自西周的燕国都城算起)高龄的城市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挫败了他的锐气。他决定在这里停止他奔波的马蹄,在金中都的废墟之外,修建自己的宫殿。于是,在今天北京后门桥附近,重新确立了城市的中心点。这座全国性都城的诞生,最初受孕于一次文明的冲撞(此前,无论燕都还是金中都,都是区域性政权的都城),此后,器官的生长——宫殿、城墙、府邸、坛庙——就变得不可遏止。并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同意他的选择,他的侄子海都曾经批评他:“蒙古人四海为家,哪里有牧草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忽必烈汗想用城墙把我们圈起来,我们决不进他的城。”或许,忽必烈汗营造的北京城,仿佛绊马索,绊住了他们的马蹄,把它们呼啸的速度减化为零;或者,它更像一个坚硬的句号,结束了蒙古人的事业——他的末路正埋伏在他的胜利里,但蒙古人的失败对北京的影响微不足道。失败是他们的事情,与北京无关。北京不会被任何一个有眼光的政治家抛弃,它像一个神秘的光源,在中国北方的要津之地兀自发光,层出不穷的人们,躲在暗中窥视着它。每当一个英雄黯然离去,都会有另一个英雄卷土重来。

P1-5

书评(媒体评论)

不觉之间新的历史时代已然降临。我们看见一批新的作家,他们都有漂亮的文笔、活跃的思路、宽泛的学识、干脆的速度。他们早在路上二,如络绎的团队,足迹铺遍了遥远的边疆,甚至更远的世界。祝勇大约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朝着吸引自己的不同题目,也朝大地原野,稳定沉着地走去,沿途留下本本华彩与慨叹交织的作品。我猜他们的团队也快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因为在文学的理想与文学的腐蚀中,不能容忍肤浅与不能容忍体制——说到底是一同事。他们中的佼佼者,其时代建树不过是忍受深刻的痛苦。祝勇会走得怎样?引导他的自有他的前定。

——著名作家 张承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方(奔跑的大陆)/祝勇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祝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63047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