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节能降耗、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环境教育、建设绿色城市、打造绿色世博等各方面勾勒了上海市生态城市建设路线图,更针对关乎上海发展的重大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旨在为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本书既有国内外比较研究,又有深入社会调研的基础数据,既有研究机构的严谨思索,也有一线企事业单位,学校的调研报告,从多维度、深层次展现了上海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图书 |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附光盘2009生态文明的新进展)/上海蓝皮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节能降耗、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环境教育、建设绿色城市、打造绿色世博等各方面勾勒了上海市生态城市建设路线图,更针对关乎上海发展的重大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旨在为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本书既有国内外比较研究,又有深入社会调研的基础数据,既有研究机构的严谨思索,也有一线企事业单位,学校的调研报告,从多维度、深层次展现了上海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内容推荐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以负责任的姿态追求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适时地提出了实现“四个率先”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规划;同时以上海拥有的经济总量,在协调、联系、促进转变经济结构和建设生态文明两大领域方面理应负有重要的使命。 在当前这个经济转型期,上海产业升级的动力与上海生态保护的压力事实上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不仅仅在技术、资金的需求方面,生态保护需要产业升级为其提供物质保障;内在方面,生态文明的最终达成是先进产业规模集聚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正因为如此,先进产业又反过来为生态文明提供保障。因此,先进产业和生态文明完全可以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随着法制水平、道德水准和社会参与程度的提高,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加强。如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媒体关注、群众聚焦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就表明了人民群众积极关注生态文明构建的意识以及社会各界对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高度认知。这种高度认知,使得环境保护必然成为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目前,金融海啸造成的冲击波正在向全球蔓延,对很多产业产生了威胁。为了抵御其负面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大力启动内需的国策。上海为了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推出了8项措施,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民生持续得到改善。而落实“两个确保”,对于上海环境产业和城市环境治理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如在2008年全面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将加快启动第四轮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竹园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青草沙水源地、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 目录 积极履行人大职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序) 总报告 从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 城市建设篇 上海:从工业城市到生态高地 城市历史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里弄风情:愚园路的历史遗产开发价值 在经济发展中传承马桥历史文化 从崧泽遗产资源传承看上海软实力的提升 建设近自然框架下的绿色城市空间 绿色世博接力绿色奥运 环境教育篇 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启蒙体系 格致中学的环境教育及其社团实践 南模中学:大国风范从环境教育起步 黄浦江:上海“母亲河”的生态追踪 可持续发展中的媒体责任 生态伦理: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以资源节约型理念引领校园可持续发展——同济大学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书能降耗篇 清洁高效: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总趋势 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节能调查报告 上海重点能耗企业节能降耗调查报告 上海市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的特征与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绿色产业篇 走生态之路——崇明发展的新选择 以水稻湿地模式经营现代农业 蛙稻生态种养:高效农业开发的新模式 嵊州华发: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的积极转型 交通银行:“绿色信贷”的践行者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上海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房地产业的区域融合与低碳使命 专题研究篇 从软实力角度看可持续发展 上海面临的五大人口难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上海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若干建议 为在沪中央企业创造更好发展环境的建议 上海市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积极把握杭州湾贯通的历史机遇 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上海综合控烟工作的现状和展望 世博前夕推进中心城区旧房成套改造的建议 经验借鉴篇 新加坡的环境保护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从青年启蒙看美国生态伦理建设 学习北京经验加快上海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对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背景下产业规划的思考 “强柱”加固理念在都江堰重建中的运用前景 上海建工集团援建都江堰市的实录与启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附光盘2009生态文明的新进展)/上海蓝皮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泠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67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7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X372.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