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寒湿论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叙述了寒湿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以_二焦和正邪辨证为纲领,六经,脏腑、卫气营血辨证等辨证方法亦参用其中,从而明确病变部位。了解病理变化,分析病势传变,认识病性转变,预测病证预后,归纳病候表现,以指导临床治疗,此外还结合临床案例详述上、中、下三焦不同经脉脏腑为寒湿所伤的具体辨证论治方法。

内容推荐

寒湿既为病因又为病证,作为病因,寒之与湿,俱为阴邪,重浊黏滞,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沆瀣一气,形成合邪,侵袭人体;作为病证,指伤干寒湿而致的病证。历代医家论寒者颇多,论湿者亦多,然对寒湿之论,或从病因,或从病机,或从症候,或从治疗,零星地散于历代著作中;未形成独立之专著。本书详细叙述了寒湿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以_二焦和正邪辨证为纲领,六经,脏腑、卫气营血辨证等辨证方法亦参用其中,从而明确病变部位。了解病理变化,分析病势传变,认识病性转变,预测病证预后,归纳病候表现,以指导临床治疗,此外还结合临床案例详述上、中、下三焦不同经脉脏腑为寒湿所伤的具体辨证论治方法。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病因

 一、寒湿的特性

 (一)寒邪特性

 (二)湿邪特性

 (三)寒湿合邪的特性

 二、外因

 三、内因

 (一)体质因素

 (二)宿疾因素

 (三)心理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邪正相争,阳气挫伤

 二、阻遏气机,郁闭三焦

 三、水冰地坼,凝聚而坚

 四、初病在气,久病人络

 五、虚实转变,寒热兼化

 六、病因体质不同,传变途径有异

第三节 诊法

 一、辨舌

 (一)辨舌苔

 (二)辨舌质

 二、按脉

 三、望色观形

 四、审症

 (一)寒

 (二)汗

 (三)疼痛

 (四)食欲

 (五)二便

 (六)水肿

 (七)昏厥

 (八)僵直

第四节 鉴别诊断

 一、寒湿与伤寒

 二、寒湿与湿热

 三、寒湿与温热

第五节 辨证纲领

 一、三焦辨证

 (一)上焦证

 (二)中焦证

 (三)下焦证

 二、正邪辨证

 (一)邪气辨证

 (二)正气辨证

第六节 论治思路

 一、部位不同

 二、寒湿多寡

 三、体质差异

 四、时令区别

 五、病程久暂

 六、兼夹之证

 (一)兼证

 (二)夹证

 七、顾护阳气

 八、调理气机

 九、复遗论治

 (一)复症

 (二)遗症

第七节 治疗法则

 一、解表法

 二、宣气法

 三、和解法

 四、开胸法

 五、攻下法

 六、利水法

 七、通络法

 八、温阳法

 九、运中法

 十、通阳法

第八节 瘥后调理

下篇 各论

第一节 寒湿客于肺卫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束表,肺卫失宣

 (二)寒湿滞肺,饮留气乖

 (三)寒湿酿痰,蚀营成痈

 (四)肺络凝滞,血不循经

 (五)寒湿入络,郁闭气机

 (六)肺气不宣,风水泛滥

 (七)寒湿伤表,经脉闭阻

 四、病案举例

第二节 寒湿历节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历节

 (二)阳虚寒湿历节

 (三)气虚寒湿历节

 (四)阴虚寒湿历节

 (五)寒湿痰瘀历节

 (六)正虚寒湿历节

 四、鉴别诊断

 五、病案举例

第三节 寒湿上蒙清空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上蒙清空

 (二)阳明夹中焦寒湿上干

 (三)厥阴夹下焦寒湿上扰

 (四)头中寒湿,阻塞鼻窍

 (五)寒湿凝痰,抟结会厌

 四、鉴别诊断

 五、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少阳寒湿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邪郁少阳,相火内伏

 (二)邪留三焦,湿浊不行

 (三)邪伏募原,郁遏阳气

 四、鉴别诊断

 五、病案举例

第五节 寒湿凝闭心包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束表,内陷心包

 (二)肺气郁遏,心包阻闭

 (三)寒湿结营,凝闭心包

 (四)离照不明,阴霾充斥

 (五)寒湿凝闭,心阳受伤

 (六)寒湿酿痰,内阻心窍

 (七)心阳郁闭,寒湿化热

 四、鉴别诊断

 (一)中风痰浊内阻心窍

 (二)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三)猝冒秽浊,清窍闭蒙

 五、病案举例

第六节 寒湿闭阻胸阳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客表,胸阳被蒙

 (二)气机凝滞,胸阳困阻

 (三)营阴凝结,胸阳闭阻

 (四)寒湿入络,痰饮互结

 (五)中气亏虚,胸阳不展

 四、鉴别诊断

 五、病案举例

第七节 心病寒湿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招引,饮逆扰心

 (二)寒湿伤阳,痰迷心窍

 (三)寒湿酿痰,填塞心窍

 (四)寒湿凝滞,心血瘀阻

 (五)寒湿伤阳,心气暴脱

 四、鉴别诊断

 五、病案举例

第八节 脾胃寒湿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困阻,腐纳无权

 (二)寒湿伤脾,清浊不分

 (三)寒湿凝结,腑气不通

 (四)寒湿结营,脾阴凝聚

 (五)寒湿阻滞,食积互结

 (六)邪阻脾窍,清阳不振

 (七)寒湿秽浊,郁闭中焦

 (八)寒湿壅土,肝胆不利

 (九)中土衰惫,肝木乘侮

 (十)脾虚寒湿,水饮窜逆

 (十一)寒湿伤脾,水饮扰心

 (十二)脾肾寒湿,水饮上凌

 (十三)寒湿阻络,血不循经

 (十四)脾虚寒湿,血不统摄

 (十五)寒湿入络,痰瘀结瘸

 (十六)脾胃阳衰,中气不转

 (十七)寒湿久困,脾气不醒

 (十八)脾胃寒湿,气机困遏

 (十九)脾阳不振,水邪泛滥

 (二十)寒湿酝酿,痰饮作祟

 (二十一)中阳不运,水气痞结

 (二十二)中阳不足,寒饮呕逆

 (二十三)寒湿戕阳,胃气上逆

 四、病案举例

第九节 肝经寒湿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凝结,肝络瘀阻

 (二)寒湿凝滞,肝气不通

 (三)寒湿内结,阳气郁滞

 (四)寒湿致痉,肝筋不舒

 (五)血海寒湿,虾蓄下焦

 (六)血室受邪,肝经不利

 (七)肝肾阳损,疏泄无权

 (八)肝胃寒湿,浊阴上逆

 (九)厥阴凝滞,阴阳不接

 (十)寒湿郁滞,阴狐疝气

 (十一)肝经寒湿,狐疝凝滞

 四、病案举例

第十节 寒湿伤肾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一)寒湿阻痹,肾阳不展

 (二)寒湿郁遏,气化失司

 (三)寒湿伤肾,阳不化水

 (四)肾阳衰微,水气内停

 (五)寒湿直中,阳气暴戕

 (六)寒湿久羁,脾肾两虚

 (七)脾肾阳衰,寒湿中阻

 (八)命门火衰,中阳不振

 (九)寒湿日久,真元亏虚

 (十)下元衰微,肾不纳气

 (十一)寒湿凝痰,痹阻骨脉

 四、病案举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寒湿论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诗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531768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1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8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5
13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