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征会师(吴起县)/全景延安
内容
编辑推荐

延安在当代中国,对当代中国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这座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央地带,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绕四周,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夏朝即有村镇的山城延安,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了无数先辈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全景延安》丛书以图文形式为视角,全景展现延安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和风俗物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迁。本书为系列之一,介绍了长征会师地吴起县。

内容推荐

《全景延安》丛书以图文形式为视角,全景展现延安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和风俗物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迁。

本书为系列之《长征会师(吴起县)》分册,内容包括:黄土高原上的红色古镇、长征在这里驻足、长城墩台与古城堡寨、感受风情浓郁的陕北黄土文化等。

目录

一、黄土高原上的红色古镇

二、长征在这里驻足

吴起镇反击战——“切尾巴”战役

吴起革命纪念馆

伟人故居

革命旧址

土窑洞里的重大决策

红色革命故事

三道川事件和赤安事件

三、长城墩台与古城堡寨

战国时期的秦长城遗址

明长城

秦直道

古城堡寨

古墓葬

鼎盛一时的庙宇

久远的文明痕迹

在吴起听那过去的故事

四、感受风情浓郁的陕北黄土文化

平凡的日子:日常风习

火热的节日:传统佳节

真情的爱恋:嫁娶礼仪

有地方特点的生产、生活用具

吴起风味小吃

舞动的吴起

歌唱的吴起

市井说古朝

喜闻乐见的线猴戏

瓜子画、豆粘画

吴起糜粘画

吴起剪纸

精美的吴起手工艺品

五、“三色”吴起跨入新时代

红色历史:红军长征落脚点

长征广场

吴起广场

绿色植被: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金色工业:崛起的石油

吴起新“三宝”

名优特产

新气象新风尚

新农村建设

欣欣向荣的社会各项事业

洛园公园、河滨公园

六、开放的吴起欢迎你

交通出行线路

宾馆住宿

旅游景点

试读章节

[徐老吃炒面]

贾生财是乱石头川王崖村人,是共产党的一名地下联络员。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后,贾生财带领乡亲们给中央红军送粮。在油坊院(今政法大楼东侧)负责收粮的徐老(徐特立)见贾生财长得敦敦实实,一身虎气,又是带队送粮的,便把贾生财留下帮助过斗。

午后,送粮的群众陆续走了,徐老与贾生财坐下拉家常。徐老问了贾生财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后说,红军长征整一年了,翻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咽草根,忍饥挨饿,敌人又前堵后追,路上不知倒下了多少红军战士……贾生财听得直掉眼泪。面前的徐老年纪又大,鬓发苍苍,贾生财心想,徐老在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头,于是拿出随身带来的干炒面,要和徐老一块儿吃。贾生财拌了一碗递给徐老。徐老吃了一口后,连声说好吃。徐老边吃边问炒面是怎样做成的。贾生财说,把粮食煮熟后再炒干,加进食盐、地茭茭草叶(百里香)、香豆草,用石磨磨成香喷喷的面粉,存放几个月不变质。他还告诉徐老,陕北农民上山种地、出远门都带炒面做干粮。

徐老忙前忙后一下午,天黑了还没吃饭。贾生财又拿出炒面和徐老一块吃。徐老说:这下可好了,中央红军有了根据地,今后打土豪、分田地,打倒蒋介石,赶走日本帝国主义,穷人的日子就好过了……贾生财听后很高兴,悄悄告诉徐老,他是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地下联络员。徐老对贾生财更加信任,把贾生财留下帮了三四天忙。

1936年秋,贾生财任安边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走上了领导岗位。

[救起落水的祖孙俩]

陕北冬来早。农历9月下旬,河水已结冰凌,人们开始身着棉衣。有一天,太阳快落山时,贾生财跟随徐老去吴起镇后街边聊天边察看地形。

吴起镇后街杨木匠的老母亲是个小脚老太婆,走起路来东摇西摆,此时,她领着小孙子正往回走。乱石头川口河上架一根独木桥,杨老太婆手拖小孙子过河时不慎跌入河内,奶奶和孙子衣服全湿了。徐老看见后连鞋袜也没来得及脱,立即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把杨母及其孙子搀扶过河。徐老年过半百鬓已秋,贾生财看到这种情景,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和徐老的随从人员七手八脚地拾来柴火,燃着后给徐老烤衣服。

徐老关心爱护老百姓的崇高品德,至今在吴起县老百姓中广为传颂。

三道川事件和赤安事件

陕北苏区在创建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反动势力把它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不择手段进行破不;而革命战士和群众不屈不挠地保卫它,巩固它,扩大它,使它成为革命的根据地。

[三道川事件】

1929年,根据陕北特委关于派党团员打入军阀部队开展兵运工作的决议,刘志丹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兵运工作上。

当时,包头土匪苏雨生被冯玉祥委任为宁夏骑兵第四师师长,苏乘机扩军。陕北特委决定派党员打入苏部,开展兵运工作。同年秋,刘志丹、谢子长来到苏部,刘志丹被委任为八旅十六团副团长,谢子长被委任为十一旅旅长。与此同时,陕北特委又先后派共产党员张秀山、刘景范等五六十人进入苏部,积极开展争取士兵的工作。由于第二年春苏雨生部被马鸿逵部打败,谢子长回到安边,刘志丹回到保安。

刘志丹回保安后,恰逢甘肃陇东民团总司令谭世麟招兵买马。利用这个“合法”存在的名义组织革命武装,是我党进行兵运的一个特点。于是,刘志丹与永宁山支部负责人王子宜、曹立如等研究决定,在谭部挂名建军,并很快在保安金汤镇建立起一个营,下编四个连,刘志丹任营长。不久,谢子长又将宜川杨庚武部的周维奇营拉回到保安,与刘志丹队伍会合。经刘志丹交涉,谢子长任谭部直属第三团团长,下编两个营,刘志丹和周维奇分别担任营长,进驻三道川地区。

吴起地区的“土皇帝”张廷芝此时也在谭世麟那里自称“团长”,眼见革命势力在三道川的发展,十分惊恐,便密谋扼杀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革命武装。张廷芝多次派人劝周维奇缴枪,又请周维奇到他的老巢豹梁寨赴宴,周维奇在张廷芝的软硬兼施面前答应缴械投靠。

张廷芝拉走了周维奇营后,又于一天晚上偷袭谢子长的营地水泛台,谢子长突围脱险。随即张廷芝又派两个连包围了刘志丹营的卢仲祥连。因寡不敌众,全连大部分被迫缴械。张廷芝又派蔺士昌带一营骑兵追捕刘志丹。刘志丹得知部队受挫的消息,立刻上了永宁山寨子,蔺士昌随后赶到。刘志丹斥责了蔺士昌之后,由王子宜、曹力如护送,于当晚用绳子从寨子后边的山崖上吊下去脱险,在途中巧遇谢子长,两人直奔活动在绥德一带的陕北特委。

[赤安事件]

1936年4月14日,在东征的进军途中,红军北路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不幸壮烈牺牲。为了永远纪念他,原赤安县改为志丹县,同时在吴起镇塔儿湾又成立了新赤安县。

1936年,张廷芝匪部的武文英带领20余人回到吴起。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中共赤安县委决定收编武文英及其人员,武文英接受了收编条件,任水泛区抗日义勇军队长。但他恶习不改,抢劫财物,欺压百姓,不服从常的领导。鉴于此,赤安县委关押了武文英。对此,其弟怀恨在心,扣押了华池县的两名地下工作人员为人质,扬言若不放武文英,他们就杀人。同时暗中策动水泛区区委书记童守珍叛变,武装袭击县委、县政府。

1937年4月30日,武文英的兄弟率30余人突然袭击县委、县政府。县侦察科长、指导员被打死,县委书记持枪突围,其他人员绕山逃走,匪徒将政府财物抢劫一空。

庆环分区总结了经验教训,指派组织部长李景膺整顿赤安县委,重新组建执行委员会,并将县机关迁至吴起镇。县执行委员会立即指示各区游击队、全力清剿叛匪,使叛匪逐批落入法网,受到惩办。

1937年10月,新赤安县撤销,所辖五个区分别划归志丹、靖边、定边和甘肃省的华池县。

P45-47

序言

延安在当代中国,对当代中国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这座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央地带,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绕四周,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夏朝即有村镇的山城延安,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了无数先辈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

从1937年至1947年的十年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大凡重要的会议和决策都是在这里举行、决定的。今天,这里仍然完整保留着杨家岭、王家坪、枣园、凤凰山等多处革命胜迹,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故居旧址,这些既是历史的见证,同时也已成为文物的遗存。

说实在的,不去不知道,若从堪舆的角度来论天地阴阳,一瞥之下,延安就算得上是块风水宝地,河、塔、山、寺,样样俱全。若按民间说法,中国共产党以此为根据地最终建立新中国,还凭借了风吉水利。

位于延安城北、南隔延河与宝塔山相望的清凉山,景色秀美,题刻遍布,并以保存大量石窟而闻名。清凉山面西的一处崖壁,一块巨大石盖凌空飞出,石上自然风化侵蚀的沟状石层纹理,宛若浮云。每当夕阳西下,落日斜照,石上烟云顿然生辉。加上延河水的波光映衬云石,更是霞光异彩,绮丽纷呈,五色变幻,此处题为“宛若云霞”,果不虚言。不远的地方,有一口六角形的“月儿井”,月明星稀,沿井俯身下望,井底涌出一弯瘦月,与皓空皎月交相辉映,使人赞叹。

“诗湾”与“水照延安”两景亦奇妙有趣。“诗湾”是在一狭长湾状崖壁上题满了刻诗,也称“诗中画”。闲情在此,吟诵雅句,实在是一番好境界。“水照延安”更是有趣。一处石崖下有月牙状瘦长石槽,里面盈满水,将头贴近槽角,以眼侧视水中,延安全景尽收眼底,好像一晶莹秀美、玲珑雅致的山水盆景,令人叫绝。

因此,我想此套丛书叫《全景延安》,也正有这样的意味,即以图文形式为视角,全景展现延安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和风俗物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迁。

事实上,完全可以把这套书作为踏访和游历延安地区的导览,它描绘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地图,细致到了体贴的程度,一册在手,按图索骥,寻寻觅觅,便可以悠然地领略延安各个地区的丰采神韵,在心中把历史上作为“革命圣地”的昔日延安,同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21世纪的“新延安”,做一个跨越时空的对接,那将在记忆中构筑出另一番景象的全景延安。

丁亥年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征会师(吴起县)/全景延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全景延安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17151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4.14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