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松花江上(李辉英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内容
试读章节

母女

天,是她们的房子,大地是她们的床,世界是她们的家。

女儿只有四岁,却在妈妈的怀中,跟着走了不少地方,跟着尝了不少辛苦,跟着认识了这个恶浊的世面。

母女两个,是一对流浪人,从东流到西,从北方流到南方。

天晚了,也许太阳并没有落到西方地平线上,但,都市巍高的建筑确实掩灭了它的光波,同时,街两旁闪亮的电灯,在抖动起它们的眼睛。

总之,一天的时光,算是又过去了。流浪的人,原是不须费精神计算时日的,过一天算一天,过十二个月,就添一岁。流浪人的精神,只是用在怎样不使肚子饿,或是,怎样能使肚子的饿多挨过一些时间。

但是,随着天晚,她的肚子里确在活动着了,先还可以勉强支持,和肚中的空虚抗拒着,可是过一会工夫就全然不行了,她单只觉得身上松得很,手里没有气力,至于两条腿,挪动起来,顶少也能有千斤重。

这,也还是可以忍受的,她是一个大人,她知道自己是穷困的,自己是个连匹野狗都不如的东西。可是,孩子的食欲,一经涌上来,那是非要有些东西应付一下不可。

其实,孩子已经叫她好一会工夫了,还是那样哝唧着:

“妈,我要吃,我,我肚子饿呀,肚子饿。”

饿有什么办法,妈妈也不是有钱的人。

抱着孩子,在巷口旁僻静地方坐下了。

这只大床,床身是凉的。流浪的她,不由就想起来,秋天到了。夏天,地面上不是火一般热么。

她只想坐下身子,制住自己肚子的绞动,还想用这动作移转孩子的要求。多笨的举动!孩子的饿,不是用一个动作可以遮饰过去的。孩子又在哝唧着:

“妈,我要吃,我,我肚子饿呀,肚子热呀。”

这回,不开口给以答复,看来是不行的,她又把平常的老话说了出来:

“小春,妈的好孩子,一会就去讨,稍微歇一会好么。”

话是平和的,然后,按照旧习惯,在孩子肮脏的小脸上,狠狠地吻了几口。

可是,想到这孩子本身又是多么不祥的一个生物啊。她在这热烈的接吻之后,看见孩子肖似她爹的眼睛上就想到她的爹。

孩子的爹是一个好爹,只是他没有做爹的命运。真是碰巧的事情,当孩子生到人世时候,正是他离开人世的一刻。所以要说他没有做爹的命运,倒不如说孩子是不吉祥的。

因此,对于眼前的孩子,立时又引起少许憎恶。

这个爹死的真奇怪,在江里打鱼,大晴天,忽然就兴起风云,等雨点降下时,他的渔船跟着翻进水里去。一生还不完的债,那些债就如他打鱼的网,网丝硬把他拖进江水里。

但他死,还是没有死完了债务,家里所有的烂东西,都归了债主,而她,就紧跟着离开那冷落的家门。于是,娘儿俩就变成流浪人,变成了四海为家的人。

一个卖大饼油条的半老太太,用篮子提了一篮,从远处慢慢走来,喊卖的声音,短促异常,其实可以说是她不愿开放她的喉咙,这正如一个家室温饱的半老太太不愿迈动她的两条腿一般样子。

“妈,卖大饼油条的来啦。”

孩子即兴喊起,扬着手,眼睛都要飞到天上去了。妈的心里抓了急,这一来,她可怎样掩饰她欺骗孩子的事迹呢。一个饿肚子的孩子,她绝对不愿轻易放弃了她眼前的食物。正在她思索时,孩子急得第二次又嚷着:

“妈,卖大饼油条的来啦。”  “妈知道。”

答着,手伸进破衣服的袋子里,摸得清清楚楚还有六个铜板,六个铜板,比别人六块钱都宝贵呀;说了多少好话,叫了多少声大爷,把脑袋往水门汀地上磕了多少头,这一天才要来的六个铜板,不是铜板,简直是黄金,不,是血汗!真的要把这六个铜板化了去?不行,化去也填不饱肚子,一个苍蝇吞进老虎肚子里,哪能救得饥!

老太太已经听到孩子第二次喊妈说的话,她就走到前面来,她不因为娘儿两个的身位而远去,因为事实上她的主顾多是些衣服褴褛,充其量也都是过不去十个铜板交易的人。

电灯光愈发显得亮,也就是四处越加黑的时候。现在,是黑了。

“妈,来啦。”

孩子望了望老太太,喊。

老太太的穿戴,实在和这娘儿两个差不多,不同的就是破烂衣服上多了一层油渍。

“买大饼吧?”

她低声问,接着又是:

“油条买吧?”

妈妈撒开袋里的手,真切地说:

“买是买不起,盼望你能送一个,一个就行,送给孩子。”

老太太瞪了瞪眼睛:

“这是哪里话。”

“不是,”妈妈诚诚恳恳地说,“你修修好救救这孩子罢,你总比我们好。”

这话,在平常别人说,老太太是要生气的,会认为是开她玩笑的,不,她这回可没有这样想,她反倒沉思起来。过一会工夫,慢吞吞地说:

“我比你们好?别看我卖大饼,我自己一样吃不到啊!我比你们苦你们信么?少卖一个,家里人就多余出来一块饿肚子。”

说是这么说,她到底用颤抖的手,把一只大饼递到孩子的手中,随即转身走向原路去。妈妈喊着“谢谢”的声音,她是没有听到的。

天完全黑了,老太太的影子在近处灯光下一转就不见了。

这里,母女俩有好一会的互相注视着,一面,孩子把大饼送到嘴唇边,就像吸铁石和磁针一样,嘴唇同大饼连得紧紧的。

“妈,你吃一口。”

孩子虽然得到宝物,还是没有忘记了妈妈,但是妈妈回绝了她,妈妈情愿饿肚子,不劫勒孩子一点点的食物。她要预备倒身地下睡觉了。

左近人家,从关紧的大门中窜出来留声机声和男女嘻笑声。

在她们近旁某个地方,忽然响了一响,那响声,分明是从别处抛下来的东西的击碰声。本来又饿又懒要闭上眼睛的妈妈,不由顺着声音所去的方向,向四处搜寻一下,她希望能够是一件归她所有的垃圾,——布片,或是铁罐。想不到,她找到地方,居然是一大块面包。

“还有人抛面包!”

乐得了不得,把别人抛却的东西,两人吃得香香的。

如果说人是有妄想的,那她此时的妄想,就是想再能有第二次抛来的面包。她这妄想没有给她满足,随着留声机声的停止,男女嘻笑声也停止了,没有人抛面包了。

仅仅这一点,也就够称得起是意外的获得。孩子的肚子饱了些,妈妈的肚子也有了一点东西。

“睡罢。”

不想再到街上去求乞,她跟孩子说。

这巨大的硬床,每睡一夜,第二天早上孩子就觉得有些腰疼。她还好,脑袋是枕着妈妈的胳膊,妈妈枕的是硬硬土地呀。

从巷口,一阵一阵吹起些凉风,凉风吹进骨子里。

天气专和一种人为难,热,叫这一种人遭受,凉,先叫一种人试尝。热既然不易抵抗,凉也不是好受的。

紧紧抱着罢。

于是,妈妈抱着孩子的小身子,抱得紧紧的,夏天一过,就到了该取暖的季节了。

肚子饿,使她忧愁,天气冷也使她忧愁,跟了她这几年,在她的前额上住着,开了一条条的河,辟了一条条的沟,她知道,孩子将来也不能有好下场的。

在梦中,她也是觉得穷困紧紧包围着她,她透不过气,忽然,觉得身上着了一脚,她睁开睡眼,原来是巡捕来驱逐她们了,他厉声地说:  ’

“滚!快给我滚!”

滚到什么地方去呢,天是她们的房子,地是她们的床,这世界就是她们的家呀。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

P276-279

书评(媒体评论)

她是一个颇不缺乏秀致气派的妇人。她有着一身极为细致的皮肤,白净的脸面上透散出红润的令人怜惜的光彩,两只明媚的眼睛泛滥着秋水一般的光亮,从那里面尽在不息的发射着美妙的笑,达笑是以光亮的眸子为出发点,一闪的工夫就隐没在她那肥胖的脸蛋的笑窝中了,她那雪一样白的牙齿,更是任何乡下妇人所稀有的。

——李辉英《松花江上》

目录

李辉英小传

长篇小说

松花江上

短篇小说

最后一课

古城里的平常事件

可怜虫

夏夜

散文·报告文学

风雨之夜

还乡记

如此如此

母女

四口之家

老车夫

救国运动

李辉英主要著作书目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变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不过,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本书编选过程的一些特色,我以为,这次我们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还是有以下优长:

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这样就保证了本丛书的学术质量。

其二,规模最宏大。本丛书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这次所选的108位作者,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一再筛选分析然后才确定下来的,除了我们过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还兼顾了很多过去曾经被忽视却成就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其三,版本最原始。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风浪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四,编校较严谨。本丛书此次出版,不论是在装帧形式上,还是在文字编校上,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从严把关,以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图书。

相信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不会使读者失望。

是为序。

陈建功

2008.1.19

内容推荐

李辉英(1911—1991),原名李连萃,吉林永吉县人。1950年起定居香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学者。本书收入其长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4篇,散文8篇。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他的处女作,至今读来仍亲切感人。其小说创作手法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并常以第一人称叙事。其散文作品清新自然、质朴,技巧上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底。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之李辉英代表作,收入了长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4篇,散文8篇。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他的处女作,至今读来仍亲切感人。其小说创作手法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并常以第一人称叙事。其散文作品清新自然、质朴,技巧上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松花江上(李辉英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现代文学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14425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5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