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奇人梁漱溟/中国学术大师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梁澈溟是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他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复兴,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宏图,奔波于民族强盛的大业。他的学术研究及社会实践对二十世纪中国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人格高洁,遗世独立,被誉为“文化中国的象征”。

本书通过旧时代的造反者、对生命意义的疑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梦想变成现实、为国难东奔西走、为建国而调解、为农民仗义执言、十年寂寞与无奈及风雨后见彩虹等方面对梁漱溟的一生进行了解读。该书可供文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他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复兴,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宏图,奔波于民族强盛的大业。他的学术研究及社会实践对20世纪中国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人格高洁,遗世独立,被誉为“文化中国的象征”。

《思想奇人梁漱溟》以传神而形象的文字再现了梁漱溟的传奇人生,第一次全面真实地将一个世人所知甚少的梁漱溟立体地展现出来。本书是读书界的一个焦点,雅俗共赏,特别适合大众和专业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旧时代的造反者

第二章 对生命意义的疑惑

第三章 为往圣继绝学

第四章 为万世开太平

第五章 让梦想变成现实

第六章 为国难东奔西走

第七章 一中国的圣雄甘地

第八章 为建国而调解

第九章 为农民仗义执言

第十章 十年寂寞与无奈

第十一章 风雨后见彩虹

尾声 夕阳下喃喃自语

试读章节

1.败落的仕宦之家

梁漱溟初名焕鼎,字寿铭,后改字漱溟,溟有时亦写作冥。光绪清十九年九月初九即公元1893年10月18日重阳节,出生于北京西城安福胡同一个官宦人家的庭院中。

此时正是中日甲午战争前一年,中国处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义简直是把中国5000年的历史一刀切断,将前后俨然划分为两大时期。在甲午战争前,虽不能说中国在各个方面一直领世界之先,也不能说中国真的强大到了“万国来朝”的“中央大国”的地位,不过大体上说,中国毕竟是亚洲一个独立发展的大国,毕竟有权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与选择模式。然而,“甲午”一战却导致中国3000年历史的根本转向,30年的发展像泡沫一样破灭。其实在这之前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并没有少和外敌交手,也并不是每次交手都有胜算,真实的情况或许相反,半个世纪的多次外战与内战,真正的胜利大概只有平定持续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0年前虽胜而犹败的中法战争。

至于战争后果,甲午战争使中国举国之力建造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严重挫伤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以及巨额战争赔款,使中国人丧失了自尊心。然而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甲午战争不是败给西方某一大国,而是恰恰败给了东邻蕞尔岛国。这个刺激对于向来自尊自大的中华帝国,对于向来以老大自居的中国人,显然太为强烈,因而战败在国内知识分子层面引起的反弹也就出其不意的激烈,以至于谭嗣同有“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样悲怆、苍凉的诗句去表现人们的不安、悲伤、失望和愤怒。由此,一波未息,而另一波又起。救国、维新、排满、共和,接着又是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在这短短的100年间,中国之船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中艰难支撑,飘摇前行。

梁漱溟的一生刚好与这一切相始终。

如果从小家庭的背景看,梁家原是广西桂林人。只是从梁漱溟的曾祖父梁宝书离开桂林后,梁家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出生和成长,至梁漱溟为第三代,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从梁漱溟这一代开始,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与梁家的情况相仿佛,梁漱溟的外祖父张家原为云南大理人,但是自从外祖父离开云南,张家也就再没有回去过,梁漱溟的母亲便是生长在北方的。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国度里,南方人和北方人不论气质上还是习俗上都有相当的不同,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说,这种不同便是区域文化上的差异。梁家这种南方人与北方人相互结合的情况,使南北文化传统在这个家庭中互相补充和交融,兼有南北两种气息,富于一种中间性:由南方人看梁家,则每将他们视为北方人;而由北方人看他们,又以为他们来自南方。这种独特的家庭背景铸就了梁漱溟独特的文化品格与政治性格。

从种族血统上说,梁家本是元朝宗室。中间经过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发展演变,不仅别人不晓得他们是蒙古人的后裔,即使梁家的人不由谱系上查明也大都不太知道了。几百年来与汉人通婚后的梁家,融合着蒙汉两个不同民族的血缘,从而使其性格好像也具有一种中间性。

据梁氏旧谱记载,梁氏祖先可考者,其一世为元朝皇室也先帖木儿。也先帖木儿又译作额森特穆尔,为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和克齐之子,至元十七年即公元1280年袭封云南王,后改封营王,故或以为梁氏一系即为营王后人。也先帖木儿及其子以宗室先后受封为右翊万户,在元朝也算是为数不多炙手可热的贵近重臣。

元亡之时,蒙元宗室重臣大都随顺帝逃回漠北,然也先帖木儿一系不知何故滞留河南汝阳,无意北归。明朝初年,留居中原的元宗室后裔纷纷更名改姓,一从汉人。也先帖木儿一系五世成公便以所居之地汝阳旧属战国时魏都大梁之故,遂取“孟子见梁惠王”一语改姓梁。六世梁铭在明代“勇敢善战”以典兵建功封保定伯,七世梁柑先是参与镇压邓茂七起义,又以平叛贵州苗族起义建功立业,晋爵为保定侯,子孙世袭。成化初卒,赠蠡国公,谥襄靖。梁铭之弟梁鉴起始从河南汝阳迁居江宁,此后梁氏家族代代繁衍,族姓大蕃。

到了清朝乾嘉年问,梁氏第十八代兆鹏为广东永安县令,兆鹏三子梁譞始自江宁迁居广西桂林。因清代科举考试中举人、进士的录取名额根据各省人口的多少按比例分配,于是梁家始有广西桂林人之说,此即旧时名宦之家的“桂籍”,与现在的“高考移民”功能相似而作用相反。此后其子宝书、其孙承光、其曾孙梁济等皆以桂林籍得中顺天乡试,换言之,他们虽然是凭自己的本事金榜题名,不过他们占用的指标都是广西桂林的,所以至梁漱溟一辈虽从未在桂林生活过,且科举考试已成历史陈迹,仍依然沿用桂林籍贯,时而以广西桂林人的身份参与各种政治、学术活动,此乃习惯使然。

梁譞之子宝书为梁漱溟的曾祖父,于1840年中进士,历任直隶定兴、正定、清苑等知县,以官定兴最久。梁宝书为官清廉,实惠在民,颇有政绩,史书称有清二百余年,仅得循吏二人,宝书即其中之一。后授遵化直隶州知州,居官三年,以事忤上司,被夺职,旋予平反,然无意复出,居家享天伦之乐,诰授朝议大夫。

梁宝书之长子承光,少负才气,1849年18岁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任内阁中书,委署侍读。梁承光性格磊落豪放,交游甚广,喜谈兵,好骑马,厩中常有数骑。承光娶妻刘氏,是直隶通永道贵州毕节刘延熙之女,通书史,能学问,性刚毅,气象严正有威,惜毕生未育。承光后续娶侧室陈氏,没有多少文化,但为梁家传宗接代贡献极大,生有一男,即梁漱溟的尊人梁济。

梁济字巨川,又字孟匡,1959年11月4日(十月十日)生于潘家河沿京邸。据说生母陈氏怀胎七月而生,所以梁济禀赋素弱。当是时,承光供职内阁,宝书罢官家居。宝书以望六之年得孙,深以为喜。再加上两母所抚唯一子,溺爱自是难免。

1862年,梁承光截取同知赴山西候补,梁济遂随嫡母刘氏、祖父宝书移居良乡依外家。两年后,6岁的梁济开蒙读书,由祖父亲授《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传统经典,所用课本皆由嫡母刘氏亲手抄写大楷字,裱褙缝订。

1864年,曾国藩率湘军克复金陵,太平天国的主力基本失败,长江流域渐趋平静。然而,与太平天国有密切关联的捻军则移师北方,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频繁,影响方盛。与此同时,西北陕甘地区回族也乘机起事,北方大半个中国实际上并没有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而趋于安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清朝大吏以梁承光知兵专折奏补永宁知州。随后不久,梁承光乃迎宝书、梁济及刘氏一行人晋,居于官署。

山西永宁(今离石)近河洛,西与陕西交界,为陕晋咽喉,军事地位极为重要。

由于清军对捻军的不断围剿,遂使捻军不断转移,到处流窜。1866年9月,张总愚移兵陕汝,逼近永宁。承光昕夕筹防,殚精竭虑,至极勤瘁。10月,带兵出防黄河渡口,每日乘马顶风冒雪,巡视河岸,督兵役打捞冰块,不使河面冻结,以防捻军偷渡,昼夜不休,健康状况大为受损,遂于腊月以病还署。岁杪,病骤重,竟致不起。翌年正月初三卒于任所,年仅36岁,大吏请以军营积劳病故例议恤。梁承光英年早逝,甚为可惜,他不仅是当时知兵的开明官僚,而且甚有文名,后有《淡集斋诗钞》行世,清廷大臣孙家鼐、陆润庠为之作序。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奇人梁漱溟/中国学术大师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31657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