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第三届“新人文连线”研讨会的论文。考古文物资料、域外材料的大量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史料的丰富性,而历史文化变迁带来的认知转向,则引发了史学研究范式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历史记忆越来越成为目前史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记忆与书写也日益得到史学家与人文学者的重视,并成为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为很多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乃至宗教学等人文学科扩展了新的分析视角。本书内容包括:周边的历史想象;澳门与中外交叠的想象;新材料与历史想象等。
图书 | 史迹文献历史(中外文化与历史记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第三届“新人文连线”研讨会的论文。考古文物资料、域外材料的大量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史料的丰富性,而历史文化变迁带来的认知转向,则引发了史学研究范式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历史记忆越来越成为目前史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记忆与书写也日益得到史学家与人文学者的重视,并成为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为很多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乃至宗教学等人文学科扩展了新的分析视角。本书内容包括:周边的历史想象;澳门与中外交叠的想象;新材料与历史想象等。 内容推荐 考古文物资料、域外材料的大量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史料的丰富性,而历史文化变迁带来的认知转向,则引发了史学研究范式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历史记忆越来越成为目前史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记忆与书写也日益得到史学家与人文学者的重视,并成为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为很多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乃至宗教学等人文学科扩展了新的分析视角。由此,本书的文章结集,既是对学术研究本身的一次推进,又是利用新的认知工具,对自我认同与中外交流有效性的进一步反思。 目录 序/郑培凯 周边的历史想象 明烛无端为谁烧?/葛兆光 ——清代朝鲜朝贡使眼中的蓟州安、杨庙 一 蓟州城外翠屏山 二 入祠无客不伤心? 三 或是夷狄旧时风? 四 “中国人愤而未泯,故有此说”? 尾声 “寰中是谁家天下”? 历史与记忆/李焯然 ——中越史家对1406年明朝出兵安南事件的书写 一 明初中越关系与黎季牦政权 二 明成祖出兵安南的争议 三 异地史家的历史记忆 四 《皇越春秋》与历史判断 试论吐蕃时期原始巫术中的“天灵盖镇厌”习俗/霍巍 ——新出土考古材料的再解读 一 察秀塘祭祀遗址与考古发现 二 “厌胜法术”与民间信仰 三 头骨崇拜与丧葬仪轨 考古新发现与吐蕃权臣噶尔家族/林梅村 一 有关苏毗人的考古发现 二 吐蕃风格的器物与纹样 三 苏毗贵族墓和噶尔家族 澳门与中外交叠的想象 澳门的历史与记忆/吴志良 一 历史与记忆 二 关于澳门的两种记忆 三 对记忆的历史体察 不同而和,相异并存/林发钦 ——从墓园看世界不同宗教在澳门的传播 一 天主教墓园 二 基督教墓园 三 伊斯兰教墓园 四 琐罗亚斯德教墓园 赵氏家族与澳门/蔡佩玲 一 澳门——中西方交汇之地 二 澳门城与望厦村——中葡各自分管及纷争 三 宋宗室赵氏家族南迁澳门望厦村 四 清代赵氏家族对澳门的影响 五 上世纪赵氏家族在澳门 六 21世纪的澳门赵家 七 如何保存历史记忆 中外文化交流与英国画家钱纳利/徐新 一 英国绘画的黄金时代 二 钱纳利艺术在东方的两个时期 三 素描和速写 四 风景画 五 人物肖像画 六 钱纳利的画魂 历史书写与文化记忆/黄贤强 ——以张弼士为例 一 历史上的张弼士 二 文本中的张弼士 三 “张弼士”形象的建构与记忆 新材料与历史想象 上海道契所保存的历史记忆/周振鹤陈琍 ——以《上海道契》英册1-300号道契为例 一 道契分地的定位与分布 二 开埠前上海的基层社会组织 三 开埠前上海的乡村景观 四 上海城市景观逐渐形成 五 结语 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王振忠 ——以明清以来的皖南低山丘陵为中心 一 从地名志看徽州地名的改名和雅化 二 从方志看历史时期地名的变迁 三 从民间文献看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 四 余论 摭实用虚,如在心目/王瑷玲 ——论明末清初时事剧中之当代意识、社会视野与文本建构 一 前言 二 “用当世手笔,谱当前情事”:一种具有当代意识之主题形式 三 事变、危机与历史感之重构: 明 末清初时事剧产生之时代背景与其内涵历史意识之转化 四 时事剧中之意涵层次与其艺术技法中之虚实 五 时事剧中历史书写之当代意识与其戏剧化呈现 六 事态取镜与社会洞识:时事剧复合结构中之历史纵深与空间维度 七 时事之“境象化”与“历史化”:对当世时事的近身叙写与“历史情境”之营造 八 结语 The Domestic,the Personal,and the Intimate:/Hsiung Ping-Chen Father-Daughter Bond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question of“Privacy”in a cross-generation and cross-gender relationship To provide and to mold To choose and to decide Mutual aid and alliances In loving company and soft memories Of tenderness lost Onward towards binding Conclusion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史迹文献历史(中外文化与历史记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培凯//陈国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779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0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0 |
宽 | 15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