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渠道,是今人汲取经验教训的源泉。从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人物的才识与谋略、品格与道德,可以领略历史事件背后的舍得智慧,可以体悟现实生活的取舍境界。无论是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无论是为人处世、兼济他人,抑或是为官从政、治国安邦,都离不开对历史的学习。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培根说:“学史使人明智。”通过倾听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为人之道;通过品味历史故事,我们可以参悟处世之法。惟有如此,才能成就伟业、成就人生。

本书由一篇篇通俗简洁的历史故事组成,在每一篇故事前都有简短的感悟,其后又配以相关的名言俗语。没有冗长枯燥的说教,只有精练深刻的感悟。通过聆听历史学家精讲的历史故事,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为可贵的是,你还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经验教训,学到许多修身养性的智慧、为人处世的哲学以及纵横商场、职场和官场的谋略。而这些经验教训,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普通人,无论是对成功者还是怀有梦想的年轻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内容推荐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射着沧桑巨变。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会让我们从冗繁忙乱的生活和复杂迷离的社会中走出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的简练中,与先人圣贤对话,让我们在欣赏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的同时,进一步领悟人生的取舍得失。

历史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们为人处世的精华,读者这一幕幕历史话剧,听着他们一席席精彩台词,我们逐渐学会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勇敢地选择拿起和放下,更豁达地看待得到和失去。本书通过通俗简短的历史故事,生动真实的历史人物,深刻明了的感悟,以及相关的名言俗语,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启示。让人们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使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目录

第一章 完善自身,尽显人格魅力

 人皆可以为尧舜/2

 人无信不立/3

 诚心待人,人恒助之/5

 忠诚赢得尊重/6

 与人为善,终是为己/8

 做一个正直的人/9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12

 自尊者人必尊之/14

 懂得谦让得英名/16

 仁爱之心——爱人就是爱己/17

 慕贤之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19

 谦虚之心——受益由此开始/20

 正义之心——顶天立地/22

 隐忍之心——成就人生/24

 别让算计影响了生活/26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27

 宽容是修养/28

 自知自己无知是大智/29

 尽信书不如无书/31

 俭以养德/33

 机遇垂青勤奋的人/35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38

 不做损人利己之事/39

 学会自律/40

 时常进行自我反省/42

 杜绝贪欲之心/43

 孝道是做人的根本/44

 告别恶习/46

 洁身自好/47

第二章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成就一生

 多疑性格害人害己/50

 刚愎自用只会绊倒自己/51

 简单才是快乐/53

 知足者常乐/55

 忍一时,风平浪静/58

 处变不惊,从容淡定/60

 凡事不可冲动而为/62

 宁静以致远/63

 心宽方能体胖/65

 心底无私天地宽/66

 身处困境,勇敢以对/68

 尽人事不听天命/70

 得势也要保持平常心/71

 淡泊名利/74

 拥有豁达的心境/75

 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76

 戒急戒躁,呆若木鸡/77

 不要心浮气躁/79

 低调做人/80

 坚持一瞬成就伟业/82

第三章 智用谋略,方可得势

 要善于掩饰自己/86

 适当示弱可以麻痹对手/87

 学会打圈绕弯/89

 见微知著,明辨是非/9l

 顺水行舟,因人施术/93

 退让也是一种策略/94

 以退为进,韬光养晦/96

 卧薪尝胆,蓄势而发/98

 欲擒故纵/100

 不战而屈人之兵/101

 为自己造势/104

 将计就计/106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107

 杀鸡儆猴/109

 遇事要冷静/111

 智用比喻,巧妙说服/113

 学会使用激将法/115

 领导的平衡术/116

第四章 善借外力,助你成功

 借风行船,借鸡下蛋/120

 善于利用现有条件/121

 大刀“广告”/123

 借助别人的力量/125

 多利用敌人/127

 善于“狐假虎威”/128

 利用别人的性格弱点/130

 郑庄公假传圣旨联众攻宋/132

 颜率巧设难题装傻保国鼎/134

 范雎秘逐四家族终登相位/136

 利用信使巧诱敌/137

 二桃杀三士/139

 公仲连利用舆论达成己愿/140

 借助外力,善假于物/142

 聪明人会借势/143

 凡事要用智慧/146

 用人之力,避己之嫌/147

第五章 学习先贤的用人驭人之术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50

 知人善任,成就大业/151

 重用贤才,开创盛世/153

 武丁破格任用贤才/155

 用其所长,抑其所短/156

 用人善变,灵活调动/158

 做大事不拘小节/160

 情面不能当饭吃/162

 赏罚分明,奖惩公正/163

 恩威并重,以德服人/165

 管理制度要严格/16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69

 对下属不要求全责备/170

 感情投资的回报/173

 拥有开阔的胸襟/174

 关爱下属,勇于承担责任/175

 真情付出,群策群力/177

 适度满足他人的私欲/179

 消除下属的顾虑/181

第六章 耐心经营你的人际关系

 家和万事兴/184

 保持一颗宽容的心/186

 患难之处见真情/188

 发达后别忘帮别人一把/190

 君子之交淡如水/193

 对人对事不要太苛刻/195

 注意顾及对方的面子/196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198

 爱你的敌人/200

 不要比上司更聪明/202

 争取上司的信任/204

 善于沟通促进成功/206

 谨慎处理同上司的意见分歧/208

 防人之心不可无/210

 不要吝啬赞美之辞/211

 恰当的赞美让人如沐春风/213

 幽默人生无难题/214

 开玩笑要把握分寸/216

第七章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生命诚可贵/220

 正确取舍走向成功/22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24

 抵制诱惑/225

 放弃是为了更好的选择/227

 切不可贪小失大/229

 把劣势转化为优势/230

 弃小只为谋大/232

 适可而止/234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236

 结交真正的知己/237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建议/240

 屈节称臣李渊忍辱谋大业/242

 忍辱负重,保全自身/244

 先下手为强/245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247

 不可优柔寡断/250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252

 量力而行,正确抉择/254

 小不忍则乱大谋/256

 居功不自傲,声名自然到/258

 选择豁达的生活态度/259

 不可贪恋权势/260

 贪心不足蛇吞象/262

 摒弃嫉妒之心/264

主要参考书目/267

试读章节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坚信自己会成功,你就能成功。

自信来源于思想深处,是自己相信自己。拥有了自信便可以缩短距离,节省时间,加快速度,尽快地达到理想的目的,成就学业与事业。

纵观古今,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自信的古人,吕不韦便是其中之一。最能表现吕不韦自信的有两件事:第一,他把人当作奇货可居的货物:第二,他悬赏千金修改《吕氏春秋》。

吕不韦原是战国末期卫国的一个商人。他往来于各地,低价买,高价卖,逐渐有了殷实的家底。一次,吕不韦去邯郸做生意,遇到了秦国公子——子楚。当时各国间常有战事,彼此关系都很紧张,所以各国便以交换人质的方法来避免战争。秦异人子楚是安国君排行居中的儿子,由于他的母亲夏姬不得宠,子楚便当作秦国的人质被派去赵国,在其国都邯郸居住。但是,秦国后来又多次攻打赵国,因此赵国对这位秦异人并不友好。子楚在赵国的生活十分困窘,他乘坐的车马和日常的花费也不富足。

但是,吕不韦觉得子楚虽然是赵国的人质,却是一个奇货可居的人物,以后肯定会带给他丰厚的回报。于是,到达邯郸之后,他立即前去拜访秦异人子楚。

在子楚的住处,吕不韦看出他十分困窘,便说道:“我能助你光耀门楣,让你做秦国的太子。”子楚看了吕不韦一眼,十分不屑地笑道:“你还是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吧!等你富了以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吕不韦不在意,继续说:“你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只有光大了你的门庭,我的门庭才会光大啊!现在秦王老了,立了安国君做太子。据我所知,安国君很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偏偏没有子嗣,并且立太子之事由华阳夫人做主。你在二十多个兄弟里排行居中,秦王又不喜欢你,让你在赵国作为人质,即便是秦王死了,安国君继承了王位,你也做不了太子。”

子楚听罢,觉得吕不韦所言极是,便和他深谈起来,最后决定以稀奇玩物和吕不韦出色的游说本领来说服华阳夫人。

到秦国之后,吕不韦将他沿途搜罗的珍奇古玩全都献给了华阳夫人,还旁敲侧击道:“说到邯郸,当属子楚最为聪明贤能了,他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子楚还常说‘夫人就像我的亲生母亲一样,日夜都思念着太子与夫人’。”这番话令华阳夫人感到特别开心。

这时,吕不韦又趁机让华阳夫人的姐姐来劝她:“常听人说美人是靠美色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就不再受宠了。而今夫人您侍奉太子,十分受宠,可是您却没有儿子,不如趁早在众多的儿子里挑选一个立为太子。这样一来,即便是大王死了,您立的太子就能继承王位了,而我们才不会失势。”然后,她又委婉地提到了子楚:“听闻在赵国当人质的子楚很有才能,许多人都对他赞赏有加,如果夫人能立他为太子,便再好不过了。”

就这样,凭着吕不韦超人的智慧和高明的游说本领,在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秦昭王去世以后,安国君继承了王位,华阳夫人当上了王后,子楚便做了太子。

做太子后,秦异人子楚自然被赵国护送回了秦国。而安国君继位仅仅一年就去世了,谥号为孝文王。于是,太子子楚继位,吕不韦被封为秦国丞相。子楚在位还不到三年就去世了。太子赢政继位,这时吕不韦仍任相国,并被赢政称为“仲父”。

后来,吕不韦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广招门客,编著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吕氏春秋》。

所有这一切行动,都跟吕不韦本人的自信有关系。倘若没有自信。他根本不可能把落魄的王子一步步扶上储君的宝座,自己也不可能成为一国之相,并被秦王尊称为“仲父”。当然,更自信的是,他为自己召集人马编撰了《吕氏春秋》一书。为了向世人宣扬自己的功绩和《吕氏春秋》的精辟,成书完稿那天,他命人在咸阳城门贴出告示,城门上还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把·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都请了来,声称如果有谁能增删书中一字,就可以得到一千金的奖赏,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历。

不管这本书是否真的做到了不可增删,事实上是这本流芳百世、千金难改一字的经典之作,也使吕不韦的事业达到了顶峰。

可以说,自信贯穿了吕不韦的一生,也成就了他的一生。

再简单的事情,让缺乏自信的人去做恐怕也难成功。而一旦连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就会更加没有信心,这样一来,就必定不会努力了。不努力的结果当然是白白花费时问和精力。于是,失败和放弃也就在所难免了。继而,就愈加丢失了自信。就这样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最终导致整个人生一事无成。而自信的人则不同,因为自信,他才主动积极地去做事,才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努力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而收获会激励他继续拼搏,这也是一种循环,是一种良性循环。萧伯纳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圣。”

自信心定会给你带来生活和做事的勇气。无论是谁,都应当树立起自信心,并且执著地相信自己能成功,而后朝着成功坚定不移地走,这是成功的前提。

P12-14

序言

历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这里,你看的不是风花雪月,听的不是高山流水,闻的不是鸟语花香。恰恰相反,在这里,讲的是刀光剑影,听的是唇枪舌剑;讲的是朝代更迭,听的是指点江山;讲的是英雄铁胆,听的是马革裹尸……然而,无论是乡野闲逸的轶情别事,抑或是英姿豪迈地激扬奋进,无不显现着古人的精神风貌与生存智慧。

“读史使人明理”、“观今宜鉴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就好像一面镜子,往往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成果。古代圣贤明哲、帝王将相,凡成大事者,无不具备治世之经略,他们或恪守道德,感化世人:或博学多才,享受生活;或文治武功,开元建国;或雄才大略,称霸一方。虽然我们的生活不是如此,但他们的智慧却适用于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一个人。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思考,让我们对以后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价值走向,先人的对与错,都是我们参考借鉴和自我完善的样板。面对历史,我们总会有那么多的收获;感悟历史,更让我们倾听到历史前进的足音。无论对错,历史就是历史,它已经过去,关键的是我们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对的可以激励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却无法保证我们不再犯错;错的虽然已经给过去造成了损失,却能够给我们以警醒,降低以后的失误。

人生百态,无不与历史交相辉映,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为人处世:无论是为官从政,还是运用谋略。翻开历史的篇章,你可以从中找到借鉴。做人说到底还是在于修身养性。修身养性讲究的是个人修为,其信条是追求崇高和圣洁。而崇高与圣洁并非远离尘世的海市蜃楼。每个人都可以称为圣贤,孟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为世人点亮了希望的火把,他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无论你是谁,只要你怀着无限的希望和对光明的渴望,修炼自己的美德之心,严于自律,宽以待人,不断地变革自我、更新自我和优化自我,就一定能够达到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

其实,人生的道理永远是简单的,不过是人心太复杂,进而又被一些无所事事的好事者添枝加叶,越弄越复杂,渐渐地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使人们对它越来越陌生,也越来越恐惧。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一切瞬息万变。人们每天都在忙,为了学习,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渐渐的,在忙碌中忘了他人,甚至忘了自我,也忘了奔波忙碌的目的。于是,就像无法停止旋转的红舞鞋,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静心梳理我们的思绪,没有时间反省我们的行为,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倒掉鞋子里那粒硌脚的沙子。我们茫然,我们困惑,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力不从心甚至疲惫不堪,步伐踉跄,蹒跚前行。

所有的这一切:梳理渐乱的思绪、反省不当的行为、倒掉鞋里的沙子,都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停顿、一次静心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一篇篇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就能够让我们洗涤心灵,顿悟生活,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历史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们为人处世的精华,读着这一幕幕历史话剧,听着他们一席席精彩台词,我们逐渐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立身处世,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明智地选择拿起和放下,更豁达地看待得到和失去。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会让我们从冗繁忙乱的生活和复杂迷离的社会中走出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的简练中,与先人圣贤们对话,从而忘记烦恼和忧虑,而后对人生的取舍得失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让我们心平气和地从繁琐的事中理出头绪,让我们坦率真诚又豁达宽容。因此说,这些历史故事让我们成为旁征博引的智人的同时,还告诉我们为人做事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成为一个生活的智者,或者是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胜者。  本书由一篇篇通俗简洁的历史故事组成,在每一篇故事前都有简短的感悟,其后又配以相关的名言俗语。没有冗长枯燥的说教,只有精练深刻的感悟。通过聆听历史学家精讲的历史故事,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为可贵的是,你还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经验教训,学到许多修身养性的智慧、为人处世的哲学以及纵横商场、职场和官场的谋略。而这些经验教训,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普通人,无论是对成功者还是怀有梦想的年轻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亦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48871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