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和工程科学(特别是化学工程)基础上的交叉学科,生物科学的成果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源泉,工程科学则是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产业化的支柱。本书是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工和发酵工程两个博士点博士研究生前沿讲座的基础上组织编写而成的,鉴于这两个专业的工科背景,本书更多地涉及生物科学与化学工程学科结合的内容。
本书可供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图书 | 生物科学与工程/现代工程科学与技术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现代生物技术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和工程科学(特别是化学工程)基础上的交叉学科,生物科学的成果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源泉,工程科学则是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产业化的支柱。本书是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工和发酵工程两个博士点博士研究生前沿讲座的基础上组织编写而成的,鉴于这两个专业的工科背景,本书更多地涉及生物科学与化学工程学科结合的内容。 本书可供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座的基础上编写的,介绍了相关学科领域的进展,包括发酵过程的多尺度问题、针对发酵过程的组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当代生命科学的四大热门、微生物的群体感应、我国生化药物的研究进展、杂合微生物新药、茶资源研究、微生物合成琥珀酸的代谢工程、生物催化、木质纤维生物质预处理、动物细胞培养、重组毕赤酵母发酵策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与定向诱导分化、光生物反应器、集成化分离技术和可回用两水相分离体系等内容。 本书可供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现代工程科学与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发酵过程多尺度问题研究 1 发酵过程多尺度问题的提出 2 微生物过程的多尺度研究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物发酵过程的组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 1 生物过程的复杂性及系统研究方法 2 生物过程的组学研究方法 3 系统生物学和菌株改良 参考文献 第3章 当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四大热门 1 从分子生物学到系统生物学 2 人类干细胞研究 3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计划 4 酶与酶工程 5 我国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 第4章 群体感应——细菌之间的语言 1 细菌的群体感应现象 2 群体感应机制与病原微生物群体行为 3 群体感应抑制 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我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 1 国内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现状 2 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 3 我国目前及未来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方向 4 发展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 5 建立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组合生物合成原理和技术的杂合微生物新药 1 经聚酮体途径合成的微生物药物的组合生物合成 2 经非核糖体生物合成途径的肽类微生物药物的组合生物合成 参考文献 第7章 茶资源研究进展 1 引言 2 茶多酚的药理药效学作用 3 TP及EGCG抗肿瘤作用 4 TP及EGCG防癌机制的研究 5 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微生物生产琥珀酸的代谢工程 1 大肠杆菌 2 其他微生物 3 代谢流 4 其他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9章 迅速发展中的不对称生物催化技术 1 不对称生物催化的发展概况 2 生物催化的不对称氧化还原 3 水解酶催化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参考文献 第10章 工业可持续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技术——生物催化 1 生物催化研究在工业生物技术中的地位与意义 2 生物催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3 新型生物催化剂的发现与新的催化功能的开发应用 4 生物催化优化与技术集成 5 成果产业化 参考文献 第11章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预处理技术 1 研究背景 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结构与预处理过程 3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简介 4 新的木质纤维素组合预处理技术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2章 动物细胞培养工程 1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2 无血清培养技术 3 生物反应器和操作模式 4 代谢和外源基因表达调控 参考文献 第13章 重组毕赤酵母发酵表达策略 1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2 巴斯德毕赤酵母高表达重组蛋白质的发酵调控策略 3 提高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质稳定性的控制策略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4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与定向诱导分化 1 引言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及诱导分化 4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微载体悬浮培养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5章 光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1 引言 2 目前用于光合微生物大规模培养的各类光生物反应器 3 大规模培养用光生物反应器应具备的性能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 4 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光照分析 5 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状况分析 6 光生物反应器优化与放大的展望 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6章 集成化分离技术 1 扩张床吸附技术 2 电去离子技术 3 高速逆流双水相色谱技术 4 集成化分离技术是生化分离过程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17章 可回用两水相体系的研究进展 1 两水相的由来 2 两水相应用的历史演变 3 两水相发展中的问题 4 可回用两水相的研究与发展 5 两水相的未来与工业应用之路 6 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物科学与工程/现代工程科学与技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2061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