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狼烟北平
内容
编辑推荐

  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北平城内日、伪、国、共四股势力角逐为背景,通过正面描写城外战场与城内地下争斗的残酷,生动再现了那个年代的京城浮生百绘。国共两党地下工作者在这时期展开合作与较量。日、伪、国、共四股势力并存,苟且偷生与慷慨壮怀同处京城。这样一个宏大的小说,穿针引线的人物却是个拉洋车的文三儿。文三儿误打误撞救了刺杀日伪官员的军统特务,又稀里糊涂帮了共产党的大忙,卑躬屈膝拍日本浪人的马屁,又打肿脸充胖子愣要装出“爷”模样。他与骆驼祥子同出车行,身上却有着阿Q的血脉。

内容推荐

战争小说家都梁继《亮剑》、《血色浪漫》之后再次北平亮剑,点燃华北平原的滚滚狼烟,还原轰轰烈烈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带我们重温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与金戈铁马浴血战场的《亮剑》不同,本书的故事背景已经迁移到沦陷区后来成为国统区的北平。这样的年代这样的背景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戏剧性,任何故事都不可能乏味。因而,故事更惊险,人物更传奇。

该书情节以两条主线穿插而进行,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是小说一大主线。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环环紧扣、极尽质感。

底层人物及其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北平引车卖浆之徒的高手当是老舍先生,其地位数十年无人能撼。但是晚生后辈都梁来了,也写人力车夫,写天桥,写蟋蟀蛐蛐儿,写茶楼小吃。市井俚语之粗鄙,泼皮无赖之本相,国民心理之隐忍之麻木之自私之丑陋,被暴露无遗。

上述两条线索迂回穿插,立体再现了整座北平的战时风貌。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都空前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和矛盾。而习惯了朝代更迭的北平,再一次上演着盛衰兴亡。(小说的时空没有局限在此,还因为情节需要,有限延伸到了后来文革时期。)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上,都梁关注国人乃至人类在战争中的处境,反思战争的魔鬼特质,以及战争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都梁通过小说各类人物的命运,道出了人生无常和历史兴亡。而小说内里表现出来的感时伤怀正是中国文学的主要特色和最高境界。结尾处,历尽沧桑的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徐金戈与中共地下党员方景林并肩而立,景山上,斜阳里,叹兴亡,一片苍凉。都梁以他的感性和理性,传达出了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历史感和兴亡感,表现了他的格局和视野。兴亡话北平,其实也兴亡话了中国。

试读章节

深巷胡同。

胡同内行人稀少,只有一两个小商摊,偶尔有磨刀人走过时留下的一阵铁片的刮擦声,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胡同内的路边修鞋摊,徐金戈正低头补鞋,摊前坐着一顾客。徐抬头机警地望望斜对面的笠原商社。

徐金戈,国民党军统特工。

笠原商社门口,高台阶上挂着“笠原商社”门匾的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大门两侧各立有一个石头狮子,显得很排场。

徐金戈收回目光,继续低头补鞋……

  大栅栏繁华街道。大街上熙熙攘攘,车来人往,店铺林立。

白府家奴德子在街边糖葫芦摊前叫卖、收钱:您拿好了,您慢走。哎——冰糖葫芦……

方景林身着警服在大街上巡视着,他目光炯炯步履稳健。

方景林,北平市巡警,中共地下党员。

方景林似在不经意间慢悠悠走近糖葫芦摊:德子,忙着哪,白连旗呢?

德子:哟,方爷,我们家主子屋里歇着呢。您找他有事?

方景林:嗬,他倒是清闲,我记得他不是刚卖了他们家一处祖宅吗?怎么又没钱了?合着没家底儿卖了又让你支这么个摊儿?

德子压低嗓音:我们家主子媳妇跑了,带走了孩子不说,还卷走了银子,您说这不闹心嘛!

方景林:哼,我要是他媳妇早跑了,还等得到今天?瞧他那德行,成天价提笼架鸟斗蛐蛐儿、捧戏子,正经事儿一样不会做,靠吃祖宗荫德,迟早有要饭的那天。

德子不满道:方爷,您别咒我们家主子呀,他那是一时走背字儿,没准儿哪天又煽起来呢,贵人自有天助。

方景林不屑地:嘁,那你就等着吧!我看呀,你挣钱还赶不上他花钱快,守着你这糖葫芦摊儿保不齐也得饿死他,还煽呢,往哪儿煽?往地沟里煽去吧,你呀,纯属贱骨头。

德子咧嘴笑道:别价,方爷,主子就是主子,早先好歹也是提笼架鸟的少爷,那是富贵命,奴才永远是奴才,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个儿的身份。哎,要不您也来串糖葫芦?不收您钱。

方景林挥挥手:拉倒吧,我还有事,忙着呢。回去告诉你们家主子,得想法子走正道儿,他那么个机灵的人,随便干点什么不比坐吃山空强啊,走了啊。

德子点头哈腰:哎,得,您忙,您慢走,回见了您哪,方爷。

大栅栏某街道上,绸布庄、戏园子、茶馆说书的、算命的一一呈现。广义轩茶馆门前,方景林抬头看看茶馆牌匾,又警觉地四周打量一下,步人茶馆。

某小酒馆。

“砰”的一声,两只小酒盅碰到了一起。

文三儿:来,二顺子,走着。

二顺子:走——

文三儿、二顺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文三儿三十六岁,但面相有点儿显老,肿眼泡,单眼皮,小眼睛总是红红的像兔子眼,眉毛短短地呈倒八字状,脸色焦黄,面皮粗糙,还有几粒浅麻子。

文三儿是聚宝阁古玩店拉包月的人力车车夫,二顺子是以卖烤白薯为生的小商贩。

二顺子忙着续酒:文哥,说实在的,我打小就敬重您,您呀,是有本事的主儿,平时还不显山不露水,还不嫌弃咱一卖烤白薯的,我听说行侠仗义的江湖好汉都这样。

文三儿:二顺子,你知道哥哥我为什么陪你喝酒啊?

二顺子:那是哥哥你看得起咱,给咱脸呢。

文三儿:嗯,这话不假,文爷我虽说是个臭拉车的,可让咱看上眼的人还真不多,你小子算……算一个,要是换个人请我喝酒,姥姥,咱还真不给他这面子。

二顺子:那是,那是,文哥,咱们谁跟谁呀,我呀就爱听您讲故事,老没听您说了,心里怪痒痒的。哎,上回您说跟燕子李三是拜把兄弟,还没说完呢就让客人叫走了,这回您可得多抖搂点儿。

文三儿抿了口酒,有些醉眼蒙咙:嗯,拜把兄弟那是不假,燕子李三比咱大几岁,我管他叫三哥。有一次我拉车出了一身臭汗,正坐在正阳门楼子下面乘凉,就觉着有什么东西掉在我脑袋上,仔细一瞧,原来是他妈栗子壳,嘿,谁这么大胆儿?敢往咱爷们儿脑袋上吐栗子壳,这不是活腻歪了吗?

二顺子:就是,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敢跟文哥叫板?

文三儿:我抬头刚要骂,却发现上面连个鬼影儿都没有,再仔细瞅瞅,发现栗子壳是从正阳门大牌匾后面掉出来的,噢,我明白了,是三哥叫咱呢。那牌匾离地足有几十丈高,一般人瞅着都眼晕呀,除了我三哥谁还有这能耐?我就朝上喊:三哥,您找兄弟有事儿吗?话音没落,就见牌匾后面“嗖”的一道白光冲那楼角的飞檐去啦,再一瞧,您猜怎么着?我三哥一个倒挂金钩挂在了飞檐上……

二顺子听得眼睛有些发直,咂吧着嘴道:啧,啧,文哥,这是真的?李三这么大能耐呀,您怎么没和他学学轻功呢?

文三儿眨着红红的小眼睛:这你就不懂了,江湖上是有规矩的,朋友是朋友,门派是门派,我和三哥是平辈朋友,各有各的门派和身份,哪有互学功夫的道理?

二顺子:噢,我还寻思着您和李三得经常切磋武艺呢……

文三儿打断道:好好听着,别他妈瞎打岔。

二顺子连连点头:哎哎哎,您接茬儿讲,接茬儿讲……

广义轩茶馆。

门庭若市的茶馆门前是出出进进提笼架鸟的爷们儿、过往客商……

方景林正同老王在二楼雅座里喝茶。

老王王一民,中共地下党员,方景林的联络人。

方景林:老王,如今日本军队在华北步步紧逼,我估计,战争恐怕是避免不了的,只是还不清楚会在何时、何地爆发,我们应该早做准备。

老王:是啊,这也是上级所关心的事。值此多事之秋,如今的北平城已经成了世界各强国间谍们的荟萃之地,战云密布,杀机四伏啊。你的辖区可是个热闹地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云集,消息应该不少。

方景林:嗯,我的责任区不算太大,南起煤市街南口,北至前门箭楼,东边是前门大街路西,西边以陕西巷为分界线。这片区域是北平市区治安状况最为复杂的地区,别的不说,就说那有名的八大胡同吧,至少有一大半都在我的巡逻区内,那儿人口密集,人员成分复杂,是北平最阴暗、最龌龊的地方。

老王:据我们的情报,你辖区内有个日本人开的笠原商社,对外经营日本纺织品及日用商品,但实际上是日本情报部门安置在北平城内的情报据点。总经理佐藤英夫背景极其复杂,此人很有可能就是日本情报部门在华北情报网的负责人,据说汉奸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就是他暗中操纵的结果,这是个很危险的敌人。

方景林:明白,我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先了解一下,这个商社的日文翻译张金泉我很熟,他去那儿当翻译前我们就做过几桩小生意。

老王:好,要充分利用这层关系,密切关注日本人的最新动向,随时给老家提供最新情报。战争迫在眉睫,你以后的担子会越来越重。另外老家还需要一批通讯器材和化工原料,你想想办法,搞到一些。

方景林:嗯,我会尽力,最近城里挺乱,人心惶惶的,倒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机会。

老王:好,今天就到这儿吧,我先走一步。

老王起身离去。方景林缓步踱至窗前,朝窗外望去……

各类小食摊、小吃店、饭馆、茶庄一一映入眼帘,白连旗哼着京戏段子,手里拿着个金丝绒包裹着的盒子,得意地晃晃悠悠穿行于热闹的人群中。

白连旗是正白旗人,祖上当过康熙皇帝御前一等待卫,也曾荣华富贵家财万贯,可到了他爷爷白云风那辈儿就开始坐吃山空,等到了他这一辈就只能靠家奴德子卖糖葫芦养着了。

白连旗哼着京戏((定军山》唱段:

[西皮快板]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天助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向前个个有犒赏,

退后难免吃一刀……

白连旗兴冲冲走近德子的糖葫芦摊:德子——

德子正收一顾客的钱,闻声忙回过头来:哎,主子有什么吩咐?

白连旗凑近德子耳边说了几句,德子连忙收拾起摊子。白连旗面露得意之色……

德子:主子,您跟哪儿找到的?

白连旗:我屋里的顶棚上。起先我听着上面“嘁嘁喳喳”的像是有耗子在闹腾,我他妈一心烦就用鞋子打上去,谁承想打下这么个宝贝来。

白连旗打开丝绒布一角,露出精美的楠木盒子一角。

P1-3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说

《百年往事》《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作者都梁

我始终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抗战初期我们为什么会惨败?是因为当时的政府给百姓造成了痛苦,而底层的百姓也没感觉到国家的存在。

写小说是需要设计的。经过设计,《狼烟北平》可以让不同层次的读者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我正在操作《狼烟北平》的电视剧,编剧、艺术顾问和投资都是我一个人。电视剧出来后,小说《狼烟北平》肯定会大火。

评论家说

“布老虎”丛书、《狼图腾》出版人安波舜

《狼烟北平》的故事重点,发生在抗战时期狼烟遮蔽下的北平。日、伪、国、共四股势力犬牙交错,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残酷激烈。苟且偷生与慷慨壮怀,鱼龙混杂同处京城浮生百绘。小说中。国共、臼伪各色人物的角斗诡异莫测,各有春秋,传奇文化和古都风情又引人八胜,拍案叫绝。

都梁企业家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市场经济的伦理规则。使都梁在宏观的叙事架构上坚实稳定,价值判断犹如风雨中的老僧坐禅。在微观细节上,尤其是老北京的风情地貌和历史典故,有着惊人的密度和准确,其丰富圆熟犹如考古学家腋下的那卷地图:每一个故事和人物都有方位、地点、因果和新奇……

记者说

记者郦亮

《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是一个“文革”中玩世不恭的学生,当那个时代结束之后,良心发现的他发现自己的灵魂再也回不到纯真的过去;《亮剑》里的李云龙驰骋沙场几十年,是英雄,却脱不了与生俱来的匪气,其骨子里透出的东西甚为可爱;《狼烟北平》中的文三儿是一个旧社会悲剧性的人物,没有憧憬,活得很堕落。他们仨正反映了社会不同层面的芸芸众生相,其深刻性不可小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狼烟北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都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39568
开本 16开
页数 3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5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