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广雅》固难,治《广雅疏证》亦不易。本书爬疏剔抉,发幽显微,使王氏训诂之真谛,构文之苦心,靡不毕现。若读王氏书前先读本著,当似欲入一烟树迷茫、花隐曲径之万景园,而得一向导,可省枉道之劳而易取观赏之乐,故书名曰“导读”云。
图书 | 广雅疏证导读/杨州学派系列/扬泰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治《广雅》固难,治《广雅疏证》亦不易。本书爬疏剔抉,发幽显微,使王氏训诂之真谛,构文之苦心,靡不毕现。若读王氏书前先读本著,当似欲入一烟树迷茫、花隐曲径之万景园,而得一向导,可省枉道之劳而易取观赏之乐,故书名曰“导读”云。 内容推荐 王念孙是清代最著名的训诂学家之一,《广雅疏证》是王念孙最重要的著述之一。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解读《广雅疏证》的著作。全书主体,包括“绪言”、上篇、下篇。“绪言”主要从总体上介绍《广雅疏证》,上篇专讲证义,下篇分述校勘、纠谬和发明.王念孙的训诂学思想和训诂手段,乃至于其治学准则和品行操守,等等,在书中都有准确而深刻的揭示。虽其书以。导读。标名,意谓惟求于初读王著者起到向导作用,但其实,该书学术性极强,不仅能导读初学。而且颇能沾溉王著及王氏之学研究者,王念孙以其踏实严谨的朴学精神治《广雅》而撰成《广雅疏证》,《广雅疏证》毫无疑问地堪称传统朴学名著。此书作者一以王氏所以治《广雅》之精神治王著,此书当可视为新式之朴学著述。 目录 凡例 绪言 上篇 证义 第一章 以声证义 第一节 “声同”类 第二节 “声转”类 第三节 “轻重”类 第四节 “缓急”类 第五节 “侈弁”类 第六节 “合声”、“反语”类 第七节 “声义相近”类 第八节 “同义”类 第九节 “字异而义同”类 第十节 “假借”类 第十一节 “通作”类 第十二节 “本作”类 第十三节 “之言”类 第十四节 “读为”类 第二章 一般证义 第一节 通义相证 第二节 单复相证 第三节 倒言相证 第四节 异文相证 第五节 对散相证 第六节 对言相证 第七节 别类相证 第八节 互文相证 第九节 连文相证 第十节 名字相证 第十一节 俗语相证 第十二节 析义相证 第十三节 析形相证 下篇 第一章 校勘 第一节 《广雅》文字讹误的校勘 第二节 《广雅》文字衍脱的校勘 第三节 《广雅》条目误分误合的校勘 第四节 疏证所涉及古籍中文字讹误衍脱的校勘 第二章 纠谬 第一节 《广雅》和小学类古籍及其注释谬误的纠正 第二节 其他类古籍及其注释谬误的纠正 第三章 阐发 第一节 阐释名物 第二节 发明同源词 附篇 《广雅疏证》指瑕 一 某些词或词义应疏证而失其疏证 二 某些术语概念含混或重复 三 不够重视文字学手段的运用 四 少数地方论述显得牵强、武断或无理 附录一 关于《广雅疏证》直接援引之文献与语料 《广雅疏证》直接援引之文献与语料目录 田 乙 丙 丁 附录二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广雅疏证导读/杨州学派系列/扬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其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65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6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31.4 |
丛书名 | 杨州学派系列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2 |
宽 | 141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