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将心共鸣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的博客整理而成,在职业观、成功观、发展观等多个方面,针对职场人士,尤其是新毕业的学生和创业者,结合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通过细致入理、深入浅出的说理与评论,给人以启迪。文中不仅再现了黄鸣身为企业家的真实奋斗经历,而且展现了他为人处世自成一派的管理思维。黄鸣的一些观点深受博友欢迎,特别在本书“复博友文”中,他耐心解答博友提问,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更增添了其亲和力与感染力。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的博客整理而成,在职业观、成功观、发展观等多个方面,针对职场人士,尤其是新毕业的学生和创业者,结合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通过细致入理、深入浅出的说理与评论,给人以启迪。

目录

前言 我的人生八字

第一章 在挫折中成长

 1心中有信念,眼中有光明

 2知天乐命

 3成功是因为不想着成功

 4做一个快乐的苦行僧

 5学学阿Q式自救

 6抑郁症的防治

 附:复博友文(一)

第二章 从人到人才的进化

 1能创造价值的才是人才

 2将浮躁和期望压到水平线上

 3留意四个成才陷阱

 4做个专注的“笨鸟”

 5复合型人才=前景+钱景

 6最优秀的素质是简单

 7由普通到卓越有多远

 8不经折腾不成栋梁

 附:复博友文(二)

第三章 团队是倍增器

 1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

 2什么样的人企业坚决不能用

 3主动融入团队的四种方法

 4团队的力量在于执行

 5创新基因如何生成

 附:复博友文(三)

第四章 学习成就卓越

 1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东西

 2学习是人的第一需求

 3永葆求知欲

 4学习方法论

 5我的读书三字经

 6挣脱被经验套牢的思维

 附:复博友文(四)

第五章 锻造优势心理

 1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2保持一颗平常心

 3认命不认输

 4把握优势就是胜利

 5你行吗?我真行!

 6从“自我”到“无我”

 附:复博友文(五)

第六章 我的创业随感

 1为什么投你80万

 2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老板

 3“幸运”背后的故事

 4“创业时如有500万,我早完了”

 5创业,靠什么赢

 6失败与蓝海

 7创业只许犯错,不许失败

 附:复博友文(六)

试读章节

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对待人生,都必须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更确切地说,不但要赢得起,更要输得起。失败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机会永远与风险同在。有“九条命”的企业家之所以被人称为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就是因为他有乐观的心态支撑。乐观主义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客观分析上。

1 心中有信念眼中有光明

客观地、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梦想与挫折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长中的必修课。有一位伟人说过:“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从另一方面理解这句话,说明梦想者应该去“活动”,一段路一段路地前行,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有梦想就有挫折,梦想越大挫折越大。有挫折并不可怕。古人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这个角度讲,苦难就是另一所大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苦难中崛起,在挫折中前进。

“五五开”看人生

我们要正视两大类现象客观的存在,一大类是挫折灾难和失败;一大类是顺利收获和成功。一个人只要遵循成功的规律理性地来对待遇到的是是非非,他就是乐观的、开朗的。但有人很悲观,常常对自己现有的一切不满足,他的期望值太高,偏离了成功与失败的概率。生活当中顺境与逆境之比应该是5:5,灾难失败占50%,成功收获占50%,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期望值来对待事情,我能承受50%的挫折和失败,那么只要我再稍微努力一些、乐观一些、客观一些,很可能逆顺境之比变成3:7或2:8,甚至是1:9,100%的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的一相情愿或美好遐想而已。那些常常认为自己是面临挫折、面临灾难的人,他之所以把逆顺境之比看成了8:2甚至9:1,要么是因为他把平常的事情当成了灾难,要么是因为他太贪,想要的东西太多,永远不满足自己拥有的东西,他眼里都是黑暗,心里没有光明,像这样的人怎么能顺利地克服困难呢?

所以我对年轻人说,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黑和白、亮和暗,这是人生当中最根本的东西。现在是太平盛世,是千年不遇的大好时光。再早一点儿是没条件,国情不允许,多少人空怀一腔壮志豪情淹没在日出日落中!现在正是一个人人都可凭自己实力大展身手的好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灾难哪怕是一无所有的“财富归零”,只要心中有信念眼中有光明,就会像歌中唱的那样:“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财富归零”后怎么活

有一次,一位记者把“财富归零”这个问题抛给我,我当时认为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词。我没有想到过“财富归零”。这个问题犹如知道人终有一死,但在健康活着的时候从来不去想如何给自己的人生画句号一样。记者的提问让我陷入一种沉思,这是一种假设中的沉思,这也是他们渴望得到的答案:做企业玩资本的人一旦没有了财富将会怎样?鸟儿没有了翅膀是否还能够飞翔?

假如我财富归零,我怎么活?我想我财富归零了,但我的精力和经历没有归零,在我无法有能力让我的经营东山再起的情况下(如果能东山再起这是第一选择),那么我去MBA课堂、企业论坛讲课。我的财富归零肯定是有原因的,它不是突然归零,肯定是因为自己经营不利而落魄,因战略失误而陷入绝境,或者因管理不到位而使企业倒闭,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别人不敢面对自己的伤口,不敢剖析自己的失败,我敢面对。如果从养家口的角度上来讲,我也能借助讲学来使我的家庭平安度日。差异化、个性化在这里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100个人中99%的人讲成功,我讲失败肯定是“物以稀为贵”,例如,我现在讲课费一课时5000元或10000元,如果讲失败我必定要20000元,因为经历就是财富。我来开讲失败的课程,讲自己是怎么失败的,讲为什么会失败,即使自己失败了也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标本,为中国企业避免再走弯路做另一种贡献!这也是一笔财富,真正聪明的人学失败。西点军校讲的军事理论多是以失败的案例入手的,失败比成功更能给当局者以启迪,它以血淋淋的代价震撼着人们不要跨越警戒线,这种教学的意义更大于成功者的范本。

每一个梦想都是有价值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每一个梦想都有价值,追梦过程中留下了青春的足迹,积累了很多东西,这也使自己逐渐成熟起来。和其他“梦游者”不同的是:我的每一个追梦过程都是踏实的、坚韧的,坚持相当长时间的(5年以上),且每次放弃和追求新的梦想的转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都是积累和延续。而且很多梦想,因为我不断努力追寻,在不经意间,阴差阳错地被其他梦想顺便实现了。

我为了当科学家而认真学习的科学基础知识、无线电的专业知识在后来的工作和创业过程中都一一用到了;小时候摆弄航模也好,拆拆旧家电也罢,甚至自己动手做太阳能热水器,都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艺术的熏陶也使我对企业宣传游刃有余,皇明早期产品说明书、广告语都是出自我的创意。在对工程师梦想的追寻中,让工程师执著、务实的精神、严谨的作风渗入我的骨髓,形成了血液。在梳理皇明企业文化时,将“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加入企业文化,相信这种严谨的作风,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经营中,抑或是在生产制造中,任何领域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现在我们公司正在规划和建造可再生能源国际交流中心、节能住宅,我在和一群工程师、建筑师合作,共同在营造绿色家园,因为建筑师的情结,使得我多了一份学习的热情,凭空学了不少东西……大家都知道,现在无论是搞技术的人,还是搞策划的人,各行各业,公司的各个岗位,什么事好像都懂,这是注重积累的结果。

有的梦想即使没有形成积累,也增加了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神灵在引导着,你要干一件大事,就会给你创造这么多梦想,让你去追,让你去积累,梦想失败再起来,永远不退缩,永远不停地去梦想,就这样的一个历程,锻炼你的毅力——成就大器的毅力。P3-5

序言

我的人生八字

记得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期节目,包括我在内的6名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代表,都深有感触地谈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我用了8个字概括:知足、珍惜、感恩、回报。接下去我们都不由自主地讲到要如何回报恩人、回报社会。

回想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如何叫我不知足,如何叫我不珍惜,如何叫我不感恩,如何叫我不尽力地回报社会?

知足、珍惜,使我心志平和、努力进取,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6岁时,父亲就瘫痪不起,一直十几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黑五类”子女,我对生活和命运根本不敢有任何奢望,就连上高中、当工人、结婚娶媳妇这些现代人认为极为平常的事情都不敢想。记得17岁那年,偶然听到父母、奶奶为我未来的婚事犯愁:“鸣儿将来怎么娶媳妇呀”,“要不考虑一下老家的远房表妹”,弄得大学毕业后老家还有人问那件婚事能不能成。

正在这种万念俱灰的情况下,我的好运接连不断。

1973年,眼看家庭出身不好进不了高中,却正好赶上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那年实行入学考试。我数理化总分考了全校第三,为此校党委专门开会讨论是否可以录取我,结果我侥幸入学。好不容易上了高中,当然就要努力学习,这样不经意中也为今后参加高考打下了基础。

文革中上山下乡政策第一次开禁,家中排行老大可以留城不下乡。我是家中长子,好不容易可以不下乡,能留在城里干临时工,备感不易,于是干小工特别卖力,因此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儿。

文革中第一次正式招工,我好不容易当了工人,便拼命学艺:车、刨、磨、焊、钳,什么都学一招,铣工学徒期一般为3年,我一年就可以带另外两名徒弟了,这样为今后动手创业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文革后第一次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大学。我更加珍惜这个改变我一生命运的机会,除了上课全神贯注之外,课余成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主战场。我最大的敌人是教室和宿舍管理员,因为教室管理员经常在晚上11点以后把我们从教室里赶出来,晚上12点以后宿舍管理员经常“拉闸限电”,校园里的路灯和被窝里的手电筒成了我傲视“困难”的有力工具。图书馆内我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萨特、弗洛伊德、米开朗其罗、巴洛夫等  (我是工科生)的著作饥不择食,生吞活剥,补上了作为工科生在文科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如此为今后从事研发和学术工作铺好了路。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为了抓住能够成为科学家  (童年梦想)的机会,我一个人抢下七八个课题的管理权,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办公室度过,以至于结婚后的前几年,妻子都无法适应我的生活规律。这些不仅为我积累了科技创新能力和实战经验,也为我后来适应个人创业的时间节律打下了基础。

于是,1992年小平南巡后单位第一次试办实体,是我领衔。有了个人创业的机会后,我不仅延续了多年养成的勤奋坚忍的习惯,还因为珍惜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当时已近不惑之年了)而不断学习,积累管理经验、知识和技能。

1995年我辞去公职下海办企业,在内无参照、外无引进的背景下,我和我的团队不仅建立了涵盖世界太阳能热利用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体系,完全自主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太阳能产品工业化生产体系,而且在市场、服务、研发、管理、上下游产业链等方面完成了产业系统化建设。由我们集团开创的太阳能可持续商业化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30多年没有达成的产业化梦想,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树立了榜样和方向。据《可再生能源世界》杂志统计,目前我国太阳能集热器推广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6%,成为“世界太阳能热水器总量和太阳能节能环保第一大国”。目前集团一年的推广量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皇明成了太阳能产业的开拓者和形象代言人,铸就了太阳能第一品牌。集团所在地山东德州,成了中国太阳能人才的培训基地,成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

感恩、回报,让我不计报酬、不算成本地付出与奉献,结果我得到了更多的回报。

我人生中的这一个个奇迹,都是托改革开放的福,托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福,所以在创业取得成绩之前,我就总是知足并感恩不尽;有了些成绩之后,对取得的一切更是十分珍惜,报恩也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这一代人在无望中挣扎了很多年,有了机会就像落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任何时候都不忘努力学习、拼命工作,以此表达感恩的心。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是追求一种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社会上对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普遍认为他们好用;而20多年后,事实也证明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能够撑起中国的脊梁,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基础有多么好,恰恰相反,十年浩劫耽误了许多人的年华,当时我们若参加现在的高考,最多只能得现在考生分数的一半。但为什么我们能够奋发、成功?大概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对命运的知足,对给我们一切的国家、社会、父母、老师、同事、朋友,以及一切有益有助有恩于我们和支持我们的人,心怀感恩之情,对眼前取得的任何一点点成绩和进步都万分珍惜,对生活中任何一点一滴收获都备感珍贵,总想尽我们的全力去回报这一切。

也正因为这些,我们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进步,也才能得到社会给我们在物质、荣誉、地位和前途等多方面的丰厚回报,而这些,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期望。这些丰厚回报让我们更加知足、珍惜和感恩,使得我们不断寻求探索以求更多地回报社会。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十几年的商海拼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误,看到了太多的浮躁和焦虑,也有不少成功的心得和进步的感悟。每每听到许多人在生活、工作、创业方面有诸多的疑难困惑,看到人们在重复我和他人的失误和弯路,甚至眼睁睁地看到一些人毫无察觉地走向企业经营的深渊和人生的误区,我总是心里不安。

企业倒闭,使多少人多少年的心血和汗水付诸东流;人生误入心理陷阱,又有多少人因此耽误了一生。尤其是当前年青一代,从小没有受过苦难训练,相对比较脆弱,刚刚步入社会,心高气傲,一朝受挫,一生自信难以重建,如无人引导很可能一世潦倒,所以我急切地想把自己多年人生奋斗和选人带人用人、讲课授业中的体会传达给青年人。

而传播思想、澄清观念,本也是一个企业家应担起的社会责任。从2005年,我退出管理一线,专事董事长一职,有了较多的时间,除了以中国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形象代言人的身份“抛头露面”,为了自己的使命“鼓”与“呼”之外,我还到各大学、论坛为年轻人授课,开辟了老板博客,记录自己的思考。

现在,从我这两年的博客中择选了一些相关文章整理成书,主要谈谈自己取得进步的一些感悟和成功的心得,以期对当下处于困惑中的年轻人有一些帮助,也算是履行一个企业公民的责任吧。总结我的人生经历,其中有以下几点体悟:

(1)人这一辈子,要保留有梦想有追求的秉性,并且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断付出努力,战胜挫折这就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人生。

(2)要成才,必须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视磨难为财富,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3)团队使我们的人生价值倍增,投身于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团队,必将成就你的人生梦想。

(4)学习应该是人的第一需求,是人一生的爱好,只看重它的功利目的,必将失去学习的乐趣,减弱了人们进步的动力,实现不了快乐的人生。

(5)情商胜过智商,优势心理也可像锻炼身体一样通过训练而获得,优势心理是我们对付问题的法宝。

(6)对想成功创业的人士来说,热爱与兴趣是根本,而寻找并扩大自己的优势则是要义所在。

树立对人生和事业的正确态度并始终贯彻执行,是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最大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和辉煌,人类也才有可能走向幸福、和谐的康庄大道。如能把我的这些话当成你人生路上的箴言,我将不胜荣幸。

黄鸣

2008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将心共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50937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