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里欢歌
内容
编辑推荐

《山里欢歌》

李杨在父亲李正植和革命烈士关民惠的影响下,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当农民,凭借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科技知识得到当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当上了镇党委书记。他和女友一起,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去做,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团结广大群众奔小康,把一个比较落后的广东山区农村,改变成了具有一定工业水平、环境优美、村民比较富裕、生活质量较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共享光明》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留学美国的中国眼科医生程耀明、李明志,在美国学习、恋爱,不顾各方阻挠毅然回到祖国投身医疗建设,在广东救治了不少双目失明的病人,和病人一起共享光明……

内容推荐

电影文学剧本集,由《山里欢歌》和《共享光明》两剧本组成。前者展现了新时期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后者歌颂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留美青年毅然回国参与民族医疗建设的报国精神。二者均寄托了作者渴望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目录

山里欢歌

共享光明

后记

试读章节

五、婚事儿

1.放寒假了。李杨帮彭晓凤提着行李,在县城的大街上边走边谈。

李杨:“我读了两年半,还有一个学期就毕业了。现在改革开放,省城很需要人。我的英语好,一家外资企业看中了我,要我毕业后到那里丁作。我想,如果那里真要我,我就在那里干几年,那里工资高,能挣到钱。有了钱,回农村就好办事儿,你看呢?”

彭晓凤:“好!是的,农村太穷了,需要的是钱。我财会学校毕业后,也在县城找工作,等你。”彭晓凤说着羞怯怯地低下头来,又说:“我想,你毕业后,能不能回来一趟,咱们,咱们……”

李杨一手把彭晓凤揽住,看着彭晓凤,高兴地微微地笑,说:“咱们结婚,是吧?!是呀!也该了。可是……不!没钱不结婚。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有了钱再结婚,你看呢?”

彭晓凤:“也好。我听你的,我等着。”

2.李杨、彭晓凤到了汽车站,李杨把行李交给彭晓凤,彭晓凤上车。

汽车开动,他们招手告别。

六、团圆饭上的争论

李正植家在县城一所小学的操场旁边。一座平房两家人住。

1.春节,年三十晚,李正植一家,在自己小小的厅房里吃饭。

李柳吃到香菇焖鸡时,说:“我很久没吃香菇焖鸡了,真好吃。”她给父亲、母亲每人夹上一大块鸡肉和香菇,又说:“你们多吃点,常吃香菇,有防止动脉硬化作用,现在,省城的老年人很喜欢。”

李杨:“你这个护士,讲起营养来了,不过,我还是喜欢妈做的白切鸡,有鸡的香味,沾点熟油姜汁,好吃极了。”李杨边说边在另一碟白切鸡里夹起一块鸡肉蘸上姜汁放进嘴里。

李柳:“我们医院的老年病人,经常讲香菇的营养,我就特意看书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很有帮助。”

杨玉柳:“我也听说香菇好,可县城卖的很贵呢,我们吃不起。”

李杨:“是的,香菇是好东西。单靠山上自然生长,产量不多就贵。香菇可以人工培植,可以大规模生产,东西多了,就便宜,就会成为普通家庭的家常菜。”

李柳:“嗬!真是农业大学的优等生呀,讲起农产品,一套套的。妈,你说县城的香菇贵,买不起,今晚的香菇哪里来的呀?”

杨玉柳:“今晚这些香菇是晓凤从家里拿来给我们过年的。说是她父亲上山捡的。晓凤这孩子不错呢,她在县城读书,常来我们家,每每一来,就帮我做这做那。有时,还带点山货来。阿杨,你和晓凤的事儿,该解决了吧。你都快三十了。”

李杨:“三十就三十呗。现在,我还没有条件结婚。放寒假,我送她回家的时候和她谈过,她说她愿意等我。现在改革开放,省城正是用人的时候,很多企业、事业单位,早就在打我们这些毕业生的主意了。我的英语学得还不错,有家外资企业看中了我,我想去他们那里,他们给的工资高。我有了钱才结婚。”

2.李正植有胃病,吃得很少,早早离开饭桌,到他的躺椅上躺着。听到李杨的话,就若有所思地说:“你在农业大学学的是农业呀,不搞专业不回农村?”

李杨:“在省城能找到高工资的工作,就不管什么专业不专业了。现在我需要的是钱!”

李正植:“是呀,现在用人的单位多,我相信你在省城能挣到钱。可是阿杨,你不是人了党吗,一个共产党员,可不能想着个人挣钱呀,还要想想自己所立下的誓言和理想。”

李柳:“爸!你的想法过时了。现在,讲的是下海、发财致富,有些人,还是政府机关的党员干部呢,他们自谋出路,去经商,去找高工资的工作。哥哥能在省城找到高工资的工作,怎么不干?!干!”

七、深夜的打门声

1.夜深人静,村中那座新建的红砖瓦屋,很醒目地在月下显现。

2.两部摩托车嘟嘟地驶到那新屋门口,车上四个人下车,一个大汉冲上前拍打那新屋大门。

嘭嘭的打门声,使刚过完春节的宁静的山村突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3.彭富开门,关秀娥在他身后,两条大汉把捆绑起来打得鼻青脸肿、鼻子流血的彭晓山推到彭富面前。

4.彭富、关秀娥愕然,不知所措。

彭晓山哭着,跪在父母面前,说:“爸、妈,我欠了他们的赌债,一下子还不起,他们打我,要置我于死地。救救我,爸、妈,救救我!”

彭富一切都明白了。他哭着说:“嗨!孩子呀,你怎么赌起博来呀,那是火坑呵!你起来。”彭富和关秀娥把孩子扶起,彭富说:“我们家,是靠你支撑着的呀!我哪存得了什么钱给你还债?现在借也借不来啊!”

一大汉说:“没钱就卖屋。”

彭富:“那我们到哪里住啊?”

大汉:“哈哈,这个我们就管不着了!”

5.放寒假回家的彭晓凤,听到敲门声就起来了,对这一切听得清清楚楚。她从房里出来走到那伙人面前,愤怒地指着那两条大汉说:“你们,你们是什么人?胆敢如此猖狂!”

一大汉说:“哈哈,我的小姐,你很漂亮呀,可讲这些话不漂亮。什么叫猖狂呀,你弟弟欠了我们的钱,我们是来追债的。”

彭晓凤:“你追的是什么债,是赌债是不是?你们聚众赌博,还用私刑。这是犯法的,知道吗?你们滚,不滚,我就报警啦。”

另一大汉:“哈哈,我们怕你报警就不会来了。去呀,去报呀,你只要一出门,你的弟弟,就会没命了。你的房子,就会变成灰。你呢,哼……”

6.这时,和那两个大汉一起来的彭富的疏堂侄子拉着彭晓山的家人,到另一房间。

7.在一间小房里。

疏堂侄子对彭晓凤说:“晓凤,他们这些人什么坏事儿都干得出来的。他们有后台,派出所也有他们的人。现在镇上,旧社会那些坏风气,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吃喝嫖赌炊(吸毒)都有。赌博风很盛。晓山也学坏了,就春节那么几天,他越赌越大,越输越狂,三天三夜就输了那么一大笔。嗨!如果你们不想卖屋,还有一个办法。这就需要晓凤你得好好想想。”

彭晓凤:“你说吧,还有什么好办法。”

疏堂侄子:“你弟弟为了你上学,他是尽力了。你们家那新屋,应该留给你爸妈住,晚年有个住的地方。这就是说,弟弟和新屋都得要,那就需要你做出贡献。”

彭晓凤:“你说吧。”

疏堂侄子:“我认识个人,是你小学的同学,你也认识。他父亲早死,家里只有个母亲,初中毕业就回家劳动,现在以种菜为生,近几年积了一些钱。他很有志气,说:‘不把家富起来,决不谈婚事儿。’可我一提到你,他就满口同意。如你同意和他结婚,这笔赌债,他可以拿出来。”

彭富愤怒地指着疏堂侄子,说:“你!这个事儿,你们是串通好了的。不行!晓凤的婚事儿有主了。”

疏堂侄子:“大叔!我也是没办法呀,我不能看着晓山被打成那样呵!镇上很不太平,那些强人都拉帮结派,把人打死的都有呢,那些狂徒,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没钱拿。那个镇长呀,只顾赚钱。嗨!我是为了晓山。你们好好想想吧!”

彭富:“我说不行,就不行!晓凤她要嫁给李杨,他们毕业后就结婚。这屋我不要了,全都不要了。我们住那泥砖草屋。”

疏堂侄子:“大叔!李杨那个人,人家大学就要毕业了,听说,在省城找到了工作,他还看得起我们这些农村人?!至于卖不卖屋,你们得好好地想一想。卖掉容易,要建呀,难啰!”

P8-15

后记

近年来,我在写作影视剧本中,得到了不少友人和专家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中山大学中文系陈培湛教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我和陈培湛教授只见过一次面,他平易近人,勤奋、简朴,对我这个原来并不相识的普通百姓的稿件,仔细看阅,诚心诚意提出意见,并将阅评意见亲自打印好,寄到我家。他还曾给我的《医生爱娘》作序。在此,我再一次对他致以衷心感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专家冯春茂、林振德教授,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对我的《共享光明》稿件认真看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我也致以衷心感谢。

还值得一提的是邝衬联同志,我的稿件三番五次地修改,我的字,有时写繁体,有时写草书,她都能辨别并准确地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她是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帮我打印的,有时工作忙,还叫她的女儿、儿子帮忙。我的书,没有她和她家人的协助,是很难完成的。借此,致以衷心感谢。

我现在写的《山里欢歌》、《共享光明》,仍如我在《医生爱娘》后记中所说,只是想把我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儿,设法集中、典型地写出来,让那些人和事儿再走到人间,走进社会。最好,能对人们有所触动。

《医生爱娘》、《落红》、《山里欢歌》、《共享光明》这四个剧本,除塑造一些人物讲了一些事情之外,也反映了我个人的一种意念和体会。那就是要有一个强盛的祖国和一个美好的社会。

我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本“公仔书”,看到一些持洋枪洋炮的洋人,枪杀那头上有辫子的中国人。杀了你的人,烧了你的屋,奸污残害你的妇女、儿童,还要你赔款、割地。那时,我虽然不懂什么,但,心里有那么一种恨。

抗日战争时期,我已经读初中了。看到那些从广州、“三埠”等地逃难逃到我们山区的人,他们卖身,卖儿卖女,有的饿死街头。我们学校有位老师,给我们上课是穿白西装黑皮鞋的,有一次,国民党的军队经过圩镇,他就随着那部队去当兵抗日了。不久,他有病回到圩镇。可是,没人救得了他,就惨死在郊野。

日本鬼子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强奸妇女,欺压百姓,用刺刀捅死小孩儿高高举起而狂笑……这些,虽然不是我的亲身经历也不是我亲眼所见,但是,这些事儿由逃难者和老师传到我们那些初中生的脑子里,既怕又恨。

没有一个强盛的祖国,国土家园被强占,人民百姓任人宰割呀!

我在《医生爱娘》中,讲了一位香港企业家廖家华和他的女儿廖爱娘的事儿。其中,有那么一段: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廖家华一家在美洲开了一间饭店,很受当地人喜欢,生意兴隆。可是,却被人强占,还打死了他的父亲。他父亲临死前,对他说:“走吧,离开这个地方……”他泣不成声地说:“爸,走,走到哪里去呵?国没个国,家没个家,爸……”

他们盼望有个强盛的祖国呵!

祖国改革开放,在香港的廖家华,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企业家了,可他没忘记祖国,积极参加祖国建设,为祖国强盛而出力。

……

这就是即将到来的中国一个比较强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产生在中国土地上现阶段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在《山里欢歌》中写了一个李杨,他在父亲和革命烈士关民惠的影响下,农业大学毕业,回农村当农民。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得到当地人民的信任,当上了镇党委书记。他和女友一起,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去做,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团结广大群众,把一个比较落后的山村,改造成工业水平高,环境优美,村民比较富裕,生活质量较高,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觉得,这不是科幻、童话世界里的理想家园,也不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那与世隔绝的山中小村,而是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可以努力做到的一个社会主义的小天地。

前些日子,我去过番禺、顺德,见到有些地区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城市,哪里是乡村了。有的乡村比城市还要好。这就是广东一些地区的现实。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努力奋斗,就会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现阶段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

吴泽元

2008年3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里欢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泽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4172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1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4
14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