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巴比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子孤独、伤感、无奈而又热烈的成长。那些青春光影里遍布空洞、疼痛和伤痕的感触,湮没在油嘴滑舌的叙事里,更显出了人生的压抑和无奈。然而,因为油滑,给我们的心底预先设置了情感的缓冲,所以接受起来没有距离,也没有愤怒,甚至还有丝丝缕缕夜色里的温暖,闪闪烁烁地亮着。

内容推荐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在一家化工厂上班,他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未来和生活目标在哪里。跟着一个叫“老牛逼”的师傅混,没学会半点技术。在机修班,除了拧螺丝之外什么都不会,在电工班,就只会换灯泡。除此之外,还喜欢打游戏、翻工厂的院墙,打架。当然还追女人,他与一个叫白蓝的厂医产生了爱情,最终因为白蓝考上了研究生而离开了他。后来30岁的路小路坐在马路牙子上对这他的情人讲述了那些年发生的故事。

本书的语调貌似调侃,但骨子里却是痛彻心肺的忧伤和孤独。作者以这样语调讲述一个小混混的青春的爱恋、感伤、荒芜和诗意,那些在呼啸而过的时光中泛起的最值得纪念的碎片。

目录

悲观者无处可去

水泵之王

白衣飘飘

三轮方舟上的爱人

白蓝

换灯泡的堂吉诃德

在希望的田野上

野花

我的伤感的情人

去吧,SWEET HEARTSf

尾声:巴比伦

后记

试读章节

张小尹和我一起坐在路边。她说:“路小路啊,你说说你从前的故事吧。”

这一年我三十岁,我很久没有坐在马路牙子上了,上海人管这叫街沿石。这姿态让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我对张小尹说:“你去给我买一杯奶茶,我就开始讲故事。”我爱喝路边的奶茶,我也很爱上海的高尚区域,马路牙子相对比较干净,奶茶的味道也很正宗。在我年轻时住过的那座城市,马路边全都是从阴沟里泛出来的水,街上没有奶茶只有带着豆渣味的豆浆,这都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我照样在那里生活了很久。

张小尹是地下诗人,她把诗贴在网络论坛上,后面跟着一屁股的帖子。我也跟帖,夸她写得好。我们两个刚认识的时候,她很能走路,沿着中山西路风生水起地走,我在她后面跌跌撞撞一路小跑,觉得自己像个残废。等我们同居之后,她忽然又变成了一个不爱走路的人,走着走着就把手扬了起来,嗖地跳上一辆出租车。

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马路上的出租车很少,口袋里的钱也不多,坐出租车就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时候和女孩子逛马路,会用一种很温柔的口气说:“我们还是走走吧,一起看看月亮。”一走走出五里地去。那时候的女孩子也很自觉,没有动不动就坐出租车的,她们通常都推着一辆女式自行车,恋爱谈完了,就跳上自行车回家去,也不用我特地送她们。

那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时候我二十岁,生活在一个叫戴城的地方,那里离上海很近。九十年代一眨眼就过去了,我的二十岁倒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那些实际的时间与你所经历的时间,像是在两个维度里发生的事情。

我对于爱走路的女孩有一种情结,我在中山西路上对张小尹说:“我们谈恋爱吧。”后来就谈恋爱了。恋爱之后,她再也不愿跟着我一起走路,而是爱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我这个情结算是彻底破灭,不过,事情不算很糟糕,张小尹不爱走路但她爱写诗,写诗的女孩是我的另一个情结。

我当然不可能要求一个女孩又能写诗又能做菜,又聪明又漂亮,还得是个走路一族。这个要求太高了,我对女孩没什么要求的,人品好一点就成了。张小尹说:“我不要听你说人品,我人品很好的。我要听你讲以前的故事。”张小尹是所谓的80后,她爱听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好吧,就像你的大学时代是在图书馆和网吧里度过的一样,那是二十一世纪初吧,那就是你的青春最香甜最腐烂的年代。我呢,恰好香甜腐烂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我想,带着果子的香味而腐烂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多么明媚,多么鲜艳。

在这个故事的开始,我模仿杜拉斯的《情人》说:该怎么说呢,那年我才十九岁。或者模仿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说:很多年以后,路小路坐在马路上,想起自己刚进工厂的时候……

我想,我要用这种口气来对你讲故事,像面对一个睽违多年的情人。我又想,如果这些故事在我三十岁的时候还无处倾诉,它就会像一扇黑暗中的门,无声地关上。那些被经历过的时间,因此就会平静而深情地腐烂掉。

我对张小尹说,我二十岁那年的理想,是在工厂的宣传科里做个科员。张小尹一听就乐了:宣传科啊?那不就是画黑板报吗?

黑板报不用天天画,大部分时间,宣传科都很清闲,什么都不用干。出了生产事故,有人不小心死了,或是不小心被机器切下来一条胳膊,宣传科就出点安全知识黑板报。有人生了第二胎,或是不小心未婚先孕了,宣传科就写点计划生育小知识。就这么点事情,一共有十来个科员轮流干。

当时我的理想就是:每天早上泡好自己的茶,再帮科长泡好茶,然后,摊开一张《戴城日报》,坐在办公桌前,等着吃午饭。宣传科的窗台上有一盆仙人球,天气好的时候,阳光照在仙人球上,有一道影子像个日晷,上午指着我下午指着我对面的科长,午饭时间它应该正好指着科室的大门。如果你每天都有耐心看着这个日晷,时间就会非常轻易地流逝。P1-3

后记

我无意于在后记中指点这部小说的含义,据我来看,小说都是谎话,谎话的背后往往是砦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作者个人的神经症,故事的可疑,写作的多重目的性,大抵如此。只有一点要申明,《少巴》绝非我个人的自传,它大体上还是小说,因此,上不得台面的那部分东西依然存在。

大部分的故事,来自我20岁时候的耳闻目睹,有那么点荒谬感。那是90年代初,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总之悲喜交加。那个短暂的年代是否被淹没了,已经成了往事?我的看法是它们并未走远,仍在眼前。有人斥之为无聊,那恰好就是我写这个小说的目的。以后我还会继续无聊,直到连无聊都用尽了。

这个小说于2006年年底完成,发表于《收获》杂志。如今印刷成书,我也百感交集。写得过于天真的地方,希望大家担待,我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去修改它的,但还是决定保留其本来的样子,包括未说尽的话,也不说了。人应该多读书,多看看世界,行有余力,写点诗歌小说之类,也不要勉强。

写作那年,我母亲忽然病故,这个故事献给她,希望不会给她丢人。我的妻子尹晓青、我的编辑走走、我的出版策划人陈垦,也要与我分享这本书所带来的毁誉。小说的写作及出版过程中,劳驾罗丽蕴女士、赵苏林先生、黄诚先生、林剑先生、杨钰小姐、张渊先生,以及其他朋友们给予的帮助,我将不会忘记。同样,感谢读者对我的信任,把这本书一直读到了后记。

最后,这个小说中所涉及到的生产数据、安全知识等,纯属虚构,请勿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作任何形式的参考。

书评(媒体评论)

《少年巴比伦》是现在时的,它的叙事速度像青春一样富有生命的节律,同时还有一种青春般的透彻——忧伤,但不残酷,更不绝望。当我们看着那些刚刚流逝的时代细节,一点点地在路内的小说中重现,并由此完成一个少年心灵的塑造,从中我们能读出作者对时代和人性所怀有的那种痛惜之情。

(谢有顺)

路内的文字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贴近真实的力量,一种是智慧的力量。前一种使路内的小说具有内在的丰饶,它具有生活世界的那种本体亲切和亲和;后一种力量,使他的小说显得好读、耐读,它时刻都会让你发出会心的笑,那种透观生活之后发见的笑谑的意味和反讽的美。

(葛红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巴比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路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99762
开本 32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