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近30余所知名高校的建筑、规划、景观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苏州河畔一处基地进行的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及由专家和评委主席团作的点评。书中内容按设计小组的设计成果所获奖项顺序编排,介绍了各小组成员、设计理念及其设计思路。
图书 | 城市记忆与景观--国际设计夏令营作品集(中英文对照)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近30余所知名高校的建筑、规划、景观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苏州河畔一处基地进行的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及由专家和评委主席团作的点评。书中内容按设计小组的设计成果所获奖项顺序编排,介绍了各小组成员、设计理念及其设计思路。 内容推荐 为了加强与国际的了解、交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每年暑期定期举办国际设计夏令营,组织国际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设计竞赛活动。本书即是集中展示了这项活动的设计竞赛成果。 本书内容包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近30余所知名高校的建筑、规划、景观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苏州河畔一处基地进行的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及由专家和评委主席团作的点评。书中内容按设计小组的设计成果所获奖项顺序编排,介绍了各小组成员、设计理念及其设计思路。 该夏令营历年设计竞赛的主题都是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具突出代表性、时代性的议题,参与夏令营的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选出的代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佼佼者,而参与指导的老师也具有各种国际背景,因此本书中的设计成果实际上是当前中西方设计思潮的全面、综合的反映,具有相当的学术借鉴和启示意义。书中展示的极具创意的优秀设计作品均为1周时间里整合而成的快题成果,其特点不在于专深,而在于多元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包括设计理念、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和创新。 目录 序 感言 希翼 一等奖组品 记忆编织 二等奖组品 景观与记忆——苏州河的自然与文化对话 最佳创意奖 文化织物——苏州河再生的意义 最佳合作成果奖 一个珍藏记忆的口袋的故事 最佳表现奖 回顾过去 丰富未来 附录 创造美丽的城市景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正本清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市记忆与景观--国际设计夏令营作品集(中英文对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040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984.253.3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5 |
宽 | 215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