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奥巴马智取白宫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还有人怀疑在美国还有什么是不可想象、不能发生的,还怀疑开国元勋们的梦想是否还鲜活在这片热土上。怀疑美国民主的巨大力量……那么,此时此刻,他们该有答案了。

他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白人总统!从他开始,惟白种男人可以发号施令于白宫的历史,总算结束了。也可能女人坐镇白宫的时刻已经为期不远。美国在向世人展示它在民主方面的进步,而民主的胜利也在一次次给人们带来惊喜。

本书强调思想艺术性,更加全面深入地展现奥巴马的超人智慧。这本书对期望在政治与商业战场成功的人,对希望学习和提高演讲技巧的人,对政治学的研究学者,或者对只是想学点优雅英文的人,都可以说:“你值得拥有!”

内容推荐

本书完整深入地回答了:奥巴马是如何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对从2002年开始到2009年最后入主白宫,整个过程中的智慧使用,天时地利人和因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剖析。从党内初选对垒到决战麦凯恩,直至进入白宫时的权力交接和就职庆典,对每一个重要关头的战略与战术使用,演讲的内容和相关的背景,都做了很详细的交待和分析。此外,还介绍了奥巴马的华裔军团。对每一个期望在政治与商业战场成功的人,是一本非常值得认真阅读的书。对于那些希望学习演讲技巧,或者只是想学点优雅英文的读者,此书也不可多得。书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于政治学方面的学者也是一本不错的读物。附有十篇英文演讲原文。译文文笔优美,很适合于演讲和朗诵。引用了数百份第一手英文资料,内容准确,逻辑严谨。书中很多内容在国内难得一见。这本书可以认为是《奥巴马大传》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续篇,前者强调故事性,本书更强调思想艺术性。

目录

序言:聪慧过人的奥巴马

引言

第一章 天时地利人和

 第一节:四十五年的梦想

 第二节:差之毫厘?

 第三节:成就总统梦的舌战?

 第四节:奥巴马的偶像林肯

 第五节:总统辩论制胜金点

 第六节:男权至上击败希拉里

 第七节:天时地利人和

第二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一节:偶像、运气和野心

 第二节:进军白宫的起点

 第三节:主题演讲的基调和风格

 第四节:希望与无畏的希望

 第五节:梦想需要勇气

 第六节:下一任总统奥巴马?

第三章 党内鏖战初战告捷

 第一节:征战“出师表”

 第二节:反战,“反伊战”乎?

 第三节:欲得天下先收萧何韩信

 第四节:我要竞选总统

 第五节:互联网总统奥巴马

第四章 滑铁卢还是诺曼底?

 第一节:肤色,无尽的麻烦

 第二节:无畏的“精神导师”

 第三节:种族议题生死劫

 第四节:一个更完美的联邦

第五章 攻心为上只为白宫

 第一节:希拉里领先群雄

 第二节:女中豪杰她第一

 第三节:以党的事业为重

 第四节:女权抗争长路漫漫.

 第五节:一千八百万个裂缝

第六章 整合力量万众一心

 第一节:奥巴马精心挑战友

 第二节:多情多义是拜登

 第三节:圆满的全代会

 第四节:美国的承诺

第七章 巧打“爱国牌”博取选民心

 第一节 爱国,一个太深沉的主题

 第二节:爱国主义深入人心

 第三节:美国的爱国歧视寒心透骨

 第四节:竞选总统的“爱国战”

第八章 赢得白宫黑奴翻身

 第一节:制胜白宫八大秘诀

 第二节:从黑奴到白宫,是的我们能

 第三节:麦凯恩,失败是我的

第九章 入主白宫开创新时代

 第一节:白宫的权力交接

 第二节:奥巴马的内阁亚裔军团

 第三节:部长朱棣文和能源部

 第四节:入主白宫的就职典礼

 第五节:奥巴马就职演讲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于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有同一位祖先。他们还曾经同时在耶鲁大学求过学,并且都参加过耶鲁大学社团的“骷髅会”。更有趣的是,他们的演讲技巧还是师出同门,都是由一位名叫柔林·欧斯特魏斯的教授所传。

克里是在1962年秋天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政治学的。在高年级时,他加入了耶鲁的政治联盟学生社团,由此他与政治结缘。由于他自己的演讲天赋,再加之欧斯特魏斯教授的亲自指导,克里逐步表现出自己的演讲才能。

因为在辩论班中表现杰出,克里后来有幸加入耶鲁大学的校辩论队,而那时他演讲课的老师欧斯特魏斯教授,也是学校代表队的教练。自此之后,克里赢得了很多校内外的辩论比赛,为自己也为耶鲁大学赢得了不少的荣誉。

欧斯特魏斯教授的女儿塞里格曾经回忆说:“父亲生前经常谈到克里,说克里是他训练出来的众多演讲辩论高手之一。有好几次,父亲还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说,在1966年的世界大学生辩论赛中,正是克里以他坚实的论点和上乘的雄辩之才力克英国辩论队,为耶鲁大学争了光。”由此可见,欧斯特魏斯教授当时对克里这个得意门生的器重程度。

小布什比克里晚两年上的耶鲁,可是他却有幸和克里同班,向欧斯特魏斯学习演讲技巧。我们姑且不谈天赋,就凭布什那种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心态,再好的老师,对他的作用也很有限。

欧斯特魏斯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学者,他曾经亲手训练出不少美国的演讲才子,克里就是其中之一。欧斯特魏斯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耶鲁教授一门名为《美国演讲术历史》的课程,一教就是25年,一直到他退休为止。他于1982年过世。

该课程着重介绍美国历史上包括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在内的众多雄辩家,它理论联系实际,在谈论理论的同时,还训练学生使用理论,来磨练自己的演讲水平。

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机会面对教授及同学发表演讲。那是一门生动有趣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据熟悉当时情况的人说,当时的布什在辩论课上的成绩一般,充其量只是个业余选手水平,在人才济济的耶鲁大学,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耶鲁的辩论队。

不过,他在课堂上学到的一些技巧,也为他在演讲和辩论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得益终身。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布什所使用的演讲技巧,就是在那时候学到的几项最基本的原则:用词要直接,内容要简单明了,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

这点在布什的贴身助理卡伦·休格斯女士那里得到了证实。休格斯说,布什文采一般,并不擅长写演讲稿,他的演讲内容通常是先由专人代笔写好,再送到他自己手中经他过目修改完稿的。

休格斯在她自己的一本书中回忆道,她曾经是小布什的专用写稿人,有次她为布什准备一份演讲稿。她先将稿子写好,再让人送给布什过目,没有通过。又来回改了好几次,演讲稿依然不能令布什满意。

她当时备感挫折,只好跑去亲自问布什到底该怎么写才好。作为一个专业撰稿人,这样做有点掉价,但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

布什当时的回答是:“一个好的演讲,应当有一段导言,再加上至少三个重要论点,在结束之前,再来一段振奋人心的号召祈使句,期盼能够彻底打动听众的心弦。句子要尽可能平实,切不可高谈阔论。”

休格斯女士好奇地问布什,他是从哪里学来这些演讲秘诀的,布什说“耶鲁大学,欧斯特魏斯教授的《美国演讲术历史》课。”

在2004年克里和小布什将要对垒,举行电视辩论时,有新闻媒体问到两人的演讲水平,欧斯特魏斯教授的女儿塞里格评价说:“两人应该是实力相当,我没法预测谁会在辩论中占上风。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父亲还活着,他一定会认真观看他的两个学生之间的这场辩论。父亲一定会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就像是刚刚添了一对双胞胎的父亲那样自豪。”她是不会公开评价这两个人的水平的,她没有必要去得罪任何人。

2004年9月30日,是布什和克里举行首场电视辩论的时刻。布什知道自己不是克里的对手,但作为一个“有手腕”的政客,他自然不会就此认输,而是要想尽办法赢得这场竞争。他知道硬拼是胜不了克里的,于是他采用了当年田忌赛马时所采用的“玩巧”,实际上是弄假的办法。这就是布什的风格,他心中没有多少规则值得尊重,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一个关于身材高度的小插曲。

当时,美国的一些媒体,在分析了美国历次对垒的总统候选人之后,得出结论说,自从有电视以来,在角逐美国总统的激烈竞争中,身材高度对候选人最后的得票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身材高的候选人更容易在电视辩论中击败身材矮的。

布什身高为1米81,细高个子的克里则身高l1米95,于是就有媒体调侃说,身高优势明显的克里在布什前面一站,布什就可能紧张得发抖。

言者无心,调侃而已,但听者却有意,至少布什是这样。

据悉,为了保证自己在电视辩论中不输形象,布什在消除克里的身高优势方面,在辩论开始前还真的很花了一些心思,想了不少的弥补措施。例如,布什方面要求两个人演讲台之间的距离相隔比较远,让观众不能明显看出他们的身高差别,或者在演讲台的高矮上动脑筋等等。

高个的克里则对自己在身高上的优势不无自得。在开始前的一次仿真辩论练习中,克里建议美国人,是到了更换一位领导人的时候了:“你们知道,当你们的马往深水前行,快要被水溺死的时候,正是在河流正中换马的好时刻。”稍微停顿一下,克里继续以更加肯定的口吻说: “或许我可以建议,我们正需要一匹更高的马,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更深的水。”我是没有看出这则笑话有多少好笑之处的,也没有看到美国其他选民的反应。

小布什1964年步他父亲的后尘,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历史。他父亲老布什当年在耶鲁的学业表现不错,而小布什则完全相反。人们说他是开后门进去的,因为他的学业确实是没法恭维。

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一个学业平平的学生。他还为此几次公开开玩笑说:如果你的学业不够好,别担心,你还可以当美国总统,如果你连毕业都成问题,也别害怕,至少还可以当美国副总统嘛。他后者说的是他的副总统切尼,这位连在耶鲁毕业都做不到。

小布什1968年从耶鲁获得学士学位之后,1970年时申请他家乡的德州大学的法学院,想不到对方不买账,他因成绩不够而被拒绝。最后“只好”去哈佛商学院读MBA,那可能是金钱可以买动的地方。P12-14

序言

2009年1月20日,美国的政治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作为第一位黑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正式入主白宫。奥巴马是一个谜,几乎是一夜间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我的老同学,旅美华裔学者汪翔先生撰写的《奥巴马大传》,以其独特的视角,翔实的资料,飘逸的文采,严谨的逻辑,揭开了此谜之底,也在一夜间走红中华大地。短短数月,读者口口相传,报刊连载如云。

本来就不同凡响的汪翔,现在又表现出湖北黄陂人“狡猾”的特点,“躲”在万里之遥的美国,继续他的解谜之旅,即您我手上的这部《奥巴马大传》的姊妹篇《奥巴马智取白宫》。前一部书写的是奥巴马的成长故事,回答的是:奥巴马是谁?后一本写的是奥巴马的竞选故事,回答的是:奥巴马是如何竞选总统成功的。不仅仅谈了为什么,更重要的是剖析了如何和怎样,很深入细致。而且内容一直到2009年1月下旬入主白宫之后。

汪翔是我大学同学,相识于20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一个年份,在沙湖畔畅谈理想,在数学园地探讨未来。大学毕业后,我们走向各自的生活之路。80年代后期,我们又相聚于中国人民大学,他改行于经济学领域,我则在法学的一块处女地上——知识产权法学——游走。更为巧合的是2003年,我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派出的高级访问学者赴美访问时,与汪翔在美国相遇。

“他乡遇故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是一个人第一次赴美,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他乡,遇到了老朋友,真是万分高兴。在美国虽然只呆了6个月,但在异乡也不算短。由于与汪翔相遇,便让我有了安定感,使我在美国的6个月也过得非常充实,收获颇丰。

这一次是“奥巴马”为我与汪翔搭上网线,汪翔撰写的《奥巴马大恸,不仅吸引了无数中国“奥巴马”粉丝的眼球,也解开我想知而难知的许多结点。

但是,我心中还有一个不解之谜:在政治天才辈出的美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裔人奥巴马,为什么能够战胜大牌明星希拉里和老牌政治家麦凯恩,问鼎白宫?他运用了何种竞选武器?采用了何种战术?当拿到了汪翔撰写的《奥巴马智取白宫》这部巨著时,我如获至宝,便迫不及待地一气读完,由是我心中的谜团顿时散尽。

美国总统竞选是全世界最惊心动魄、诡异谲秘的政治较量,同时也是一场政治攻防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场政治较量中,各路政治精英都会使出浑身解数,以期走向白宫。然而,最终的胜利者,要么是大牌政治家,要么是老牌大家,像奥巴马这样的黑人新秀,鲜有成功者。

汪翔撰写的《奥巴马智取白宫》这部巨著,以奥巴马运用的经典竞选实例为依据,展示了奥巴马的竞选智慧及其取胜之道。

具体说,至少在我看来,这部宏篇巨著至少有几个“读点”:  第一,它以时间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整个竞选过程中的起伏和波澜。奥巴马以他过人的智慧,一次次起死回生,用语言的魅力,来唤醒美国民众,呼吁人民站起来,和他一道,为维护美国的民主理念,对美国失败的政府与政策抗争,说“不”。这些战例,给你的启发,不仅让你在政治战场过关斩将得益丰厚,而且,对于你在商业战场的鏖战,也有很多启发意义。奥巴马所体现的团结与兼容之心,奥巴马攻心的技巧,是一般政治家所望尘莫及的。这些,绝对不是运气可以给你带来的,它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耐力。

第二,对于奥巴马的成功,很多人只是看到了他的好运气,却忽视了他的真正成功之道,在这里,你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时势造英雄显然是最重要的,但从个人角度来看,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在获得机会之后,又尽其所能,做到极致,让可能变成现实,这才是奥巴马的真正成功之处。很多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敢去面对机会,也就更谈不上竭尽所能去争取机会了。还有更多的人,让机会在眼前晃过,却将精力浪费在抱怨和责怪之中,这样又何以谈论成功呢?如果你能够认真领悟一下这里的哲理,好好分析一下奥巴马的战例,像他一样地尽心尽力,我想,成功离你也就不会太远。

第三,从这里,你还能够看到,美国也并不是完美的国度。美国精神是美国人民几百年来的共同期望和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一代代美国人民付出了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美国人民的爱国心,也被美国历届的政治家们,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滥用。美国的例子是我们的借鉴,咱们中国人的爱国,其真正含义又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够使咱们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这些,是值得每一代人认真思考,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四,它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美国和美国政治家,美国人民。中美两国的和平共处,对于两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对于世界的长期稳定和发展,都至关重要。而相处和谐的前提是深入的相互了解。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帮助你了解美国的书籍。为了咱们中国人民自身的利益,认真研究一下这位美国新任总统的人生理念,不仅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

第五,虽然演讲稿本身并不是这本著作的主要部分,虽然作者的主要动机是分析奥巴马在整个竞选中的攻防战过程。但美国毕竟是选举制,候选人与选民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得靠他们的演讲来进行。因此,了解演讲内容本身也很重要。为此,作者给了我们优美的演讲中文译本,散文诗歌式的译文。这样做,给读者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来了解美国历史,美国文化,美国政治的黑与白,公平与险恶,互助与相互倾轧。对于那些在政界商界的读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攻防智慧的修炼读物。对于那些期望磨练自己演讲智慧的大学和中学学子,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修炼读本。

第六,它还附有十篇英文原文,对于那些期望磨练自己英文水平的读者,也是一个值得精读的文本。这里除了奥巴马本人的演讲词外,还有希拉里和麦凯恩的演讲词。作为政治竞选演讲词,由于所面对的是一般的美国民众,通俗易懂和有趣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演讲词的原文都很优美,而且你还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它们的声音版本。如果哪位有心人能够将这些演讲词背下来,用录音机记录并且和奥巴马等人的原始声音进行对比校正,哪怕你只是完成了一篇很短小的段落,我相信,你的英文水平也会上一个很大的档次。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演讲大师,他演讲词的优美是没有几个政治家可比的,就更不用谈一般的教科书的英文文章了。这些演讲词给你的是精品中的极品。

第七,奥巴马总统还雇用了好几位华裔作为他的内阁阁员,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华裔参政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性高度。华裔“不入主流”也将慢慢成为历史。看来2。08年的北京奥运,不仅本身成功,还将美国的华裔也“送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此书中对这些特殊的华裔政治精英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于我们了解华裔在美国政界的生活,是一份难得的参考资料。

作者的理论功底很深,他对于美国政治家的行为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他在1993年出版的研究政治家行为的《公共选择理论导论=》,就深得国内学术界的好评。他在二十年前基本完成的,国内第一本更深入的关于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专著,很快也将在上海出版,与读者见面。此外,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在国内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关于政治家行为的研究论文。

正是这种深厚的学术功底,认真负责的学风,还有优美的文笔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这本著作增添了很大的价值。对文献的准确严谨运用,应该是他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时,那里的众多大师们熏陶的结果。该校也是朱棣文的母校。

这本书的读者对象实在是太难界定了。从可读性来看,中学生也能够读得津津有味,深得启发。从其中所涉及的哲理和理念,修炼有道的专家学者,也能够从中获益深厚。

我建议,所有期望改进自己,不论是职场的为人处事技巧,商场的攻防功力,还是自己的演讲水平,或者只是加深英文功底的人,都应该认真读读这本书,好好思考其中的哲理。许多是你可以直接借用的。

复制奥巴马式的成功并不难,如果你愿意为此像他一样付出的话。当然,如果你将这种成功狭义地理解为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的话,那么,你最好不要期望任何好事了。成功的目标是你理想的实现。只要你敢想,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你就能够有所作为。成功就在你的脚下,成功大门的钥匙就在你的手中。而更重要的胆量,则在你自己的心中,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有本事真正打败你。

我的本行是研究知识产权的,写传记是外行,读传记也是外行,为传记作序更是不着边际。但是,在读了汪翔撰写的《奥巴马智取白宫》这部巨著后,却有许多感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其原因有三:

其一,猜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是,如果给出了谜面而猜不出谜底则让人闹心。这部巨著给我解开谜底,我相信她也能解开读者你心中的谜底。

其二,我与汪翔从相遇、相识到相知,已经整整30年,能够在汪翔的这部宏篇巨著上留下我的浅见,可以使我们之间的友谊固化。

其三,政治本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而且我与汪翔都与政治无直接关系,但是,汪翔能够以其局外人视角写出这部巨著,可以说政治也是一种游戏。我虽然对这种游戏不感兴趣,但戏说一把也是一种乐趣,因此,我就斗胆作了此序,聊作一种笑谈吧。

2009年2月8日

后记

写完这本《奥巴马智取白宫》,我是既被感动又感自豪:被感动的是美国政治的进步和奥巴马的聪慧和勇敢与坚强i感到自豪的是,这么大个写作的“家伙”还是被自己攻下来了。对美国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等许多方面,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奥巴马如何赢得白宫,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中国的成就,我感到来之不易,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忧患意识。思考了很多,一言难尽,还是留给读者在看完了书之后,自己去思考吧。

又一项庞大工程总算完成,好几个月的日夜思考,总算可以让我的脑子重新换一个主题了。去年十二月底带孩子们去佛罗里达迪斯尼休假时,心中也还在想着这部书稿。那次是两个女儿不让我带电脑,而在园子里的几天也没有办法接触互联网,算是痛快了好几天。再说,即使能够上网,也不是任何一部电脑都可以打中文字的。美国的公共网只有能够阅读中文的功能,没有中文输入的办法。当时的天气也很帮忙,大人小孩都很快乐地玩了几天,迪斯尼也真的很让小孩子开心。

书稿写完之后,看着完成的厚厚整齐漂亮的打印稿,再看看开始时毛糙的计划和提纲,及桌上墙角堆得高高的参阅过的文献,再想想那些在网上看过没有打印出来的更多资料,觉得人的力量还真的是不可低估。伟大来自平凡,如果你真心投入去做,大大小小的“奇迹”就会被创造出来。这次又是一个证明。

这次写作涉及的英文文献,比写《奥巴马大恸时还要多很多。在参考文献里,我只能列出比较少的一部分,很抱歉。应该说,除了我自己的分析和评论之外,其它的是都有原始出处的。所以,准确性和严谨性不应该有问题。

……

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为本书写序的曹新民博士。他既当所长,又带好多博士研究生,还有不少国家重点课题,够忙乎的。虽然如此,他还是挤出时间来细读了我的书稿,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由此,足以体现他的情深意长。他是我的老朋友和老同学。我们之间还有好几次的缘分,在不同地方的不期而遇。

我这位老同学当年可是湖北省数学竞赛中的厉害人物。放弃了自己有如此优势的数学领域,又在法学界成就斐然。他的故事和经历,也给了我很多鼓励。看来,人就得努力和奋斗,而不要太看重自己过去“如何如何”或者基础“如何如何”。“好汉不提当年勇”。只要用心尽力,总会有所成就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你我这些小人物如此,朱棣文,赵小兰,甚至奥巴马这样的大人物也如此。

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太广泛,有些地方我没有办法展开。如果读者对于一些结论还有深入了解的欲望,看来是得自己找资料阅读了。我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讲得很完整。那样的话,这本书就更厚了。不过,我已经很尽力了,至少我自己以为。

欢迎任何人给我他(她)自己的真实意见和批评。每完成一本书,就有机会接受不少人的批评和意见,从而也让我自己进步不少。我相信,等到我出版第十本“文学”类别的书时,作品的质量将会比第一本的《奥巴马大传》要进步很多。衷心感谢喜爱我作品的读者,更感谢那些不喜欢但有勇气说出来的读者。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批评意见,请电邮给我:

XiangWarigBooks@Gmall.Com。

同时,也欢迎你访问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lna.com.cr/wangxiangusa。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奥巴马智取白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汪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14866
开本 16开
页数 4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6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