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地情(毕淑敏小说精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毕淑敏的五篇中短篇小说,虽然这只是她小说创作的冰山一角,但也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毕淑敏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毕淑敏的小说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不刻意塑造典型人物,但她很注意对特定环境下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尤其是对人性的表现,较之一般作家更见功力。毕淑敏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人性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由于她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读者朋友细细品味。

内容推荐

她出生于新疆,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她就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她的作品充满了医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着疗治人的心理创伤作用。

本书为她的小说精品集,收录了《昆仑殇》、《阿里》、《不宜重逢》、《伴随你建立功勋》以及《北飞北飞》五篇中短篇小说。

目录

昆仑殇

阿里

不宜重逢

伴随你建立功勋

北飞北飞

编后记 让快乐滋养我们的心

试读章节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个冬天,发射有军事卫星的国家,自高空所摄我国昆仑山地区的照片中,发现了一条奇异的曲线。

这是什么?

新式武器试验场?国防设施的伪装?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抑或又一条长城?情报人员陷入忙乱之中。待到高精度分辨仪器,经过连续动态观察,电脑显示出最终结论之后,他们愕然了。

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这些徒步行进的中国军人们,究竟要干什么?

他们等待着它的消失,或者是凝固在那里。

然而,曲线顽强地向前延伸,延伸……

昆仑防区作战室里的会议,已经开了整整一天了。

摆在铺着墨绿色军毯会议桌上的所有菜碟,都盛满了烟蒂,像富足好客的乡下人端上来的菜。散落在地面上的烟灰,薄白细腻,看得出都是些上等货色。

丢下第一支烟蒂的人,此刻却睡着了。

他很矮小,缺陷增加了他的威严,作为昆仑防区最高军事指挥官,他的名字被“一号”所代替。一个除了零以外最小的数字,又是一切天文数字的开始。谁能逾越过“一”呢!

他也实在太累了。急电之下,以一个连的兵力清雪开道,将业已封山的道路打开;两个司机轮番开车,昼夜兼程,才得以赶到军区,领受了总部关于进行冬季长途野营拉练的最新指令。之后,飞驰上山,赶到这座赭红色花岗岩造的石屋里,就这样也已经晚了。内地部队,闻风而动,为摘掉“老爷兵”的帽子早巳离开温暖的营房,“拉”到野外“练”去了。唯有高原部队因拉练一项尚无先例,还在举棋不定。副统帅提出必须做到“四会”:会吃饭——必须自带生粮野炊;会宿营——意味着甩开帐篷,露宿在冰天雪地;会走路一摒弃不多的现代化运输工具,徒步负重行军;唯有最后一条容易:会做群众工作——防区内几乎没有老百姓,尤其是冬季。但前三条已经足够了,严酷的自然条件加上苛刻的人为要求,昆仑将士以血肉之躯和昆仑相撞,后果将难以设想。

空中,弥漫着烟雾。起初,它们是柔弱的,若有若无地积聚在房屋的最高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无声无息地卷曲重叠增厚,一寸寸蚕食着清朗的空间。然而一股又一股粗重的气流,依旧汹涌喷出。烟雾像帐幔一般使得所有军官们的面目都变得朦胧了。但,他们的意见仍大相径庭。

会议陷入了僵持。

记录者可以休息一下了。作战参谋郑伟良迅速浏览了一下自己的会议记录簿,随手改正了几个错别字。还好,纸面清楚整洁。语句有的地方不很连贯,个别处简直前言不搭后语。可这不是他的过失,发言者水平如此。记录惟其原始,才有价值。但他不能否认,自己对赞同拉练的意见,记得简略些,对主张灵活变通的意见,则详尽条理些。记录时不觉察,现在通篇观来,倾向性就明显了。他有点儿惶然,作为一个参谋,他是无权在这种场合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的。

司令员醒了。反常的寂静惊醒了他。他从略显宽大的座椅里站了起来,舒适地打了一个哈欠,又伸了一个懒腰,接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烟雾里,他嗅到了迟疑、悲哀、痛苦,以至怯懦。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下属们所经历的心理历程,他在军区的会议桌旁,全都经历过了。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听到“四会”的一刹那,倏地火了。“四会”,“四会”,这么说,我们现在是“四不会”了!我们守在昆仑山上,是一伙吃军饷、拿烧火棍的饭桶喽!哈!连饭桶都算不上,饭桶好歹还会吃,可我们连吃——都不会!真是岂有此理!这念头像闪电一样划过脑海,跟着传来闷哑的雷声——他被自己的想法吓坏了,禁不住用余光睃了一下四周。惊惧中他忘了,多年的戎马倥偬,到了他这一级的军人,脸色已不再能显示心绪的变化。

震惊过后,他表示服从,并竭力使思绪纳入指示的轨道。这是军人的本能,也是形势的要求。自从“天下大乱”以后,军队格外要求服从。

如果不服从会怎么样?撤职?回老家种地去?昆仑防区将换上一位新的司令员?昆仑部队依然得去拉练?……这些十分可能,但他没有想过。要是他对每一道自己感情上不能接受的命令都想那么多的话,别说当“一号”,他连排长都当不上。别以为只有士兵才需要服从,其实军官具有更强烈的服从意识。因为他们是从最优秀的士兵提上来的,而最优秀士兵的最要紧的素质就是服从。新兵身上的服从像一株小草。老兵身上的服从像一棵大树。

一号如今面对不同意见如同面对着一片杂芜的丛林。他从郑伟良处要过记录,很快扫了一遍,鹰隼似的目光,又从到会者脸上缓缓掠过。他要将所有的林木从根上砍掉,露出白森森的碴口,然后,树立起统一的意志来。

“同志们!”他的声音十分喑哑,这使刚才怀疑他是否佯睡的人,相信他确实是睡熟了。其实呢,包括这场睡眠都是他预先计划好的。既然有人想不通,就得给个说话的机会。他何不借此养养神呢!

“地图。”他头也不回地说。依旧嘶哑。他没有咳嗽清清嗓子的习惯,再喑哑的命令,也是命令。P3-5

序言

有许多作家有病,例如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癫痫,契诃夫的肺结核,杜勃洛留波夫的瘰疬,李贺与子规(日本俳句诗人)的喀血与夭亡,杰克·伦敦、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的自杀等。

还有一些作家的疾病没有这样众所周知。他们的疾患更多在精神方面,尽管他们可能是很有成就的作家,但是一读他们的作品,那种偏执,那种自恋自吹、自我膨胀,那种迫害狂,那种抑郁加躁狂的无可控制,那种神经兮兮和白昼见鬼,都令人嗟叹。这里边确实有天才,生老病死的苦痛需要通过这些作家的手生发成花花果果,不能因为疾患就忽视他们的天才。但也不能因天才就不敢正视他们的疾患。

我也希望作家中有真正的医生,而不仅是有过成名前行医的记录。疾患越多,对医生的期待就越大。

咱们这里有一个毕淑敏。解放军的卫生员、医科大学生、内科主任、小说与散文家、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专家,从小的好学生、好孩子,不那么另类,而是符合主流价值的有为者。

医学是科学。医术是高科技。医心是天使的心、菩萨的心,济世救危,助弱扶伤,杨枝净水,慈悲为怀。爱心是主干,责任是永久,使命是奉献。小说与散文是人的故事和情感,体贴入微,心界万象,人生经验,苦辣酸甜,再加生花的妙笔,成精成色的语言。

心理咨询是新兴产业,是人的悲哀与软弱的证明。生活越是复杂,社会越是精密,节奏越是紧急,竞争越是激烈,心理的负担就越多,就越需要医生的专业,更需要医生的抚慰、疏浚与理解。

读了毕淑敏著的《爱怕什么》,你觉得这些它都有了。它减轻你的痛苦,虽然时下兴的是绞紧你的肉和心。它开阔你的心胸,虽然时下兴的是鼻子底下与脐下三寸那点事死缠不休。它写得细腻而又晓畅,虽然时下兴的是故作艰深。她拳拳而又眷眷,虽然时下兴的是恶毒与残酷的刺激。它合情合理,虽然时下兴的是大言爆破。它告诉你一加一还是等于二,虽然时下兴的是一加零等于三万八千八。它娓娓动听,虽然时下兴的是对于阅读的颠覆。她竭力教给你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虽然高烧、病态、梦呓也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行销策略。

如果我有亲戚朋友,我有孩子,我有孩子的朋友和老师,如果他们都是普通的与正常的人,我都会推荐他或她读这本书。至少,在读一些令人犯病的书之外,也不妨,也应该,也亟须读一点教人健康的文学书。

后记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得到两次策划并编辑毕淑敏作品的机会。作为一个编辑,最大的享受和幸运在于,她享有职业给予的天时地利,能把自己爱读的、有价值的书推荐给读者,就像美食家把美食通过媒体与众人分享一样。

也许这个比喻并不贴切。因为更多的时候,你面对这些文字的时候,会觉得你是置身于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中,这里有芳香馥郁的玫瑰,有清凉坚定的芦荟,有淡雅忧伤的丁香,有平和低调的薰衣草……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翡翠菩提》是我们最先推出的两本书,以后我们还会有更精彩的图书陆续推出。这套书的最大特色,不但在于有趣、新颖的故事性,对心灵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也不只限于它广博的知识与细致迷人的行文,它最大的功用在于——它能帮助你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更聪明、更善良,更有价值。这是编辑的根本用意所在,也是她能献给读者的最大礼物。

王蒙先生对毕淑敏的才情与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理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思维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如果我有亲戚朋友,我有孩子,我有孩子的朋友和老师,如果他们都是普通而正常的人员,我都会向他们推荐……”

20多年过去了,毕淑敏的长篇小说《红处方》《拯救乳房》《血玲珑》《昆仑殇》《女心理医生》等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关注的目光,她的散文,特别是心理散文在当今文坛更是独树一帜。

毕淑敏是在世界屋脊当兵11年,当医生20多年之后,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的。这使她的作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角与内容。特别是心理学博士课程的学习,使她的心理散文更是具有现代意识,一种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韵昧和洞察万事的真知灼见洋溢在字里行间。

有人说,读毕淑敏的散文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因为她的散文有诗的灵性、美的气质。

在《造心》一文中,她这样写道:

造心的时候,可以有很多讲究和设计。

比如预埋下一处心灵的生长点,像一株植物,具有自动修复、自我养护的神奇功能。心受了创伤,它会挺身而出,引导心的休养生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心整旧如新。

比如高高竖起心灵的避雷针,以便在危急时刻,将毁灭性的灾难导入地下,耐心等待雨过天晴。

比如添加防震防爆的性能,在心灵遭受短时间高强度的残酷打击下,举重若轻,镇定地维持蓬勃稳定。

再如,她歌颂母亲的一段话:

母亲于是成了一种象征。她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标杆……(《当我们想家的时候》)

这些精彩如虹的排比,令人耳目一新的佳句,读后使人如饮甘泉,如啜醇醪,使我们不但领略了行文的节奏美、音乐美,更看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女作家,立足于现实的开阔胸襟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此外,叫人过目不忘的是她独出心裁的妙喻。她的笔尖饱含琼浆玉液,在字里行间尽情挥洒,既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

甚至她连写自己的病痛也是那样妙趣横生:

以后若干年里,疼痛像一只忠实的小狗,亦步亦趋伴随左右。陪我上高山,下平原。宠辱不惊,休戚与共……面对每年都是正常的体检单,我认为疼痛是一幅精神的海市蜃楼。但那个不计名利的家伙,不理睬书面上对它置若罔闻,以相当稳定的节奏骚扰我,兢兢业业风雨无阻。果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它也像熟练的老仆,越发殚精竭虑服务周到了。伴随症状也渐渐多了起来,好像老仆嫌自己孤单,特带了孙男弟女集体拜访……(《无胆之人》)

这些妙不可言的比喻,充溢在行文的字里行间,俯拾即是。

毕淑敏是位勤于思索、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作家。她以独特的审美经验、文化心理和思想素养,将寻常事物的真谛、将人生与命运的主旋律、将人内心深处的渴求,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此,她的散文总能给人一些新鲜的独特的东西。她驾驭自己的如椽巨笔,或写景、或状物、或言理、或抒情,如行云流水一般气象万千,鲜活又自然。一抹白云,一泓碧水,一声蝉鸣,一只彩蝶,在毕淑敏的笔下,都或浓或淡地蕴涵着温馨而又绚烂的哲理。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讲哲理有水到渠成的精妙,无令人生厌的说教,使很多人产生心灵的撞击与共鸣。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愿这些文字能给繁忙、迷茫的你以抚慰,疲惫无助的你以力量,紧张、自卑的你以信心,孤独、苦闷的你以快乐!

亲爱的读者,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但五味杂陈就是生活。但愿我们都能携一颗宽容快乐的心上路,去把握生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于胭梅

2008年12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地情(毕淑敏小说精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淑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30534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