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辑校了宗白华、刘延陵、刘梦苇等现代作家的一些佚文,也联系相关文献对这些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有所考论,同时还对抗战及1940年代话剧文学的繁荣、“知性教文”的崛起有所叙论,并从文献比勘入手对张爱玲在沦陷时期的文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内容推荐

本书辑校了宗白华、刘延陵、刘梦苇、梁宗岱、叶公超、沈从文、林庚、吴兴华和汪曾祺等现代作家的一些佚文,也联系相关文献对这些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有所考论,同时还对抗战及1940年代话剧文学的繁荣、“知性教文”的崛起有所叙论,并从文献比勘入手对张爱玲在沦陷时期的文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在这些杂乱的文章中贯穿着作者近年对两个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是怎样把文学史研究建立在坚实的文献学基础之上并使文献学的“校注”转化为批评性的“校读”,二是如何使文学史研究突破画地为牢的“纯文学”文本分析而走向更具历史感的文学行为分析。本书可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参考。

目录

老方法与新问题——从文献学的“校注”到批评性的“校读”

 文字讹误的本校与理校……文本错简的校订和旧文献电子化的新错版问题……“外文”、

 “外典”及音译词语的校注……“今文”与“今典”的考释……一点回忆与补充:从文献学

 的“校注”到批评性的“校读”

现代诗论佚篇选辑

 《诗闲谈》(宗白华)……《诗神的歌哭》(刘延陵)……《(孤鸿集)自序》(刘梦苇)……

 《释“象征主义”——致梁实秋先生》(梁宗岱)……《意义与诗》(叶维之)

现代诗论辑考小记

 精警透辟的《诗闲谈》……《诗神的歌哭》与文学研究会内部的诗学分歧……“建设一种

 诗底原理和批评”:刘梦苇的诗学宏愿……《释“象征主义”》与二梁之争及其他……

《意义与诗》作者臆测:“叶维之”是谁?

 孤鸿遗韵——诗人刘梦苇生平与遗作考述

 小引:被埋没的“新诗形式运动的总先锋”……飘零一孤鸿:刘梦苇生平事迹考述……遗

 韵知多少:刘梦苇遗作篇目考述

孤鸿遗韵再拾——刘梦苇另一些诗作失而复得记

 方锡德先生的发现:《国风日报·学汇》上的刘梦苇诗作及短简……《北大学生》编辑徐

 万钧抢救刘梦苇遗诗的一段传奇……一点纠正:关于刘梦苇与徐志摩及其他……一点

 补遗“新少年”刘梦苇的悲壮之歌……附录:刘梦苇先生遗笔

林庚集外诗文辑存

 《歌者之声》……《狂风之夜》……《秋》……《春之忆恋》……《路》……《牧野曲》……

 《在海上》……《无题》……《冬青》……《爱的河流》……《断章》……《风高放火月黑

 杀人》……《极端的诗》……《为什么为文学》……《什么是艺术》……《关于四行诗》

 ……《(风雨)尾章》……《(易水歌)两句》……《清明》……《歌谣不是乐府亦不是诗》

 ……《碧梧栖老凤凰枝》……《关于(北平情歌)——答钱献之先生》……《质与文——

 答戴望舒先生》……《什么是自然诗》……《谈旧诗》……《文学的需要》……《(湘君)及

 (湘夫人)》……《从文艺说时代感情》……《新诗能建立一种近于metre式的诗行吗?》

林庚的洞见与执迷——林庚集外诗文校读札记

 诗的新旧之争还是新诗的自由格律之争:林庚与戴望舒等人的分歧何在……执迷的探

 索和交错的转换:林庚三四十年代的诗学诗风之变……问题意识与批评方法:林庚作为

 “新批评家”的洞见与贡献

吴兴华佚文辑校

 《谈诗选》……《鸽,夜莺与红雀》……《(唐诗别裁)书后》……《再来一次》……《怎样谈

 话》……《现在的新诗》……《黎尔克的诗Rilke's Dichtungen》……《(黎尔克诗选)译者弁言》

吴兴华佚文校读札记

 卓绝诗才兼论才……评诗选与论诗风及其他……新诗的形式建设与深度品质……两个

 小问题

沈从文佚文废邮钩沉………………

 《三秋草》……《复王誌之函》……《给小莹的信》……《(七色魔(魇))题记》……《我们

 用什么来迎接胜利》……《新废邮存底·四十二·经验不同隔绝了理解》……《两般

 现象一个问题》

“乡下人”的经验与“自由派”的立场之窘困——沈从文佚文废邮校读札记………………

 从《三秋草》说开去:沈从文关于“现代派诗”的京海差异观……与“流氓左派”的遭遇及

 其他:关于沈从文没有存底的两封“废邮”……沈从文的“常”与“变”:《(七色魔(魇)题

 记》的讯息……“寄语上官碧,可忧下民红”:“乡下人”的经验与“自由派”的立场之窘困

汪曾祺早期作品拾遗/247

 《悒郁》……《灯下》……《唤车》……《烧花集》……《最响的炮仗》……《旖与旌》……

 《书(寂寞)后》……《斑鸠》……《蜘蛛和苍蝇》……《卦摊——阙下杂记之一》……附

 录:汪曾祺1989年8月17日复解志熙函

出色的起点——汪曾祺早期作品校读札记

 《悒郁》:沈从文乡土抒情小说的汪曾祺版……《唤车》及其他:汪曾祺早期创作的多样

 尝试……从《灯下》到《异秉》:文本的演变和作家的成长之得失……汪曾祺的文学起

 点:并非仅仅沈从文,亦非仅仅属京派

“戏剧春秋”的辉煌一纪——抗战及40年代的话剧文学叙论

 动荡中的繁荣:社会动员与话剧艺术在战时的互动共进……世态人性的沉潜写实:左翼

 剧作家的转进及其他……历史与人性的双重悲剧:历史剧在战时的兴盛与成就……感

 时忧国复忧人的艺术:战时话剧的评价问题之平议

别有文章出心裁——中国现代“知性散文”叙论

 不离经验而又深化经验:“知性散文”的独特感受力及其美学特征……文章卓越“思不

 群”:几位自成风格的知性散文家……出人意料的崛起:从30年代的呼吁到40年代的

 下文

乱世才女和她的乱世男女传奇——张爱玲沦陷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

 家败世乱苍凉心:张爱玲在生活上和文学上的早熟……情有独钟的叙事焦点:传写末世

 人性之变与乱世人情之常的《传奇》……别出心裁的叙事艺术:“反传奇的传奇”的折中

 损益及其趣味之限度……但求“安稳”还是应有“斗争”:张爱玲与沦陷区文坛上的张爱

 玲之争……“人的文学”之歧途:“妇人性”的人性宣叙中的妥协迷思……妥协的或不妥

 协的男女之爱:《色·戒》与《海的沉默》之校读

聊寄堂自记(代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解志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5107
开本 16开
页数 4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