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汉语的江湖很寂寞,不过,再寂寞的江湖也会有高手。
“汉语江湖”书系第8通。本书收入三七、缪哲、王怜花、林东威、麦芒、不争论、吴澧、史杰鹏、慕容雪村、35公里等人的文字。它们的体裁、领域,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它们都是高贵、典雅的现代汉语。
图书 | 绝妙好辞 |
内容 | 编辑推荐 如今汉语的江湖很寂寞,不过,再寂寞的江湖也会有高手。 “汉语江湖”书系第8通。本书收入三七、缪哲、王怜花、林东威、麦芒、不争论、吴澧、史杰鹏、慕容雪村、35公里等人的文字。它们的体裁、领域,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它们都是高贵、典雅的现代汉语。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三七、缪哲、王怜花、林东威、麦芒、不争论、吴澧、史杰鹏、慕容雪村、35公里等人的文字。其文皆不中规矩,辑之以飨同好。 目录 三七小辑 给儿子治病 与我擦肩而过的美丽女子 怎样花比乘飞机更多的钱坐火车旅行 《红楼梦》比琼瑶小说高明在哪里? 我为什么与诗人为敌 1933:为什么不投票给希特勒? 玻璃屋顶 游戏是无法嘲笑的 荒岛读物 七种恐惧 副排长的故事 再见,罗伯茨 卧游之鹦鹉岛 缪哲小辑 与H先生论语文课本书 约翰逊博士的字典 北岛的“世界诗学” 不为困穷宁有此 好书没秘密 王怜花小辑 诗五首 我喜欢哪些汉语? 三少爷来了,他的剑没来 在中国的屏风上 二十年,三本书,和一所学校 智仁:关于《地产江湖》的一个配角 林东威小辑 林东威诗选 风 有一个地方叫龙鼻嘴 这个秋天活得最好的人 肉条啊,创造力这件事 地耳 我扼腕叹嗟,面对喜鹊 雅 唐朝一桩耸人听闻的杀人案的量刑分析 车站拉客人的经济学 老师的耻辱 颂 像爱子女一样爱自己的国家 绝妙好辞 做爱的经济分析 采访于丹老师 当王朔撞上了韩乔生 寂寞高手 南方·物哀笔记 汉语江湖 我读《水浒》 临江仙里不伦情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一个叫傅红雪的人 我觉得最好看的古文段落 试读章节 谈《红楼梦》,是苏三在FM365给我留的作业。那里的人正在恭维林黛玉,而苏三大概是从我的一贯作风,猜出我对这部名著不太敬重,所以出这个题目,居心殊不可问。现在《红楼梦》已经被抬得高得不得了,据说如果能有好的译本,外国人一读之下,将大惭隗,尽弃前学,来归王化;然而又绝不可能有好的译本,因为《红楼梦》之妙就妙在译不得,所以外国人又无论如何享受不到阅读中文版《红楼梦》的快乐,基本上算是白活了。除非来中国学中文,特别是拜周汝昌王蒙等大师为师,才有望死里逃生。和这些宏论唱唱对台戏,我是很愿意的,但《红楼梦》是“文学”,“文学”这两个字,我有点儿畏之如虎。在我看来,对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有各种角度的批评,而“文学批评”是里面最坏的一种。我读过烹饪家写的《红楼梦》评论,专谈里面的食物,远比冯其庸的文章好看,我也想像他那样,可惜没有什么专业知识。我的专业,很不幸,就是文学,这些年我致力于把它忘得干干净净,但估计余毒难清,所以下面必然要露出马脚,一想到这一点,就临键盘而手战。 把《红楼梦》和琼瑶小说做比较,最好有人一看到这个题目就生气,这样我就不辱使命了。我希望能把他们气得更厉害一点,所以我要正正经经地说,《红楼梦》比琼瑶小说,还是高明的,而且有些地方,高得不少。差距最大的是语言,《红楼梦》的白描非常纯熟,超过了《金瓶梅》、《儿女英雄传》这些小说,只比《儒林外史》差一点点,也算是一书之下,万书之上了。它里面丰富的细节,不要说琼瑶小说,放眼中国小说,没几本比得上。所谓“丰富的细节”,是广而言之,不是指贾宝玉的食谱、秦可卿的摆设之类;我们看《红楼梦》各色人说话的口气,很合身份,就是靠说话里面的细节实现的。这是曹雪芹的天才所在。谁都生活在细节里,但在写书时,多数人一提笔,什么也记不起来,而出色的作者,却能让事物在他的想象里复活,他看着自己的记忆,像看着演出中的戏,细节就展开在他眼前,他只需要凭趣味来选择而已。妥贴的语言和安排适当的细节,是杰作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特征;没有这两点,至多激动一时耳。 写了几句,怎么看怎么像“文学批评”。看来我中的毒,比原先以为的要深。我写下标题时,就豁出去了,因为把《红楼梦》和琼瑶小说拉在一起比较,再小心也是要犯“年代错误”的。犯错误是一定的,我所能做的只是尽量不犯可笑的错误,只犯不可笑的错误。比如我说‘‘曹雪芹支持一夫多妻制,这思想比琼瑶落后”,就失于可笑了,所以我只说和时代关系少的一些方面。 曹雪芹的小说,我看过一部,琼瑶小说,看过三四部。这两个人的书里,我都发现了诗。比较一下,按各自时代的标准,水平也差不多,琼瑶会藏拙一些,不总让她的主角吟诗。而《红楼梦》里的才子佳人一搬人大观园,马上结社作诗,直到高鹗接手,才改了这毛病。叙事文学里的人物成篇地写文章,在早期常见;文体成熟之后,如非情节所必需(如写信),那就多半是作者对自己的文才得意,憋得难过,便托诸笔下的人物,代为发表。在我所喜欢的《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的舅父写来的信,何等自然,而伊丽莎白写给达西的信,就略有一点点可疑。女作者中,奥斯汀属头等有幽默感的人,一不小心,尚且晃了一晃,其他幽默感差一些的人,替书里的人物写作,风险很大。有一种作者,自己平时作了一些诗文,便再做一部小说,把它们塞进去,分派给才子佳人。曹雪芹虽然不是这种作者,这习气却还是有的。 我见过一些说自己的小说做得不好的人,却没见过一个说自己的诗做得不好的人。我们看《红楼梦》里面的诗文,连篇累牍,却集体地不登大雅之堂,曹雪芹代林黛玉写的诗,应该是尽力往好里做的,那首《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也就是“论坛水平”(吴澧如果看到这句,可能会微笑)。如果说那不过是十几岁孩子的习作,则又把曹雪芹想错了,在曹氏,可是用了全力,要使佳人有才的。我敢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看到,曹雪芹的幽默感很不发达,《红楼梦》写哭尚可,一写笑,就有些可笑,最著名的刘姥姥游大观园,实在是幼稚的文笔。《红楼梦》里的长篇,如那首《芙蓉女儿诔》,想必更是曹氏精心结构的得意之笔,还借林黛玉之口,着实夸了几句,可那文章,想恭维两句也难。如果由他来写到林黛玉的死,宝玉还不知道要做出多少长长的诗文来,读者也会加倍地受折磨,想到这一点,我又觉得他没能把《红楼梦》写完,对读者来说,未必全是遗撼。 P8-1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绝妙好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汉语江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002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5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