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版文明(废墟掩盖的古文明)
内容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著名学者王立群序,《历史密码》作者文裁缝又一畅销力作。

绝版的文明不会重新再现,但是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你可曾想到,散落在荒草间的瓦砾,夕阳下的断壁残坦地下,曾经保留着一个个不朽的传奇?神秘的埃及,诡异的巴比伦,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虔诚的印度,孤寂的南美,璀璨的欧罗巴……那些正在风中消散的传奇和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绝版的孤寂随着文明的进程定会变得更加沉重。

内容推荐

中国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一批的史学著作产生,这些记述了大量珍贵历史的资料,使我们能够对祖先的生活有所了解。但是这部浩大的历史,却因记录的偶然、选择和种种禁忌和讹误,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悬疑和谜案。堂而皇之的正史典籍、坊间流传的稗官野史、众口承传的明鉴猜测、广泛传播的戏曲小说,彼此交错,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又一幅丰富生动而又扑朔迷离的历史画卷,但是又留下一个又一个疑问,因此,单纯依据传世文献无法解决绝版文化的发现,考古成为揭示“绝版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书以“消失的”、“遗失的”开头,用“绝版”冠名,视野宏大,颇具文化色彩。用一种探求的姿态来面对那些早已湮没的历史,这对于传播历史知识,普及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目录

第一篇 古埃及:木乃伊神秘归来

 第一章 千古之谜:神奇的金字塔

  是谁修建了金字塔

  难道只是一座坟墓

  金字塔与星外文明

  狮身人面像的寓意

 第二章 死神之翼:法老的“魔咒”

  寻找法老的尸体

  冒险者的悲剧

 第三章 不朽传奇:木乃伊归来

  神秘的期待复活者

  木乃伊制作之谜

 第四章 故国灭亡:神奇化为腐朽

  文明,毁于战争

  不灭的灯塔

第二篇 两河流域:不平静的“河间之地”

 第一章 河间之地:最初的足迹

  楔形文字之谜

  失落的亚述故宫(尼尼微之谜)

  令人叹为观止的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第二章 失落千年:谁是真正的主人

  巴比伦之囚

  犹太人流浪之谜

  寻找“约柜”和“所罗门珍宝”

  消失的伊甸园

第三篇 古印度:菩提树下的凝思

 第一章 穿越时空:寻找失落的文明

  印章上的秘密

  黄沙下的都市

  一个人的帝国——孔雀王朝

  泰姬陵背后的故事

 第二章 佛教缘起:追随佛的脚步

  佛教的缘起

  佛教徒为何食素

  禁欲的悖论——《欲经》之谜

  瑜伽的本意

第四篇 古希腊:文明失落的色彩

 第一章 文明关隘:最初的辉煌

   2000年前的计算机

  神秘的第八洲——大西洲

  扑朔迷离的特洛伊战争

 第二章 城邦时代:雅典与斯巴达

  神圣的雅典卫城

  殊死的较量——伯罗奔尼撒战争

  阿基米德的神秘“死光”

  马拉松与奥运会

 第三章 帝国之痕:希腊化时代

  夭折的征服者——亚历山大死亡之谜

  揭秘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征服与被征服(罗马人的入侵)

第五篇 古罗马:旧日帝国的荣光

 第一章 古老传说:在废墟与传说间散步

  母狼的传说神

  神奇的石头之城佩特拉

  庞贝古城消失之谜

 第二章 荣光闪耀:古罗马的痕迹

  古罗马的象征——圆形竞技场

  恺撒大帝遇刺之谜

  奴隶的愤怒——斯巴达克起义

  “千人大浴场”的震撼

 第三章 不朽踪迹:虔诚的追忆

  耶稣“裹尸布”之谜

  寻找失踪的罗马战俘

  古罗马帝国灭亡

第六篇 玛雅:美洲孤寂的舞台

 第一章 叩问丛林:永不腐朽的编年史

  哥伦布的“错误”发现

  诡异的有字天书

  神秘的缪斯之歌

  玉米和可可豆王国

 第二章 惊世发现:游走在梦幻边缘

  丛林中的明珠:帕伦克

  铭文神庙底下的秘密

  “羽蛇神”现身之地

  “中美洲最大的拼图”

 第三章 人神之间:穿越时空的智慧

  不可思议的“总督府”

  水晶头骨之谜

  “零”的伟大创造

  丛林中的艺术家

 第四章 缥缈背影:已逝的辉煌

  玛雅人的神秘消失

  华夏与玛雅的奇异巧合

  遁入太空:难以证实的推论

第七篇 印加:黄金帝国的陨落

 第一章 神异造物:神奇之后的神奇

  太阳神的子孙——印加人

  离太阳最近的城市

  空中圣城——马丘比丘

  辽阔帝国的统治

 第二章 黄金荣耀:艺术诞生的沃土

  纳斯卡巨画之谜

  结绳记事的书写体系

  令人费解的建筑奇迹

  印加至宝——羊驼绒

 第三章 末日余辉:不灭的足迹

  印加木乃伊之谜

  印加“黄金国”之谜

  哭泣的太阳神

第八篇 阿兹特克:悲壮的夕阳之歌

 第一章 文明延续:失落世界的再发现

  另类的阿兹特克文明

  寻找太阳神指定的居所

  美洲威尼斯——特诺奇蒂特兰

 第二章 创造辉煌:阿兹特克的伟大贡献

  通天塔:天上人间的阶梯

  钟爱艺术的民族

  阿兹特克的太阳历石

  血腥祭祀——献给神明的美酒珍馐

 第三章 黯然神伤:被殖民者毁掉的文明

  众神之城——特奥蒂瓦坎

  特奥蒂瓦坎的毁灭之谜

  被绞死的阿兹特克国王

  夕阳之歌:谁毁灭了阿兹特克

第九篇 欧罗巴: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迁徙融合:版图拼盘的形成

  “欧洲”名字的来历

  最早的欧洲人之谜

  谁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匈奴)

  最后的守卫者:拜占庭王朝

 第二章 难解谜团:西方世界的悬案

   中世纪黑暗是火山的错?

   达芬奇密码

  法兰西迷宫的宝藏

  新西兰的白种女人头骨

 第三章 多彩欧洲:异域国度的文明

  拯救欧洲文明的“希腊火”之谜

  迈诺安文明毁于火山爆发?

  伦敦塔内的鬼魂

  巨石阵之谜

试读章节

第一篇 古埃及:木乃伊神秘归来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以其众多的奇迹和传说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尼罗河畔的浩瀚沙漠中,数不清的金字塔矗立在苍茫的星空下,像是朵朵璀璨而神秘的花朵散落岁月的河流中,那重达几十吨的巨石向几千年后的人们抛出困惑的谜语;不断出土的木乃伊,给世人带来惊悚的好奇,我们或许无法理解法老们对死后复生的执著,却无法抗拒他所包含的历史震撼;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飘浮着多少孤寂而静默的不亡魂灵,无声地见证着时间的流逝,一座座神庙,一尊尊雕塑,一片片文字碎片,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尼罗河畔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传奇故事;野心的冒险家来这里探宝,虔诚的教徒来这里跪拜,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瞻仰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传说。“人怕的是时间,而时间怕的是木乃伊”,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探听曾经发生的不朽传奇……

第一章 千古之谜:神奇的金字塔

是谁修建了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宏大的规模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被冠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目前在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0余座,其中最大的是在开罗郊区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3座,于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修建,距今已有4500多年。金字塔是目前唯一一个依然存在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具有令现代人都感到惭愧的建筑水平。胡夫金字塔又称大金字塔,是现存古埃及金字塔中规模最大最雄伟的一座,也是世人最常去的旅游景点之一。胡夫金字塔高约136.5米,塔的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重装饰品。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这些巨石大小不一,重量在1.5吨至160吨之间,石块之间磨合得非常紧密,有的地方甚至连刀片和针尖都插不进去,而且这些巨石之间竟没有添加任何黏合材料!胡夫金字塔修建于古埃及王国时期的第四王朝,是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其他金字塔同样具有超乎想象的建筑规模和建筑水平,即使规模较小的金字塔也由动辄上千斤的巨石组成,令人惊叹!

在没有炸药、起重机、吊车等工具的5 000多年前,古代埃及人是怎样把如此众多的重达数十吨甚至上百吨的巨石搬运过来,磨合得如此光滑,然后层层叠加修建成金字塔的呢?这是考古学界的千古之谜。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古埃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著有《历史》一书,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从尼罗河东岸的“阿拉伯山”上开采来的。当时数以万计的埃及人用青铜凿子在岩石上打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待到冬天结冰时,岩石便被胀裂,从而开采到上吨的巨石,经过上万人的仔细打磨后放到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回。巨石被运到建筑工地后,古埃及人先在场地四周用沙土建成一座斜坡,然后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一层一层地砌成宏伟的金字塔,可见其工程量之大和耗用人力物力之多。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估算,胡夫金字塔约于公元前2580年开始修建,一共花了30年的时间,前10年用来修筑运石头的道路和修建地下墓室,后20年用于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用工10万人。

希罗多德的解释古老而经典,虽然他详细地描述了金字塔的修建过程,但在工具如此落后的古埃及,将几十吨的巨石抬到100米的高度仍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要通过这种方式修建完胡夫金字塔,大约需要700年!因此后人对此充满了怀疑。  2000年法国化学家戴维杜 维斯打破常规,提出了惊人见解,经过他对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的化验,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并不是天然的,而是由人工用贝壳石灰石再加上其他矿物质浇铸而成的。戴维 杜维斯还在其中的一块石头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头发,从而有力证实了他的论断,这样一来,金字塔的修建只不过是用一筐筐的混凝土层层浇铸起来的,而根据考古证明,人类的确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掌握了混凝土浇铸技术,而通过在胡夫金字塔周围的劳工宿舍考古发掘证明,当时参与修建的工人只有25000名左右,而不是希罗多德所说的每批10万人。

然而在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混凝土浇铸技术竟然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以至于用肉眼根本分辨不出它与天然花岗岩的区别,而且巨石之间结合得非常紧密,甚至连一张名片都插不进去,还是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由于金字塔不可思议的修建技术,再加上其中包含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很多人认为金字塔并非古埃及人所建,而是由另一种文明所修建。

有人认为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社会,人类根本不可能建造起如此宏伟壮观的金字塔,金字塔其实是外星人建造的,它是外星人在宇宙间活动的空间站和天文台,在利用完毕后便舍弃不用,残存的建筑物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其中有些仍然保留了外星人活动的痕迹,比如在有的金字塔的壁画上发现了飞机和电视的形象,吉萨金字塔群与天体之间存在着精确的对应关系等等,时至今日,外星人仍然会通过金字塔探索太阳系的秘密。

还有人认为金字塔是由亚特兰蒂斯岛人建造的。亚特兰蒂斯岛又称大西洲,一万多年前存在于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以西,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迪迈斯》和《格利迪亚斯》中对这个岛屿进行了描述,据说这个岛屿在公元前一万年前就出现了辉煌的人类文明,生产力先进,科技发达,岛屿中心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庙宇。后来在一次特大的地震和洪水中,大西洲沉入海底,只有一小部分人逃过劫难,乘船漂流到北非尼罗河流域,正是这些亚特兰蒂斯岛人在古埃及修建了代表他们科技发展水平的金字塔,并将他们的科学知识隐藏于金字塔中,这些人死去以后,金字塔也就成为千古之谜。

还有人认为是居住在非洲阿特拉斯山的一个柏伯尔部落建造了胡夫金字塔。据说当时的撒哈拉地区还不是沙漠,而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柏伯尔部落在此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来土地逐渐沙漠化,柏伯尔部落东迁至尼罗河河谷,他们动用部落的法术,建造了金字塔。由于这个部落的建筑法术世代单传,柏伯尔人逐渐消失后,金字塔的建筑术也便失传了。

这些传说虽然能部分解释金字塔的修建之谜,但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如果金字塔真是外星人或是另一个人类文化时期所建,那么金字塔里为什么会有埃及法老的物品呢?金字塔附近为什么又会发现那么多陵墓呢?1993年,考古学家在吉萨金字塔区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古墓中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墓壁上的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似乎又证明了金字塔确实是古埃及人所修建的。那么金字塔到底是不是埃及人修建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修建的呢?我们只有等待考古学家来破解这一千古之谜。

难道只是一座坟墓?

希罗多德在金字塔修建2000多年后参观了这群气势恢宏的建筑,根据他的研究和考察,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命数十万奴隶和平民为自己修建的陵墓,用以存放自己的木乃伊,以便将来的某个时刻复活,这些观点记载在他的不朽著作《历史》一书中,是研究西方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希罗多德的这一论断影响深远,是目前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观点。

埃及法老修建金字塔作为陵墓于古王国的第三王朝开始,当时埃及法老乔塞尔任用伊姆荷太普为设计师,主持设计自己的陵墓,伊姆荷太普别出心裁设计出了层级陵墓的形状,受到法老的赏识,到第四王朝的法老斯尼弗鲁时期,陵墓已经发展成今天看到的角锥体金字塔形状,它成了以后历任法老修建金字塔陵墓的典范,是真正的金字塔的开端,此后金字塔陵墓的修建一直维持了1000年之久。

金字塔作为法老陵墓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在金字塔中发现一具木乃伊,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金字塔到底是不是法老的陵墓呢?

据传,英国一名探险家于1839年进入门卡乌拉金字塔,发现了一具花岗岩石棺和一具法老的木乃伊,他将这些文物装到船上准备运往英国进行研究,不料大船航行到西班牙附近海域时突然发生意外,石棺和木乃伊沉入大西洋海底。后来埃及和西班牙两国曾联合进行打捞行动,却最终没有找到沉入海底的文物和木乃伊,给世人留下了遗憾,更留下了神秘。

最为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中也没有发现法老胡夫的木乃伊,虽然在大金字塔中发现了一块刻有“胡夫执政第十七年”的石块,但自从9世纪人们开始进入胡夫金字塔以来,一直没有发现胡夫的木乃伊,金字塔内有一具石棺,里面却是空的,考古学家对此一直百思而不得其解。1993年,德国考古学家鲁道夫·甘登贝林曾操纵一台小型机器人对胡夫金字塔进行探秘,却在一条狭窄的甬道上被一扇石门挡住,2002年9月17日,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再次借助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对胡夫金字塔进行探索,机器人绕过了那道石门,却仍然没有发现胡夫的木乃伊,令世人再次失望,也更加疑惑。

事实上,现在广为人知的图坦卡蒙木乃伊、拉蒙西斯木乃伊等都不是在金字塔中发现的,而是发掘于底比斯遗址附近的一处狭长的石灰岩山谷——“帝王谷”,一些不太有名的木乃伊也往往从金字塔附近的墓穴中发掘出来,甚至有一些就埋在沙漠中。

P3-9

序言

这份努力值得肯定

——“绝版文化系列”丛书序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消失,这里面包括神秘的文明、消失的古国、丢失的宝藏,还有那隐藏地下的王陵。但是,当这段鲜活的历史逐渐被世人遗忘、丢弃的时候,一些珍贵文物却偶然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并把人们的眼光吸引到那段绝版的历史当中。失去了才会珍惜,绝版了才会去探求。到哪里去寻找这些绝版的历史遗迹?是那些已经泛黄的浩瀚的史书,还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考古发现?

中国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一批的史学著作产生,这些记述了大量珍贵历史的资料,使我们能够对祖先的生活有所了解。但是这部浩大的历史,却因记录的偶然、选择和种种禁忌和讹误,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悬疑和谜案。堂而皇之的正史典籍、坊间流传的稗官野史、众口承传的明鉴猜测、广泛传播的戏曲小说,彼此交错,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又一幅丰富生动而又扑朔迷离的历史画卷,但是又留下一个又一个疑问,因此,单纯依据传世文献无法解决绝版文化的发现,考古成为揭示“绝版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最近几年考古类节目或图书火爆,绝版文化神秘色彩所起的诱导因素占了很大比例。我很欣慰看到这种局面。“历史学的生命在于真实”。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重大考古发现和相关事件,如能记录在册,一定有它的文化价值。本书作者将这些尘湮的历史发掘出来,并呈现给广大读者,这份努力应该值得肯定。

文裁缝的这套丛书分为《绝版文明:废墟隐藏的古文明》、《绝版古国:神秘消失的古王国》、《绝版宝藏:寻找最后的宝藏》、《绝版王陵:探秘帝王的地宫》。这类题材的作品,多以“消失的”、“遗失的”开头,用“绝版”冠名,视野宏大,颇具文化色彩。

当然,如果作者的着眼点仅仅限于挖掘这些神秘性的故事,那么这套丛书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文裁缝这套书的优势在于、从读者感兴趣之处入手,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挖掘选题,但是并不是味的猎奇,他能够以严谨的态度,用考据的精神对这些历史现象予以专业解释,并不急于给读者下结论,而是留给渎者广泛的思考空间,避免了读者对于这些历史知识的沉溺。所以说,这套“绝版”的图书,并不是对同类书的终结,而是一个、“钩沉”的历史。它用一种探求的姿态来面对那些早已湮没的历史,这对于传播历史知识,普及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文裁缝编写这套“绝版文化”丛书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尽管作为一名年轻学者,文裁缝的文笔还略显生涩、对历史的认知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但是他能够遵循还原历史真相的原则,知识广博而不艰深卖弄,明白晓畅而不流于媚俗。我相信这套丛书能够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

王立群

2009.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版文明(废墟掩盖的古文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裁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9836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2-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9: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