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绍恩·谢克娴熟地创造出我们称之为文学史的那种神奇的结合。谢克德通过对特定作品所做的详细分析与阐释,从风格和主题上捕捉到令文本产生魅力的魔法。与此同时,通过生平概述、历史考察、社会文化与政治分析,他阐明了希伯来文学发展进程中作品创作所需要的同等重要的条件。用这种方式,谢克德探究并阐明了希伯来小说的审美特征与社会一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关系。他审视了终极交互文本:文学与人生的相互作用。
图书 | 现代希伯来小说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格尔绍恩·谢克娴熟地创造出我们称之为文学史的那种神奇的结合。谢克德通过对特定作品所做的详细分析与阐释,从风格和主题上捕捉到令文本产生魅力的魔法。与此同时,通过生平概述、历史考察、社会文化与政治分析,他阐明了希伯来文学发展进程中作品创作所需要的同等重要的条件。用这种方式,谢克德探究并阐明了希伯来小说的审美特征与社会一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关系。他审视了终极交互文本:文学与人生的相互作用。 内容推荐 《现代希伯来小说史》追溯了自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希伯来小说的起源与发展。这部凝注了作者20多年心血的著作,探讨了从欧洲到以色列建国后的四代希伯来语作家的创作,从塞弗里姆、佩雷茨、比阿里克,到阿格农、阿佩费尔德、卡蒙、奥兹、约书亚,再到格罗斯曼、沙莱夫、布鲁姆等。通过对具体文本的主题与风格进行详尽的分析,展示了希伯来文学传统的多样性。作者通过作家生平概述、历史考察、社会文化与政治分析,阐明了希伯来文学创作与产生这种创作的语境之间的关联,反应了希伯来文学和现实生活相互间的复杂影响。 同时,作者还传达出现代希伯来小说经典所具有的特征,证明其有资格进入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的舞台。同样重要的是,作者还提供了一些方法,以便学习研究其他文学传统的人借助这些方法来思考希伯来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实例,进而阐发希伯来文学传统的启迪力量。 目录 鸣谢 编者的话 1.“困难重重”的文学:现代希伯来文学的出现 2.门德勒·莫凯尔·塞弗里姆:公式化表述与希伯来社会现实主义的勃兴 3.希伯来文学的浪漫主义:宗教、神话与希伯来文学的西方化 4.希伯来文学现实主义:从新道路到地方色彩小说 5.心理现实主义和幻灭诗学:底层文学 6.类型与反类型:希望是否均将实现? 7.交汇点;抑或精神寓所?:施穆埃尔·约瑟夫·阿格农 8.建设与被重建:故乡艺术与第三次阿利亚 9.希伯来文学现代主义:犹太小说与国际背景 10.1940—1980年的文学现实主义:体裁转换,为民族叙事而斗争 11.政治危机与文学革命:新浪潮,1960—1980 12.90年代:没有梦想的一代 名词解释 文学报刊一览表 阅读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希伯来小说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以色列)格尔绍恩·谢克德 |
译者 | 钟志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579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6.4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