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延安四年(1942-1945)/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茅盾先生的爱女沈霞在延安时所写的日记,共10多万字,记录了这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在延安追求理想的热忱以及现实中遭遇挫折时感到困惑与苦闷的心路历程,是一位20世纪40年代的革命理想追求者的内心独白,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延安整风运动的过程,充分展示沈霞真实而丰富的心灵世界及革命经历,进而更全面完整地为了解茅盾这一革命家庭提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该书已被茅盾纪念馆收藏。

内容推荐

沈霞是茅盾先生之女,1921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5月,进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后进入延安大学学习。1942年12月10日,沈霞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奔赴东北,已经怀孕的沈霞毅然决然去人流,不幸感染,1945年8月20日抢救无效,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去世。

该书收录了留存于世的沈霞在延安时所写的日记的全部,共10多万字。这些日记记录了这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在延安追求理想的热忱以及现实中遭遇挫折时感到困惑与苦闷的心路历程,是一位20世纪40年代的革命理想追求者的内心独白,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延安整风运动的过程。从这些日记中,可以感受到沈霞在学习运动、整风运动、抢救运动以及大生产运动中涌动的内心世界,那种敏感的女孩心理以及处理恋爱、工作、学习等关系上的主次考虑,还有延安整风运动中思想上的那种激情、认真以及以后被事实所证明的疑虑。

该书的出版,为人们深入地了解沈霞真实而丰富的心灵世界及革命经历,进而更全面完整地了解茅盾这一革命家庭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目录

一个理想追求者的内心独自——读沈霞日记(代序)

整理说明

延安四年(1942-1945)

 一九四二年

 一九四三年

 一九四四年

 一九四五年

怀念姐姐沈霞——沈霜

试读章节

一月三日 晴

我要补记这一天的日记的。

今天晚饭我和他随便谈谈,不知怎么的说到了相信不相信的问题上去了。故然,他又肯定地对我说了不能相信我。我当时心中很难过,不过说是说不明白了,我要把日记给他看,那我才记了三天。然而他却竟然对我的日记表示不相信,我简直给他气伤心了,觉得自己为什么要记那日记呢?既然它没有一点价值,被自己最亲近的人表示不屑看,那么让它不存在吧!我冲到秘书房子,把日记撕了下来,撕成小块,自己想:“好吧!完蛋好了,我以后不再做这样的傻事情。”另外,也已经准备最坏的一着:“破裂”!反正,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压制自己是完全可以的,只要在必要的时候,什么不能做呢?!一个我平日这么相信的人,差不多已是全心灵寄托给他了,还对我表示不信任,而且是对我视为很神圣的日记加以蔑视,那么很好,难道我真不能非有“他”不行吗?不妨大家试试看!后来就故意对他表示冷淡,然而看着他苦恼的样子,我的坚持的勇气渐渐消失了。他从山坡上飞跑下去,以为我到杨家岭去了。向我请求原谅,而且给我解释着。倒不是他的话起了什么作用,而是别的……

在灯火上焚烧掉自己那几页日记,眼泪再也不能抑制它不流出来了。像开始那样,烧完上床睡觉,想把一切忘掉在梦里,只是他却坐到了枕旁……我无疑是完全爱他的,虽然他今晚对我这样冷淡,我仍是爱他的。以前我曾冰冷地割断了好些丝链,也深深地伤了好多人的心,但是现在我却不能了,因为,我爱他,我不再想“周旋”、“敷衍”,我不能看着他有一副不高兴的表情。

好像我现在是只为了他才存在的了,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也更重要的为了使他相信我,我做一个女孩子在这么短时间内所不敢做的事,我让他抚摸了我的身子。对于我所爱的东西我是不怕一切的,正像他所说的将来不都是属于他的话,虽然这句话并不是顶适用的,但至少在我心中已是这样准备了的。而且我相信他不会损害我的,因为他到底是爱我的。任何一个人对于自己所爱的人是不会也不忍使他毁伤的,因为这时彼此已不分了,这一个人的幸福也就是那一个的幸福啊!能自己毁坏自己的幸福吗?不能的。

也许从今以后,我们就会更相信了。假如现在他还不顶相信我,那么我还愿意重说那在我烧去的日记中的几句:我一定要赢得他的相信,用任何一切,一定要,也一定能……

到很晚他才走,弄得我很难过,心头上的难受稍稍解除了,但是却加上了生理上的不舒服,一夜没有睡,到天明白浪去帮厨时,我才睡了一会。

看见了他,有点说不出的滋味来,像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后来这种心思就消失了。在他面前怕什么呢?没有什么怕的,不是还准备着给他熟悉我的所有的一切吗?

一月五日 阴、雪

看到了小陈,说不出来的滋味。开头是高兴,后来是沉默,回到家里时,却近乎是带着忧郁的心情了。

她不能单独和我们在一起,因此,我们久积在心中的话也无法说了。我感觉到这样不自由太难受了,我甚至莫名其妙地恨起那个跟着她的同志来!只有趁着那个人走远一些的时候,我们彼此才能说一句话,而且有时还得用暗喻。小陈还是那样子,她对我说要跟我讲很多的话。说:“有苦说不出……”说:“到延安来是从来不敢梦想过的……”看着她,我的高兴渐渐消失了,彼此心不在焉地说着。如果世界上会有那么一对眼睛真能传尽想说的话的话,我愿意以我的青春来换取它,只求能有那么一个好的时光啊!  我们布置了明天的会见,总是心不死的,想争取一个单独会谈的机会。心中闷得很!

一月六日 晴

本来和小陈说好的,在大礼堂碰头,可是不知怎么的,她没有去。我整整在那里等了有三四个钟头,失望地回来了,心中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似的。要是没有他在旁边的话,我还不知道我会成一个什么样子。这两日过得太松懈了,自己觉得应该赶快收起心来。下午看了一些书,可是上午白过了。明天起应好好看书了,不管它小陈不小陈。现在心中倒觉得也并不一定是硬要与她谈话不可,我们不是已离得很远了吗?本来想把我和他的关系告诉她一部分,让她先知道我的身旁已有这么一个人,当然不告诉她现在的情况。可是等她不来,失望之余,简直有点恨她,不告诉她了,算是我的一种报复吧!他今日特别吸引我,我禁不住老看他,后来他大概是(被)我看得失掉了自己的平静,结果我要看书时,他却老和我闹。

房子里只有我们两人,全组的同志好像是故意似的一个个溜走了。接受着他的无数的吻,自己觉得简直是越来越离不开他了。天知道的事啊!

今晚他要求了我,可是我拒绝了,我不能那样做!如果他失掉了他的理智,那么让我保持着自己的冷静而且加强它!人常常是在感情冲动中做了最不应该做的事,多少人在那中间被毁坏了,可是我不,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能适当地压制自己、驾驭自己,那么在别的场合呢?

当然我是完全原谅他的,一个青年人,常常会有一些荒谬得连自己也不相信的想头,而且也常常想坚持去做。我不怪他,这的确是很难忍耐的。不过我总觉得他太少想了,在这事上,如果我不是深知他的个性本质的话,我是不是会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呢?完全可能的。我们彼此的爱并没有发展到顶点呢!

一月八日 晴

小陈走了,我不知道她看了我们,得了些什么感想回去。不过,我们总算赢得一个自由的下午,和老朋友们玩了一下。马寅对小陈那热情劲儿,叫我深深感觉到老朋友们到底是不同,即使是平时再冷淡,但到碰见时总是那么好。尤其小陈来了,好像又回到了夏天那光景去了,彼此间完全忘了我们已有形无形地离别了四个月了呢!她这几日情绪又不好了,我早就感觉到她是爱上了肖一。今日我对他说了,他自己也这样感觉着呢!看她烦恼的样子,自己总这样想,如果他爱了她,那她会多么快乐啊!一定会比我现在快乐些。爱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而且痛苦的成分还更多些。要是世界上没有男女之分,那会多么好!我想一定可以省掉许多烦恼,而且人中间的隔膜也许也可以减少些的!

P3-6

序言

这几日,“非典”在北京肆虐。天上似乎总是罩着久久不散的雾霭。说是雾,却非雾;说是晴,也非晴,太阳遮遮掩掩地露出来,它也仿佛被某种莫名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

生活仍在继续,但是一夜之间已与以往大大不同了。

生与死、勇敢与怯弱、高尚与卑微、果断与无能……人性的诸多美好与缺陷,都在这一时刻呈现出来。

对于生活其中的每个人来说,这些日子将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未来的人们回望今天,也许会说:那一年中国的春天叫“非典”;正像今天的我们在回望一个又一个遥远或不遥远的年份时,会用特定的词汇来勾画历史的某一个环节一样。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有人在每日记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像我们的前辈们当年一样。

日记就其本来意义来说,是最具个人色彩的一种文体——这里需要排除某些刻意写给世人阅读的日记。因为诸如此类的文字,看似个人化,其实早已串了味。那些为了迎合某一需要而写,或者被人为加工的日记里,很难看到记录者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它们的价值,无论是文本上的还是美学上的,显然是要大打折扣的——我所看重的是真正写给自己的日记。打开日记本,写下一行行文字,或是为了备忘,或是与内心交谈,把个人交往、行踪以及高兴、痛苦、愤怒诸多心绪均如实记下。这样的日记,无论简略或者详尽,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成为历史记录的组成部分,为人们认识记录者本人和历史提供大量真实细节。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将陆续选录不同时期各界人物的日记,借他们对个人经历和心灵行程的记录,来多侧面地呈现历史原状。

不同的性情、不同的身份会留下不同风格的日记,从而也展现出历史生活的不同侧面。我很高兴在大象出版社的支持下,能够出版一套自成体系的日记丛书。我希望经过不断的努力,能有更多有价值的日记加盟到这套丛书中。

一个新的开始。既是文化积累,也是历史积累。星星点点的积累,把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

在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谨以上面的文字作为“大象人物日记文丛”的总序。

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延安四年(1942-1945)/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52544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9
154
8
整理 钟桂松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