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作为运输工具以及军事武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了。但是,从飞机的发明到发展,却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期间,有困难,但飞机的式样却也随着日益翻新。为了让小朋友们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特编写此书。该书图文并茂,内容分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两大部分。
图书 | 飞机的发展历程/青少年百科知识博览 |
内容 | 编辑推荐 飞机,作为运输工具以及军事武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了。但是,从飞机的发明到发展,却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期间,有困难,但飞机的式样却也随着日益翻新。为了让小朋友们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特编写此书。该书图文并茂,内容分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两大部分。 内容推荐 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图书资料浩如烟海,学生既没必要,也不可能一览无余。然而,千百年来古代先哲积累的经典文化,令人智慧产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皆蕴含其中。学生需学习、掌握其中之精华,贡献于当代社会。然而,在烟海般的图书资料中,有些晦涩难懂,需高深的专业知识才能阅读,有些过于肤浅轻白,读后收益甚微。目前尚无一套较系统的、完整的、能够在轻松阅读中掌握大量古今中外各门各类知识的丛书。为此,我们试图以平易轻松的风格,分门别类地对古今中外各门各类的知识做一介绍,以使学生在轻松开卷的同时,侥有兴趣地学到知识。 本书为《青少年百科知识博览》系列丛书之一,介绍的是飞机的发展历史。 目录 民用飞机 航空先驱的贡献/3 飞机分类和构造/12 民航初创/19 民问飞行/27 航空黄金时代/36 旅客机的发展/39 喷气时代/46 支线与通用航空/54 中国航空/62 其他类型飞行/74 民航服务面面观/92 中国民航九十年/98 航空科研与展望/101 飞行器之最/122 另类飞行器/129 军用飞机 军事航空引言/134 各类军用飞机/138 一、战斗机/141 二、攻击机/168 三、轰炸机/179 四、军用运输机/199 五、海上(反潜攻舰)巡逻机/210 六、军用直升机/219 七、侦察机/230 八、雷达预警与电子作战飞机/233 九、无人驾驶军用飞机/235 机载武器和特设/239 一、航空机枪与机炮/239 二、航空炸弹/242 三、航空火箭弹/246 四、空对空导弹/248 五、空对地导弹/252 六、航空鱼雷/257 七、航空水雷/258 八、军用机的机载设备/258 试读章节 1783年6月4日,法国的蒙哥尔菲兄弟发明并放飞了世界上第一只直径10米的近代热气球。这一天,被视作航空历史之开端。但蒙氏兄弟的成功,要比中国五代时期用作军事信号的最原始的热气球“孔明灯”迟了一千多年。 同年9月19日上午9时许,蒙氏兄弟用另一只热气球载着一只公鸡、一只鹅和一只山羊,当着法皇和3万名观众的面,作了首次动物升空表演。历时8分钟,行程3200米。 11月21日下午,法国人路泽和达尔朗德乘坐一只直径14.95米,气囊容积2200立方米的热气球,在巴黎市波旁王朝皇妃行宫外,成功地升入空中,共飞行20分钟,行程1200米,升高1000余米。这是人类首次征服天空,实现了飞行器载人自由飞行!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氢气球,1783年12月1日,人类实现了乘坐氢气球升空飞行。与热气球相比,氢气球的制作成本高,也容易发生爆炸,但飞行前准备与空中操纵较为方便,因此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 气球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不能自主飞行,要受风的摆布。要实现可控飞行,人们研制出了飞艇。飞艇同样要注入浮升气体,但它拥有发动机和舵面,可以按人的意志来飞行。 1852年9月24日,法国人吉法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装有蒸汽机并采用软式气囊的飞艇。蒸汽机发出2.2千瓦的功率,用以驱动一副3叶螺旋桨。艇尾有一块三角形风帆,用子方向操纵。而橄榄形的气囊,则成为后来飞艇共同的外形特征。1884年的“法国号”飞艇已具有全向操纵能力,人类实现了自由飞行。 在我国清代末年,谢缵泰、余妮等人也曾设计过飞艇,但并未得到政府的重视。 在早期航空发展史上,飞艇曾一度独霸了天空。但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是硬式飞艇,它的气囊蒙皮已由金属薄板替代了涂胶的软性织物。硬式飞艇的友明人是德国的齐伯林伯爵。从1909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一共领导制造出百余艘飞艇来。 飞艇最早用于客运商业飞行,是在1907年。1929年,齐伯林伯爵号巨型飞艇曾载着16位旅客首次完成环球飞行。1936年,著名的德国巨型商业飞艇兴登堡号竣工,该艇直径40米,全长245米,其气囊下方吊舱内设有厨房、餐厅、舞厅与豪华卧房,可一次载客百余名作全天候洲际飞行。1937年5月6日,正当这一庞然大物飞临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克霍斯特准备降落时,一个偶然的疏忽使它不幸失火爆炸。“飞艇时代的辉煌”随着熊熊烈焰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这次空难不仅仅是烧死了36名乘客,也断送了飞艇作为民航飞行器的锦绣前程。飞艇从此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给更先进的飞机。 而飞机之发明,同样经历过一条充满了坎坷,时间长达60年的奋斗之路。不少航空先驱人物,如意大利的亨逊和马克辛、德国的西敏斯、法国的阿代尔和迪唐普尔、俄国的莫扎依斯基、美国的赫林和兰利以及英国的凯利等人,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飞机有的只停留在蓝图上,有的始终没有突破“跳跃飞行”的模式。他们虽然都因为只差“一小步”而无法摘到“飞机发明人”的桂冠,但他们对航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为探索飞行之奥秘,坚持五年进行滑翔试验的德国人李林达。他自制过多种滑翔机,先后滑翔2000余次,为后人研制飞机积累了有用的经验。1896年8月9日,他在一次例行的示范试飞中因失事而去世,临终前曾留下名言:“为飞行必须有人作出牺牲。” 长期以来,人们为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并没有白费。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时35分,在人类文明史上,爆发出一道钻石般的闪光——人类首次实现了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机持续性载人飞行! 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基蒂·霍克一座名为斩魔山的小土坡旁,一架看上去像是一堆纤细骨架搭起来的双翼飞机,由其制造者、自行车业主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两兄弟轮番驾驶试飞成功。世界公认的第一架飞机就这样诞生了。当天最成功的一次飞行长达59秒种,行程260米。一位摄影师作为见证人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一瞬间。一座航空史上不朽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这一度是荒凉而多风的沙地上。 这架称之为“飞行者一号”的飞机,翼展(飞机左右翼梢之间的总宽度)12.29米,机长(飞机总长度)6.43米,机翼面积47.4平方米,净重274千克。飞行员采用俯卧姿势驾驶飞机。升降舵前置于机头,并用一对滑橇作为起落架。一台12匹马力水冷活塞式发动机通过自行车链条驱动2副双叶木质螺旋桨,机翼则用亚麻布作为蒙皮。这便是第一代飞机的典型构造。 尽管飞机之诞生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但欧洲国家一批有识之士,已紧起直追,很快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飞机的发明人。1906年9月,作为欧洲大陆第一个驾机上天者、旅法巴西籍人丢蒙,率先实现了研制飞机的夙愿。他的处女作“14比斯号”无独有偶,也是将尾翼倒置在机头前端,正好和当今飞机的正常布局相反,成为后来所谓的“鸭式气动布局”。需要注意的是,丢蒙的飞机已拥有用蒙皮封闭的构架式机身,比莱特飞机前进了一小步。 同期著名的飞机设计师还有法国人法曼、瓦赞、布莱里昂和安特瓦奈特;奥匈帝国人陶伯和美国人寇蒂斯等等。他们每个人既是设计师,又是飞机的制造者和试飞员。因为当时的飞机相对而言较为简陋,不像现代飞机的设计须经成百上千名工程师长时间地共同努力乃至借助于电脑辅助才能完成;也不像现代飞机的制造须经成百上千家厂商通过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数以十万计乃至千万计个零部件的总合成;也不像现代飞机须经许多试飞人员进行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多科目反复验证才能通过鉴定交付使用。然而,这些人的工作是相当艰辛的。 在航空发展史上,古代中国也曾作出过许多举世公认的杰出贡献…… 中国是文明古国,为实现飞上蓝天的理想,先辈们发明了火箭、风筝、孔明灯(原始气球)、竹蜻蜓(原始直升机模型)、指北针(原始罗盘仪)和万向香炉(原始陀螺仪)等与飞行有关的器械,它们无不对当今飞行器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中国明朝有个叫“万户”的人,坐在木椅上,手执两把大扇子,令人点燃身后的47枝火箭,妄图飞上天去。但很可惜,这样的飞行试验显然不可能成功。相传著名工匠鲁班、大科学家张衡和学者墨子都分别制造过“可飞的”木鸟,这恐怕是最早的航模了。据说有的可以“三日不下”,“至一二百步外”。这在当时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两千年前的王莽时代,有人用鸟羽粘成翅膀,身背“机关”飞了“几百步”。这也许是国内关于滑翔飞机的最早记载了。进入晚清后,一些留洋学子开始接触国外先进科技,其中也有成功建树者,冯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经过苦心钻研,在充分汲取了飞机大师寇蒂斯的设计经验之后,终于研制成功被后人冠以“冯如一号”称号的中国人第一架飞机。9月21日,由冯如亲自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南郊一个叫伍·吉·典梓的农场中试飞,试飞基本成功,行程805米,飞行高度3~4.6米。“冯如一号”的升空,成为中华民族科技文明史上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1911年,他又进行了更完美的试飞。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1912年8月25日,冯如满怀报国之心携带自制的“冯如二号”飞机来广州燕塘为公众作飞行表演,不幸失速坠机身亡,死后被孙中山追认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是冯如开创了中国的现代航空事业。不久,又出现过谭根等数位早期的飞机研制者,中国人开始认识飞机,中国人开始关心航空。 P2-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飞机的发展历程/青少年百科知识博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江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未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7360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V271-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