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氧吧(大学生心理调适漫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与其他心理咨询案例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选取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常见心理困惑,不涉及严重心理障碍。人的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本书以心理困惑为主,也有一些大学生自我调适成功的经典案例,编排力戒重复,尽量全面,选取了大学生真实发生的适应、学习、交往、恋爱、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心理个案,大学生可以参照案例进行自我调适。

内容推荐

本书以真实案例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告诉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事,并试图告诉青年朋友怎样度过大学生活。在个案表述时,采用了“心灵缺氧者”、“心灵缺氧缘由”与“给心灵加氧”等部分,对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为了引导大学生朋友阅读,在每一章前面设立了导读,在每一节前面设立了哲理小故事。本书特别适合大学生、学生家长、高校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

目录

真实、真诚、真心的心灵互动——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惑随笔

导论掌握心理自助方法科学维护心理健康

1 适应篇——大学生的第一课

一、适应环境:主动面对

◆小故事:人生的圆圈

案例1.1 跳出樊笼的自由鸟

案例1.2 恋家的热泪

案例1.3 第一次面对大城市

案例1.4 小地方的孩子走出了孤独

案例1.5 刘姥姥走进大观园,见到“成功”人士不自然

二、群英荟萃:重新定位

◆小故事:把聪明放在“褡裢”的后面

案例1.6 寻找中学风风光光的自我

案例1.7 大学的自由与责任

案例1.8 希望一呼百应的男生

案例1.9 大学也想鹤立鸡群

案例1.10 家族最优秀的孩子的大学梦

2 学习篇——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一、学习动力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小故事:梦想与野心

案例2.1 60分万岁是谎言,学习知识才是真

案例2.2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

案例2.3 考研还是就业

案例2.4 寻找原动力

二、学好专业、找准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

◆小故事:生命中的鹅卵石

案例2.5 对专业无兴趣,也不能放弃

案例2.6 基础素质与专业知识孰重孰轻

案例2.7 工科女生的未来之路

三、学习方法管用就行

◆小故事:乞丐、石块和棍子

案例2.8 一门课不及格,还能成功吗

案例2.9 考前女友要约会怎么办

案例2.10 专心地学,放心地玩

案例2.11 四级没有过怎么办

案例2.12 学习与社会工作之间如何协调

四、学习焦虑是一把双刃剑

◆小故事:大而不全不如小而精

案例2.13 和同学“比”来的烦恼

案例2.14 越是想做好,越是难以做对

案例2.15 恋爱与学习能双丰收吗

案例2.16 第一次不及格

五、网络成瘾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小故事:起码先去买一张彩票

案例2.17 面对网络的诱惑,他刹住了车

案例2.18 电脑走进寝室之后

案例2.19 网络成瘾的同学,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3 交往篇——成功人生的助跑器

一、人际交往无定法

◆小故事:大象与啄木鸟

案例3.1 见到熟人何时才不再低着头

案例3.2 在大学,我张开了金口

案例3.3 干部竞选团,我几进几出

案例3.4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案例3.5 贫困生的七情六欲

二、寝室是我们共同的家

◆小故事:一只手鼓起来的掌声

案例3.6 将室友的内外衣混放之后

案例3.7 学生干部云集的寝室

案例3.8 “我也想在宿舍有自己的声音”

案例3.9 长时间没和室友说话了

案例3.10 室友丢钱,我最穷

案例3.11 室友的行为不顾及别人

三、异性交往是人生的必修课

◆小故事:不要轻易采纳别人的意见

案例3.12 朋友和男朋友能否兼顾

案例3.13 其实女生也想了解男生

案例3.14 男女生之问有纯洁的友谊吗

案例3.15 她有点想突破普通朋友的界限

四、家庭是心灵的避风港

◆小故事:谁说环境决定人生

案例3.16 我是父母的仲裁者与支柱

案例3.17 破碎的家,我如何承受

案例3.18 无颜见江东父老

4 爱情篇——人类的永恒话题

一、恋爱与否的徘徊

◆小故事:如何找到理想的伴侣

案例4.1 我如何面对成双成对的诱惑

案例4.2 友好班级的妹妹喜欢我

案例4.3 我该放弃异地的她吗

二、单恋的无奈

◆小故事:你怎么知道她不爱你

案例4.4 单恋者的情感困惑

案例4.5 一见倾心怎么办

案例4.6 暗恋“姐姐”,难容她人

案例4.7 我该不该表白

三、网恋的诱惑

◆小故事:从篱笆上的木牌谈起

案例4.8 网恋是不正常的恋爱吗

案例4.9 网恋真的“见光死”吗

案例4.10 陷入了网恋深渊怎么办

案例4.11 没有真爱的网恋

四、恋爱中的酸甜

◆小故事:爱情无须刻意去把握

案例4.12 大学的他与高中的他,我的彷徨

案例4.13 情侣应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

五、失恋的痛楚

◆小故事:爱在细节

案例4.14 喜欢我,为什么又拒绝我

案例4.15 分手后,我该如何选择

案例4.16 精心追求,两手空空

案例4.17 伤痛的心依旧在十字路口徘徊

案例4.18 为恋爱而恋爱,友谊难保

5 就业篇——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一、生涯规划与个人成长

◆小故事:一张纸折叠51次

案例5.1 上完大学去干什么

案例5.2 如何确定大学阶段的目标

案例5.3 大学应该如何过

二、生涯决策与职业发展

◆小故事:不磨刀就等于没有刀

案例5.4 我是否应该调专业

案例5.5 徘徊在考研与找工作之问

三、敢问路在何方——如何进入工作世界

◆小故事:只选一把椅子

案例5.6 就业前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案例5.7 我的职场风该吹向何方

案例5.8 如何应对雇主的提问

6发展篇——毕生的课题

一、积跬步成千里

◆小故事:生命不打草稿

案例6.1 普通的我如何迈向成功路

案例6.2 从未迈出半步怎么走向成功

案例6.3 在问题中感受真诚,快乐成长

案例6.4 从父母的护佑走向独立

二、快乐生活每一天

◆小故事:活在当下

案例6.5 战胜挫折,明天就是希望

案例6.6 自信心不足与好胜心太强的矛盾

案例6.7 自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三、感受成功,实现自我

◆小故事:不是不可能

案例6.8 迷失方向,成功离我越来越远

案例6.9 成长中的阵痛

案例6.10 被放飞的小鸟能飞多高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老师,您好!曾经在父母无限娇惯下成长起来的我已经进入大学一年了,可是我发现我越来越不能习惯大学生活,甚至讨厌大学生活,在大学里我懂得了一个词的真正含义,那就是“郁闷”。它不仅显示了大学生活的百无聊赖,也展现了大学生活的单调无味。许多人都说大学生活是三点一线,不是教室、寝室、食堂就是教室、寝室、网吧。似乎整个大学生活除了吃、睡就是看书或者上网,所以说我一直觉得大学生活是郁闷的。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无论是出去玩或者是上学,我都没有在外面住过,也从来没有独立过,无论我长多大,父母永远认为我依然是个孩子,所以不管我多成熟,他们依然会来管我,也就使得我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现在我离开了他们,独自来到大学,可是我却不知道我该如何面对这种生活。

大学里没人管没人约束,只要你不违反校规,不犯法,不挂科,那么你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干什么都不会被强力阻止,所以“颓废”成了现在我生活的代名词。我开始对大学失望了,我开始厌倦大学生活,我总是幻想自己充实的生活,也使我觉得生活变得毫无意义。

原来上中学时,老师们都在我们面前说上大学是多么地丰富,多么地精彩,多么地充实,多么地自由,使得我那时就有了对大学的向往,也正是这种向往,中学的繁重学习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烦恼,我做好了任何准备,开始想在大学里干一切我曾经想过的事,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到美丽的大学生活中去,可是我失望了,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讨厌大学。一开始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摆脱严父的训斥,慈母的唠叨,开始自己完全独立的生活(当然经济不在其列),我可以放纵自己,可以不断地按照自己想的去做,因为天高皇帝远,父母不能约束我了,我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是,正是因为这样毫无顾忌的放纵,我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我也觉得生活越来越无味。的确,生活平淡就很好,大风大浪并不是我这样的人所能承受得住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娇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如果我去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我可能会落魄不堪,可能会发疯。

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让我迷惑,我无法确定我生活在这个世界是为了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世界为什么会需要我这样一个人。可能我很悲观,甚至有点愤世嫉俗,不过我依然是在这个社会里面长大的,无论如何我都得去正确面对它,所以我会尽我的全力去迎接社会的。

P11-12

序言

当今的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竞争同在的世纪,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人类将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就人类自身发展来说,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健康心理将成为21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各界关注。

人们都说,上了大学就是进人了人类知识的殿堂、科学的殿堂。但是当莘莘学子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不同、自我定位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适应问题,都会经历或长或短的适应期。

在学习方面,虽然说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可是有的大学生到大学以后,失去了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大学生总想找回失去的“奶酪”,不喜欢所学习的专业;有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有的求胜心切,追求完美,过分焦虑和紧张;有的沉迷于网络,欲罢不能,荒废学业。

在人际交往方面,目前大学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是独生子女,有较多大学生是第一次住校过集体生活,一些大学生不懂得分享,不善于沟通,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发出大学难以找到知心朋友、大学同学没有中学同学好相处等感慨,一些同学倍感孤独。

在情感方面,大学生生理已经发育成熟,恋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但是多数大学生在中小学时男女生交往的经验较少,与在大学强烈地渴望和异性交往的愿望,形成大学生男女交往的突出矛盾;大学要不要恋爱?暗恋了怎么办?恋爱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和其他朋友的关系、和学习的关系、和社会工作的关系等?热恋中应怎样控制激情,避免婚前性行为?怎样对网恋进行判别?怎样调整失恋的心态?

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是许多大学生缺乏思考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大学生活中,人人都会受到一些琐碎的小事的煎熬,人人都充满对成功的渴望,人人都有心情“郁闷”的时候。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充满七色阳光,美好的生活也可能充满酸甜苦辣,人生的道路上也免不了坑坑洼洼,但只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用恰当的方式处理这些成长中的问题,我们的大学学业一定会成功,我们的人生也会是美好的。

为了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需要,为了与青年朋友们真诚地沟通、交流,我们把我们的真诚、体验、心得奉献出来,本书问世了。

本书与其他心理咨询案例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选取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常见心理困惑,不涉及严重心理障碍。人的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本书以心理困惑为主,也有一些大学生自我调适成功的经典案例,编排力戒重复,尽量全面,选取了大学生真实发生的适应、学习、交往、恋爱、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心理个案,大学生可以参照案例进行自我调适。

本书的编写体现了真实、真诚、真心的特点。

真实,指真实的案例。本书以真实案例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告诉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事,并试图告诉青年朋友怎样度过大学生活,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生活。

真诚,指真诚的沟通。本书的编写体例体现了老师和学生的真诚沟通,交心谈心。为了保证个案的完整性,在个案表述时,采用了“心灵缺氧者”、“心灵缺氧缘由”与“给心灵加氧”等部分,来访者“心灵缺氧缘由”注意了个案的典型性和心理困惑情节的连贯性,“给心灵加氧”对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与方法,专家点评单独放在个案的末尾。为了引导大学生朋友阅读,在每一章前面设立了导读,在每一节前面设立了哲理小故事。因此,本书特别适合大学生、学生家长、高校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

真心,指真心的帮助。本书是心理咨询老师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的案例积累,在编写时也希望能真心给予读者以帮助。本书希望读者在专家的分析指导与点评中,能找到自我调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书是实践基础上的升华,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合作的成果。

邱观建

2006年12月干武昌

后记

本书是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五”规划课题及武汉理工大学素质教育专项课题成果,是由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一线老师编写的。书中包含了他们心理咨询与辅导(包括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等)过程中,涉及大学生都会遇到的常见心理困惑部分,体现了老师们多年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书中的每个个案都是真实案例的改编,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从组织策划、确定编写大纲、组织人员编写、统稿到最后的出版,历时两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编写人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对过去十几年的咨询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争取把自己最经典的案例奉献给大家,虽然我们精雕细作,但仍没达到我们的期望。如果本书某个案例能够给读者一点点启示,我们也觉得有幸。

本书由邱观建教授等编著,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梁宇颂、吴先超、田军、高潮、孙灯勇、贾民伟、袁晓建、熊兵、刘莲芳、徐俊、盛湘鄂、雷五明、赵海信、曾令华、李倩、董雪晴。赵海信、曾令华、梁宇颂、吴先超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曾令华、吴先超、梁宇颂、孙灯勇、李倩参加了全书的统稿工作,最后由邱观建教授审阅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教材、书籍和研究成果,限于篇幅,在书中没有逐一注明,而是以参考文献的形式集中编排于书末。在此谨向这些成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田官贵书记和鹿丽萍副编审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不妥之处,敬请学术界前辈、同行和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 者

2006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氧吧(大学生心理调适漫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邱观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926115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