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经济50人论坛握手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群体经济学家,带领我们倾听中国经济发展脉搏,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持续发展机遇。
无论您是官员还是学者;无论您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潮流中,无论您是观察者、研究者还是实践者,您都能从这里获取最重要、最前沿、最权威的资讯、启示和智慧。
图书 | 中国--新的发展观/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走进中国经济50人论坛握手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群体经济学家,带领我们倾听中国经济发展脉搏,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持续发展机遇。 无论您是官员还是学者;无论您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潮流中,无论您是观察者、研究者还是实践者,您都能从这里获取最重要、最前沿、最权威的资讯、启示和智慧。 内容推荐 当前,全党开展了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经济实践发展的需求,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潮流,折射出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正确选择。 《中国:新的发展观》一书,以“以人为本”为引言,以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国外五个方面的统筹为基本内容,以“走向和谐社会”为结语。本书分析了过去10年我国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探索、成效和不足,并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功能;重视市场力量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搞好“统筹”与“平衡”。 目录 总序 自序 前言:以人为本 第一部分 统筹城乡发展 一、目标、阶段与战略 二、建设新农村与统筹城乡发展 三、分配制度与农民增收 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统筹区域发展 一、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建议 二、区域互动 三、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五、推进西部大开发 第三部分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一、健全社会保障的建议 二、教育发展的观察 三、卫生发展的见解 四、体育发展的思考 五、文化漫步的思绪 第四部分 统筹人与自然发展 一、资源及其管理 二、资源、生态、环境的经济学分析 三、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 四、论循环经济 五、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机制研究 六、质量理念的新拓展 第五部分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 二、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对外开放与政府职能转变 四、中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 五、知识产权保护 六、国内外金融的撞击与协调 展望:走向和谐社会 附录1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简介 附录2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名录 附录3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名录 附录4 作者研究成果简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新的发展观/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晓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7883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5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16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