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重组于1999年,是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的一个跨系科的学术研究机构。本书是复旦大学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研究的论文集结,其宗旨是以复旦大学相关研究人员为骨干,联合国内外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以来的欧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跨地域的对话。
图书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重组于1999年,是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的一个跨系科的学术研究机构。本书是复旦大学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研究的论文集结,其宗旨是以复旦大学相关研究人员为骨干,联合国内外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以来的欧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跨地域的对话。 目录 论文 重视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研究 伯恩施坦如何全面地否定与修正马克思主义——重读《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 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在贸易与收入分配问题上的论述- 继承与超越、解构与重建——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阐释 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 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 佩里·安德森:传统反思与理论重构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历程、理论特征及其意义 论布达佩斯学派的“需要”理论及其困境 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从《知识考古学》看福柯早期的意识形态理论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技术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技术理论的比较 依附论与拉美国际政治经济学 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 生存生态学:马克思生态学的“原码”思想 论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内在张力——兼论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 从马克思的冲突理论解读《塔纳珂》中的以色列 民族史 专题 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译文 什么是社会化?一个实践的社会主义纲领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 “异化劳动”概念 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 主要论文的英文目录及提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俞吾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0758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5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A8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4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