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通史(卷3秦汉卷普及图文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新鲜的被现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国史,以“人”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们在不同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这是一部开放的置于全球视野中的国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来叙述中国历史,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关联;这是一部感性的可全面触摸到的历史,在文字叙说过程中配上了五千余幅精美插图,直观展示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一部好看的能产生阅读快感的国史,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人耳目一新。本册为《秦汉卷》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这部《中国通史》,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知道原来历史这么有趣。既可以读到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可以当历史科学的教科书。可以说,本书是目前为止出版的通史当中最具可读性的版本。

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为了生动表现历史。本书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因此,本书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国通史。

目录

秦朝

千古一帝

 身世之谜

 登上王位

 扫灭六国

集权统治

 皇帝独裁

 设三公九卿,废封置县

 严酷秦法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北去匈奴

 南服百越

行暴政祸国殃民

 焚书坑儒

 求长生不老药

 阿房起,始皇亡

二世而亡

 胡亥登基

沙丘之谋/杀兄弟屠忠良

 揭竿而起

 李斯自食其果

 权臣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杀二世

秦朝的遗产

 秦长城

 秦陵兵马俑

西汉

楚汉争霸

 约法三章

 鸿门宴

 霸王别姬

汉初风云

 庶民皇帝刘邦

 汉承秦制

 狡兔死,走狗烹

巡游云梦诱杀韩信/打击老功臣萧何/英布造反

 立太子风波

四皓保太子/临终托命

 无为之治

采用黄老学说/萧规曹随

 吕后专权

文景之治

 周勃安刘

 汉文帝即位

 休养生息

露台惜费/虚心纳谏/为百姓祈福/减轻刑罚/以农为本

 七国之乱

晁错削藩/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雄风

 武帝政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相权/推恩令/兴办太学

 重农抑商

名田令和代田法/盐铁官营/置均输,行平准/推行“告缗令”

 抗击匈奴

飞将军李广/卫青收复河套/霍去病封狼居胥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武帝拓边

匈奴与东北汉四郡/南越内属/通西南夷

 司马迁著《史记》

 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好大喜功/征伐过度/巫蛊之祸

 后宫宠妃

昭宣中兴

 盐铁会议

 昭帝明辨诈书

 霍光大权在握

霍光另立新帝/盛极而衰的霍家

 宣帝承袭文景之政

减免租税/整顿吏治

 改善周边关系

呼韩邪单于来朝/昭君出塞/与羌族休战/设西域都护

 社会经济的发展

铁农具、牛耕的普遍使用/兴修水利/冶铁业、丝织业和商业

西汉衰亡

 王氏权倾朝野

命当大贵/五侯当朝

 赵飞燕姐妹误国

微行识“飞燕”/众矢之的的许皇后/飞燕争宠/成帝“温柔乡”中丧命

 王莽篡汉及改制

王莽篡汉/王莽改制/改革失败

东汉

刘秀起兵与东汉中兴

 刘秀复汉

兄弟起兵/昆阳之战/刘秀百骑定河北/托天命称帝/得陇望蜀,一统天下

 云台二十八将

知人善用的邓禹/谦逊将军冯异/淳厚长者铫期

 光武中兴

以柔治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防范宗室外戚/封禅泰山/儒学与谶纬/太子让位

 明章之治

明帝永平之政/严治宗室、外戚/马援之女明德皇后/王景治理黄河/豪强地主庄园

外戚、宦官专权

 窦氏临朝

窦太后听政/飞扬跋扈的窦宪/借宦官铲除窦氏/和帝宽缓为政

 邓后独揽大权

邓氏入宫/邓氏揽权/安帝除邓氏

 安帝之政

重用“有道”之人/正直之臣杨震

 阎氏专权

 顺帝时宦官得势

凭宦官之力登基/宦官十九侯/宦官涉政

 梁氏乱政

初露端倪/几经辗转的帝位/梁冀独霸朝政/借宦官铲除梁氏

边境各族和海外交往

 匈奴弱势

南匈奴与北匈奴/窦宪燕然山勒铭

 经营西域

班超投笔从戎/班勇再通西域

 羌人、鲜卑、高句丽及海外交往

羌人起义/与鲜卑、高句丽修好/海外交往

桓、灵时期的党锢之祸

 士大夫“清议”

 第一次党锢之祸

 桓帝后位三迁无子嗣

 承明门之变

 第二次党锢之祸

 腐败的政治

“十常侍”作恶/卖官鬻爵/建园铸钱

 灵帝牡丹花下死

乱世而亡

 黄巾起义

 何进之乱

 豪强纷起

董卓专权/献帝流离失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曹丕称帝

东汉文化

 唯物论、佛教和史学

博学奇儒王充/白马驮佛经/班氏兄妹撰《汉书》

 科技发明

杜诗发明水排/蔡伦造纸/多才之士张衡

 医学的发展

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

附录索引:

 秦汉文明历程表

 秦朝大事索引

 中国秦时期形势图

 西汉大事索引

 中国西汉时期形势图

 东汉大事索引

 中国东汉时期形势图

试读章节

秦朝

千古大帝 大一一统帝国 急政暴政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吞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一方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国都、地域广阔的国家。其疆域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

秦始皇即位后,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他还规定皇帝自称日“朕”。为了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他还取消了帝王死后臣子以其行为来定号的谥法制度。

秦始皇以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立起一套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管政事。太尉掌管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管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分别是掌管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郎中令、中尉、廷尉、奉常、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最终由皇帝裁决。在地方上,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废除诸侯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郡。郡置郡守、郡尉和监御史。郡下设县,县置县令(长)、县尉、县丞。县下设乡,乡下有亭、里等,共同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机构。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掌控,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秦始皇消灭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又对全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进行统一。在统一文字方面,秦始皇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为规范化文字,推行全国。文字的统一,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统一货币方面,他规定以原秦币为基础,分为二等,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并规定铜钱圆形方孔。货币的统一,给货物贸易带来了方便,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统一度量衡方面,他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颁布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度量衡的统一,也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车同轨”、“行同伦”政策,不仅方便了交通运输,更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得到了规范。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还颁布了严苛残酷的法律,对农民实行什伍编制。为了压制异端思想,秦始皇又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将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之外的文献典籍一律烧毁,并将对此不满的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方士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自以为功过三皇五帝,为了体现其至高无上与独尊,他征发七十多万人修建阿房宫,又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造骊山陵。频繁的劳役让民众苦不堪言,繁重的修造工程造成民众的大量伤亡,再加上严酷的刑罚、沉重的苛捐杂税,更使得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在宦官赵高和李斯的合谋下登上皇帝位,即为秦二世。秦二世时政治更加黑暗,刑罚更为苛刻,使得秦王朝的灭亡加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首先领导农民起义,此后各地起义军不断涌现,并以刘邦和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最为强大。各地起义军群起,使得秦二世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赵高害怕秦二世罪责自己,于是先下手把秦二世杀了。秦二世被弑后,宦官赵高又立子婴为王。不久,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咸阳,子婴投降,至此秦王朝灭亡。

秦朝的横征暴敛,导致其速亡。秦亡后,反秦大军中又出现了分裂。项羽与刘邦间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楚汉之争,最终汉胜楚败,分裂的局面又走向统一。

P2-3

序言

季羡林先生为本书题词曰:“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这是一套人人可读的、全面展现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历程的全新版中国通史。本书可以当做中国大历史、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集,甚至中国文化史来读。全书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连绵不断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说到历史,就要回到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想想这个巨大的我们直观无法看到全貌的地球,在宇宙中小得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它的生成已有50亿年,它上面近五千年来发生的历史,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现实。当我们知道我们今天面临的一切都与历史上重大的变化有关时,阅读历史就形成了一种随时会有收获的乐趣。民族的源流、文明的交流、帝国的更迭、宗教的传播、人类的命运、福祸的演变,乃至整个人类的前途,无不与历史有关。而我们要从现实看清历史,就要用全球的视野——全球史观来阐释历史。本书即以准确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在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

中国文明,卓尔不群、屹立东方,与西方文明交相辉映,本书通过两种文明的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同时也了解了世界。

现在推出这样一部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从现实需要上看,还是就历史发展上看,都是恰当其时。就现实需要上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巨变时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复兴的大业,中国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兴盛、中衰、复兴的奥秘,古往今来,日新又新的故事,都必将启示今人的前进。读史可以让我们登高望远,回顾与前瞻,从全部的中国史可以看出它指向的光明道路,尽管仍然曲折,但能给人以宽宏的心胸和广阔的眼界,增加历史的责任感和信心。从中国历史学发展上看,近百年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近三十年对旧文献的新发现、新认识、新的大历史观的包容和重组,众多普通读者的对大家都能看懂并能引起兴趣的通史的需要,这都促成了我们这套书的出版。

这部通史有4个特点:

1.以严谨科学的学术成果为坚实基础而以讲说故事的方式细说历史。从中华民族的形成之时、发祥之地开始直至进入到近代社会的清朝结束。一部五千年历史化作现代的、生动的表述,带领着读者进入历史的隧道——不,这是历久弥新的辉煌的殿堂。娓娓道来的讲析,使尘封的历史焕发了神采。鲜活的历史化作了真实的故事,历史潜伏其中的规律与真相昭然若揭。摆脱了抽象的术语,赋予历史以激动人心的魅力,让读者兴趣盎然,充满生机。

2.立足现实观察历史,揭示其深邃的智慧。历史的功能在于据往以知来,预知未来是最大的智慧,而这种大智慧就寓于历史之中。西方史学家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世界在迅速缩小,未来充满了挑战,要瞻望未来,历史的智慧就越来越重要。本书在每一卷中都有时代水平的历史观和历史智慧的总结。这是一部“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的“足以供社会之需”的历史书。回顾中国的过去,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具有宽宏气质,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尽管经历过太多的忧患、坎坷与灾难,但每次都能够汲取历史智慧,重新崛起,焕发。

3.这是一部历史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大历史,完全不同于过去通史比较单一的朝代更迭的政经内容。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政治文明、经济成就、礼乐文明、军事智慧,以及汉字、中医药、艺术、四大发明等科技文明。阅读本书,犹如参观最新展陈、最全内容和最详实讲解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4.这是一部让人得到审美快乐的历史书。大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必资图画。”本书创造了一个紧密配合文字的图史体系,如人物图史、文物图史、军事图史、艺术图史、科技图史、服饰图史等。以前所未有的经典、精美、丰富的图片,展现了动人心魄而又赏心悦目的直观的历史,让历史充满美感,是我们的大胆尝试。

殚精竭虑,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通史(卷3秦汉卷普及图文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伯钦//李肇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94888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5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22: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