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对中国文学现代化演进过程的宏观把握为中心线索,将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结合起来,既大体描述出60年间文学主潮演进的大体过程与风貌,又对其阶段性主要特征、得失影响作出较为科学的概括论述。另外,该书还从60年间的大量文学创作现象入手进行综合梳理,就题材与主题的演进探讨文学与社会生活、政治潮流、人文环境、文学承续联系等方面的关系,并试图总结一些经验与教训,为文学的现实发展提供某些借鉴;与创作关系不大的文学论争、意识形态运动等不专门涉及;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的原则,试图在对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掌握、研究中得出富有研究者个性的结论。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五四:人的文学(1917-1927)

 第一章 五四社会改造思潮与人的文学

 第二章 “自我表现”

 第三章 个性解放

 第四章 人生探索

 第五章 “非战文学”

 第六章 “乡土文学”

 第七章 反帝主题的初步形成

 第八章 历史与现实之间

 第九章 “光赤式的阱”——革命加恋爱

 第十章 个性解放主题的淡化

第二编 文学与革命(1928-1937)

 第一章 文学与革命

 第二章 反封建主题的深化

 第三章 从“短裤党”现象到“子夜”现象

 第四章 “咆哮了的土地”

 第五章 “十字街头”的徘徊与抉择

 第六章 灰色的人生与变形的灵魂

 第七章 都市的五光十色

 第八章 远离尘嚣并非净土

 第九章 反帝抗日文学的兴起

 第十章 时代的激情与个人的梦幻

 第十一章 叛逆的与隐逸的

 第十二章 “大众化”与“化大众”

第三编 战争与文学(1937-1949,国统区)

 第一章 抗战文学的兴起

 第二章 历史、个人与道德自救

 第三章 人性的审视

 第四章 怀乡主题

 第五章 “精神奴役的创伤”

 第六章 浪漫传奇的现代包装

 第七章 民族形式问题

 第八章 现实讽刺与政治讽刺

第四编 延安文学(1937-1949)

 第一章 文艺整风

 第二章 启蒙与被启蒙

 第三章 题材取向(上)

 第四章 题材取向(下)

 第五章 自我忏悔后的文学主题

 第六章 现代化和民族化

第五编 英雄主义的高扬与人的迷惘(1949-1966)

 第一章 历史与主体之间

 第二章 “人”和“自我”的失落

 第三章 颂歌与战歌的神谕

 第四章 典型与英雄的寻觅

 第五章 乡土文学的转型

 第六章 “干预生活”的悲哀

 第七章 逃避现实之路

 第八章 “曲笔”的悲剧

 第九章 散文的窘态

 第十章 政治一体化时代的文学批评

第六编 “文化大革命”文学(1966-1976)

 第一章 政治灾难与文学灾难

 第二章 大众文学的极致

 第三章 斗争的模式化

 第四章 以太阳为中心的符号系统

 第五章 诗意的疯狂

 第六章 实在与虚妄——人与神

 第七章 文学的新发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志英//邹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1142
开本 32开
页数 1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76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4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1
146
6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