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伦理文化丰富多采、源远流长,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却是19世纪末以来的事。

本文拟从文化史、学术史、伦理学史多角度,对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其对中国近现代伦理学建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轨迹、学术变迁历程做一系统考察,以便厘清西方伦理学在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及所处的地位,把这一课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发展的脉络,对21世纪民族文化多元化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提供有意的借鉴。

内容推荐

中国伦理文化丰富多采、源远流长,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却是19世纪末以来的事。与西方伦理学的内在生成不同,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主要受西方伦理学的影响。无论是从学科体系和方法,还是从伦理观念的变革来考察,西方伦理学的传播对中国伦理学建构的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深入而科学地总结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和中国伦理学建构的实绩,不仅是研究中国伦理学史的内在需要,而且对于新世纪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新体系,促进中华民族伦理文化的全面复兴,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拟从文化史、学术史、伦理学史多角度,对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其对中国近现代伦理学建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轨迹、学术变迁历程做一系统考察,以便厘清西方伦理学在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及所处的地位,把这一课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发展的脉络,对21世纪民族文化多元化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提供有意的借鉴。全文共分六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导论):关于西方伦理学。本章是对西方伦理学学术内涵,其形成、发展、流派、研究方法及特征的概要介绍,尤其是对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伦理学思想、流派作重点介绍,以期对后几章的论述作理论上的铺垫和准备。

第二章:中国与西方伦理学的早期接触。通过对“早期启蒙”:传播的前奏、时代转折:传播的历史动因以及西学东渐:传播的文化载体三部分内容的考察,来说明西方伦理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探讨明清耶稣会士的译著以及戊戌维新前西方伦理观念的输入,这些都为此后西方伦理学的传播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客观上成为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先导。

第三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全面起动。本章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述:1.西方伦理学输入中国之开端——严复及其《天演论》。论述严复及其《天演论》传播西方伦理学的开拓作用和启蒙意义。2.对传播内容与成果的考察。通过宏观的考察和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全面了解此期西方伦理学传播的状况。3.传播的主要特点。通过对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途径的考察,掌握这一时期西方伦理学传播的总体特点。4.对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代表人物进行个案分析。

第四章:五四运动后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繁荣和推进。主要是对这一时期传播背景、传播队伍、传播途径以及繁荣推进中取得的成果的分析、考察。考察传播队伍的组成特点和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对西方伦理学著作及学说系统地输入、中西伦理学的会通以及邀请杜威和罗素来华讲学、《哲学评论》的创刊、“西洋名著编译会”的出现、西方伦理学原著的翻译与出版、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等等。

第五章:西方伦理学与中国伦理学的建构。在西方伦理学的影响下,中国人逐渐走上了自我建构伦理学的道路。从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运用西方伦理学观点和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努力,到以日本伦理教科书为蓝本,编辑出版新式伦理教科书,再到大量伦理学著作及论文的出版和发表,在国人的努力下,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无论是对伦理学基本问题与方法的探讨,还是对伦理学体系的建构,亦或是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建设等问题的研究都更为自觉、更为清晰,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学者和有代表性的伦理学著作,使伦理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结语部分探讨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启示,力求对全文有一较客观的总结与提升。西方伦理学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尤其是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建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回溯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历程,总结中国伦理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对古今中外的伦理文化遗产给予批判地总结和科学地继承,才能真正创造出一种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性的社会主义新伦理。这是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及中国近代伦理学建构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目录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概况

 三、研究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1949年以前的文献资料

(二)解放以后的文献资料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导论:关于西方伦理学

 一、对西方伦理学理论内涵的考察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二)西方伦理学研究范围和理论内涵

 二、西方伦理学发展概况

(一)古希腊罗马伦理学

(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

(三)近代西方伦理学

(四)现代西方伦理学

第二章 中国与西方伦理学的早期接触

 一、西方伦理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早期启蒙”:传播的前奏

(二)时代转折:传播的历史动因

(三)西学东渐:传播的文化载体

 二、明清耶稣会士的译著

 三、戊戌维新前西方伦理观念的输入

第三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全面起动

 一、严复传介西方伦理学说的启蒙作用

(一)对西方进化论伦理学的介绍

(二)对西方自由平等伦理观的介绍

(三)对“开明自营”、“背苦趋乐”伦理观的介绍

 二、对传播内容与成果的考察

 三、传播的主要特点

 四、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的贡献

(一)梁启超与西方伦理学

(二)王国维传介西方伦理学的努力

(三)蔡元培对西方伦理学的译介

第四章 五四运动后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繁荣和推进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伦理学传播高潮的出现

 二、对传播内容与取得成果的分析

 三、传播途径及特点

第五章 西方伦理学与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

 一、用西方伦理学方法整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努力

(一)梁启超的努力

(二)王国维的努力

(三)蔡元培的努力

 二、伦理教科书的编写

(一)刘师培与《伦理教科书》

(二)蔡元培与《中学修身教科书》

 三、论文及著作:中国学者建构近代伦理学的学术努力

(一)大量研究论文的发表

(二)伦理学著作的撰写

 四、中国近代伦理学建设实绩

(一)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二)关于伦理学体系和方法的探讨

 结语

 一、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积极作用

 二、西方伦理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启示

主要参考与征引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0030163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06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1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