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集中全市最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全力打造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精品力作,力求全方位地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全书从理论的高度、宏观的视角,探索、总结30年来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显著成就、基本经验。
图书 | 经济奇迹的解读/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集中全市最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全力打造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精品力作,力求全方位地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全书从理论的高度、宏观的视角,探索、总结30年来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显著成就、基本经验。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 短缺经济时代的终结 (一)“文革”落幕:短缺经济时代的“墓志铭” (二)拨乱反正:短缺经济时代的转折点 (三)光鲜数字:短缺经济时代的终结 二 解放思想:经济奇迹的思想引擎 (一)解放思想:“伟大转折”的起始点 (二)解放思想与经济奇迹的因果历程 (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 三 改革开放:经济奇迹的平衡两翼 (一)经济重心:历史使命的根本转型 (二)改革开放:政党先进性与群众首创精神的历史合力 (三)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带开放:经济奇迹的平行两翼 (四)渐进式:一种梯度发展战略 四 市场经济:经济奇迹的体制基础 (一)改革主线:从计划到市场 (二)微观体制: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中观体制:富有效率的市场制度 (四)宏观体制:活而不乱的调控制度 (五)分配体制:动力强劲的分配制度 (六)保障体制:和谐稳定的保障制度 五 党的领导:经济奇迹的导航灯塔 (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问题的命脉 (二)有效管理: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政府 (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经济奇迹的政治模式 (四)党的建设:中国现代化的永恒命题 六 科学发展:经济奇迹的未来航道 (一)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追求可持续:人和自然的和谐 (三)统筹协调:实现发展的均衡 (四)社会建设:增强民生福利和社会公平 (五)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政府、企业和人民的参与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济奇迹的解读/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桑玉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820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5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5 |
宽 | 173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