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石油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2008年,黑色的石油让全世界充满了黑色的幽默。油价像过山车似的飞旋,不仅快速洗劫了无数的财富,也彻底埋葬了狂吹油价的一班"理论大师"的威名,随之陪葬的还有那一本本所谓的石油专著!

当然,黑色的天空中也有希望。眼前的《石油真相》这本书必将照亮人们惶恐无助的眼睛。

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关于石油真相的新经典。

在本书中,您可以看到石油老祖宗托拉斯的强悍、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石油功业,安然公司倒塌的真正秘密,华尔街的疯狂赌博,世界各地的枪炮声和新老帝国的狼子野心……一切都围绕着石油的前世今生,围绕着世人对它的无数解读和复杂的感情,书中内容之详实、见解之精辟、作者阅历之广泛,令人难以忘怀。

内容推荐

“全世界找到的石油将超出未来几百年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句话是否让您如梦方醒?——您开始接近石油真相的本质了。

2008年7月11日,世界石油价格到达最高水平——每桶147.27美元。就在这一天,本书作者童媛春在湖南卫视访谈中,公开宣布油价必然下跌的若干理由。但是没有人相信!

世界石油专家、恩道尔先生随后公开力挺童媛春的观点。应者还是寥寥无几!

而不到5个月,今天的油价已经在每桶50美元以下徘徊了!

恩道尔曾出版过一本《石油战争》,介绍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石油历史。

但是,您若想要知道当今乱世之石油真相,请让童媛春为您细细品读1

2008年,黑色的石油让全世界充满了黑色的幽默。油价像过山车似的飞旋,不仅快速洗劫了无数的财富,更彻底埋葬了狂吹油价只升不降的一班“理论大师”们的威名!

当然,在黑色的阴霾中也有希望。眼前的《石油真相》必将照亮人们惶恐无助的眼睛。

这是一本划时代的揭示石油真相的新经典。

作者童媛春,曾就职于资本主义世界最疯狂的一家石油公司总部,并曾任该公司首位驻华首席代表。作为从业近20年的职业“油号子”,他深知黑色的石油背后掩藏着太多的玄机和利益。当他用中国人的思维方法独创“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分析石油迷局时,黑色的液体立刻变的不再神秘。

石油涨到历史最高价的那一天,2008年7月11日,他挑战美国高盛公司等著名国际机构关于“油价将高过WTI每桶200美元”的预言,在公众媒体上明示油价必然下跌的若干理由。之后油价暴跌的黑色曲线记录了他的胜利。

世界上关于油价的9种论调,他逐一检阅和批驳;

油价的真实含义,他仔细为我们解答;

油价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他来为我们探析;

油价起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用臆测,他用事实来为我们解释;

全球石油寡头的力量对比和发展格局,他以近20年的亲身阅历为我们揭示;

石油的本质是什么?黑色的石油背后有多少真实的谎言?他以过来人的口气为我们亲述;

“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这是认识以上问题的创新资源评价认知工具,他为我们讲清用法;

新三国演义的混战,新兴国家背了多少黑锅,他以理性的态度和强大的论述来伸张正义;

正在崛起的中国的石油资源战略和作为,他作为有实战经验的政策“外脑”积极建言献策;

他明确指明石油为什么被国际炒家选为金融套利的介质;

他彻底揭秘了对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金融炒作套利构成了当前金融海啸的一大震源。

在本书中,您可以看到石油老祖宗垄断的强悍和最终的下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石油功业,安然公司倒闭的真正秘密,美英占领伊拉克的真实目的,当今世界各地为石油轰鸣的枪炮声和帝国们争夺石油资源利益的狼子野心……一切都围绕着石油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围绕着世人对它的永续疑惑和复杂感情,书中内容之详实、见解之精辟、作者阅历之广博,令人难以忘怀。

本书中洋溢的一水儿京腔让您细细读来如同卧听评书,轻松滋润。

童媛春笔名清华顽童,生长在北京,受教育在清华大学,职业培训于美国华尔街,从业于国际能源跨国企业,创业与世界五百强能源公司为伙伴。

阅历极其丰富的他还被石油界朋友们称为“油号子”。  您就瞧好吧!

目录

第一章 石油价格玩蹦极,百家争鸣话不休/1

 第一节 产能顶峰论/3

 第二节 库存平衡论/5

 第三节 新兴国家需求论/7

 第四节 油价阴谋论/11

 第五节 热钱炒作论/15

 第六节 资源国家捂盘论/16

 第七节 文明冲突论/18

 第八节 美元币值决定论/23

 第九节 气候因素论/25

第二章 油价真相/27

 第一节 “油价”是什么?/29

 第二节 油价涨跌知多少?/31

第三章 价格大博弈中的世界石油巨头/37

 第一节 传统石油业的老祖宗——美国标准石油公司/39

 第二节 石油产业寡头的今生/41

一、重组风劲吹——欧美大型石油公司/41

二、俄罗斯的石油工业版图/46

三、石油资源国有化造就“新七姐妹”石油公司/49

四、亚洲/54

五、中东及非洲/58

 第三节 安然之恙——传统石油工业探寻新出路的失败实践与思考/61

一、安然作市——游说美政府放开天然气市场/61

二、安然初生——开始经济运营新模式的实践/62

三、安然变脸——深陷金融贸易操作难以自拔/67

四、安然有恙——产业与金融脱节导致严重后果/70

五、安然启示——石油产业如何创新未来发展方向/73

第四章 石油概念正本清源/75

 第一节 石油储量的概念认知/77

一、石油储量的定义域/77

二、储量也有泡沫/79

 第二节 石油属性的三个层次/81

 第三节 石油炼制能力三个层面的解析——对石油战略储备的认知/87

第五章 创新石油资源认知评价工具/91

 第一节 铸造时代宇宙锋——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93

一、石油资源六元素之一——资源元素/94

二、石油资源六元素之二——生产加工元素/94

三、石油资源六元素之三——服务元素/95

四、立足“三元素”着眼“六元素”/96

五、石油资源六元素之四——商贸元素/97

六、石油资源六元素之五——物流元素/98

七、石油资源六元素之六——金融元素/98

 第二节 应用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解读油价乱象/99

一、资源元素:撬动世界的万源之本/10l

二、生产加工元素:石油价值实现的次基础环节/109

三、服务元素:石油价值达到现金实现的保证/llO

四、商贸元素:套利的冲动来源/112

五、物流元素:实现价值的通道/113

六、金融元素:套利博弈价值皇冠上的宝石/120

 第三节 全球化全史化地分析石油价格涨跌趋势/128

一、新一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运动的杠杆、支点和力矩/128

二、金融透支也要补偿/135

三、下一步将透支什么?/137

第六章 油价起伏的真正原因/141

 第一节 为什么石油成为金融套利的介质/143

 第二节 石油与美元的游戏/145

 第三节 石油与国际金融投机/147

一、油价背离供需基本面/147

二、高油价的受益者/149

三、高油价的牺牲者/150

四、金融多空博弈推高油价/156

五、石油江湖乌龙术/157

 第四节 恰逢其时顽童戳破高油价泡沫/157

一、预测油价下跌的依据/158

二、如何看待油价走势/159

三、油价狂涨跌,生活将不同/160

第七章 世界石油资源新三国演义/163

一、资源时代新三国论/165

二、石油就是战争提款机中流出的通货/165

三、战争提款机来钱多么容易/166

第八章 新兴国家沉重的“推高油价”的黑锅/171

一、新兴国家应当背“推高油价”黑锅吗?/173

二、新兴国家背不起“推高油价”的黑锅/178

三、产业列车——新兴国家不得不背负的黑锅/179

四、长此以往企将不企,国将何国?/182

五、新兴国家不应当背负“推高油价”的黑锅/185

第九章 油价到底谁说了算?/191

 第一节 凭什么你有石油定价权?/193

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所代表的资源供应国有定价权吗?/19

二、产业集中度会带来定价权吗?/195

三、有钱就能有定价权吗?/197

 第二节 超级经济SuperEconomy体系下石油定价权的支撑/197

一、金融信用体制支持美元为计价货币/197

二、支付结算体制/198

三、计价计量体制/198

四、质量管理体制/200

五、国际法律保护下的文化导向机制/200

六、实力号角与武器/208

 第三节 武力打出实力/208

一、伊拉克最终被占领的真正原因/208

二、石油浇在火药桶上——格鲁吉亚冲突缘出石油/213

第十章 世界石油资源革命中的中国作为/225

 第一节 高油价下中国的尴尬处境/227

一、脱不开的石油干系/227

二、油价波动下难独善其身/228

三、石油价格波动“中国威胁论”再起/229

 第二节 宏展中国作为/230

一、勇参博弈——石油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231

二、首倡世界金融监管机构/233

三、创新资源支付结算体系/234

四、创新石油计价机制/235

五、加强国际非主权资源的整合力/236

六、建设中国特色的战略储备/237

七、要及时审视wro的价值/239

后记/241

附文 世界石油价格变动历史回顾/243

附表一 2007年世界各国石油探明储量/253

附表二 2007年世界各国石油产量/255

附表三 2007年世界各国石油消费量/257

试读章节

第三节 新兴国家需求论

在各种解释油价的声音中,最为强劲的一种观点即所谓盯紧供求关系的基本面,石油供需不平衡造成了油价涨跌。有专家认为,目前供求之间的平衡十分脆弱是高油价的第一大诱因。国际能源署(IEA)及其代表的美国等西方资源需求国家尤其支持这一观点。

这一派观点一直认为,世界经济呈现复苏和发展的势头,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旺盛,对油价造成新的压力。

国际能源署(IEA)2007年10月份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量为8780万桶/天,同比增加210万桶/天,增长2.5%。其中,亚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最快,增量为84万桶/天,占全球需求增量的40%.中东地区石油需求增长紧随其后,增量为38.5万桶/天,而其他地区增量相对较小。

欧佩克在2007年12月份石油月报中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量为8706万桶/天,同比增加132万桶/天,增长1.5%。

而美国能源信息署2007年12月份短期能源展望月报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量为8716万桶/天,同比增加138万桶,增长率为1.6%。其中,石油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发展中经济体,非OECD(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国家和地区日均石油需求增量为120万桶,占全球需求增量的近9成,而OECD国家石油需求增量占比1成多。从国别来看,中国石油需求增量占32%,美国增量占17%,两国需求增量占到全球增量的接近一半。

尽管三大机构的预测数据不尽一致,但是均认为2008年国际石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趋势,其增量仍将超出过去10年平均水平。

欧佩克更有报告称,到2020年原油需求增量预计在每日2900万桶至3800万桶之间,到2030年全球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03亿桶,2007年全球原油日产量仅为8700万桶左右。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的2030年世界石油的日需求量将增至1.385亿桶。世界石油供应量能否满足需求的增加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这意味着欧佩克成员国在上游投资需要方面面临着逾3000亿美元的不确定性。”报告还警告称,除非增加对柴油类项目的投资,否则中质馏分油供需缺口可能加大。“缺口扩大可能令柴油价差涨向升_水,也会对油品和原油直接价格产生影响。”对于欧佩克提交的报告,IMF强调尽管欧盟正在大力提高能效,并促进能源供应多元化,以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但根据欧盟的预测,到2030年,欧盟的原油进口量仍会高于目前的水平。

虽然沙特表示可尽其所能增加生产,但欧佩克的增产能力已明显下降,从2001年的640万桶降至2004年的不足200万桶。俄罗斯和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也无力再增加产量。正因如此,油价回落时,供应短缺的担忧仍笼罩在人们心头。

法国巴黎银行驻伦敦的分析师表示:“全球原油需求远远超过了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而这部分差额却没能够被欧佩克所补足。原油消费国必定还会给欧佩克施加增产压力,但从短期来看,我们还无法期望其日产量能再次增加50万桶以上。”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CEO克里斯托夫·德马尔热里也支持这一观点,“目前原油价格高涨的主要原因是其产量不足,而非欧佩克声称的投机因素在推动油价上涨。”

专家们认为,全球原油储备总量充足,但产量不足。随着开采和生产成本上升,原油提炼跟不上需求。众多容易开采的油矿基本已被吸干,油田开采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这造成了石油开采业投资的严重“赤字”。炼油厂的设备利用率已接近饱和,目前美国和欧洲国家还没有兴建新炼油厂的计划,而为了降低成本,各国对轻质原油和含硫少的原油需求量却日益增加。全球原油精炼厂遇到产能瓶颈,大量原油存货通过精炼商进一步被加工,精炼商也已经从中得到了高额利润。世界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目前都有大量精制石油产品存货,但如此之多的存货,仍不足以降低原油价格,主要原因是欧佩克成员国所生产的原油类型趋向于重质原油,同时硫磺含量等级也十分复杂,导致成本增加。另外,全球市场对柴油机燃料和低硫汽油标准的要求十分苛刻也是原因之一。能源顾问公司Purvin&Gertz驻新加坡石油分析员森姆认为,由于全球石油需求仍然强劲,市场也很关注供应量。事实上,现在的原油供应量还可以满足需求。沙特阿拉伯可以供应重质原油,但全球并没有足够的精炼设备进行提炼(图1一3)。

不仅国际上的所谓能源专家,包括国内的著名石油专家们也一致认为,随着世界工业格局的转变,中国和印度等国存在相应的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对石油的需求有大量的增加,各方纷纷高度关注中、印等新兴国家能源消耗量显著增加的现象。并以此为依据认为中国和印度的需求推高了油价。然而这更是成为一部分人用来解读石油高价的理由。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至2030年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量的增幅将占世界总需求量增长量的74%。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与美国旗鼓相当,20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石油消费国,2030年全世界一半的能源需求来自亚洲,印度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成为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美国石油进口以2%的速度持续发展,而中国在1993年由石油净出口国已发展成为目前的世界第3大进口国。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00年至2006年的7年间,全球新增石油需求,中国占了31%,整个北美占了20%。国际上新兴国家发展前赴后继,中国作为一个消费加工大国,其发殿速度更是惊人。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的GDP翻了4番,能源消耗翻了两番。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显示出一个新工业化国家的特征,能源消耗的速度赶上并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本来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能源消耗超级大国,美国靠着同国际能源署(IEA)成员国的合作和同沙特阿拉伯的特殊关系控制着国际油价。现在突然出现一个中国,其未来的能消耗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美国,国际市场上把这些不确定因素打入了新的价格。此外,中国、印度等国家为了确保能源进口的安全,不得不以高价去买油田,却屡遭狙击。石油出口国从此有了与美国竞争的超级买家,有了讨价还价的基础。火上浇油的是,世界第二石油生产大国俄罗斯发现能源是它与邻国和西欧争议的有效武器。这样油价里又掺和了国际政治的成分。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是与工业化、城市化和汽车化紧密相关的。中国工业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汽车又是工业化的主要部分。中国民用汽车的数量从1992年到1999年翻了一番,到2005年又翻了一番,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第2大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到来。从1994年中国把汽车工业定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到2005年中国民用汽车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1.63%,美国从1908年到1919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中国的3倍以上,为39.24%!1908年福特发明了T型车(Model-T),到1915年福特把T型车的价格降到550美元(当年价格)。当时美国的人均年收人为361美元,也就是说一年半的人均收入可买一辆车了,这就是美国汽车工业发生井喷的条件。最近印度的TATA推出2500美元的NANO车,中国的奇瑞和吉利完全有可能推出相同价格或低于3000美元的便利车。中国的人均年收入现为2000美元,买一辆车也相当于一年半的人均收入,这样的话中国汽车工业井喷的时代即将到来。遗憾的是,汽车用的是汽油,而不是中国富有的煤,现在所需的原油一半需要进口,10年之内可能会达到60%,甚至是70%。目前我国陆上油田大部分都已进入稳产开采阶段。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的逐步普及,我国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有专家预测,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用油增长使我国原油和石油产品进口量自1993年以来每年净增1000万吨。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中国日消耗石油546万桶,首次超过日本(每日543万桶),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同时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预计将达到每日1000万桶,满足中国石油需求逾80%,而200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仅占需求量的35%。(图1—4)

中国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15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据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原油进口达到了创纪录的1.6亿吨。世界新增原油进口总量中的相当比例被中国所吸纳,中国已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购买者之一,其购买行为已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和供需产生较大影响。

P7-10

序言

油价让世界为之颤动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类;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亨利·基辛格

国际金融海啸震撼了全世界,世界石油价格也给人类开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玩笑。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它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带来了一个绝妙的机遇。

笔者顽童认为国际金融海啸有三大震源:首先是房地产次级贷款相关的金融衍生工具泛滥,背后的主谋是管钱理财的金融资本利益;第二是对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实现的高强度金融炒作套利推动,背后的主谋是用钱生财的产业资本利益;第三则是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一系列战争导致美国国库大失血,背后的主谋是印钱抢财的政治资本利益。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国际论坛,顽童有幸与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提姆·亚当斯(Tim Adams)先生交流此观点。第一震源说自不待言;他完全同意顽童的第二震源说;并且有保留地同意顽童的第三震源说。

在三大震源中,第二大震源的威力可以说是最巨大的。世界热唱2008奥运主题歌“YOU AND ME”,直接译音就是“油”和“米”。石油和粮食,这两样2008年最热门的资源引发的高额金融套利最终凸现在石油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两者其实反映的都是能源,而米当中有很大的石油价值成分!有的人不理解这种说法,认为米和油是没有关系的,其实不然。米已经由从前的需要“种子、土壤、阳光、水”等要素转变为如今的与“油”密不可分。“农药、农膜、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当中,油都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资源角色,这其中还包含着电、水等能源和资源的问题。而顽童知道上海方言干脆就把钱直说成“米”。

石油作为金融海啸的“金融套利介质”,在2008年的价格巨幅振荡让全世界都为之震颤。

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WTI价格West Texas Intermediate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便历史性地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达到每桶100.09美元的“天价”。

在2008年5月份的22个交易日当中,WTI 8次刷新历史记录,月平均价达到每桶125.5美元,这一数字比2008年4月上涨了11.6%,与2007年环比上涨97.6%。

然而更加疯狂的涨幅还在之后。

2008年7月11日将被历史铭记,NYMEX盘中油价飙高至每桶147.27美元,逼近150美元。

社会大众极为关注石油价格的涨跌,仅在2008年6月14日至2008年7月11日,顽童便多次应邀在《第一财经频道》的《第一财经周刊》节目——《油价何时见顶》专题、凤凰卫视《金石财经》和《财经点对点》《中国应勇于参与能源博弈》节目及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节目中,作为嘉宾针对石油及资源的涨跌现象畅抒己见。

在2008年7月11日油价飙高至每桶147.27美元时,顽童应邀做客湖南卫视的《听我非常道》——《谁来戳破高油价》节目,在节目中顽童明示石油价格泡沫即将崩裂的潜在原因。当该节目在7月12日播出后油价跌人了深谷。顽童不是能掐会算油价的算命先生,上帝永远疼爱在资源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虚心学习的顽童学子。

著名国际能源专家、顽童师友陈新华博士认为,“油价不光是供需平衡的反映点,也不在是反映石油生产边际成本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包含这一切而又无法准确衡量和预测的经济金融学概念”。

难道油价真如孙悟空般凭空从石头缝里一跃而起,又如上抛运动中飞到顶点的石块一样难逃自由落体规律约束吗?顽童做出油价涨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且看本书为您慢慢道来。

顽童从小淘气绝不抄袭他人创意,因此顽童的别称被知近朋友沿用至今并有流传之势。与顽童童年时代比拟,略有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都不会淘气了。琢磨出如何淘气的门道实际上是人生学习风险管理的第一课。您想,淘气得恰到好处的火候很难拿捏,即不能让老师留校惩罚;因而也就规避了老师将淘气劣迹通知家长回家加重处罚的失控风险。之所以说淘气的孩子都聪明,是因为人生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就是从适度淘气开始的。

顽童自1990年涉入国际石油行业开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国际石油行业对于风险管理的苛刻要求。挣开双眼眼前两字“风险”,闭上双眼脑中两字“风险”。除此之外篇首基辛格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说过的这段名言,也深刻地印入脑海。正因为石油在现代人类生存和作为的活动过程和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它脆弱得经不起任何风险。到1996年,顽童离开安然公司的时候,深深地感觉到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石油行业屡屡受到了挑战,因而产生了困惑。在后来从业的过程之中,诚以童生学子之心谦卑地向实践学习、向良师益友请教。

顽童曾在美国前能源部长奥利瑞女士1994年访华时与其探讨请教,从中领悟到一个真理:现代人类世界的核心利益架构由现行的国际政治体制所支撑,而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历史性地选择了石油这个被人类既恨又爱且离不开的尤物来构建解决通道。上述问题链条纽带一旦风险失控,人类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就是鲜血,特别是石油行业更是踩着尸骨走到今天。

2003年以来,石油价格真像一个调皮淘气的顽童坐上了翻滚过山车,成为媒体大炒特炒的宠儿。一时间形形色色的以学院派标榜的石油专家和能源大腕们大谈特谈石油历史和价格规律。而现有的学术研究和媒体传播领域所进行的讨论,其前瞻性、创新性、建设性、实践性的严重缺失,其对国际学术冷饭反复炒作的高几率,实在是让顽童是可忍孰不可忍。应中国经济出版社邀请,谨凭此书就顽童所知所历石油行业的一些真相与读者分享:

为关心石油、能源乃至资源问题的朋友提供一把最中国化的解答问题的钥匙;

为求索石油、能源乃至资源问题的朋友提供一套最专业化的石油认知评价工具;

为有意和无意地混淆石油、能源乃至资源问题是非的“专家大腕”们指明其一叶障目和“造鬼吓人”的罩门所在。

书中总结了国际油价走势及其涨跌规律因由,明确了石油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超级商品,揭示现行的国际石油计价机制是目前金融套利、炒作、推动石油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所在;回顾国际大型石油机构形成和重组的历史;惜叙顽童的老东家美国安然集团的兴衰历程;澄清和分析石油行业混淆的概念;介绍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创新认知石油资源的评价工具;全球化全史化地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石油如何作为资源杠杆,在什么支点上,受什么力矩作用下来撬动人类历史进程的;解析金融在虚拟经济的阴霾下对实体经济中的石油价格的暴力干预及深远影响;揭示伊拉克遭受战争灾难的表面原因和内在根源;分析俄美的帝国梦恙如何祸起石油而在格鲁吉亚这一新的世界战争的火药库上擦枪走火;畅想在世界资源革命风起云涌之下实现中国作为。

本书仅就顽童所经历的有限时间和所涉足的有限空间内所感悟到的有限认知的石油真相略加展演。顽童从来不想也不可能仅凭此书来诠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石油真理。

希望全社会能对孩子们风险可管理的淘气行为宽容起来。

后记

人类世界的核心利益架构由现行的国际政治体制所支撑,而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历史性地选择了石油这个被人类既恨又爱且离不开的尤物来构建解决通道。上述问题操作链条一旦风险失控,人类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就是鲜血,特别是石油行业更是踩着尸骨走到今天,可能还将继续走向未来。

人说一旦开始频繁地回忆,就意味着衰老的开始。

顽童的回忆中多加了些感恩。

顽童的启蒙老师付贵荣如今远在黑龙江省集贸县,顽童不时想起她对顽童童年淘气顽皮的宽容。

一辈子勤恳治学诲人不倦的清华大学外语系林稿根教授对顽童的教导指南让顽童终身受益。

在电力能源领域服务多年的清华学长刘桂来师友在我步入事业门槛的时候对顽童的鼓励和鞭策,令顽童心得良多。

引领顽童入行国际石油业的导师贾少绅(ROBERT JACOBS)先生和MIKE BROwN先生为顽童开阔思想看世界,提供了美国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认知方法。

让顽童用《石油真相》感恩,感恩所有顽童一时对得起和永远对不起的朋友。

书将结尾,感慨万千,多少人被黑色的石油蒙蔽了双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地多多降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才,领行顽童共同走向资源研究的美好未来。

书评(媒体评论)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明先生:中国研究能源的学者在研究能源问题时,往往偏重于从自己的专业论事,很少涉及能源文化、能源哲学、能源历史、金融货币、政治外交、军事战争等等问题。即使涉及到了也只是点一点而已。数月来,过山车式的国际石油价格剧变,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我认为再次说明了再也不能就油价论油价的道理。要从金融货币看油价,从世界经济看油价,从政治外交看油价。因为石油市场自身具有的不足之处,所以“无形之手”把华尔街肮脏的东西带到了石油市场,善良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到其危害的严重性。《石油真相》从石油行业操作层面入手分析,站在新的角度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对于中国能源工作者和关心石油但不专门从事能源工作的明友来讲,是一本有阅读趣味和现实意义的书。

著名地质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李德生院士和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副会长、著名经济学家李肃父子一致认为:石油资源产能和储量“顶峰论”研究是一个世界问题,《石油真相》肯定了“顶峰论”科学探索的努力,揭示了“顶峰论”谬解石油价格走势、遮掩石油炒作套利的黑幕,学术参考价值应予重视。

清华控股集团董事长宋军博士:如果说当代人类发展运动的支点是回归传统文化扫主流的意识形态,运动的力矩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主流的经济基础,那么右油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成为推动这一运动杠杆的同时也被选为金融套利的介质。《石油真相》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国际金融专家、《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石油真相》首次揭示了毒产业基本嫁接国际金融资本对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的高强度、高冲程、高振幅的金融炒作套利,构成除了房地产次贷危机之外的导致世界金融海啸的又一大震源。研究方法超前创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石油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媛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87388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1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16.2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