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可爱的80后(为80后正名的经典之作)
内容
编辑推荐

80后说,如果李白出生在80年代,他很有可能就是韩寒。如果莫扎特出生在80年代,很有可能就是周杰伦!

80后说,我就是我,不要拿我和70后或90后比!80后说,我们就是这么嚣张,因为我们是不可复制的80一代!

80后说,谁都有幼稚的时候,难道你没有?

这就是80后,可爱中透露着自信的一代!

内容推荐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

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目录

第一部分 “80后”的误读

 第一章:谁是“80”后

生在蜜罐里:与“60后”、“70后”的区别

长在鸟笼中:负载最重的一代

活在“战场”上:当“80后”被“群殴”

比“80后”还“80后”:火星来的“90后”

 第二章:被贴上不同标签的“80后”

事件

刺猬

啃老族

精神缺钙

 第三章:“80后”的自我解读

出生时,提倡独生子女

长大了,父母下岗

上学了,高考扩招

毕业了,就业困难

城市人,迎接文化冲击波

农村人,不像“80后”的“80后”

 第四章:使命!用行动为自己正名

“非典”!那年我们正在校园

“雪灾”!“80后”站在第一战场

考验!不能让祖国受委屈

“地震”!我们都是龙的血脉

第二部分 正说“80后”

 第五章:“80后”的生活观

不喜欢做作

孝道并未沦丧

与环保同行

 第六章:“80后”的求学观

从选定方向开始

考试,用来武装自己

大学,可以不上

研究生,现在很热

留学,是一种潮流

 第七章:“80后”的就业观

就业没有贵贱之分

糊口不是唯一目的

崇拜快乐,自由至上

尝试新的环境

像蚂蚱一样地跳槽

 第八章:“80后”的事业观

当“玩”遇到“工作”

把“梦”变作“现实”

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九章:“80后”的爱情观

闪婚、闪离

神秘的禁果

金钱谋杀爱情

买一枝玫瑰送给你

 第十章:“80后”的社交观

有话你要说出来

理解万岁

宅男、宅女

 第十一章:“80后”的理财观

月光族

房奴

时尚“80后”

 第十二章:“80后”的审美观

耐克,just do it!

从减肥到瘦身

超级女声

第三部分 “80后”的PK场

 第十三章:“80后”PK“70后”

 第十四章:“80后”PK“90后”

第四部分 他人眼中的“80后”

 第十五章:父母眼中的“80后”

长不大的孩子  

 第十六章:外国人眼中的“80后”

“80后”将领导中国

第六部分 “80后”的名人堂

 ◎“80后”的演艺名人

范冰冰——现代公主

李宇春——超级女生

王宝强——士兵突击

李小璐——人间天使

张靓颖——海豚声音

刘亦菲——神仙姐姐

 ◎“80后”的文坛名人

韩寒——特立独行

郭敬明——我是最好

张悦然——细腻柔情

春树——残酷青春

 ◎“80后”的体育名人

姚明——中国长城

刘翔——追风少年

丁俊晖——神奇小子

赵蕊蕊——网上长城

杨威——我是NO.1

 ◎“80后”的财富名人

李想——泡泡总裁

赵宁——中关村男孩

茅侃侃——混世魔娃

戴志康——自学成才

试读章节

生在蜜罐里:与“60后”、“70后”的区别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1980~1989年的十年中,中国约有2亿人出生。如今,他们中最大的已经有28岁了,最小的也将近20岁,已经和正在走向自己独立的人生道路。

如今,随着“80后”开始走上社会舞台,他们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生人有着迥乎不同的群体特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不少社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的确存在过于“自我、奢侈”等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的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的鲜明特点。

“60后”:被遗忘的一代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在对各个年代的评价和议论中很少出现。曾有人说,这是被遗忘了的一代,是平凡的、淡泊的一代。“60后”们在迷茫中葬送了学习的机会,学习无用论的观点以及当时特定的学习环境,造成了这一代人的落寞。“60后”们不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但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与风气。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封闭的政治教育使这一代人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而政治运动和经济改革对一个思想还不成熟的人来说,只能是迷茫和彷徨。

“60后”在思想成型过程中,经历了对那个时代的批判与反思,也许正是这种批判与反思的氛围,诱发了他们那个年龄段本就具有的叛逆性格。他们叛逆父辈,因为他们的父辈是那个时代的主力军;他们叛逆主流文化,因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并没有给他们的父辈带来任何好处;他们叛逆时代信仰,因为他们父辈所遭受的洗礼让它顿显虚无……

叛逆可以显示自我,但并不等于具备自我。主流文化、时代信仰共同塑造着一代人的性格和品质,而当“60后”。们将它们通通从自己的思想中格式化后,却发现竟然失去了自我!他们迷茫慨叹:“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他们不能没有文化,于是传统文化开始复苏,许多“60后”自学孔孟老庄和韩非;他们不能没有信仰,于是哲学流行了,许多“60后”大量阅读哲学书籍,其中包括尼采和弗洛伊德。于是他们父辈的道德观得到了他们的宽恕和接纳。“60后”的社会责任感极强: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他们“团结起来,振兴中垡”……

“60后”虽然叛逆,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属于传统的一代,因为他们仍然在用文化、信仰和道德的模具塑造自己。而且,随着他们叛逆性格的逐渐消失,他们曾经排斥过的文化、信仰和道德也得到了他们有选择地接纳和继承。虽然“60后”曾经那么的叛逆、那么善于思考和探索,但由于他们所做的仍然只是继承和吸收,较少创造性,因而人们所担心的文化断层、信仰断层和道德断层,并没有在“60后”身上出现。就这样,昔日的问题青年,平稳地成为社会中坚。

“70后”:最尴尬的一代

“70后”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处在一个历史夹缝中,之前和之后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是色彩不同。“70后”的青春大多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度过,有人说这是段最糟糕的青春,也有人说“70后”是最尴尬的一代。不同年代出生的人都会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没有什么可比性,唯有不同的性情和不同滋味的苦乐悲欢。

大多数“70后”的男女对生活与事业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只因社会变化得太快,从纯真年代里走出来的他们有些困惑可心又总是在浮躁迷惘。“70后”的男人多少都带点大男子主义,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又要求身边的女人既要理好后院又要赶上他们的脚步。“70后”的女人是最早努力实现独立的一代,她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在事业与收入上不比男人差,也就免不了挑剔起身边的男人。可男人在要求女人独立的同时,就应该做好自己管自己的打算,没有谁是全才,精力都有限,而女人在要求与男人享有同等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有勇气去承担和男人相同的责任,没有不回报的道理。不然,只是男人的自私,女人的自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高要求与真独立。他们中的某些人不屑“60后”的婚恋观,认为“60后”只想别人没有了自己,又不认同“80后”的那一代,觉得“80后”只想自己没有了别人,于是就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反复折腾,爱别人爱得不甘心,爱自己又爱得不安心。

P3-5

序言

“80后”是一个新生的词汇,也是一个时代的载体。它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饱含着时代的朝气。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从出生起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是叛逆的一代,对婆婆妈妈的教育嗤之以鼻;他们是单纯的一代,有什么说什么!他们是超前的一代,今天可以花光明天的钱……

正因为他们天生叛逆,正因为他们心无城府,正因为他们意识超前,所以,对他们的讨伐声也不绝于耳。诸如“垮掉了的一代”,“最不负责任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幼稚的一代”等等罪名,均向“80后”的身上压来。

一时间,“80后”给人的印象几乎是可怕的代名词。各种各样的骂名,如“暴风骤雨”般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向“80后”袭来,甚至还有入过激地认为:“哪里有‘80后’,哪里就会有丑闻!”

面对种种偏执的指责,天生叛逆的“80后”却充耳不闻:你骂你的,我做我的,你爱骂就骂去吧!

也许这是一种最好的策略,也许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那么,“80后”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世界观?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观呢?

如果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果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人们对于“80后”的看法,可能还会陷在偏执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然而,当历史的镜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场亘古罕见的大地震发生了。它震惊了全国,也震醒了人们对“80后”的错误看法。

当无数出生于“80后”的子弟兵,前赴后继地赶往灾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时,曾经批评过他们的人震撼了!

当血库告急,众多“80后”的学子,捋起袖子去献血,以至于神州出现血库告满的动人景象时,曾经指责过他们的人落泪了!

当出生于“80后”的民警,忍受着失去10位亲人的悲痛,仍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直到体力不支、伤心过度而晕厥时,举国上下都哽咽了!

这就是“80后”,堂堂正正的“80后”,无私无畏的“80后”,英勇顽强的“80后”!

直到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80后”,并没有断绝民族血统,并没有葬送民族品格。也直到此时,人们才理解:所有的“80后”,其实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未成年的幼稚、有成长的苦恼、有桀骜不驯的叛逆。其实,这都是新生的特点,都是时代的特征!

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可爱的80后(为80后正名的经典之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博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59252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432.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