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判断与反思/华大博雅教育哲学研究丛书/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走向教育实践和寻求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是当今中国教育学界可以取得一定程度共识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中国教育研究的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向,同时也是本书的根本出发点。

本书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进行研究,引导教育实践从“教书”转向“育人”,探索“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和真谛。书中不仅梳理了学业负担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内外根源和基本规律,也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层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内容推荐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进行研究,在当今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学理上这个问题关涉人的自由、和谐、充分与全面发展,在实践层面又是从更有价值的问题视角出发,引导教育实践从“教书”转向“育人”,探索“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和真谛。本书不仅梳理了学业负担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内外根源和基本规律,也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层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目录

引言——问题、方法与起点

 一、作为研究课题的学业负担问题

(一)确定选题的缘由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及其倾向性考虑

(一)方法论原则与方法组合运用策略

(二)教育理论创生途径与本研究独创性的自我期许

 三、定义、语言和论域的限定

(一)定义、语言和学业负担的相关概念

(二)论域边界及其限定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概况与本书的主旨

(一)文献资源及其特点分析

(二)学业负担问题基本事实的调研与概念讨论

(三)学界对过重学业负担问题不同视角的考察

(四)总体框架与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学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历程与现状——一种教育事实的陈述、解释和判断

 一、半个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减负运动”及其后效观察

(一)1950年以来国内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问题治理历程简要回顾

(二)“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解读:学业负担问题愈演愈烈

(三)“课业负担”过重:一些浅表层面的描述

(四)对学业压力的具体分析

(五)学生蒙受的身心损害:学业负担问题最实质的层面

 二、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的总体判断

(一)学业负担性质和存在形态的描述性判断

(二)对学业负担程度特征的若干“实证研究”结论的例举与比较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区域差异

(四)关于学业负担轻重问题的思维定势和研究方法偏向的再讨论

(五)2000年政府向学业负担问题“宣战”之后的平静与沉思

第二章 学业负担问题的内外根源和基本规律——对一种教育存在的客观认识与理解

 一、学生承受过重学业负担的力量源泉:对内在需要与动机之理解

(一)为了获取可能的回报:值得同情的“经济人”立场

(二)自我实现的执着追求:略偏于个人本位的人性观察

(三)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论与叶澜的个体成长阶段分期研究:对马斯洛人性观的印证

(四)学生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与尊严: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人性假设

 二、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公共责任

(一)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责任牵连

(二)社会伦理与文化心理因素的干扰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若干基本规律

(一)社会生产与教育结合的形态:学业负担的根本来源

(二)国力竞争和社会变革:学业负担轻重摇摆的时代背景

(三)集权教育管理体制:为学业负担加码

第三章 教育意识层面的学业负担问题反思——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相关讨论

 一、学业负担问题的教育价值反思

(一)对学业负担问题背后若干教育价值关系的澄清

(二)对教育价值观变革基本轨迹的认识

(三)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主观根源:过度的利益计算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的原则及其意义

(一)对内在教育价值优先原则的理论阐释

(二)教育内在价值优先:一种超越功利计算的价值取向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转换:以学生为本

(一)对教育目的误区的反思:学生不是教育利益第一主体

(二)关爱生命: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核心

(三)生命化教育的行动起点:尊重儿童,因材施教

(四)对教育生活场景改造的若干倡议

 四、思考学业负担问题的开阔视野

(一)“活到老学到老”:走向终身教育

(二)闲暇教育:不可等闲的自由和谐发展途径

第四章 超越“减负运动”——缓解学业负担的路径思考

 一、缓解学业负担的外部环境条件假设

(一)学生成长通道拓展与全社会对教育责任的分摊

(二)统一高考与高校招生制度的人性化改革方向

(三)对教育评价管理制度改革与学校转型的期待

 二、在课程变革的历史机遇中缓解学业负担

(一)知识观和课程价值观反思:探视课程的理论基础层面

(二)在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业负担的缓解

 三、推动教师从职业倦怠走向专业发展

(一)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若干反思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行动推进策略刍议

 四、引导教学的真善美价值取向

(一)由教书转向育人:教学活动价值观变革

(二)回归教学的本质:追求真善关

 五、学业中的苦乐观辩证:兼取古今中外的智慧

(一)向古代中国“读书人”求教苦学观、乐学观

(二)理性对待“愉快教育”(“愉快教学”)观念

(三)对杜威关于兴趣与努力关系学说的重温

(四)兼听则明:坚持必要的学业标准

(五)幸福教育过程及其原则的构建

结语

附录——1950年以来我国“减负”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判断与反思/华大博雅教育哲学研究丛书/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合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37457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24.6
丛书名 华大博雅教育哲学研究丛书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8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