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德文化对话(第1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德文化对话》第一卷,全书分主题论文、学科与方法、阅读与讨论三个栏目。主要内容涉及李文潮:儒家四书的拉丁文翻译及其德国影响;钦文:德国报章中的中国形象;希·卡斯珀赫勒:德中跨文化德语语言文学研究的方案、发展及前景;克·康茨:不尽相同的男性特征——从性别理论的视角看卡夫卡的《判决》;德语篇章理论研究与作用——《篇章句法》的启示等。

目录

卷首语/1

主题论文

 李文潮:儒家四书的拉丁文翻译及其德国影响/1

 李雪涛:雅斯贝尔斯对孔子思想的认识/16

 麦劲生:德国文化与傅斯年追寻国史之路/33

 单世联:在国家建构与个人自由之间:梁启超的困惑/52

 刘士林:作为人自身再生产内在观念的伦理图式——以康德为资源对中国伦理观念与文化的一个分析/82

 孙立新王■萱:中国学者卫礼贤研究综述/108

 叶隽:歌德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以冯至的《歌德论述》为中心/116

 [德]史婀迷:多种现代性方案的形成/156

 [德]米·奥斯特海姆:食人之狂——从互文性和接受史角度看鲁迅的《狂人日记》/173

 钦文:德国报章中的中国形象/187

学科与方法

 [德]希·卡斯珀赫勒:德中跨文化德语语言文学研究的方案、发展及前景/203

 [德]蒂·迪芬巴赫:德国汉学发展与它的社会背景/211

 印芝虹:“反者道之动”——关于后现代、禅及日耳曼学/218

 [德]克·康茨:不尽相同的男性特征——从性别理论的视角看卡夫卡的《判决》/225

阅读与讨论

 主题:余凯思《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

 孙立新 于晓华:跨文化相互作用:殖民地历史编纂的新范式——《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读后/238

 叶隽:研究范式的意义与限度——读《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246

 余凯思:应答/253

 [加]夏瑞春:永远的陌生者——克拉拉·布鲁姆和她的中国遗作/255

 王维江:自由与恐怖:写在海因里希·伯尔逝世二十周年之际/26l

 刘玲玉:德语篇章理论研究与作用——《篇章句法》的启示/269

 毛亚斌刘丹 常晅:《跨文化日耳曼学手册》简评/273

 常晅 张莉芬:读《礼貌》/277

 胡裕:《魏玛文化:一则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评述/281

编后记/28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德文化对话(第1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芝虹//叶隽//希·卡斯帕赫勒//史婀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5638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5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04-53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