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通史(下)/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力求用白描的方式展现中国历史的真实:农业、科学、手工、文化、税收制度、法律制度、官僚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尽数被纳入到书中,使中国传统史书的帝王家谱性质向历史百科全书的性质转化。

书中灵动缜密的文字叙述可以让你感受到盛唐的国力恢弘、两宋的经济狂飙;栩栩如生的文物图片可以以让你感受到战国的杀伐残酷、强汉的骑军威武;历经风霜的实景图片可以让你感受到北朝的石窟艺韵、南朝的舞榭风流……

内容推荐

《中国通史》以历史朝代为经,以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建筑、艺术等为纬,纵横捭阖地勾勒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卷。简明生动的文字辅以10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可以让你充分感受到战国的杀伐残酷,强汉的骑军威武,盛唐的国力恢宏和两宋的经济狂飙一样珍贵的财富。

目录

五代十国

907朱全忠建后梁/907王建称帝建蜀

912洛阳兵变

923后梁册封吴越国王/

923后唐建立

936石敬瑭建后晋/937徐知诰称帝建南唐

947刘知远称帝建汉/

951郭威称帝建周/954柴荣即位后周

北宋

960陈桥兵变/96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963~974北宋平定南方

975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976太祖之死

976宋太宗即位

980杨业雁门关大捷/

984图画院成立

992宰相赵普去世

993王小波、李顺起义

997宋真宗即位/999设立市舶司

1004辽国大举攻宋

1004订立澶渊之盟/

1005宋辽边界恢复榷场

1008宋真宗泰山封禅

1023益州设立交子务

1023~1032重修晋祠

1027王惟一造针灸铜人/1029宋朝始设武举考试

1043范仲淹推行新政

1044庆历和议/1041~1048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056~1062包拯权知开封府

1063宋英宗即位

1069王安石始行新法

1072沈括上三仪/1074王安石罢相

1079乌台诗案爆发

1080曾巩论宋财政

1082宋夏永乐城大战/

1084《资治通鉴》成书/

1093哲宗亲政

1100徽宗即位

1101起用蔡京/1113徽宗始崇道教

1116宋封大理国王

1119宋江起义

1120《宣和画谱》编成/1125宋徽宗退位

1126李纲坚守开封

1127靖康之变

南宋

1127宋高宗即位/1127宗泽保卫东京

1130钟相、杨幺起义

1131和尚原之战/1134岳飞出师北伐

1141绍兴议和专题:气吞河山的岳飞

1153米友仁去世/

1161虞允文败金兵于采石

1162宋孝宗即位

1]81推行社仓法

1189光宗即位/1194绍熙内禅

1199颁行《统天历》/

1200朱熹去世

1206开禧北伐

1210陆游去世

1234宋蒙联军灭金

1237《妇人良方大全》成书/1247宋慈《洗冤集录》刊行

1249宝顶山摩岩造像完成

1260贾似道擅权

1278文天祥被俘

1279南宋灭亡

辽朝

916契丹称帝建元/

917开国贤臣耶律曷鲁病逝

918建立上京国子监

921契丹南侵

926契丹灭渤海/938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

947契丹北归/952~

960皇族内乱

982辽太后摄政

984独乐寺建筑群建成/1016东侵高丽

1034辽宫变乱

1042宋辽议和/1044辽征西夏

1075辽宣懿皇后被诬杀/1081耳B律乙辛被囚禁

1086道宗召翰林学士讲五经

1116~1122金攻陷辽五京

1125辽朝灭亡/1211屈出律篡夺西辽政权

西夏

1038李元昊建大夏国

1044宋夏议和

1044辽夏议和/1099李乾顺亲政

1124西夏向金称臣/

1170任得敬分国

1209蒙夏之战

1227西夏灭亡

金朝

1115完颜阿骨打建金反辽/

1123完颜阿骨打去世

1129金大举南侵

1135统一实行汉官制/

1138女真小字创立

1147金蒙议和

1149完颜亮政变即位/

1153金迁都燕京

1161东京辽阳政变

1189金世宗去世/

1189卢沟桥开始修建

1189~1194黄河三次决口/

1196金朝礼乐初具规模

1198金章宗改革币制/

1211蒙金交恶

1213胡沙虎政变/

1214金迁都开封

1217金南下侵宋

1219金朝招纳地主武装/

1232金蒙汴京之战

1234金朝灭亡

元朝

1206铁木真建立蒙古国/

1219远征西域

1227灭亡西夏

1229窝阔台即蒙古汗位/

1235长子西征

1251蒙哥即汗位专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53第三次西征/

1253征服大理/1260忽必烈开平称帝

1260中统宝钞印行

1260封八思巴为帝师

1265渎山大玉海雕成

1271忽必烈建元

1275马可’波罗来华

1275伯颜大军渡江灭宋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1279郭守敬主持大都天文台

1292元大都建成

1294忽必烈去世

1294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

1294成宗铁穆尔即位/

1311仁宗即位

1322英宗实施新政

1323~1332十年更五帝

1333顺帝即位

1346居庸关过街塔建成

1355脱脱被矫诏贬死

1351~1368元末农民大起义和元朝灭亡

明朝

1368朱元璋称帝建明

/1369诏令全国建立学校

1370开科取士/1375开国功臣刘基病卒

1376蓬莱水城建成/

1376~1393洪武“四狱”

1382建立锦衣卫

1385开国功臣徐达去世

1393明代官服基本确定

1398朱元璋去世/

1398建文削藩

1399~1402靖难之役叔侄大战

1402朱棣即帝位

1403~1424铸成中国最大的铜钟/1405~

1433郑和下西洋

1407《永乐大典》修成

/1417苏禄国王来朝

1421迁都北京

1424明成祖猝死榆木川

1424仁宗即位/1426汉王朱高煦谋反

1435明英宗即位

1436~1449北京建成观象台/1449土木堡之役

1449于谦保卫北京

1450英宗自瓦刺回京

/1457南宫复辟

1459~1461曹石之变

/1468明宪宗为番僧加封号

1487明孝宗即位

1504取消织造宦官/

1505明武宗即位

1519宁王朱宸濠谋反/

1521明世宗即位

1528王守仁去世/

1542壬寅宫变

1544严嵩升任首辅

1549倭患日烈/1555

晋豫地区大地震

1562严嵩遭贬

1564荡平倭寇

1566海瑞上疏

1566明穆宗即位/

1571俺答汗受封顺义王

1572明神宗即位

1572张居正改革

1578潘季驯I治黄河/

1583努尔哈赤崛起

1598中日战争结束

1601利玛窦定居北京/

1601册立太子国本之争结束

1602李贽遭迫害致死

/1616努尔哈赤称汗

1619萨尔浒大战/

1620明神宗去世葬于定陵

1620“红丸案”发生光

宗病卒/1620朱由校即位

1623魏忠贤提督东厂/

1626袁崇焕宁远大捷

1626皇太极即汗位/

1627朱由检即位

1636李白成被推为闯

王/1642松锦大败

1644李自成建大顺政权

清朝

1644清兵入关/1644清建都北京

1644南明弘光政权建立

1645李自成死难

1650摄政王多尔衮病卒

1651顺治帝亲政/

1651清朝定科举条例/

1661顺治帝去世康熙帝即位

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6汤若望去世/

1669少年康熙擒鳌拜

1673三藩叛清

1681康熙帝平定三藩

1685清军收复雅克萨

/1689中俄签订《尼

布楚条约》/1690乌兰布通之战

1693重修孔庙/1697噶尔丹败亡

1708避暑山庄建成

1722康熙帝去世/1722雍正帝夺嫡

1723秘密立储制度建

立/1724始发养廉银

1732军机处设立

1732清军大败噶尔丹策零

1735雍正帝去世

1742赈救黄淮灾区/

1744雍和宫改为喇嘛教寺院

1751乾隆帝南巡

1754岳钟琪去世

1755阿睦尔撒纳附清

专题:文学巨匠曹雪芹

1771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3编修《四库全书》

/1780外八庙建成

1782和珅专权

1799乾隆帝逝世

1799和珅下狱/1803

清朝定“越南”国名

1820道光帝即位

专题:乾隆大帝

1831清廷查禁鸦片/

1834英舰闯入黄埔/

1838林则徐赴广州禁烟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1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

会/1850咸丰帝即位

1850金田起义/1853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854曾国藩创建湘军

1856太平天国天京事

变/1856亚罗号事件

1856英法挑起第二次

鸦片战争/1860火烧圆明园

1860《北京条约》签订/

1861同治帝即位

1861辛酉政变

1864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19世纪60年

代~90年代洋务运动

1874日军入侵台湾/

1874光绪帝即位

1881中国筹建第一条铁路

1883中法战争爆发/

1887台湾建省

1888北洋海军建立

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兴中会总部在香

港成立/1895《马关条约》签订

1895颐和园建成

1897德国侵占胶州湾/

1898戊戌变法

1899义和团运动兴起/

1900八国联军侵华

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8慈禧太后和光绪帝

去世/1911武昌起义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试读章节

朱全忠建后梁

开平元年(907)四月,梁王朱全忠即帝位,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建元开平,是为梁太祖,五代十国混战开始。朱全忠,即朱温,原为黄巢部将,后见起义军大势已去,于是举兵降唐。唐朝廷授朱温同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后诏授为梁王。朱全忠兵势强盛,企图篡唐以代。他先后杀昭宗、立幼主、屠诸王、灭朝士,拥兵自重,诸藩如李克用、李茂贞、王建、杨渥、钱锣、刘仁恭等不能与之抗衡。当时唐哀帝困居洛阳,正在朱全忠掌握之中。唐天祜四年(907)正月,哀帝被逼下诏,定于二月禅位。三月,哀帝正式降御札禅位于梁。四月,梁王朱全忠更名朱晃,服衮冕,即皇帝位,史称后梁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唐西京长安,改称大安府,置佑国军。以哀帝为济阴王,迁之于曹州,派兵防守,第二年将哀帝杀死。撤废枢密院,设崇政院,任命首辅敬翔为使。自此,自武德以来经21帝、289年的李唐王朝为梁王朱全忠所亡,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

王建称帝建蜀

前蜀天复七年(907)九月,王建闻知朱温废唐哀帝,建立大梁即帝位后,拒绝向梁太祖称臣,在成都自立称帝,国号大蜀(后曾一度改汉,史称前蜀),册立皇太子,封爵诸王,设置文武百官。王建原籍许州舞阳人,少时不务正业,以屠牛马、盗窃、贩盐为生,有“贼王八”之称。后来他在唐末农民起义时乘乱而起,起兵占据川蜀,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安抚息平的政策,当时有很多朝廷官士名族到蜀避乱,得到王建的优厚安置。当时蜀境已成为繁华安定的经济文化中心,领两川、山南西道46州之地,置武信、永平、保宁等10余位节度使。王建晚年信任宦官,日益昏聩,前蜀光天元年(918)六月病逝,享年72岁。其子王衍即位。

洛阳兵变

乾化二年(912)六月,梁太祖朱温在一场家庭流血政变中被弑,朱友硅矫诏称帝。朱温晚年荒淫暴躁,与众儿媳均有乱伦关系,尤宠次养子友文之妇王氏。长子友裕早死,友文因而在宫中不可一世,而次子友王圭、三子友贞则备受梁太祖猜忌。乾化二年(912)六月,朱温病危,想立友文为皇太子。友王圭妇张氏得知内情,告之友王圭,友王圭因此阴谋发动政变。六月二日他带兵进入宫中,直至梁帝寝殿,杀死朱温,秘不发丧,并矫诏令友贞杀友文,然后才为先帝发丧,即皇帝位。乾化三年(913)正月,朱友硅在洛阳祀天,并改元,以求争取舆论的支持。友硅弑父篡位,朝野上下人心不服,而且政局不稳定,均王朱友贞见状乘势起兵,与握有重兵的杨师厚共击禁军,形势急转直下。乾化三年(913)二月,友贞兵至洛阳,数干禁军倒戈,突入宫中。友硅见大势已去,与妻张氏自杀。朱友贞返回开封即皇帝位,复年号为乾化三年,追废朱友硅为庶人,开五代兵变拥立皇帝的先例。10年后,开封被后唐大军攻破,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梁亡。

后梁册封吴越国王

后梁龙德三年(923)二月,梁遣兵部侍郎崔协等为使,册封吴越王钱锣为吴越国王。吴越都城在杭州。吴越国王钱锣,杭州临安人,出身寒微。他年轻时以贩私盐为生,后应募参军,逐渐掌握军权而占据两浙之地,唐末时被封为越王,后改封吴王。后梁初立,钱锣为提高自身地位并加强国力,一反吴、蜀做法而向后梁示好,被封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虽受封但对梁不称臣而称吴越国,908年改元天宝,是一个表面臣属而实际独立的政权。版图在十国之中较为狭小,包括杭、越、湖、苏等13州。吴越国小力弱,孤处东南,始终对北方朝廷示好纳贡,以联络中原抗衡周边政权为国策,本身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及海上交通,但赋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

后唐建立

朱温建立后梁之后,在北方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力量就是晋。908年李存勖于潞州城下击溃梁军,奠定了取成定霸的基础。915年又入据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并以此为根据地,很快占领了河北大部分地区。后梁龙德三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正式称帝(是为后唐庄宗),国号大唐(史称后唐),改元同光,后唐政权正式建立。月,后唐灭梁,基业初成,转向全力治理内政。因其号称“大唐”,自认为唐朝嫡系,一切法律均从唐旧制,并于十二月迁都洛阳。次年又灭掉蜀国,势力大增。但由于李存勖骄于骤胜,不仅大兴宫室,充实后宫,而且沉溺声色,疏忌宿将,听信谗言,引起了朝臣和藩镇的强烈不满,使后唐政权陷入激烈的内部纷争之中。926年李存勖在西征途中被士兵所杀。其后虽又经过三朝皇帝,但内忧外患的交织终导致了后唐的短命,在立国14年后被后晋所灭。

P232-234

序言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西方现代中国学之父”费正清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最清楚中国的历史,正如美国和欧洲最清楚西方的历史。”西方人习惯以技术性的态度和手段去回昧历史,用溯源和对比的手法去还原社会进程中所有细微的片断;中国人更喜欢在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对帝王霸主、忠臣义士、孝子节妇进行理性的主观评判。在《中国通史》一书中,我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第三种方式,尽力减少主观的评价,把视野从稻米经济、王朝家族系统、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外患、儒家古典正统思想等传统方面扩展开来,把农业、科学、手工、文化、税收制度、法律制度、官僚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纳入到书中,把中国传统史书的帝王家谱性质向历史百科全书的性质转化。

尽管我们力求用白描的方式展现中国历史的真实,但谁也无法奢望一本历史图书可以道尽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成败、人文风流和典章制度,毕竟煌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书籍无法承受之重。我们只是希望书中灵动缜密的文字叙述可以让你感受到盛唐的国力恢弘、两宋的经济狂飙;栩栩如生的文物图片可以以让你感受到战国的杀伐残酷、强汉的骑军威武;历经风霜的实景图片可以让你感受到北朝的石窟艺韵、南朝的舞榭风流……除了让广大读者在图文间梦回前朝外,我们还希望把厚重的史实变得简明,让历史中的智慧启迪你今天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通史(下)/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27074
开本 16开
页数 4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