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君子时代的争霸(左传二十讲)
内容
编辑推荐

春秋时代的国君和权臣,有时看起来就像合伙人,一旦彼此关系破裂,势力大的一方往往就能逼走另一方,哪怕你是国君。这是历史吗?这确实是历史。读完《君子时代的争霸》,会让你觉得中国春秋时代的这段历史,与中国其他时期的历史是如此的不同:原来孟姜女不姓孟,臣子可以和国君打官司,那个时代的女子竟然没有贞节观念,父子兄弟可以轮流嫁个遍,国君们纷纷亲自上战场砍人和被砍,人们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

内容推荐

历史似乎是一面魔镜,每个人在照看时都能看到不同。其实说历史就活在我们的解释之中,大概亦不为过。对春秋这段历史记载的解释,在历史上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作者告诉了我们《左传》的解释,同时他在书中的紧要关键之处,还尽可能地为我们讲述了和《左传》不一样的别样解释,这对我们习惯于对历史进行单一理解作了很好的修正。

尽管这段历史是特别的,是与众不同的,但同时也不妨碍它仍蕴含着后世历史中的一些最本质的内容,包含着那些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都会面临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君与臣,爱与恨,君子与小人,成功与失败,相关的记载和解释对后世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今天的日常口语中都会常常提起它们,只不过大部分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读《君子时代的争霸》一书,为我们重温经典找到了很好的理由。

目录

序言

《左传》简介

 《左传》简介(一)

《左传》书名的含义/《春秋》书名的含义/《春秋》的记事起止/《春秋》的

内容/《春秋》三传的特点/《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的记事起止/

《左传》的作者

 《左传》简介(二)

《左传》编年记事的特点/干支与干支记日/夏、商、周三代历法的区别/鲁隐

公元年即位的记载/春秋女子的姓名问题/鲁隐公为什么没有做国君的资格/春秋时

代确立国君继承人的原则/春秋时代的“盟”/《左传》开篇的内容

郑庄小霸

 郑庄小霸(一)

郑庄公被倒着生下来,妈妈不喜欢他/弟弟共叔段发动叛乱,被打败了/和妈

妈在地道里相见/郑庄公与周天子关系恶化,互换人质/郑国军队一箭射掉了周天

子的威风和面子/郑庄公袒护美男子子都背后暗箭射杀颍考叔

 郑庄小霸(二)

《春秋》中第一起弑君事件/卫宣公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杀死自己的儿子/宋殇

公十年十一战/华父督杀死宋殇公,霸占了别人的妻子/郑国被迫东迁落脚在一个

四战之地/女儿问妈妈:父亲和丈夫哪个更亲?/郑庄公一死,郑国乱了

齐桓首霸

 齐桓首霸(一)

齐襄公和自己妹妹私通/公子彭生死后变成野猪吓煞齐襄公/管仲一箭射中了

齐桓公身上的带钩/齐桓公任用管仲/管仲与鲍叔牙的朋友之交/管仲二三事/天子

招待管仲/孔子对管仲的赞许

 齐桓首霸(二)

齐鲁长勺之战,曹刿一鼓作气打败齐国/宋国大力士南宫万扭断了宋国国君的

脖子/齐桓公首次招诸侯盟于北杏,以平定宋国之乱/鲁国、宋国服从了齐国/齐桓

公尊王,称霸诸侯/葵丘之会,周天子赐祭肉给齐桓公

 齐桓首霸(三)

齐桓公攘夷,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中原华夏诸侯团结一心,共同抗狄,救援邢

国/卫懿公好鹤而亡,齐桓公保存了卫国/霸主的责任:救患、分灾、讨罪,齐国为

救郑国,率八国军队与楚国在召陵相会/齐桓公去世,齐国也乱了

宋襄图霸

宋襄图霸

天上落石到宋国,鸟儿退飞过宋都/宋襄公辅助齐国太子当上了国君/宋襄公举行

鹿上之盟/“小国争盟,祸也”/楚国伏兵擒获了宋襄公/宋楚泓之战,宋襄公不鼓

不成列,兵败受伤而死

晋文兴霸

 晋文兴霸(一)

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在唐,即后来的晋/晋文侯“仇”这个名儿没有取好/晋

献公灭掉了同姓的虢、虞二国/晋献公宠爱骊姬,太子自杀/晋国驱逐群公子,重

耳、夷吾流亡国外/秦国让夷吾回国做了国君

 晋文兴霸(二)

重耳在狄国的生活/卫国野人给重耳一个土块/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日子不想走

了/曹共公偷看重耳洗澡/重耳答应楚成王退避三舍/秦穆公送重耳回国做了国君,

晋文公勤王,帮助周天子平定叛乱/晋文公向天子提出了非分之想

 晋文兴霸(三)

楚国在齐国的谷这地方安插钉子/楚国包围了宋国,宋国岌岌可危/晋国攻打

曹、卫以救宋国/晋文公报答曹国的僖负羁/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梦见楚成王骑

在自己身上啃他的脑袋/楚国的子玉兵败自杀,晋文公一战而霸

 晋文兴霸(四)

周天子赐命晋文公为侯伯,赐给他弓、箭/晋文公主持践土之会,号召大家辅

佐王室互不相害/卫成公和他的臣子在晋文公那里打官司/卫、曹的国君被允许回

国继续主持国事/晋、秦攻郑,烛之武退秦师

秦穆西霸

 秦穆西霸(一)

秦的建国/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了贤人百里奚/秦穆公派船队给遭受饥荒的

晋国送去粮食/秦国饥荒,晋惠公却袖手不管/秦晋韩原之战,秦国俘获了背惠食

言的晋惠公/秦穆公的投资没能赢利

 秦穆西霸(二)

晋文公的灵柩发出了牛叫声/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阻,派军偷袭郑国/郑国的

爱国商人弦高计退秦军/晋襄公率军在觳地全歼秦军,俘获秦军三帅/先轸当着晋

襄公的面吐唾沫/秦穆公东进受阻,遂霸西戎

楚庄称霸

 楚庄称霸(一)

楚君熊通自封为王/楚成王立了蜂目豺声的商臣为太子/楚成王被儿子逼死前

想吃熊掌,死不瞑目/楚庄王三年不飞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郑国倒向楚国/

宋国华元被自己的驾驶员出卖

 楚庄称霸(二)

晋灵公不君/这个杀手不太冷/“弃人用犬,虽猛何为!”/赵穿杀死晋灵公,

太史书写“赵盾弑其君”/楚庄王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兰花变的郑穆公死去了/

“食指大动”与“染指于鼎”

 楚庄称霸(三)

楚庄王灭若敖氏/郑国遭受晋、楚南北两方的欺凌/陈灵公被情人的儿子杀死/

楚庄王讨伐陈国,灭陈又复陈/楚国攻破郑国,郑襄公肉袒牵羊迎接楚庄王/晋国

军队救援郑国慢了一步,还打不打楚军,这是一个问题

 楚庄称霸(四)

楚军与晋军作不作战,也是一个问题/晋军统帅之间意见分歧/楚国超强三人

组向晋军挑战/父亲失去了儿子/“舟中之指可掬也”/楚庄王说:“止戈为武。”/

楚庄王最终降服了宋国,霸业告成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一)

美女与复仇/鲁成公七年,是一个“吴国年”/吴国在背后捅楚国的刀子/伍

子胥逃奔到吴国/专诸刺杀吴王僚/“五战,及郢”/申包胥哭秦廷/楚国被吴国所

迫把都城从郢迁到了■

 吴越争霸(二)

吴王阖庐受伤而死/阖庐的儿子夫差立志报仇,打败了越王句践,伍子胥预言

吴将被越所灭/吴国在艾陵大败齐国/吴国和晋国在黄池之盟中为先后次序争了起

来/晋国派人来慰问夫差/“孤老矣,焉能事君?”/越灭吴,号称霸王

春秋历史年表

试读章节

鲁隐公元年,也就是《春秋》的第一年里,记载了这样一句话: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对史家来说最为重要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这几个关键因素,虽然在这句话中都有了,但仅凭此我们仍然不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详情。还好,《左传》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

这要从郑伯——也就是郑庄公一的出生说起。当初,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他的夫人是从申国娶来的,叫做武姜。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但在生郑庄公的时候,出现了异常,《左传》记载: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

一般生孩子,都是头先出来,脚后出来,即头下脚上;但生庄公时却是脚下头上,反过来了,所以就给郑庄公取名叫“寤生”。郑庄公的出生让姜氏大受惊吓,也就不喜欢这孩子了。姜氏很爱庄公的弟弟共叔段,甚至想把共叔段立为太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但郑武公不答应。

等到郑庄公即位以后,他的母亲姜氏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封邑给共叔段,郑庄公说:“制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这个不行,但其他的城邑都可以给他。”姜氏就要京这个地方,于是让共叔段到了京,称为京城太叔。郑庄公有一个臣下叫祭仲。他对庄公说:“一个城邑,若是城墙超过了一百雉(一百雉为300丈,国都的城墙为三百雉也就是900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最大的城邑。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也就是300丈);中等的城邑,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180丈),小的城邑,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100丈)。而现在共叔段居住的京这个城邑,规模已经不符合制度所规定的了,您以后将很难受。”

为什么城墙的大小会引起祭仲的警惕呢?因为城墙大,就意味着这个城邑很大,城邑大就意味着人口多、势力大。春秋时代,受封的人在自己的封邑里有很大的自主权,拥有自己独立的赋役税收和军队,俨然一个独立小王国。难怪祭仲要为国君担心。但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我能怎么样呢?”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处置您的弟弟,别让他的势力蔓延,一旦蔓延开了,您就难以图谋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除,更何况您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事情做得多了,一定自己就会垮掉)。您就等着看吧。”

不久,太叔让西部和北部边境一带也要同时听候他的调遣,这时候又有一位叫公子吕的大夫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忍受同时听命于两个人的情况,您现在是如何打算呢?要是想把国君的位置让给太叔,那我就去为他做事了;若是不想给,那我就请您赶紧除掉他,别让老百姓有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取其祸。”

太叔又把那些原来两属的地方完全作为自己的封邑,地盘一直扩张到廪延这个地方。公子吕着急了,说:“可以行动了,他的势力再大一点就会得到民心了。”但庄公还是说:“他做事不义,没人会拥护他。势力即使大了也会垮掉的。”

太叔把城墙修坚固了,粮食也准备够了,武器也修整好了,步兵车兵也招集全了,就准备偷袭郑国的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到时打开城门。郑庄公知道了他们进攻的日期,这才说:“现在可以了。”于是命令公子吕率领200辆兵车去攻打京这个地方。京地的人也起来反对太叔段。太叔段就逃到了鄢这个地方。庄公又带兵攻打鄢。五月辛丑这一天。太叔段只好又逃到了共这个地方。

整个这件事情,在《春秋》里就只被浓缩为这样一句话:“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不过《春秋》中的这句话,《左传》认为大有讲头:这句话里面没有说太叔段是庄公的弟弟,是因为太叔段做得不像一个弟弟;庄公和太叔段之间就好像敌我两国,所以《春秋》用了“克”这个字;这里把郑庄公称为“郑伯”,则是批评郑庄公做哥哥的也不像一个哥哥,不仅没有好好教诲自己的弟弟,还故意让他弟弟在反叛之路上越走越远而不加拦阻,简直就是养成其恶。欲擒故纵,有失做一位哥哥的厚道。这是《左传》对《春秋》的解读。

后世也有学者认为《左传》对《春秋》的这个解读不对。例如清代有一位专门研究《春秋》的学者顾栋高,他就写了好几篇论郑庄公的文章,认为郑庄公的做法,不管是对他的弟弟,还是对郑国的政治来说,都是值得称赞的。

这次反叛事件,大概让郑庄公对他的母亲姜氏十分气愤。于是就把姜氏安置到城颍这个地方,还对她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到黄泉就别见面了)。”随后不久,庄公又后悔了。但那时人发了誓,是不能随便不遵守的。一个叫颖考叔的人知道了这件事,就拿了一些东西来献给庄公。之后庄公赏赐他吃饭,颍考叔吃的时候却把肉搁在一边,庄公问他原因,颍考叔回答说:“小人有母亲,吃过我为她准备的所有东西,但还没有尝过君王的肉汤,请允许我带回去给她尝一尝。”庄公感叹说:“你有母亲可送,我却没有啊!”颍考叔明知故问:“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告诉了他其中的缘故,并且说自己现在后悔了。颍考叔说:“君王不用担心,如果派人挖地一直挖到泉水出现,然后两个人就在隧道中相见,谁说不可以呢?”庄公就听从了他的主意。庄公进到了隧道里,赋诗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出了隧道,也赋诗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于是母子二人的关系又回复到以前。《左传》用“君子日”的形式对这件事进行了评论——《左传》里的“君子日”或是作者自己的评论,或是其他贤人的看法:“颍考叔真是纯孝,爱自己的母亲,而且还影响到庄公。这正是《诗经》里所说的:只要孝子还存在,他的孝心就会影响到别人。”

郑庄公在国内消除了弟弟共叔段对自己的威胁,但此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共叔段的反叛残余势力逃到了卫国。因为卫国和郑国是世仇。敌人的敌人,就成了卫国的朋友,《左传》记载。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了卫国,卫国就替他攻打郑国。攻取了廪延这个地方。郑国毫不示弱,立即带领周王的军队、虢国的军队一起进攻卫国的南部边邑。

郑国之所以还能调动周王的军队,是因为郑庄公此时是周天子的卿士,也就是当时周平王的执政大臣。其实此前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就已经是周王室的卿士了。西周末年,周人遭到西方犬戎的攻击,西周的最后一位王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在骊山下,家国已破,继位的周平王只好东迁洛邑,而郑国和晋国是在这次护驾东迁过程中功劳最大的两个国家,郑国此时是郑武公。晋国是晋文侯。所以《左传》中说“周之东迁,晋、郑焉依”。郑武公、郑庄公父子俩先后都做了周王的卿士。长期把持着王朝的政事。这自然引起了周平王的不满,后来暗地里就把一些政事交付给了当时西虢的国君虢公。想剥夺一些郑庄公的权力,这下郑庄公也不高兴了,责怨周平王,平王又得罪不起,只好否认说:“没这一回事。”双方为了让彼此相信,就互相交换人质,周平王的儿子王子狐到了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到周做人质。这一事件,彻底表明了春秋时代的周王室,势力已大大衰落,地位远不如从前了。这时的王室,不仅政治地位大大降低,在经济上有时也陷入困窘的处境,时不时还要向诸侯们要钱、要粮、要车。

郑伯克段两年后,也就是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在位长达51年的周平王去世了,周桓王即位,此时周王室想趁机在平王死后把王朝的政事交给虢公,郑国于是就派军队割取了周王王畿内温地的麦子;这年秋天,郑国军队又抢割了周王首都成周的谷物。周与郑的关系由此恶化。也许是郑庄公做得太过火了,这年的冬天,他的车翻在了济水里。

一直到三年之后。也就是隐公六年。郑庄公才首次到成周去朝见即位已经三年多的周天子周桓王。周桓王对郑庄公没有好脸色。没有礼遇他。两年后。周桓王终于让虢公当上了王朝的卿士。这时,周王朝有了两位卿士。郑庄公为左卿士,虢公为右卿士。王朝政事不再由郑庄公一人把持。但周桓王仍然没有消除对郑庄公的不满,在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最终全部剥夺了郑庄公在王朝的执政权。并在这一年的秋天,周桓王亲自率领军队和陈、蔡、卫三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庄公也亲自带着军队。并布了一个“鱼丽”阵法,在繻葛这个地方迎击周王的军队。不料陈、蔡、卫的军队是乌合之众,一打就先跑了,于是周王的军队也就乱了。郑国左、右、中三面趁机合攻王师,周桓王的肩膀也被射中了一箭,周王的军队大败而逃。有人建议追击,但郑庄公说:“君子不会逼人太甚,更何况欺凌天子呢?我们也就是卫国战争而已,只要自己的国家免于危亡,也就够了。”到了晚上,郑庄公还派人去慰问周桓王和他的随从们。

这次战役,是整个春秋时代唯一的一次天子亲征。作为周天子,周桓王的这一仗,可以说打得毫无面子,威风丧尽。周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周桓王没有认清当时的国际形势。郑国自郑庄公克段消除了国内的隐患之后,借助自己作为周王卿士之便,经常挟天子以命诸侯。率领王师。纠集其他一些诸侯国,把那些不服于自己的诸侯国,早打得不敢吭声了。在繻葛这次战争中,陈、蔡、卫的军队一打就逃,是因为在这之前他们早已吃过郑国的苦头了。

P25-31

序言

去年秋天,“考试在线”频道的崔桂琴女士,约我在该频道的“国学大讲堂”系列中做一个关于《左传》的座谈节目,她介绍说,这是一个数字电视频道的节目,秉持着完全立足于经典原文来讲述的风格,已经做过《周易》、《论语》、《大学》、《中庸》、《孙子兵法》等经典。

我平常几乎不看电视,但对电视节目是怎样录制出来的却倍感好奇——对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我向来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再加上自己年轻时做过导演梦,如今不能导演别人,想着自己被导演一次也可以聊以自慰,便贸然答应了。

一做起来之后,心中却不免叫苦不迭,因为这个工作太花费时间了!一是由于《左传》编年记事的这种特点,要在原书中把一年一年这样记载的头绪纷繁、彼此割裂的内容,抽出来重组综合,不仅要使史事的完整得到凸显,还要揭示历史事件彼此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二是《左传》这部书的部头太大,不仅不可能逐字逐句地讲解。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部囊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如何又要让保留的内容彼此相关、逻辑连贯,也颇费心神;三是要把两千多年前的社会、制度、名物、史实、语言等用今天简明通俗易懂的口语讲明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不管怎样,我都一定要去做好,哪怕我失去了所有的周末。

就在我尽力于此事的时候,新华出版社的刘志宏先生打电话找到了我,说希望能把讲座的内容出版。这便是这本书的源起。这使我略微松了口气,因为这样便使我有机会向观众澄清我的口误;因为节目时间一些被剪辑的内容,亦能趁机以文字的形式浮现出来重见天日——作为作者,总是希望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个未删节的全本。

最后要感谢崔桂琴女士在一些文字调整上的建议,感谢新华出版社的刘志宏先生对这部书稿的信任和为此付出的努力。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地支持我;更要感谢我的妻子家慧和儿子雨闲的支持,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周末都未能全部与他们同享,让“《三国》迷”的儿子找不到人讨论。

何晋

2008年10月于北大畅春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君子时代的争霸(左传二十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86495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5.04-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