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天的浮雕/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耕耘在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园地里的一代代作家,有谁不曾做过冰心先生的“小读者”?谁的心灵不曾被那盏闪烁着朦胧的橘红色光芒的小橘灯温暖过、照耀过?谁的情感和文字里,不曾接受过那涓涓春水的无声的润泽?谁的记忆里不曾珍藏着那宝石般晶莹的繁星的光芒?

本书为冰心奖获奖作家萧萍的长篇小说《春天的浮雕》。作者以优美清澈的文字,表达了文学真、善、美的精神。使孩子们在文学中获取知识,获得真我。

内容推荐

那是个江边的小城。青石板的街巷,淡淡的香樟树影和女孩浅浅的心事。潇的诗意敏感,简单的美丽出众和富有心计,而若琳就像她喜爱的栀子花,雪白孤独而心怀憧憬。还有男孩子瀚和兵儿,他们远远地走来,带着成长的悲喜与少年的豪情,曲折而洒脱。

叙述是从容委婉的,宛如长笛奏出的音符,而没有人会告诉你故事最后的走向。那些人物像银钱,一点一点织出来的是那匹叫做青春的锦缎。

也许每个正在走过或曾经走过花季的人,都会从那些少男少女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那镌刻在岁月石柱上的春天的浮雕。

目录

第一章 往日琴弦

第二章 关于女孩潇的叙述

第三章 香樟树下的简单

第四章 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

第五章 一个男孩子的笔名及其他

第六章 若琳和她的舫

第七章 屋后那金黄色的向日葵

第八章 逐鹿中原

第九章 迷途

第十章 悲伤的西班牙

第十一章 母亲和梦中的塬

第十二章 那匹叫流年的白马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关于女孩潇的叙述

故事一开始总是让人首先注意到那些环境与气氛的,我很在意这些。我不想刻意去为我故事的主人公安排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只是觉得在对你们诉说这些故事的时候,会带着那个城市自然与地道的感觉:那江风,那种夜里轮船靠岸的汽笛声,还有那个城市独特的、高出城市本身许多的防洪大堤,两条仅有的笔直的马路。

这便是我故事的主人公所在的城市,它很小,也有些错落,它是中国80年代中期兴起的众多的小城市之一,这一点我们从街上渐渐出现和多起来的大广告牌看得出来。这是个秋天,也许是10月,阳光显出些柔和的样子,马路边的那些梧桐也现出令人感动的金黄色,潇就走在这样的街上。

潇是去奶奶家吃午饭的,她每天放学后都去,我们从潇走路的姿态可以看出她是个内向的孩子,微微低着头,一点点敛胸。潇很安静,非常安静,或者说她并不属于体力充沛、精力过剩的那一类孩子,这使得她随时看起来都像在沉思着什么。快满17岁的潇身体稍稍显得有些单薄,大概是不爱运动的结果。

潇是在奶奶家长大的孩子。那屋子在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街道旁。潇是数着这些青石板长大的。一条长长的巷子通向后面的屋子去,巷子里是一户一户的人家,但这个巷子就叫民乐直街7号。潇的奶奶就住在靠着院子的那一家,以至于潇的大伯每年从外地寄信回来总是标明:

民乐直街7号(后进!)

苟招桂收

苟招桂便是潇的奶奶。

潇的奶奶几乎是失明的。她是个高大白皙的女人,她眼睛明亮地看着你,让你看不出她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她会在听见走来的脚步声就问:“哪个呀?”她的声音里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她靠在窄窄的老式房屋的板壁上,对着来人探寻着。

但她听得出潇的脚步声,在中午潇放学回来时穿着那双布鞋轻轻地顺着板壁走,奶奶说潇回来啦。

潇说哎,奶奶。潇进屋放下书包,那是双肩背的帆布书包,非常结实。巷子里的人看见潇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回家,就会叫:“大学生回来啦!”潇也就笑笑,那都是看着她长大的一些叔叔阿姨。他们称这个在重点高中读书的小姑娘为“大学生”时,有一种家常的亲昵。

这时奶奶就对潇说快添饭吃,趁热。奶奶的话总是不多的,潇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她们之间有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潇拧开了那台淡黄色的红灯牌收音机,中午12点30分有一阵小说或者评书连播,在吃饭的时候听已成为习惯。这台旧式的收音机有很多年头了,所以她们只能听一个台,是本城的电台,声音清晰响亮,而别的台只有些几乎要被杂音淹没的声音。

那时候已没有了潇的爷爷。潇的爷爷只是从板壁上的镜框里微笑着注意这屋里的一切:奶奶,潇,热热的饭菜还有评书广播。潇的爷爷在世的时候并不常常这样微笑,他是个脾气暴躁的男人,潇总是有些害怕他的。他会说潇来帮我系一下袖套吧,潇过去时犹豫了一下。我们看到潇是个有些笨拙的孩子,她似乎对这些并不在行,这使得她越发紧张怎么系也系不上了,这时潇的节爷便会暴怒地说:“笨头笨脑的!算啦,我自己来!”

潇抽了手,走到一边去,潇的脸上有着一种难堪的颜色,她是个敏感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是很强的,也容易受到伤害。这使得潇和她爷爷有些疏远。

只有一种时候爷爷是让潇感到亲近的。那便是冬天。冬天的时候外面是很冷的,有时还会飘雪,屋子里便有着一种温暖的雾气,潇的奶奶便在这雾气中备下香喷喷的饭菜,汤在火上煨着。爷爷从外面回来,脱下外罩和围巾,搓着手坐下。潇的奶奶就从碗柜里摸出小酒盅来,潇的爷爷这时候的神色是安详的,甚至还有些幽默,他会从手里变戏法一样变出几两花生来,给潇分一些,再分一些。呵,那可是潇记起来吃得最香最好的花生了!

潇和奶奶吃饭的时候听着连续广播,广播里说请您继续收听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潇和奶奶静静地吃饭。潇从小爱吃奶奶做的菜,奶奶可以将平常的菜变得有滋有味。潇的奶奶非常克己和细致,在煎那些小鱼的时候,她把手伸进锅里去摸一摸上面的皮是不是煎好了,潇说奶奶油溅到您的手背了,奶奶笑一下说:“不疼,我的皮老了。”潇的奶奶看着那面被油烟熏黄的墙。对于她而言,手就是眼睛。潇就是这么长大的,潇倚在门口看着,对奶奶说;“奶奶,鱼煎好了。”奶奶回过头来,笑了:“我晓得的。”潇的奶奶从不让潇做家务事,那时她还很健壮的样子,腰并不佝偻,白净的皮肤透出健康的红润。潇就想奶奶年轻的时候一定很好看吧,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吃饭的时候有人和奶奶打招呼,是后院的涵妈。涵妈轻轻地走过去,微笑着。打潇记事起,涵妈就是那种亲切而沉静的样子。

涵妈住在院子的一角,很小的一问瓦房,有一个小小的窗户,门关上的时候,屋子里即便是白天也要开灯。潇小时候是常来这儿和兵儿玩的,兵儿是男孩,比潇要大两岁。兵儿从小跟着涵妈单独长大,据说兵儿的爸爸也就是涵妈的丈夫是在这个城市的那场武斗中死去的,可涵妈和兵儿都没有提过这件事情。等兵儿去年参军去了广西,那后院的小屋便只剩下涵妈一个人了。涵妈喜欢植物,很久以前就种了一排向曰葵,金灿灿地仰着脸,非常的漂亮。而这时你还会闻到一种淡淡的香味,这香多半是涵妈晒在院子那些石板上的橘子皮发出的。太阳出来的时候,橘黄色一片,满院子的橘皮香,潇的奶奶说:“橘子皮是好东西,祛火驱邪啊。”

涵妈微笑着听,神色也只是淡淡的。

潇快吃完饭的时候,又有脚步声从走廊里响起来,潇的奶奶说老幺回来了。老幺是潇的叔叔,老幺回家的时候会带着一小包肉。老幺嗓门洪亮,老幺在食品公司卖肉。那时候这并不是很坏的差事,就像潇的父亲在肉联厂一样,甚至还有点荣耀的色彩。写到这里,我想问一句,你们对于肉联厂会有多少的感觉与认识呢?在我们这个城市也俗称它为屠宰厂,那里进进出出的都是被人称做杀猪佬的人。请注意,这词汇在当时并不含有贬义。潇在很小的时候曾经被她的父亲带去看杀猪——那时候娱乐的场所多么少呵,电影也只是翻来覆去地看《杜鹃山》之类的,于是就有很多人热衷于去看杀猪的过程。P6-9

序言

给世界爱和美

——《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总序

耕耘在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园地里的一代代作家,有谁不曾做过冰心先生的“小读者”?谁的心灵不曾被那盏闪烁着朦胧的橘红色光芒的小橘灯温暖过、照耀过?谁的情感和文字里,不曾接受过那涓涓春水的无声的润泽?谁的记忆里不曾珍藏着那宝石般晶莹的繁星的光芒?

寒来暑往,柳色秋风。散文家普里什文有一篇只有一句话的散文:“在那些春水奔腾过的地方,如今到处是鲜花的洪流。”我们愿意借用这句形象的话语,来祝贺“冰心奖”创办二十周年。同时,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纪念“冰心奖”遵循着冰心老人“铺路架桥”的嘱托所走过的二十年历程。

繁星永照,春水长流。冰心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作家,她把真诚的爱心给予了一代代“小读者”。

冰心一生爱孩子,她的作品受到几代读者的欢迎,设立一项冰心奖,鼓励支持为孩子们创作、出版好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对冰心老人九十寿诞最好的祝贺。——1990年春天,在冰心老人九十寿诞之际,由著名学者雷洁琼、世界著名作家韩素音、著名儿童文学家葛翠琳共同倡议、创办的这个儿童文学、儿童艺术教育和儿童图书奖,即以文学家冰心的名字命名。

冰心老人生前一再寄语儿童文学作家们:“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慈母的心。”“为儿童创作,就要和孩子交往,要热爱他们、尊重他们。”“得奖仅仅是文学创作的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冰心奖从创办之日起,即传承着儿童文学真、善、美的精神,致力于出版、传播和奖励优秀的儿童图书;致力于发现、扶持和推举具有潜力的儿童文学新人;致力于支持、鼓励儿童艺术教育的普及、发展与创新。

冰心奖,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梦想。

冰心奖,是飘扬在童心城堡上空的一面爱的旗帜。

著名文学家巴金生前曾为“冰心奖”题辞:

“思想不老的人永远年轻,冰心大姐就是这样的人,她写了将近一个世纪,今天还紧紧握着手中那支笔。好几代的孩子读她的诗文懂得爱世界、爱大海、爱星星。听她的话,年轻人讲‘真话’写‘真话’,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赤诚的心。作为读者,我敬爱她;作为朋友,我为她感到自豪。”

我们相信,对冰心老人最好的纪念,就是献给世界和孩子更多的爱与美,献给世界和孩子更多的爱与美的作品;而对“冰心奖”最好的纪念,也莫过于献给世界和孩子更多优秀的儿童图书。

《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遴选冰心奖创办二十年来历届获奖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们的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分辑推出,每辑10册。我们心怀这样一个美好的期许:用两年或三年的时间,遴选出版至50册的规模,囊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寓言等各个门类。

我们用这套书,见证冰心奖二十年来为推举和发现当代儿童文学“新经典”所做的铺路架桥的努力;我们用这套书,呈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题材宽泛、风格多元、异彩纷呈的宏大气象;我们用这套书,展示二十年来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严肃、真诚的创作实绩;人类的创新精神是永恒的,我们也用这套书,向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在追求艺术个性化的道路上所坚持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致敬。

“大海呵!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我们谨以这套获奖作家与作品书系——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诞辰献礼。

向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礼。

向“冰心奖”创办二十周年献礼。

献给今天和未来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们。

献给亲爱的读者。

献给儿童文学史。

徐鲁

2008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思想不老的人永远年轻,冰心大姐就是这样的人,她写了将近一个世纪,今天还紧紧握住手中那支笔。好几代的孩子读她的诗文,懂得爱世界、爱大海、爱星星。听她的话,年轻人讲“真话”写“真话”,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赤诚的心。作为读者,我敬爱她;作为朋友,我为她感到自豪。

——巴金

让我们在孩子们心中,培养对美好和艺术的热爱。人类的创新精神是永恒的。

——韩素音

中国儿童文学之树根深叶茂。

——雷洁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天的浮雕/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多巴酚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258055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