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中国吉祥物
内容
试读章节

  龙:

龙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神物,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吉祥物。几千年来,它从无一刻离开过我们的生活,朝野士庶都尊它为动物之长乃至万灵之长。它的影响源远流长,渗透到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也作用着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国际上,它几乎就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象征。

其实,龙不过是一个杂凑的象征性动物,只存在于观念之中。关于龙的形象,古代有“三停九似”说。南宋罗愿《尔雅翼》引用汉人王符的话说:“王符日世俗常画马首蛇身以为龙,实则有三停九似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均匀相等)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此外,龙能变化。《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升天,秋分而潜渊。”有的典籍所描述的龙的特异之处更加突出,它不仅是鳞虫之长,而俨然动物始祖。《淮南子·地形训》说:晚清刺绣龙袍民国龙凤呈祥纹盘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于庶鱼,介潭生先龙,先龙生玄鼋,玄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于庶龟。”由此又可以知道龙的种类很多,诸如蛟龙、虬龙、应龙、夔龙、飞龙等。据传,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未升天者为蟠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好斗者为蜥龙。

龙的“德”也很多,诸如龙眼识宝、龙行有雨、龙行熟路等,特别突出。单只是夔龙就有好几点,《龙经》说:“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土,不饮温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

龙从它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颇不平凡,其后愈演愈烈。关于龙的说法极多。龙为“四灵”之一,是最大的灵物。因此,它是神学政治最重要的工具。旧传有“河图洛书”之说,河图也叫“龙图”。《宋书·符瑞志》说:“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王者德至渊泉,则河出龙图。”《尚书·君爽》孑L颖达疏说:“凤见龙至,为成功之验。”由此,后世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真龙天子”,所谓“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有关帝王的种种事物,从容颜到骨相,从居处到行走,从言谈到文书,都被冠以“龙”字。与这个系列相对,普通民众也视龙为神物、灵物、吉祥之物,或命名以龙,或称子孙为“龙子龙孙”,或称女婿为“乘龙快婿”,就连属相中的蛇也婉称“小龙”。

在我国,龙的形象应用极广。从飞檐到丹陛,从壁画到染织,从服饰到车辇,从衾枕到画稿……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龙的形象多以雕镂、图绘两种形式出现。皇宫中有鎏金铜龙、赤金铸龙,廊柱、丹陛雕木龙、石龙;宫殿、寺庙屋脊、飞檐雕龙;皇室家具、什器雕刻、图绘各种龙,民间衾枕、窗花等绣龙、剪龙,等等。福建沿海渔民彩髹船只,要在船头两侧安两只圆鼓鼓的龙眼,船身绘成龙的形状,俗传这样可以吓跑鲨鱼。旧时帝王及皇室成员穿龙袍,皇帝龙袍上所绘的龙最多,如清代皇帝龙袍正面下摆绣九龙,胸部为金龙。传统的龙舟更是集雕刻和彩绘于一身的龙的艺术。

普通所绘以虬龙、蛟龙、应龙、夔龙最多。此外,还衍化出许多龙的造型、纹图来。如团龙(用途极广,一般居于图案的中间),夔龙拱壁(绘于壁上),龙抓珠(用于桌腿、门柱等),拐子龙、龙花拐子、草龙拐子(应用于各种物件的边沿装饰)。此外还有九龙、二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纹图。又有“状元及第”,为戴冠童子乘龙的纹图,借用“鲤鱼跳龙门”的典故而成,用于文具、什器等。龙凤结合的纹图,叫“龙凤呈祥”,用途很广,尤其多用于祝贺新婚;婚联中也多有此种祝颂之词。  龙九子

龙是我国堪称第一的吉祥物,它不仅本身的应用极为广泛,而且还有许多的种类,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寓意。更有意思的是,习俗相传龙还生了九个儿子,而且形象不同,各有所好。明代笔记对此多有记载,概括说来,就是“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虽然大家都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但龙的九子究竟有哪些,排行如何,却并无一定之说。相传有一次,明孝宗朱{;占樘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当时,李东阳竟也回答不上来。退朝后,李东阳凑出了一张清单,所列龙的九子是:虫八蝮、嘲风、睚眦、焱质、椒图、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过,这仅是龙九子的一种概括,此外的说法还有不少,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由于龙之九子有诸多不同说法,因而细数起来,列在龙子名下的就不只是“九”了,数目要远多于此;而目关于它们的“所好”,因异名而略有出入。其中,影响较大而常见的,有如下这些:

殒质:也叫霸下。形状像龟,喜好负重,所以常见于碑下,作为驮碑的龟趺。相传它是九龙子中的老大,触摸它能带来福气。而龙子所以长居人世间,据说也和这位老大有关。俗传损履带着八个龙弟私自下到凡间游玩,被人世的皇帝给知道了。皇帝一心要留它们在凡间,就出了个题目,要它们把一块巨大的石碑带走。由于焱质是老大,而且性好负重,于是哥儿几个就推它出头。谁想石碑题有真龙天子皇帝的玉笔亲书,颢质背不动,所以九龙子就不得不留在了人间,各司其职,造福人类。九龙子诸说中,还有虫八蝮,有人说它是“霸下”的音转,实际上也就是“碑下”,职司就是负重驮碑。而最质却有另外的习性——好文,所以它是做碑两边的蜿蜒的图案的。

螭吻:也写作蚩吻、鸱吻等,又叫嘲风。它的形状,像兽头。它的习性,有好险、好望、好吞诸说。好险是说它喜欢在高处;好望,是说它喜欢东张西望。而要望得远,就要站得高,所以螭吻就做了殿阁屋脊上最前端的装饰。至于好吞,是说它喜欢吞火,所以在屋脊上压辟火灾。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较小。性喜吼叫,所以做了大钟的钮。相传蒲牢生活在海边,平生最怕海里的鲸鱼,每当遇到鲸鱼袭击时,就要大吼大叫。后来人们就把大钟的钮铸成蒲牢的形状,而且用雕刻成鲸鱼形状的木杠撞钟,俗说可以使钟声音洪亮、远传千里。由此,蒲牢也成了钟的代称。此外,古代的编钟钮也装饰着蒲牢,用意与钟钮一致,但人们的愿望是清脆、悦耳,而非只响亮。

狴犴:形状像虎,威猛有力,又喜好诉讼,所以被立在监狱的门边,或雕刻在监狱的门上,或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后来,狴犴也成了监狱的代称。

饕餮:形状像狼,性喜饮食,多装饰在鼎盖或者鼎壁上。鼎是古代的食器,饕餮好食,所以它的职司还算恰当。此外,饕餮作为一种图案化了的兽面纹饰而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有首无身,面目狰狞,称为饕餮纹。

狻猊:也叫金猊、灵猊。它的形状像狮子,习性有好香火、好坐两说。狻猊好香火,所以香炉做成它的形状,或用它来装饰在香炉盖或香炉壁、香炉腿上,后来成了香炉的代称。狻猊好坐,所以又成了佛的坐席。

睚眦:形似豺狼的豺,喜好腥杀,所以被装饰在刀剑的吞口和鞘上,来加强杀气。又传说睚眦能吞兵器,所以负责看护天下兵器。这里,杀敌、护己,作用是统一的。

蚣蝮:喜欢水,水性好,所以多见于桥柱或桥身。蚣蝮嘴大、肚子大,能吞江吐雨,所以也职司排除雨水,被用作建筑物的排水口。在我国各地的古建筑中,都可以在排水口见到蚣蝮的身影。不过,前述颊履别称虫八蝮,字形与蚣蝮相近,不知谁是谁非;而这种歧异,正体现了龙九子的众说纷纭。

椒图:也写作椒涂,形似螺蚌,好闭口,所以常被装饰在门上,或者做成门上的铺首。好闭正是螺蚌的习性,螺蚌遇到侵犯时总是紧闭壳口。人们把椒图用在门上,正是取它的这种习性,让它负责看守门户。

除以上九种之外,关于龙子还有以下说法:

金吾:形似美人,尾似鱼,生有两翼。其习性是通灵不寐一一整夜都不必睡觉,所以被用于夜间巡逻警戒,古时宵禁的仪仗棒就叫做金吾。

囚牛:形似兽,好音,胡琴头刻成它的形象。

宪章:好囚,其作用大概和狴犴类似。

螭虎:形似龙,好文采,装饰在石碑的两旁。就喜好与作用而言,它有些近以颇质。

蛔够:形似小龙,性好立于险处(近似螭吻),所以被装饰在柱子头上。

蟋蜴:好腥。就习性而言,近似睚眦。

蛭蛤:好风雨。

嘲风:平生好险,殿角走兽是其形象。

鳌鱼:形似龙,好吞火,所以被装饰在屋脊上。这一点近似螭吻。又说它也叫蛮哈,好风雨,在海中背负蓬莱仙山。这里,蛮哈显然就是前述的蝰蛤。

不管龙的九子究竟是哪些、该如何排行,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物,而且多以实物(大多是取其头部,少数取整体)的形象出现,兼具象征意义、艺术价值和实际效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元素。

P3-10

目录

一 龙飞凤舞

 龙

 龙九子

 凤凰

 麒麟

 虎

 豹

 狮

 象

 鹿

 马

 猴

 兔

 羊

 蟾蜍

 蝙蝠

 蝴蝶

 蜘蛛

 鹤

 孔雀

 喜鹊

 鸳鸯

 雄鸡

 燕

 鸿雁

 鹌鹑

 鹭鸶

 绶鸟

 比翼鸟

 白头翁

 鱼

 龟

二 兰桂齐芳

 松

 柏

 桂

 椿

 槐

 红豆

 梧桐

 竹

 合欢

 枣

 栗

 桃

 石榴

 荔枝

 橘

 佛手

 枸杞

 梅

 莲

 芙蓉

 兰

 玉兰

 牡丹

 月季

 水仙

 百合

 山茶

 万年青

 吉祥草

 灵芝

 艾

 萱草

 菖蒲

 茱萸

 葫芦

 瓜

三 平安如意

 中国结

 爆竹

 灯笼

 如意

 八宝

 古钱

 银锭

 瓶

 镜

 琴瑟

 笙

 磬

 戟

 爵

 鼎

 寿石

 石敢当

 聚宝盆

 摇钱树

四 吉星高照

 福星

 禄星

 寿星

 北斗

 南斗

 斗姆

 魁(奎)星

 文曲星 武曲星

 牵牛 织女

 太岁

五 福寿万代

 福

 寿

 囍

 卍

 招财进宝

 黄金万两

 盘长

 方胜

 祥云

 宝相花

 缠枝纹

 回纹

 十二章纹

 太极图

 八卦图

内容推荐

吉利喜庆、安乐祥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强烈追求,由此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吉祥物:朵朵青云是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象征,一柱怪石为长寿安康、永享天年的标志,瓜实瓜藤寄托着世代绵长、香火不绝的心愿,鹊鸣枝头“来报喜,不是来财就是来亲戚”……

本书选取我国最有影响的吉祥物,分析了它们的渊源、特点、寓意,展示了它们在礼仪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表现。书中选配了大量精美插图,以便读者形象直观地理解每一种吉祥物的寓意和表现。

阅读本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瑞气缭绕的世界,既有助于增加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让源远流长的各类吉祥物融入现实,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吉利、祥和!

编辑推荐

看书名,顾名思义,这是一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中国吉祥物的书籍。书本选取了我国最有影响的吉祥物,分析了它们的渊源、特点、寓意,展示了它们在礼仪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表现。书中选配了大量精美插图,以便读者形象直观地理解每一种吉祥物的寓意和表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中国吉祥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大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68615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29-64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