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名家谈课改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名家谈课改系列”之一,收录了作者近几年的学术研究论文。本书所收论文涉及当今中国教育界和学界众多热点问题,其中以中学语文课改、大学语文教育以及文学教育等相关内容为主,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和好评,正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

内容推荐

本书所收论文涉及当今中国教育界和学界众多热点问题,其中以中学语文课改、大学语文教育以及文学教育等相关内容为主,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和好评,正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

目录

自 序

语文课改的步子稳一些为好

语文课改谨防“淘空”了语文

语文课改与“新课标”教材的编写使用

怎样看待高考作文

谈谈阅读兴趣的养成

自由阅读,需要毅力

——答《光明日报》记者问

提倡中学生读点传记

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

——答《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记者问

北大也应当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做点事

——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答记者问

评一节高中语文课

《高等语文》编写意图及对“大学语文”教改的设想

“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

——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与出路

——答《文史知识》杂志记者问

朱光潜《谈美》导读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

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

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人文教育

——答纽约大学学生访谈

“守正创新”与“文脉”的延续

——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感言

改善科研管理抑制学术失范

在北大中文系建系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燕园生活开始的祝福

——在北大2002年新生迎新会上的讲话

在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

致北大中文系应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就中文学科博士生培养问题答记者问

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的写作

关于现代文学课程的复习与考试

——与报考现代文学硕士生的同学对话

新诗是如何发生的?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序

文学审美失落的焦虑

——《旗与歌》序

这种文化研究并不蹈空

——宾恩海《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序

从一般读者的问题入手编写文学概论

——龚鹏程《文学散步》序

以个案考察切人跨文化研究

对作家文化心理的深掘

——石兴泽《老舍与20世纪文学与文化》序

胡风研究的“祛魅”与“祛蔽”

——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序

古今诗文中的“客家味”

——《客家诗文》序

《文学课堂》自序

《文学史的视野》小引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新版自序

学科史的梳理与研究

鲁迅:科技发展需“致人性以全”

《伤逝》的几种读法

永远属于青年的巴金

——答学生记者问

现代文学史上“反主题”的批评家

——关于梁实秋研究的讲稿

给“张爱玲热”泼点冷水

新诗也无须气馁

——在北大诗歌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注重研究“散文现象”

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读《论语》及其他

读文七札

漫游纸上博物馆

——读《人类文明史图鉴》

可贵的是坚守与承担的精神

用心血做学问 用生命写文章

美丽的东西到处可以捡起来

——送别敬爱的林庚先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名家谈课改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儒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81775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7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