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足球这东西(球话实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每场足球比赛之后,尹波先生都要在他的《球话实说》专栏里写一篇文章来评论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的表现。对国家队、国奥队的比赛和欧美的大赛,尹波先生也时常通过这个专栏谈他独到的见解。他的文章往往能够跳出足球写足球,通过足球写出人生的哲理。

内容推荐

每场比赛之后,我会从一个职业教练的角度去总结自己的工作,同时,我还要看看山东最有个性和才华的职业记者尹波先生是怎样从另一个角度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济南和山东其他任何一位足球记者都不同,尹波先生对足球特别是我们的球队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每场比赛,他总能找到我们或我们的对手最出色或最要害之处,然诟做出深刻和富于见地的评价。而且,他的文章往往能够跳出足球写足球,通过足球写出人生的哲理。

目录

序他的文章启发了我图巴科维奇

1 关于山泰、甲A、中超……

 最值钱的不是钱/002

 “保卫”什么?/004

 建议永远取消升降级/006

 10号只有一个/008

 鲁能冤不冤/010

 最重是口碑/012

 最该挨骂的不是裁判/014

 济南人何以“岛门弄帮”/016

 除夕夜,电话从英伦打来……/018

 图巴性格/022

 幸运的不是大连人/024

 亦说“轻敌”/026

 当不利之矛遇到坚盾……/028

 牛刀宰鸡/030

 泰山当学“联赛王”/032

 这个夜晚,为泰山鼓掌/034

 “烧血”,也要“烧钱”/036

 “换帅”没用 “换血”可期/038

 0比6是怎样“烧”出来的?/043

 在教训与财富之间/045

 对大连服不服气/047

 带着成就感和遗憾离开/049

 胜利和失败都是积累/051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053

 从“豹尾”到“虎头”/055

 从“5比l”想到“1比5”/057

 你是沉舟我是帆/059

 为“东北土军”叹/061

 济南人,就这样被足球改变/063

 脚要热头要凉/067

 鲁能王朝,从这个夜晚开始/069

 “99重现”?还是“06纪元”?/071

 鲁能泰山的钱是怎么花的/077

 鲁能上!实德别下……/079

 从头开始/081

 图巴科维奇/084

 当“恐韩”成为习惯/089

 鲁能泰山为“国字号”还债/091

 保卫济南/093

 以最耻辱的方式投降/095

2 中国足球,怒你不争

 想起大戚那张脸/098

 宣誓、公开信及其他/100

 红色T恤衫外面的米卢/102

 魔术师+小丑=米卢/104

 假如宋卫平真的坐了牢/106

 谁偷走了咱的奶酪/108

 咱啥时申办世界杯/110

 死不足惧/112

 残酷/114

 “零”比“一”好/116

 拜师/118

 快乐无罪/120

 一夫当关/122

 因为他姓“荷”?/124

 宁为瓦全不为玉碎/126

 安琦为谁还债/128

 少“规划” 多做事/130

 将军未必只在疆场/132

 也说“尊严”/134

 再给韩端一次机会/136

 玫瑰已到凋谢时/138

 张帅当重罚/140

 “封杀”的法盲属性/142

 长沙岂是雪耻处/144

 假如中国队在济南……/146

 争功者戒/148

 技不如人 昏帅误军/150

 不想说,不得不说/152

 惩罚/154

 三说“规则至上”/156

 新瓶旧酒/158

 2比0愧对2比2/160

 自投罗网——罗网何在?/162

 菜地·阳光雨·世界杯后遗症/164

 足协该长长眼神儿了/166

 胜不解痒/168

 该换帅了/170

 又是朝鲜……/172

 悲哉,足协杯——ltl国足球!/174

 甩不掉的魔咒/176

 越“穷”越穷/l_

 塞尔维亚男人的强硬/180

 技术!技术!!披术!!!/182

 抽回亚洲?/184

 国奥需要这个没画圆的句号/186

 把足球改为每场45分钟/188

 从“X家军”说起/190

 最长的与最短的/192

 多曼的四个月与四年/194

3 奥运、国球、篮球及其他

 发起“乒乓大联盟”如何/198

 如果我们赢了/201

 萨翁可以笑着离开了/203

 罗主席·袁局长一魏教头……/205

 这是生活的一部分/208

 让看球成为一秘享受/210

 从“泉城广场没球看”说起/213

 别跟女人一般见识/215

 什么样的金牌才值钱/217

 性感与“眼球经济”/219

 我们只有一个畅杨/221

 谈“忠”说“孝”/223

 让门开着/225

 从头说起/227

 CCTV-5掉了块肉/229

 试金巴黎/231

 一个都不能少?/233

 “世界”赢了“中国”/235

 假如朱世赫们都来中国……/237

 没有主场/239

 不仅差在心理/241

 超越/243

 钢索般的神经/245

 悲蕊蕊哀海涛/247

 另一种震撼/249

 神奇老瓦/251

 吃饭的故事/253

 有失必有得/255

 团队团队,抱团才成队/257

 英雄创造奇迹/259

 神话希腊神话中国/261

 真正的“第一运动”/263

 一顺百顺/265

 别做蠢事/267

 “平安”是买来的?/269

 识时务者王治郅/271

 假如德国有两个波尔……/273

 尤家军输在“偏瘫”/275

 今年进屋 明年上炕/277

4 外面的世界,依然精彩

 只有爱是永恒的/280

 足球,你的名字叫巴西/282

 丑陋/284

 裁判杀死了意大利/286

 谁杀死了西班牙/288

 韩国,欢迎回来/290

 另一种黑色的东西/292

 复活/298

 谁是阿Q?/296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299

 左路菲戈也是王厂302

 里奥“死”得值/304

 悲从何来/306

 埃尔顿不是魔鬼/308

 熬夜,你的名字叫幸福/310

 天经地义的2比2/312

 魔戒4:半兽人希腊/314

 当劣币驱逐良币/316

 “国家足球”的危机/318

 王者之胜/321

 世界杯不能没有“死亡”/323

 32年,世界杯不老/325

 关于“远交近攻”/327

 悲哉,塞黑/329

 菲戈!菲戈!/331

 上帝这次不姓韩/333

 意大利不死/335

 这就是德国!/337

 “法国魔咒”摧毁巴西?/339

 球星们怎么了?/341

 经典终于降临/344

 且慢申办世界杯/346

 再见,菲戈!/348

 世界杯不相信完美/350

 世界杯!丰田杯?/352

 小国大气/354

 让球场变成战场/356

后记 喜欢,所以坚持/358

试读章节

“保卫”什么?

辽宁足球队被赶出沈阳到抚顺踢主场的时候,没听说有人出来喊“保卫辽宁”。这不,辽宁队不想在抚顺呆了,要到首都去玩一把,突然有人出来喊“保卫辽宁”了。也就是说,辽宁队不管水平多高、潜力多大,永远只能在辽宁(省会除外)那旮旯里窝憋着,到沈阳、大连之外的哪个市哪个县甚至哪个乡镇都行,唯独不能离开省境半步,哪怕刚有个要离开的念头,马上就不得不遭遇“保卫”。

北京和抚顺相比,谁会选择抚顺?别说辽宁队不会,就是那些高喊着“保卫”的,给他一个从抚顺到北京发展的机会,他会拒绝吗?抚顺当然需要一支有号召力的球队,全国所有像抚顺这一级别的城市都需要,但辽宁队这样的甲A劲旅,不是为了普及足球扫盲班才存在的。一方面是连沈阳也回不去,另一方面是北京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在召唤,辽宁队怎么会甘心留在抚顺!

北京已经有一支国安了。但罗马有一支罗马还有一支拉齐奥,都灵有一支都灵还有一支尤文图斯,米兰有国际还有AC,慕尼黑有拜仁还有1860,马德里有皇马有竞技有贝蒂斯还有皇家社会,伦敦有阿森纳有切尔西有福勒姆有查尔顿有西汉姆还有托特纳姆……北京为什么不能有国安还有辽宁?浩瀚的上海滩被一个申花独占了八年,如今添了中远,中国才算有了真正的德比大战。而德比大战带给上海的绝不仅仅是足球热度的焦点和媒体炒作的卖点,更意味着足球市场的竞争从对外扩展到了对外同时对内,意味着超级城市具备了超级的足球品牌。上海能做到的,北京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

有人要说了,沈阳也可以既有金德又有辽宁啊。沈阳是中国足球的福地,国足世界杯出线使沈阳成为名副其实的足球城。不过,辽足生在沈阳,眼下的沈阳却明摆着不愿让辽足回家。沈阳有自己的球队,不想再有一支实力和号召力更强的队伍跟子弟兵争夺球市和舆论,他们拒绝的不是辽足,而是竞争。十强赛把名声和金钱带给沈阳,却没能让沈阳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都市。北京则正相反,张开双手高举着绿卡欢迎辽足移民。若你是辽足掌门,你将如何抉择?

北京有国安,然而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首都只有一支顶级联赛球队——还不是顶级的强队,远远不够。辽宁是足球大省,大连有实德,沈阳有金德,再加上辽足,比首都富裕多了,输出一支甲A绰绰有余。辽足进京不愁立足问题,他们尚未落户京城,首都已有“男人占工体,女人霸奥体”之说——国安是皇城爷们的宠儿,辽小虎的一班偶像帅哥则拴紧了京味美眉痴狂的眼球。国安与北京市足协关系欠睦,引进辽足正是为了给国安找个对立面。有趣的是国安、辽足本来就是一对冤家,现在辽足闯进了国安这一亩三分地,当了多年睡狮的国安终于要醒过来抖鬃怒吼了。不难预见,今后的甲A将因为京沪两大都市的德比大战而激情四溅。北京势比罗马,上海酷似米兰。中国的职业联赛,想不火都不行。

如此,有什么要“保卫”的?保卫辽宁人的面子,还是沈阳城的固步自封?职业足球本来就是属于城市的足球,以省划界,那是中国人特有的“计划经济情结”。自然,辽足留在沈阳最好,那里毕竟是生养他们的家乡,只是既然回不去,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开辟自己的第二故乡,也没有什么不好。其实,真正需要“保卫”的,反而是这种敢于“走出来”的想法和做法。

(2002年1月30日《济南时报》)

建议永远取消升降级

职业联赛去年取消升降级的时候有个说法,叫作“暂停升降级”,原因是联赛问题多多,又逢世界杯外围赛年、北京申奥年、中国人世年,稳定第一,所以升降级要暂停。今年职业联赛又要取消升降级了,还是说“暂停”,原因是联赛的问题比去年更多了,而且恰好碰上世界杯年,尤其是国家政治上经济上的许多大事都要在今年进行,仍是稳定第一,所以升降级继续暂停。明年呢?谁敢说明年我们国家就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的大事了?谁敢说联赛的问题就会少下来?谁敢说就不需要稳定了?所以,明年联赛的升降级能不能恢复,恐怕现在谁也说不准。假如升降级连停三年,在那个“停”字的前面还要缀上个“暂”字,显然于文于理都说不通。怎么办呢?在此向中国足协郑重建议:不要再使用“暂停”这个极不确切的说法,而是干脆一劳永逸,既然足协认定停止升降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那么为求得永远的稳定,应该当机立断,宣布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永远取消升降级。

中国足球的成败功过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瞅上去像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其实,看问题要看本质,阎掌门的确是政治上的大家,高瞻远瞩,一眼就发现了要害所在:成者功者,当然首先是足协领导得好,有了好的领导,同志们共同努力,所以成绩大大的,是谁也不能抹杀的;至于败和过么,唯一的罪魁祸首就是联赛的升降级,它是万恶之源、黑幕之本。没有升降级,俱乐部还用花钱买裁判吗?俱乐部不买裁判,还会有黑哨吗?同样,没有升降级,谁还有必要去打假球昵?不打假球,中国职业联赛的公平竞争不就可以得到充分保证了吗?去年取消升降级,国家队立竿见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看起来办不到的和很难办到的事情就真的办到了;今年中国足坛面临黑哨事件的严重困扰,很多人都以为足协这一回很难过关了,但阎掌门始终胸有成竹,为啥?就是手里握有停止升降级这个撒手锏。这不,撒手锏一使出来,全国人民关注的目光不就马上转移了吗?还有谁顾得上再去追究假球黑哨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呢?没人追究,不就等于问题解决了吗?问题一解决,大局自然就稳定了。

有人说王俊生一脸苦相白干了六年半啥也没捞着只落了一身的不是,而人家老阎上任才一年半,世界杯就冲出去了,可见王专副运气太差阎掌门则是命大福大造化大。但仔细想想,王俊生倒霉的根源就在于受教条主义的毒害太深了,顽固不化地按照欧美职业联赛的市场化原则办事,硬着头皮坚持升降级,结果国足屡战屡败,联赛更是假球黑哨乌烟瘴气。而老阎来后立马发现了症结所在,果断停止升降级,怎么样?去年把国家队送出去了,今年又把讨伐假球黑哨的一片喧嚣之声压下去了。实际上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解决问题是最难的,而掩盖问题最容易,取消升降级是掩盖中国足坛存在的所有问题的最佳方式,何乐而不为?

然而,升降级停一年问题被捂住一年,停两年捂住两年,一旦不停了,问题不又接着冒出来了吗?总不是个长法呀!所以,永远取消升降级,问题就会永远被捂住,这是最简单最迅速效果最好的结局。当然喽,问题捂久了会越积越多,会发酵、腐臭,变成沼气,终有一天要起火爆炸、把盖F掀翻的。不过,眼下的麻烦还对付不过来呢,谁还有闲功夫考虑那么远?先捂住了再说!

(2002年2月27日《济南时报》)P4-7

序言

他的文章启发了我

第一次读尹波先生的文章,我就被他独树一帜的视角和风格所吸引。我们每场比赛之后,尹波先生都要在他的《球话实说》专栏里写一篇文章来评论我们的表现。对国家队、国奥队的比赛和欧美的大赛,尹波先生也时常通过这个专栏谈他独到的见解。每次他发表了有关足球尤其是关于我们球队的文章,我都会请姚杰先生翻译给我听,作为来自外面的一种声音,这些文章能使我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时受到启发。

足球教练和足球记者是两个差异很大的职业,观察事物的角度很不一样,但目标都是要把同一件事情做好。每场比赛之后,我都会从一个职业教练的角度去总结自己的工作,同时,我还要看看山东最有个性和才华的职业记者尹波先生是怎样从另一个角度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济南和山东其他任何一位足球记者都不同,尹波先生对足球特别是我们的球队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每场比赛,他总能找到我们或我们的对手最出色或最要害之处,然后做出深刻和富于见地的评价。而且,他的文章往往能够跳出足球写足球,通过足球写出人生的哲理。还有一点,尽管他已担任报纸的总编辑多年,却一直在写文章,这也十分令人钦佩。

我赞赏尹波先生的人品和文章,并非我与他的想法总是接近甚或一致,而是恰恰相反,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的观点经常出现分歧。我对他的一些主张并不赞成,而他也曾相当激烈地批评我和我的球队。然而,我们仍然是坦诚相待的诤友。这是因为,我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他的批评不论多么锐利,总是对事不对人,总是充满善意和建设性,总是能给俱乐部和我带来有益的启示。

现在,尹波先生的这些文章将结集出版,请我为他的新书作序,我很高兴地答应了他。他的文章启发了我,希望他的书能启发更多的人。

(图巴科维奇)

2008年1月15日

后记

喜欢,所以坚持

2001年初,我的《球话实说》一书,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那时,我的这个球评专栏已经写了七年,发稿九百余篇。我为那本书写的自序,题为《心底无私天地宽》,大意是说,《球话实说》之所以受到球迷读者的喜爱,有着结集出版的价值,是因为我在这一专栏里说的都是真话、实话,而在现实生活中,说真话、实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识的。

2007年底,有朋友对我讲,《球话实说》出版快七年了,这七年来,这个球评专栏我仍继续坚持写,大约又写了一千多篇,“应该再出一本了”。我想也是。从这一年年底动议,到把书编出来送到出版社,再由出版社印出来送到读者手里,就到了2008年初,距上一本正好七年。非常荣幸,请到曾执掌鲁能泰山帅印长达四个赛季、率队夺取了四项中国职业足球冠军的塞尔维亚名帅图巴科维奇先生为这本书作序,我只需提供一篇后记即可。

这先后两本书所收作品的范围均大致来自同一球评专栏,风格可谓一脉相承,但从七年前的自序到七年后的后记,我想告诉读者和球迷朋友的话,却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如果说,当年写这个专栏,自我感觉是以为读者爱读,自己是为读者而写,说真话、实话亦是为读者而说;那么,现在我必须承认,这个专栏能够坚持写到第14年,基本前提自然是读者需要,读者若不需要,它早就办不下去了,不过,更重要——或至少是同样重要的原因,还是我自己需要。喜欢,所以坚持。

这一个七年和上一个七年,就我个人而言,生活和事业都有了不小的变化。上一个七年,尽管我曾是所供职报纸的部门负责人和报纸的负责人,可是,我始终没有离开体育新闻的采编一线,就是在参与了《济南时报》的创刊并一直担任副总编辑的过程中,我也主要分管体育新闻报道,并曾一度兼任体育部主任。在这种情况下,主持《球话实说》这一体育新闻评论专栏,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后一个七年中的五年,我成了时报的总编辑,其中后两年是报业集团的副总编辑兼任时报总编辑,业务的繁忙和事务的庞杂,使我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而《球话实说》从未因此中断,长期保持着平均每周二到三篇乃至三到四篇的见报频率。于是朋友们见面时经常对我讲:你真了不起,工作忙到那种程度,还坚持写球评。更有朋友问我:你是怎么坚持的,不累吗?不烦吗?

其实,好心的朋友们误解我了。我是一线记者出身,是靠写东西和东西写得好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写东西,是我的生活甚至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而看球,又是我最大的嗜好。我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看一场好球,然后写一篇好文,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尤其是在工作繁重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之下,每隔几天就能在某个晚上(有时是深夜)抽出两小时看场球,再抽出一小时写篇球评,这是我最好的休息和调节方式。在工作和看球、写稿的关系上,我是减法,不是加法——比如工作10小时再加看球和写稿5小时,并不等于我工作了13个小时,而只等于7个小时。假如不看球、不写稿,每天工作10小时,久而久之,我会支撑不住的。但是,有球看、有稿写,工作时间再长些,我也乐得承受——加过油、添过柴了嘛!

虽然我写这些球评多半出于自己的爱好,虽然这些作品七年来已经先后见诸《济南时报》和《足球报》、《体坛周报》、《山东画报》等报刊,其中大部分被新浪、搜狐等著名门户网站转载,还有一部分被新华社以通稿形式转发全国,但所幸还有那么多的球迷朋友和我一样喜欢看球,所幸还有许多读者喜欢我写的球评,我身边也总有朋友建议我,希望能把这些发表在各报刊的文章结集出版,便于他们集中阅读。拜山东友谊出版社的支持,这次我从《球话实说》第二个七年所发作品和发表在其他媒体上的球评中精选出这个集子,也算是给对我支持最多、最熟悉和赏识我文章风格的那些读者一个交代。

如今已是网络时代,书的容量实在有限。再过一段时间,我的个人网站(网址:www.qiuhuashishuo.com)就要开起来了。我写过的所有球评,包括出过的那几部书——《记住那个夏天》、《一个记者眼中的“泰山”》、《球话实说》、《巩晓彬——一个男人、女人和篮球的故事》等等,都能在网站上看到,读者和网民朋友们还可以和我在网上互动、交流——顺便在这里给自己的网站做个广告吧。

最后,感谢多年来支持我的广大读者,感谢山东友谊出版社。

尹波

2008年3月24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太多的熬夜一族里,能把熬夜视作幸福的,大概只有熬夜看球的这一批球痴了。世界杯给了我们一个每隔四年就能为幸福而熬上几十个夜晚的理由,欧洲杯使我们把这种幸福降临的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

——《熬夜,你的名字叫聿福》

一向忌惮出头、讳言成败的山东人,敢于站出来向王者挑战,敢于大声向世界表白“我要做中国皇马”,这难道不是—种可喜的、近乎于脱胎换骨的进步吗?难道我们应该去嘲弄而不是鼓励这种进步吗?

——《“换帅”没用“换血”可期》

中国足球致命的弱点,是在场内用的功夫太少,在场外用的又太多。技不如人,不是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技”尽快“如人”,而是寄望于“技”之外的招数,譬如抽签的运气、走马灯似的换主场、碰到不习水战球队时祈祷老天爷降雨,以及诸如虚张声势的“宣誓”和发“公开信”之举。俗话说,两强相遇勇者胜。精神的力量不可小觑,思想工作很重要,但精神不等于“宣誓”,思想工作也不等于发“公开信”,勇者之勇,不在于言。而在于行。在足球场上,教练把球队带好,队员把球踢好,才是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才是对球迷和国旗最真实的忠减、

——《宣誓公开信及其他》

每场比赛之后,我会从一个职业教练的角度去总结自己的工作,同时,我还要看看山东最有个性和才华的职业记者尹波先生是怎样从另一个角度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济南和山东其他任何一位足球记者都不同,尹波先生对足球特别是我们的球队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每场比赛,他总能找到我们或我们的对手最出色或最要害之处,然诟做出深刻和富于见地的评价。而且,他的文章往往能够跳出足球写足球,通过足球写出人生的哲理。

——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

塞尔维亚籍主教练 图巴科维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足球这东西(球话实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73131
开本 16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43-53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