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寻烟斗梦(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知名收藏家Rick Newcombe先生所著的《In Search of Pipe Dreams》,向来是全球烟斗玩家心目中的经典之作。此书不但分享了作者在过去二十年来周游列国寻访老派制斗师傅,特别是北欧顶尖匠师如Sixten Ivarsson、Bo Nordh、Jess Chonowitsch、Lars Ivarsson 及Ulf Noltensmeier和Per Hansen等,并与他们进行互动的见闻心得;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如何从我们的烟斗藏玩嗜好中得以作乐。

内容推荐

美国著名烟斗玩家的环球烟斗游记,带您零距离接触多位超高端手工烟斗匠师。全球首次曝光!作者为中文版特别追加多幅Bo Nordh代表作、Sixten Ivarsson遗作等。

珍藏之精美写真,深入剖析二手斗、常规清理、扩阔风路、开斗等话题。

攻略50美元淘宝及如何轻易使海泡石斗变色。

细致分享健康的抽斗妙法。公开已消逝的十九世纪烟斗传统制法笔记……

目录

算是简介

出版人及译者序

第一章 琢磨一下吧

第二章 欧洲斗店及匠师

第三章 耶斯·舒努维茨:个性很重要

第四章 捡到宝啦

第五章 二手烟斗

第六章 塞克斯敦·依瓦松:烟斗制作领域的爱迪生

第七章 拉什·依瓦松,万中无一

第八章 烟斗得抽吸通畅才行

第九章 斯威·邦:乌尔夫与皮尔,天下无双

第十章 新斗开斗

第十一章 保持烟斗内部洁净

第十二章 伯·诺尔:独孤求败

第十三章 回复罗伯特·斯赫里勒先生

第十四章 轻易使海泡石烟斗变色

第十五章 保罗·佩里:静默的尊严

第十六章 彼德森烟斗

第十七章 烟斗太多了?绝不会!

第十八章 贝尔特拉姆:美国之烟斗制造商

第十九章 德国:好斗藏宝地

第二十章 卡斯泰罗之优秀传统

第二十一章 鲍罗·贝克:能工巧匠

第二十二章 烟斗玩家之两种类型

第二十三章 随想篇

第二十四章 烟斗作为减压良方

后记

试读章节

作为平民老百姓大声疾呼,是因为我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负责每年将来白个人、公司、股东、雇员、客户及卖手等数以百万美元计的税款缴向州、联邦政府。得知我的税钱用以资助政客寻求通过禁止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抽烟斗这样的立法,是令人沮丧得难以置信的(顺便说句,我有间配备强力空气清新机的大型私人办公室,况且我把门都关着的)。

加州州议员瓦克斯曼正提出他称之为<无烟环境法案>的提案,旨在禁止在任何公共场所中吸烟。“公共场所”他指的可并不只是政府大楼,而是一周内至少有一天进出人员达十人或以上的任何建筑物(现时民居除外)。不过要是建筑物为私有,而其所有者又想吸烟的话,那怎么办呢?这下坏了,他的私产要划归为“公共场所”了。“劳工部”部长莱曾威胁说要利用“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来支持禁止在工作的地方吸烟。

不但寻求要在“公共”建筑物中禁烟,“克林顿健康计划”还提出以超过3000%的幅度提高某些雪茄的烟税,而烟斗用的烟草则是将近2000%的升幅。“克林顿健康计划”还想将对嚼烟的征税提高10000%(!)以上。真是拿穷人开刀。好战的反烟人士应读读历史。英王詹姆士一世憎恨吸烟的程度与瓦克斯曼不遑多让,他将烟税提高了4000%。詹姆士王一败涂地,当然还创造了巨大的黑市烟草交易。可幸的是,在他死去400年后,英国却以某些世界上最精良的烟斗而驰名,例女口有:Ashtor、Dunhill登喜路、Charatan、Comoy、Sasieni及Upshall等。

对所有形式的烟草均发动最新攻击的,是“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局长凯斯勒博士,他想将尼古丁作为药物予以管制。连买颗尼古丁口香糖也需要医生处方签,这是荒谬的。这是让穷人的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的另一个事例(幸好这条法律此后得到了修改)。《纽约时报》的昆德最近还赞扬了凯斯勒,并用“勇气可嘉”、“英勇”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那些急于通过管制烟草广告而架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国会议员。

我提议凯斯勒和昆德兰该读读杰克.伦敦的《约翰·巴雷库恩》。杰克.伦敦在书中坦言他是个无可救药的酒鬼。他写到他赞成赋予女性以投票权,因为确信妇女同胞必定会投票通过<禁酒令>,如此一来他就要被迫戒酒了。事实上,他说,通过立法,烈酒将不再是个社会问题。

嗯,美国当时果真是通过<禁酒令>了。至于是否因为女性投票权的缘故,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禁酒令>起码未能扫除烈酒。至于杰克.伦敦,他没再喝酒是因为英年早逝,而非政令强制。而当年领导全面禁酒斗争的丽逊,则是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而像丽逊之流,对于我们亲身与那些禁烟者打过交道的人听来,并不觉得陌生。

反烟运动的势头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增长着,只不过大概在去年时才真的在执行上变得像盖世太保般地雷厉风行。我相信我知道这是为什么。理由是纸烟,简单明了。抽纸烟的人不好意思大声疾呼。抽纸烟极难做到适可而止,而纸烟抽得凶的人(即一般吸烟者),显然是冒着罹患心脏病、肺癌、肺气肿等风险的。我们身旁周遭都有亲戚朋友一生受纸烟困害。抽纸烟的人大多都想戒烟,因而也就没感到有什么热情要去为他们的吸烟习惯进行抗争了。

然而,先不管这些健康危害,其实所有禁抽纸烟的企图均代表一种对自由的威胁,这是危险的。喝烈酒同样具有相当的健康风险,但禁酒的尝试,终究因为煽起帮会争斗,并将只想小酌一番的善良小老百姓也要变成罪犯而事与愿违。

不过,我并不是在提倡抽纸烟,我提倡的是自由。事实上,要是大家抽纸烟的话,我希望可以考虑改抽烟斗。一根接一根地抽纸烟与适度抽抽烟斗的区别,就好比每天喝掉一箱啤酒或一瓶伏特加,跟午餐、晚餐时来杯葡萄酒之间的区别一样。

有大量的趣闻佚事证明,抽烟斗能带来心理上的好处,可这却从未在辩论中作为考量。随便问任何一名斗客,问问他抽烟斗的乐趣吧!抽烟斗使人难以置信地放松,抽烟斗好玩,抽烟斗令人愉悦,烟斗味道好,抽斗的感觉妙。它帮助我们舒缓下来,帮助我们抵抗焦虑。烟斗使我们更客观,烟斗促使我们进入沉思状态。

所有这些心理上的因素,均对良好的生理健康有正面的助益,但何尝在瓦克斯曼、凯斯勒和赖希所主导的讨论中提起过呢?根本没有。

他们不愿了解诸如乐趣、放松、好玩、愉悦或收获感等等的抽象问题。他们的思考原点是以下这个单纯的问题:在一个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此活动对你是否有益呢?如果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或我们认为对你没好处,那我们就会设法将它定为非法。可若以上是他们的思考原点的话,那其最后结果逻辑上将会是将肥胖变为非法、规定所有美国人必须锻炼身体、禁止垃圾食品,以及限制酒精与咖啡因的消费,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讽刺的是,瓦克斯曼的身材坦白说是有点圆胖,凯斯勒曾是个胖子(没什么比骤增骤减的饮食更不健康的了),而赖希看样子很难谈得上“健康”二字。

拿这三人跟舒瓦辛格对比一下:他健壮如牛,热衷抽雪茄,偶尔还抽抽烟斗。舒瓦辛格是大家能想象到精力最充沛及最乐观正面的人了。他有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满人生,而对于任何他从事的事情,包括:在家是个好男人;在外面是个成功的电影明星和生意人;他启发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崇拜者别老躺着不动,而应锻炼锻炼身体,并进行健康饮食……他都把从中“找些乐子”(他原话是要finding“joy”)作为优先。对于放松,舒瓦辛格喜欢歇下来抽根好雪茄或舒舒服服用老斗来上一斗烟——所有这些,都是构成均衡、健康、快乐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个人也注重拥有一个均衡的生活,显然健康就是无价宝。事实上,我自己定期健身,甚至还曾和舒瓦辛格一起在“世界健身俱乐部”训练呢!大家可以说我是有几分健康狂的,因为我进行健康饮食、不饮烈酒,且作为锻炼计划的一部分,我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五英里跑,高强度肌肉锻炼不少于四个小时。尽管我适度抽抽烟斗(或也许是归因于这给我的无尽乐趣吧),但我的身体依然处于绝佳的状态。实际上,这么说吧,在健美杂志及一本专书上曾有三篇不同的文章将我作为健康的生意人进行特写报导。

可我并没有因为喜欢抽烟斗而被动挨打及遭大家轻贱过。像舒瓦辛格、乔及其他所有不管身体多健美,但偶尔也抽抽雪茄或烟斗放松的人,道理都一样。我们只能希望将全体吸烟者都打成一般刑事犯的法律不要得到通过。要是我们如今的监狱已人满为患的话,那大家还能想象将来若吸烟被认定为违法时,局面又会是如何呢?P4-5

序言

这并非一本关于烟斗的权威定说之书,而更是一系列烟斗相关话题的随笔,给出我的理念性思索及高度固执己见的评论。有些文章是常规之作,而另一些则具争议性,全以乐观、趣味精神在此提供。

我强调这个,是因为烟斗及所有与之相关的事情——收集、使用、改装、清理、淘换,阅读与撰写烟斗文章——简直已改变了我的生活,至少是我生活中除工作及陪伴家人以外的余暇时光吧。我是能与已故的席汉医生保有同感的。这位提倡跑步的医生说过,人到中年,对慢跑的发现是一种改变人生的体验。“在理性思考的年岁,我已被置于列车上,人已定型,我人生的路向与目的地都已定下未了。”在他的书《席汉医生论跑步》中他写道,“在45岁时,我拉动了紧急索,并跑进了世界。这正是意味着新生活、新路向、新目的地的一个抉择。”

同样道理,并无有意识的、如荣格或许会称之为的“原型”,或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楷模”,我就踏出自己的路,作为一名烟斗玩家去追寻那支固然是不可能存在的完美烟斗;并已妥协于追寻那些更轻易就能获取的烟斗之梦,即任何我觉得放松、愉悦及令人振奋的与烟斗沾边的事物。为追寻这些烟斗梦,我全世界游历。我已跟丹麦、意大利、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士、南非及中国的热心玩家和老派匠师吏换过故事,同享过烟草;更不用提我在纽约、芝加哥、费城、亚特兰大还有不少别的美国城市的朋友了。

在抽烟斗的头一个十年里,我满足于一手多是在父亲节、圣诞节还有生日所累积起来的藏品,这多亏我慷慨的妻子卡洛尔;再加上偶尔走访各地斗店和烟具商,这儿买买那儿买买,所以当我成为一名严肃认真——有些人会说是狂热——的烟斗玩家时,已有约五六十支斗了。大概就在那个时候,随着我对“是什么构成一支好烟斗”变得愈来愈感兴趣,我的味蕾几乎是一日一变化。那些蓝色包装的Captain Black,过去多少年来一直是如此醇和香甜,却突然给了我咬舌般的刺痛,且尝起来仿佛是在啜饮净糖浆了。我改抽含Latakia的英式和东方调配,特别是Dunhill的烟草,自此一直感到满意。

我早在七十年代写我的首篇烟斗文章,那是一篇为“合众国际社”写的费德小传,被几十家报张转载。我选择写多年担任“烟草零售商协会”主席的费德,是因为我的第一支斗就是他卖给我的。要是我没把纸烟换成烟斗的话,我怀疑在我生命现在这个节点上,健康早已遭剧烈损害了;事实上,以我当时抽纸烟的频率,很可能要借助氧气筒才能写出这么点文字来!所以在这样的(也有别的)上下文背景下,我相信烟斗救了我一命。

玩烟斗可以变得比抽烟斗还重要。事实上,很多我认识的烟斗收藏家其实足完全不抽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追逐的悸动——以及老派的做工之关——使得他们保持对烟斗嗜好的热情。

本书绝大多数章节,是我自九十年代初以来撰写的杂志文章之再版重印。有些只字未改,有些则是稍经过改写,以体现我变化中的看法。我写那些令我感兴趣的题目;而没什么话题比那些制作出我认为是史上最漂亮、最好抽的斗的人物之艺术技巧与做工工艺,更俘获我的想象力了——不过前提是这些斗已精确改动至符合我的具体要求。我希望这些文章故事能得到大家的受乐;并愿我的建言与热心,能让大家更为享受这个非常特殊与独特、我们叫“烟斗藏玩”的嗜好。

Rick Newcom be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2003年八月

后记

当力克·纽康比先生最初请我为《迫寻烟斗梦》撰写简介时,我一口就答应下来了。我一直都喜欢读他那轻松自在、带有显著美式风格的随笔——充满幽默感与常识判断力——这在过去的30年里已濒临绝种了。此后,就在冷静思索时,暗暗的忧虑确实悄然侵扰了我,使我考虑要不得不婉拒此荣任,好让位于更适合的人。毕竟,我推想纽康比先生是以Ivarsson依瓦松先生、Nordh诺尔先生、Chonowitsch舒努维茨先生这些星光熠熠的大师为化身之丹麦烟斗制作学派的一名猛士;可我却是那些较普通的英国斗的忠实爱好者。唉,我哪怕连半支丹麦匠师的艺术作品都不曾拥有过;再加上,作为一个非常避世、觉得所有社会集体活动都有点不对味的人,我是不参加“斗展”的,所以甚至连细看任何丹麦佳品实例的机会都不曾有过。鉴于所有这些理由,我琢磨肯定有数以百计的斗客远比我更有资格写这些字句。然后我想起这是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时代,缺乏知识或经验很多时被看作是一种优势,因为这实际上是在保证某人未被任何已知概念或烦人原理所累。

不过,接下来我甚至作为一名烟斗客的资格也是多少值得怀疑的。我成长于1959年前的古巴,在那里世界上最上好的雪茄,即使最穷的人也能唾手可得,因而斗客数目是少之又少的。更糟的是,我外公合伙拥有舅公弗朗西斯科·弗拉舒于二十世纪初年创立的雪茄屋。外公杰米·弗拉舒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早于五十年代他就已远离了这个行业。舅公(各色人等都把他叫作“潘丘”)则没那么讲究。他在老哈瓦那中央火车站马路对面的阿森纳街156号继续生产“Flor de Francisco Frarach”(跟如今在尼加拉瓜以此命名而制作的雪茄并无关联),直到政治经济动荡此起彼伏,迫使他在1960年将其关闭。

我很高兴地说,父亲是抽烟斗和雪茄的。他是一名陆军军官——像很多别的军人一样——发现烟斗是种更实在、更优雅和更合适的享用烟草方式。他所有的斗都是直柄光面的Barling大型斗;我至今仍保留着两支这样的斗,那是他匆匆逃亡时留在他夹克口袋里的。他最喜爱的烟草是“Craven Mixture”。他从那个在哈瓦那守着一家店、郁郁寡言的约克郡人那里一次买三罐。尽管圣安布罗西奥兵营的陆军军需部可以为他们按成本价供应,但他那些Barling大多也来自于此,因为父亲感觉应该是在这家店买——位高则任重——以支持辛勤工作的实诚业者。

故我会选择抽烟斗,并被光面直柄的英国斗所吸引,以及喜欢香味对我来说是如此熟悉的“Craven Mixture”,都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罢了。然而,在我生命中有个节点,就在我刚开始抽烟斗后没多久,那时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被坦白说是外来的丹麦斗那无声的塞壬妖歌,把我从英国斗无懈可击的理想观念中诱走了。

火车——不论是实物还是比例模型——均是我年轻时众多兴趣之一,那时我会定期走访纽约市备有模型火车货品及出版物的那些商店。其中一家当时(直到颇为近期)坐落在西第二十二街,主营大比例飞机机动模型。1965年三月一个寒冷的周六下午,我从第七大道往西走,发现有辆“宾利”“欧陆S1”在这家店前挨着路边卧伏着。“宾利”“雅致”“轿跑车”的车身设计,是种深深的“象牙墨色”(其发光透明感需由14道漆实现。在涂下一道漆以前,每层都用浮石进行仔细研磨),而闪闪发亮的“康诺利”皮革内饰则是种优雅得登峰造极的蓝灰色。在现今这个令人精神错乱的时代,当我们的感官被丑陋视听无情地协同轰炸所(或多或少地)钝化,加上驾车顶多也就是一件无聊事时,大家是不好理解这样的机器曾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的。

……

就在抽烟时,我脑海里回顾了在过去几个星期内我读过写过的每样东西——抽烟斗所催生的沉思状态,对于这种脑力运动来说是很理想的——而我渐渐意识到一种总体而言并不满意的暧昧感觉。我怎能写出对丹麦匠师作品的褒评,而却没拥有任何一支他们的作品呢?接着,另外好像我就基于这样一支实例的体验(一支Charatan。我拥有不少Charatan,都是没经过任何改动而非常好抽的),就信奉纽康比先生的气流理论,这是不合适的。

随后,我购获了两支斗协助自己进行认知。一支是Jess Chonowitsch先生制作,非常帅气的鞍形嘴罐式斗(带异常吸引人的“火焰”纹路)。已请人将这支斗的气孔扩阔至11/64英寸,而烟嘴也解除了桎梏,以提供无阻隔的抽吸。另一支是外观惹眼的苹果式,上面漂亮地制作了一些波浪条纹。这支带个Peterson彼德森风格烟嘴的粗面斗,同时结合了“军用”热拔插烟嘴和传统式的最佳特性。制作者是Tony Rodriguez通尼·罗德里格斯先生,他是丹麦烟斗制作学派的门徒。尽管他相对是位新来者,但其作品已吸引广泛注意,而他拥有两个别人难以比肩的优势:他在Lars Ivarsson先生及Jess Chonowitsch先生各自的工作室中学过制作方法,且他的石楠均购自这两位伟大匠师及Bo Nordh。据我所知,Ro driguez先生是唯——名根据纽康比先生的具体制式给所有烟斗进行打孔的师傅。

两支斗的做工都是一流的,尽管那支设计典雅、斗形传统的Chonowitsch——其精致细节显示出投入了大量心血——更接近我理想中的十九世纪形制。两支斗的装草量均为适中,而这些年来我发现——抽的是我喜爱的烟草调配——按比例相对更小的燃烧室(未必是支小斗)是会给我带来上佳吸烟感受的。这只是我觉得自己跟公认形式有所差异的众多小细节中的一个罢了。这两支斗的吸烟质量都蛮出众。那支Rodriguez斗到手时是新的,我一直用来抽 “965”。而那支Chonowitsch是二手的,不过几乎也是新的,前任主人只用过几次,我用它来抽当前版本劲头相当大的“Craven Mixture”。在那支Ro driguez抽的第一斗是喜人的,无需进行任何神秘的准备工作,一直很好抽。那支Chonowitsch是个意外新发现;唯一我抽过几乎能与之媲美的斗,是支五十年代的Dunhill登喜路“ODA 837”,可惜不再由我拥有了。那“ODA”最令人注目的特点之一——那支Chonowitsch也一样——就是斗钵外层的温度从不过微暖,即使是抽了45分钟以后。那心爱的安乐椅上时,就给一支漂亮的老石楠斗装满为你的口味而特别调制的烟草吧;放松,细品此时光,吸吸烟理理火就好,吸吸……弄弄……再吸吸……松弛身心……并感受所有的紧张压力在离开你的躯体。这是多么棒的一个过健康长寿日子的活法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寻烟斗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纽康比
译者 伍永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0836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1.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38.9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92
22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