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建筑史(第23辑)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迄今已有40余年,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本书为第23辑。全辑共收入论文18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教育、建筑美学、古典园林、工程技术、城市研究、乡土建筑、外国建筑理论以及建筑史教学研究等领域,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该书可供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23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8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教育、建筑美学、古典园林、工程技术、城市研究、乡土建筑、外国建筑理论以及建筑史教学研究等领域。

作为重要的系列研究成果,本辑继续刊载陈明达先生的遗作《〈营造法式〉研究札记》;钟晓青先生《关于“材”的一些思考》对《营造法式》中“材”的不同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秦佑国先生的《清华建筑教育六十年》就1946-2006年间的清华大学建筑教育作了回顾;王贵祥先生的《阙里孔庙建筑修建史札》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对曲阜孔庙建筑群的营建历史作了详尽的梳理;《从焚帛炉看明代官式建筑格门》一文通过对明代焚帛炉的测绘和考察来探讨官式建筑格门的特点及其演化;宋建华先生的文章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源流和特征作出论述;本辑中有2篇论文属于古典园林研究领域,分别针对清代皇家园林对江南园林的写仿以及明清时期的“乌有园”进行了探析;关于山西西溪二仙庙、福建仙游无尘塔、西藏帕拉庄园的文章均结合具体的建筑实例作出相应的个案研究;李浈先生的文章介绍了同济大学“中国营造法”教学的源起、发展以及课程特点,对相关的院系开展建筑史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卢向东先生的文章通过一些原始资料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设计国家大剧院的过程。此外,本辑还有论文分别对古代城市与地图、西方建筑装饰理论等课题进行了研究。

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目录

清华建筑教育六十年

《营造法式》研究札记(续二)

关于“材”的一些思考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建构思维方式初探

从焚帛炉看明代官式建筑格门

阙里孔庙建筑修建史札

新古典主义古今谈

长春园之小有天园与杭州汪氏园

园居空间的文人想象: 明末清初的“乌有之园”例说

福建仙游无尘塔

西溪二仙庙后殿建筑历史痕迹解析

清代健锐营碉楼研究

从帕拉庄园看江孜地区庄园建筑

扣时代脉搏展历史风采——“中国营造法”课程教学在同济大学

中国古代城市地图初探

唐长安兴道坊是否曾有五百家

20世纪50年代末清华大学设计国家大剧院的历史及影响

装饰真是罪恶?——路斯文化批判视野下的装饰理论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建筑史(第23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80500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8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091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6
21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