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前任国际传播协会主席布莱恩特教授力邀当今传播学界资深学者共同完成,其中更有多位传播学经典理论的创始人担任主笔,他们概要性地、系统性地、前瞻性地将媒介效果研究领域数十年的研究成果集于一书,使得这部集大成之作成为今日媒介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本书作为传播学实证研究的典范,有着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本书既可作为开展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也可作为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专业教科书。
图书 | 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传播文化社会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前任国际传播协会主席布莱恩特教授力邀当今传播学界资深学者共同完成,其中更有多位传播学经典理论的创始人担任主笔,他们概要性地、系统性地、前瞻性地将媒介效果研究领域数十年的研究成果集于一书,使得这部集大成之作成为今日媒介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本书作为传播学实证研究的典范,有着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本书既可作为开展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也可作为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专业教科书。 目录 导读:媒介效果实证研究的话语 潘忠党 前言 1.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2.媒介影响的例证理论 3.与电视共同成长:涵化过程 4.媒介消费与社会现实认知:媒介效果及其内在过程 5.媒介预示作用综述 6.大众传播的社会认知理论 7.大众传媒影响态度改变:劝服的推敲可能性模式 8.媒介问过程及媒介的强效果 9.政治传播效果范畴的再审视 10.媒介暴力的影响 11.由大众媒介引起的恐惧反应 12.媒介中的性内容的影响 13.少数族群和大众媒介:进人21世纪的电视 14.媒介对营销传播的影响 15.巨大的荒原还是巨大的机会? 16.公共宣传运动:理论、设计、执行和评价 17.媒介对个人和公众健康的影响 18.第三人效果 19.媒介效果的个体差异 20.媒介效果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论 21.娱乐作为一种媒介效果 22.信息技术与互动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传播文化社会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 |
译者 | 石义彬//彭彪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417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0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3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5879 |
版权提供者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