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之一。该教材力求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介绍和欣赏,培养各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引导学生正视中国美术在世界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全书共分五章,按艺术形式诞生的先后为序,从陶瓷、青铜、雕塑、绘画、书法五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了他们诞生的背景、性质及其重要作品。
图书 | 中国美术鉴赏(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之一。该教材力求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介绍和欣赏,培养各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引导学生正视中国美术在世界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全书共分五章,按艺术形式诞生的先后为序,从陶瓷、青铜、雕塑、绘画、书法五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了他们诞生的背景、性质及其重要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尝试打破以往美术专业学生美术鉴赏课程以史为线的模式,以艺术形式诞生的先后为序,从陶瓷、青铜、雕塑、绘画、书法五个方面入手,分别介绍其诞生的背景、性质及其重要作品。力求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介绍和欣赏,培养各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引导学生正视中国美术在世界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让学生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目录 序 第一章 陶瓷鉴赏 一、陶器的发明 二、商代原始瓷 三、秦汉陶瓷 四、“南青北白”与“三彩” 五、五大名窑各领风骚 六、元代景德镇独树一帜 七、明代陶瓷规模空前 八、清代陶瓷全面繁盛 第二章 青铜器鉴赏 一、青铜器制作 二、夏商之初 三、鼎盛时期 四、返璞归真 五、群芳争艳 六、技法多彩 七、历代续传 第三章 雕塑鉴赏 一、崇尚写实的秦代雕刻 二、动感强烈的汉代雕塑 三、中国化的佛像雕刻 四、艺术的黄金时代 五、趋向世俗贴近生活 六、题材丰富表现自由 七、风格回归唐宋 第四章 绘画鉴赏 一、远古的绘画萌芽 二、器皿上的绘画 三、帛画的意境 四、丰富的画像砖、石 五、艺术觉醒的时代 六、艺术的黄金时代 七、五代承前启后 八、画坛百花争艳 九、“简率尚意”的时代之风 十、文人画蔚然成风 十一、民族文化蓬勃发展 第五章 书法鉴赏 一、早期文字 二、小篆统一文字 三、隶书勃然兴起 四、楷行草全面发展 五、南北书风的融合 六、盛世尚法 七、时尚行草重神韵 八、韵致法度并重 九、朝野崇尚法书 十、碑帖交替篆隶繁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美术鉴赏(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欧阳启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0269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60 |
宽 | 18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